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541700 发表于 2015-1-6 09:38

郑汉根:莫妖魔化中国古代制度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5-01/5344628.html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当今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很多事物也有着偏颇的认识。比如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大多以一种轻视的目光来看待,认为那是落后低级的东西,而认为只有现代西方的相关制度才是标准所在。这种偏见,也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不了解。

  比如我们今天说起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很多人习惯用“黑暗专制”“独裁”等完全贬义的词语来形容。实际上,这种完全独裁的王朝政治,是近代欧洲一些国家的王权政治状态,比如宣扬“朕即国家”的路易十四。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样形容当时欧洲君主独裁:“君主可以不遵循一定形式,只凭个人意志,毫无理由地剥夺臣民的财产或生命而不触犯法律。”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原因,就是反抗这种政治独裁。

  而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制度,从制度设计以及实际表现上,并非绝对的独裁。比如传统上要求中国皇帝注重德治,要“爱民如子”;皇帝要“勤政”,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早朝;为避免皇帝专断,设立谏议制度,官员可以指出皇帝的过失并提出建议;有史官记录皇帝的言行传之后世,“左史记言”,“右史记行”,使皇帝不敢为所欲为;有谥号制度,明君和昏君死后获得不同的谥号,这让帝王会顾及名声而会尽力做明君。

  西方近代一些启蒙思想家也看到中国王朝制度不同于欧洲独裁政治。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认为,中国政府的基本法是建立在以崇尚“天理天则”的自然法基础之上;自然法的存在使君王不敢任意违法作恶,能够保证他合法地行使职权。

  从历史实际看来,虽然有一些昏聩以及专权的帝王,但是总体来说,中国这种王朝制度设计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所以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开明君主时代,还有“君臣共定国是”的宋代。

  今天我们谈及中国王朝制度的一些合理成分,是希望国人能去除对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妖魔化”,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遗产。因为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看法,也影响到今天我们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中国古代制度中还有其他当时很先进的东西,比如科举制度,能够让平民脱颖而出。近代西方认为中国科举制度体现平等、民主精神,实际上近代欧美文官制度就起源于中国科举制度。

  又比如谈到经济制度,我们似乎认为那是西方的专利。实际上,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其间更有不少比较富裕的时代,比如汉、唐、宋时期等。其实,中国有自己的传统经济学思想,只是不一定以西方那种形式出现。与现代西方主导思想单方面强调经济发展不同,中国传统更重视由政治安定文明带动经济繁荣。

  实际上,中国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体系,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且18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中华文明必然有其合理的地方。今天的我们应站在自身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评判自身的文化,如此才能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面目,从而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如果总以西方文化标准来看待中国文化,就会总觉得中国文化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了。▲(作者是北京资深媒体编辑)


skymeteor 发表于 2015-1-7 11:45

其实说起来宋朝最民主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必须得好霸 发表于 2015-9-19 22:09

没有幸福感的都市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汉根:莫妖魔化中国古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