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22 23:45
pigpig 发表于 2015-6-22 20:56
相信拥有大师的作品也是一种缘分。
谢谢高版!
这是报社邀稿,又加了些内容,改写一遍,刚刚交差。
pigpig
发表于 2015-6-23 01:56
廖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23 07:12
pigpig 发表于 2015-6-23 01:56
廖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3 17:43
文人的事不要太当真。艺术成就不等于人品。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3 18:11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4 06:49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3 17:43
文人的事不要太当真。艺术成就不等于人品。
说的是廖静文。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4 07:19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4 06:49
说的是廖静文。
廖静文刚刚去世,对其人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微词尚且不合时宜,诽谤乃属居心叵测。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4 07:35
本帖最后由 浪鸥读礁 于 2015-6-24 07:41 编辑
@岿然不动
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张拍摄于1987年的照片。照片里最右侧蹲坐着的人叫李永生,是徐悲鸿画室的学员,一名来自东北的寒门学子。因为家境贫穷,生活十分拮据。同学们说,他每天只吃两个剩馒头,馒头发霉了也舍不得扔。这个情况被廖静文知道,就嘱咐其子徐庆平经常给他送饭送菜,接济他的生活。冬天来了,廖静文见他衣服单薄,就自己掏钱买了一件军大衣送给他穿。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这个学员中途退学了,廖静文让财务人员退给他全部学费,并派人买票把他送上火车......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是我们这里与李永生同班学习的学员讲述的。类似的真实故事还有许多。贴在这里,对质疑廖静文人品有问题的27楼做一回复。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4 10:25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4 07:19
廖静文刚刚去世,对其人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微词尚且不合时宜,诽谤乃属居心叵测。 ...
徐下葬时,廖意图跳入墓穴,被制止,但不久就另嫁他人了。所以说不必太当真。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4 10:34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4 10:25
徐下葬时,廖意图跳入墓穴,被制止,但不久就另嫁他人了。所以说不必太当真。 ...
谢谢!没有全盘否定某人的意思,只是提醒人们对文人学士的言行不必太当真,包括他们所谓的忏悔等等。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4 12:39
本帖最后由 浪鸥读礁 于 2015-6-24 12:45 编辑
岿然不动 发表于 2015-6-24 10:25
徐下葬时,廖意图跳入墓穴,被制止,但不久就另嫁他人了。所以说不必太当真。 ...
廖静文的第二任丈夫是谁杭州在线
廖静文,生于1923年4月,女,湖南长沙人。1943年后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同年入成都金陵女子大学。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后,协助徐悲鸿工作并照顾其生活。1953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57年任徐悲鸿纪念馆负责人、馆长、研究馆员、徐悲鸿画室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现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北京荣宝画院”名誉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当代中国书画网首席顾问、全国政协常委。著有《徐悲鸿一生》。
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6岁时全家迁居长沙,先后在长沙市十一小学、周南女中读书,随后参加抗日文艺活动,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管理员,1940年到重庆后,在院长办公室做助理。
年轻时,廖静文的理想是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194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成都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那时,她和所有姑娘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周末的时候,悲鸿就会来看她。傍晚,他们一起在月光下散步,有时坐在路边聊天……
我曾经两次听过廖静文作的报告,一次在初中,一次在高中。两次演讲的内容我记不得了,惟一有印象的是廖静文提到徐悲鸿时哽咽的语调。我那时太小,不理解这种感情。
十几年后的2002年,我又见到了廖静文女士,她的外表让我吃惊。她已年过八旬,但头发依然乌黑浓密,皮肤很好很白,五官仍如她年轻时一样清秀。廖静文穿了一件紫色上衣,我说好看,她有些羞涩:“悲鸿最喜欢紫色,我就常常穿紫色的衣服。”提起悲鸿,廖静
文又变成了刚刚坠入爱河的20岁少女。采访开始以后,我发现从廖静文嫁给徐悲鸿开始,她的人生故事中就没有了我这个概念。
1945年底,廖静文和徐悲鸿结婚前,徐悲鸿为了和蒋碧薇解除早已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答应给蒋碧薇100万元和100幅画,为此徐悲鸿拼命工作,终于积劳成疾。廖静文认为,没有那一段日子的操劳,徐悲鸿后来也不会英年早逝。所以提起蒋碧薇,廖静文那么温婉的一个人也显出了愤怒与不屑。
徐悲鸿去世的时候,廖静文只有30岁,一个年轻的女人独自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再有新的情感是很正常的事。我决定不去触及那一部分。但是她主动谈起了自己的另一段感情经历。
在一次外出的火车上,廖静文和她的孩子们结识了一个年轻的解放军军官,他和廖静文一家成了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她表明爱意。廖静文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接受了他的感情,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廖静文感觉对方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理解并尊重她对悲鸿的感情。在失望中,他们离婚了。
廖静文声音颤抖地说:“我今天很坦率地告诉你,这就是我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如果真的有黄泉,百年之后我和悲鸿能再见面,我要哭着把头靠在他的胸前,向他诉说这五十年来我对他的思念。”http://www.lygnews.com.cn/eladies/yl/50155.html
徐悲鸿去世时,廖静文只有30岁。为了两个幼年的孩子,她有过第二次婚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别有用心的人没有必要当做噱头来炒作。再婚不久,第二任丈夫即对廖静文心里依然保留徐悲鸿的位置而不能接受,于是,这段短暂的婚姻即告结束。此后,廖静文为徐悲鸿而活,没有另嫁,直至终老(92岁)。这样的伟大女性,应该点赞!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5 07:10
本帖最后由 浪鸥读礁 于 2015-6-25 07:12 编辑
9月26日是悲鸿大师的祭日。每年这一天,廖先生都要带领家人来给徐悲鸿大师扫墓。徐悲鸿纪念馆工作人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徐悲鸿画室美术学子也来了,有的实在抽不出身就委托别的同学代献鲜花。他们是自发的,仿佛已成习惯。因为与大师与纪念馆的特殊关系,加之住地临近八宝山,大路美协组织和带领大路画家参加扫墓活动的次数是最多的,来的人也最多。大家见到馆长来了,列队行注目礼。廖先生身着一身整洁的黑色衣裙,颈上系着一条黑色暗花的纱巾,不失当年高贵、典雅的风姿。祭奠仪式开始,廖馆长缓缓走到墓前,先向亡夫鞠躬,再转身面向大家。感谢大家对悲鸿大师的缅怀。在讲话中,她用简短的语言回顾了悲鸿大师光辉的一生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她说:“徐悲鸿在抗战时期,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畏强暴,热爱祖国和人民,是他永恒的坚持……”在一次祭奠仪式上,廖先生在陈述徐先生的高风亮节之后,突然口气一变,正颜厉色地痛斥当年抗战期间有名的文化汉奸,如今又招摇过市,篡改历史,暴享大名,并且有一批人抬轿鼓吹,歌功颂德。她点名说:“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沦陷区的汉奸报上刊登某某人举行个人画展的消息,上海的日本军、政界上层人士都出席祝贺。中国人民都在浴血抗战,国难深重。梅兰芳留起胡子不唱戏,程砚秋扛起锄头去种地,而这个人是怎样的呢?他在上海举行画展,邀请了一大批汉奸和日寇,‘亲自招待’、‘风趣横生’。稍有爱国心的人都对他们这种行为感到愤怒。丧失民族气节是可耻的,但他至今仍在吹嘘自己坚贞不屈!”
多名大路画家见证了这一时刻,他们感到非常诧异:平素文雅娴静的廖先生竟然也有如此傲骨铮铮的一面,这是我们印象里徐悲鸿先生画作中的那个恬静淑女吗?她纤柔的身躯中怎么也有这样大的气场?由此画家们也更对廖先生平添了几分崇敬。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7 20:33
本帖最后由 浪鸥读礁 于 2015-6-27 20:41 编辑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7-1 21:33
廖静文先生生前为第16届大路画展题词。
pigpig
发表于 2015-7-2 06:09
BLWY
发表于 2015-7-5 16:36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23
徐悲鸿作品欣赏——
栩栩如生
大狗东风
发表于 2015-7-6 00:58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29
徐悲鸿作品欣赏——
Q20)
BLWY
发表于 2015-7-6 14:55
狄道人 发表于 2015-6-19 21:55
深切缅怀艺术大师徐悲鸿 廖静文伉俪
Q64)
lgq9689
发表于 2015-7-8 07:54
沉痛悼念廖静文先生
红旗跃过汀江
发表于 2015-7-8 19:17
能够一生追随一种理念,是一个人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