高温游园 三大“禁忌”须注意
高温一波接着一波,根据气象信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未来一周内本市都将以高温天气为主,极端最高气温甚至可达38℃。在高温下游世博园,游客尤其需要兼顾安全与健康。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外,也要注意一些“禁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正午时分避曝晒
艳阳高照,挡不住游人游园的脚步,许多游客可谓全副武装,从墨镜到遮阳帽到防晒霜,不过,即便这样,在12时至15时这一段室外温度最高、日晒最强烈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预防阳光长时间照射伤害皮肤与影响身体健康,尽量避开户外活动。
有哪些地方能避开阳光,格外感受到凉意呢?世博园里著名的喷雾降温建筑——世界气象馆,外墙上安装了特制的喷嘴,通过3台定制机组产生高压,将水以每秒92.9米的速度输送到喷嘴,自来水在高压下形成雾滴,最后在风力作用下喷到空气中。喷雾可以有效隔断世界气象馆建筑表面的热辐射,为建筑内部降温5℃;同时雾滴在蒸发过程中带走热量,为场馆周边游览区也降温2℃左右。
在世博会C片区的奥地利馆,室内保持14℃左右的气温,参观者能触到洁白的雪花,能往“雪墙”上扔雪球。占地3000平方米的芬兰馆,也是避暑好去处,其中约一半面积为水面。行走在架设于池塘的小桥上,波光粼粼的池水光影相投射,会让你流连忘返。法国馆内,溪流、喷泉、水上花园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世界。此外,还有印度馆等展馆别出心裁地在外立面设置了流动的水幕,视觉上也能给游客以清凉感受。
如果未能进入这些场馆,高架步道下,是歇脚的好地方,这里的降温喷雾,可以使环境温度降低5℃。上汽—通用汽车馆则为排队等候的游客准备了湿毛巾,而且不时有工作人员发放小冰块让游客包在毛巾里。
冷饮美食忌贪凉
在高温天气游园,人体容易缺水。但冷饮食用不当,对人体反而产生危害。尤其是儿童、老人及本身有肠胃毛病的游客,更应注意。
吃冷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适时,不宜在饭前或饭后吃冷饮,饭前吃冷饮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缺乏,饭后吃冷饮会扰乱正常胃肠蠕动以及胃酸的分泌不足,造成消化不良;要适量,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可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并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冷饮的摄入量一次以150毫升左右为宜;要避免大汗淋漓时立刻饮水,这样会导致胃经受的温差过大,容易产生不适,特别是某些碳酸饮料,会破坏胃黏膜,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
怎样饮水才最科学?在早晨出游前,就应尽量多喝水。不要等渴了再猛喝水,口渴时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最好每隔20分钟至30分钟有规律地少量补充水分;喝水时切忌“牛饮”,应小口慢饮,以免破坏体内水盐平衡。
另外,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随汗液丢失的不只是水分,还有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等。因此,夏季补充水分不能只喝水,最好的补水方式莫过于喝没有冰过的粥、羹、汤、浆之类液体和半液体食品,它们既含有少量淀粉,又有维生素、矿物质和少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等。适温的粥汤不会刺激肠胃造成血管收缩,稍热的粥汤还能促进排汗,比冰过的冷饮更有利于身体散热。在园区,一些饭店和便利店都有粥、绿豆汤等类商品出售,不妨一试。
冷热切换勿频繁
在世博园区,游客一会在烈日下暴走,一会又进入开有空调的场馆,如果冷热变换太过频繁而迅速,很可能造成不适。
这是因为,高温下,人的血管、皮肤毛孔都处于扩张状态,帮助体温调节系统正常工作。如果收缩扩张过于频繁,会引发胃肠道痉挛,引起腹泻等,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游客,还会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此外,外环境冷热的迅速变化还会刺激人们口、咽部黏膜的分泌,对于细菌和病毒,口、咽部的分泌物恰好是“营养”,于是加速繁殖,挑战人体免疫系统——一些体质较弱的人当场就会发烧、感冒。
因此,在阳光下步行一段时间、身体大汗淋漓的时候,应避免立刻进入温度较低的场馆,而是应在室外阴凉处先待上一段时间,等身体不再燥热之后,再步入场馆。或者随身带块干毛巾,进入场馆前先迅速擦干肩、颈、手臂等暴露皮肤上的汗水。另外,可带件小外套、一个披肩,到室内即刻披上。
尤其要注意的是,儿童和老人温度感差、体温调节功能差、抵抗力弱,冷热切换频繁,不但易引起感冒、发烧、咳嗽,如果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肺炎。此外,空调散热片中容易隐藏病菌,这些病菌会分散到房间各个角落,被吸入呼吸道后,会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而对于女性而言,如果长时间逗留在温度过低的室内,容易导致腹痛和痛经等症状。因此,这几个群体在高温期间参观世博园区,在防暑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防“凉”,勿应一时贪凉而导致身体不适。 在毛孔全部打开散热的情况下,突然吹空调或者喝冰水,会造成寒气入侵身体,潜伏下来就是日后病变的罪魁祸首,后果极其严重 来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