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04|回复: 1

金然寿:浅析原子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

  任意原子皆可用以制作原子弹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何新型炸弹不以材料来命名,而是以“哲学上具有形而上学弊病”的原子来命名呢?不能叫它铀弹或钚弹吗?如此一想,实可引申出一个疑问:原子弹此等命名,会不会是科学共同体为了炒作原子这个概念而命名的呢?



  上图中,我们其实并没有真的看到了作为一个实体的“水分子”。我们的肉眼接受的实际经验要素只有两样,或者说我们的眼睛接受的原始信号,只有两样:一是一个大圆圈,二是两个大圆圈。而无论是米老鼠,还是水分子,都是对实际经验要素的再组合,或者说是对原始信号的再加工识别。但事实上,米老鼠是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刻画,它只是存在于人们脑海里。那么,水分子呢?亦然也,我们并没有亲眼验证了“水分子”这样的实体(从纯粹经验的角度来说,我们通过经验确证的只有这样的情况:水在某种条件下会分解为重量比为八比一的两种透明气体。其外的都是基于这个前提的一种抽象推理,无法获得切身经验的充分必要逻辑证明)。



  一、真空的悖论

  说到原子论,人们最大的疑问恐怕就是物体能不能继续下分的问题了。其实,原子论还有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逻辑悖论,正是真空(或虚空)概念。科共体会说某某原子的半径是几何几何,而这样的陈述本身不可成立之。因为,假如电子和原子核之间是真空,它们之间是不存在距离的。

  何以故?真空里不存在物体,故也就不存在相对属性了。换言之,长度,大小,距离(当我们说,某物和某物距离多少的时候,中间是有空气这种物体的,而不是真空距离)等等,都是物体的相对属性,而不是脱离物体暨可独立存在的属性。亦即,真空里无物,故亦无大小,长度,距离等属性。是故,某离子和某离子之间的真空距离是几何几何等描述,皆谬。新兴之量子学还会使用「真空里的能量涨落」这样的陈述(真空里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有能量涨落?),而此亦有严重的逻辑悖论。

  单从归纳悖论中,也能想到真空是无法确证的。对“有(物)”我们是通过感官及器具来考察的。但,假如我们通过感官及器具证实了一个地方不存在物,那么,如何进一步确定那里一定不会存在“无法通过感官及器具观察到的物”呢?我们无法通过充分必要逻辑推理来毫无疑问的证明此事。

  二、模型之说的悖论

  原子论是一种模型化体系,科共体对原子论的讲解会借助大量的模型或图形。

  新华词典对「模型」一词的解释是:按实物比例和结构制成的物品。

  我们对「模型」一词进行一下常规逻辑分析。按照字面意义,模型应该是照着实物而仿制的物体,所以,我们必须先要有一种实物,才能按照实物的样式仿制出这个实物的模型。在这里,实物是本,模型是末。如果有人随便拿出一张图片,说是周恩来的画像,我们可以轻易的分辨真伪,因为有对照物。但如果有人拿出一张图片,说是老子的画像,我们将如何是好呢?老子生活的年代没有图片保存技术,老子的真实模样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这种画像不过是画家把自己的主观臆测画出来了而已。那么,从来没有人见过微观粒子的实物,我们是在什么样的视觉对照下认为,无对照实物的模型是实物之模型呢?尤可问,您没见过水分子,怎么知道水分子长成那样?所谓的微观粒子是不是科学主义者们脑子里的想象而已?

  假如我们认可通过某种图片就可以论证这个世界存在某种实物,我们亦可以证明这个世界存在着孙悟空这样的生物,因为我们可以画出孙悟空的图像(当然,孙悟空是一种隐喻,是在隐喻人心,这是佛学范畴,贱文不深论)。饿了都不需要找饭吃,画饼充饥就可以了。

  一言以蔽之,图画及模型和实物是两码事,不可随意画上等号,用模型来证明这个世界存在某种实物,逻辑不通。

  ※人们普遍认为宗教和科学是死对头,是水火不容的体系。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从抽象体系的角度来看,宗教和科学是兼容的(其实是西方宗教体系孕育和允许科学的诞生和成长)。无论是宗教的上帝概念,还是科学的原子概念,都是没有感性理解渠道的抽象客体。原子的味道是怎样的?甜还是苦?原子烫还是凉?原子是什么颜色?原子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这些都是没有答案的。是故,一个人既然认可抽象原子的合理性,也就没有理由反对抽象上帝的合理性。

  ①圣经:起初上帝创造了宇宙,花了一个星期上帝造出了世间万物。
  ②科学:起初有了一个大爆炸,过了三秒钟就有了现在的一切物质。

  四、为什么是原子论?(文出:弘扬中华文明学社)

  在西方体系之内,一些非常知名的哲学家都坚决反对原子论,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赫等西方哲学家,都持有反原子论观点。而且,翻看西方科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原子论并不是具有天然优势的学说,实际上它受到来自各种学说的挑战。唯动论、电流体论、热质论、以太论、波动论等,都曾与原子论进行过激烈的斗争。特别是到了马赫一代,原子论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的大多数科学家都倾向了马赫主义。但是,为什么后来原子论还是可以死灰复燃呢?

  其实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死光了,而掌握教育权及媒体权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体系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支持者,不需要和自己的反对者直面。现在的一般性教科书都说马赫临死前改信了原子论,实际上这都是死无对证的事情。马赫已经死了,掌握话语权的人说马赫信了就是“信”了,马赫不可能复活过来说“从来没有这回事”。

  这就涉及到了政治操作问题,当有很多种学说出现的时候,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培植符合自己利益的学说,或打压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学说,进而让符合自己利益的学说蓬勃发展,让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学说日渐凋敝。当然,这种扶植或打压一般来说不会是公开性的,主要通过政策倾斜,传媒监控,以及经济分配等方式完成。

  简单的说,如果你发的文章不符合政治利益,就不给你刊登在各种期刊上的机会。如果你发的文章符合政治利益,就让你的文章出现在各种期刊上,扩大你的影响力。对一些特别“优秀”的知识分子,给他举办各种演讲会让他到处演讲,让他上报纸上电视提高他的知名度,通过各种渠道神话他,让大众崇拜他,让大众提到他就赞不绝口。反过来,那些竟写不符合政治利益的知识分子,不会给他任何机会,让他举步维艰,让他穷困潦倒,甚至可以编造各种绯闻和污点来污蔑他,让他身败名裂,让大众对他骂不绝口…………等等。更有甚者,可以对顽固分子使用极刑。

  ※人们普遍以为,所谓的学术界,是一个神圣的,追逐真理的地方,其实不然。学术界与娱乐界诚无本质上的区别,谁火谁沉寂,与幕后推手有关,而学术本身的好坏无关紧要。幕后推手说这是对的,那么错的也是对的,幕后推手说这是错的,那么对的也是错的。

  五、原子论在暗示什么?

  孙悟空这样的生物并不存在,人们刻画一个虚构的东西,是为了勾勒出他要隐喻的东西。同理,微观粒子也不存在,科学共同体刻画一个虚构的东西,也是为了勾勒出他要隐喻的东西。那么,原子论向人们隐喻什么呢?是何因,使得西方金融阶级选择原子论为现代科学的纲领呢?

  愚简要为两点:

  其一、定量化。原子论可以非常方便的建立起定量化体系,而定量化是货币化前提,也只有一个东西被定量化了才能方便的进行统计和交易。

  其二、个体化。原子论暗示出了一种物类的“个体”。比如水,水在原子论的描述下,变成了“水分子们”,任何局部的水,都变成了一个水分子的n倍。而受过这种暗示的人们,会很轻易的接受社会是“个体的组合”这种观点(事实上是社会孕育了个体。就像在一个家庭中,孩子不是简单的与父母组合而成的一样,其中有生育与被生育关系)。另言之,在科学主义者看来,国家就是无数个独立的原子化公民组合而成的,并且是由一种法律来维持其运行。这与科学主义者认为,物体是由无数个独立的粒子组合而成,并且由一种定律来维持其运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留意,在英语里,法律和定律是同一个词〈Law〉(牛顿第一定律--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牛顿第一“(定律)法律”)。
发表于 2013-6-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盲啊……
近代原子论和古希腊原子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原子弹要是咬文嚼字应该叫原子链式核裂变反应弹
通常原子即使核裂变,但是不会有链式反应

近代原子论绝对不是真理,但是是相当符合实际的近似模型,是很好的研究计算工具
不能因为有了相对论就扔掉牛顿力学,发射卫星都是在用牛顿定律计算
行星际空间内,牛顿力学的误差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当前的化学工业技术水平下,原子论也是相当符合实际的近似
量子力学那一套虽说更严谨,更符合实际,但是在当前普及层面的技术水平也基本用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2-5 10:11 , Processed in 0.03494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