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feng772 发表于 2016-7-8 16:56

【国学】本性中之八德

  盖因人性来自理天,孔子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浅释: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原是无形色、无声臭之物而无物,无征兆之可观,无端倪之可见,非有非不有,非无非不无,至微 至妙,至幽至玄,非笔墨可以形容其妙体,非言说可以探测其本真,天下莫能知,莫能名。原来此真空妙有,无相之相,幽微玄奥之性天中,含有至善之中德,就是八德又称曰“八宝”,即“仁、义、礼、智、忠、孝、廉、节”,此乃人人必有,真经正路,故强名之曰“道”者一也。
  如上所述,性道即如是幽深玄奥,非笔墨所能尽,非口舌所能说,视之而不可见,听之而不可闻,不可捉摸,不可端倪,何能知其实相?何能知其玄妙?至于来源妙处,止宿善地,怎么得知呢?所以必须依圣人仙佛之经书、典藉,以及明师、前人来指授、引导,才能明白这性道之妙理,故强名之曰“道”者,二也。
  但是这道虽是不可以言说的,老师曾说过:“道本不可以言说,虽有言则差,出口则非,然无言说,道无以明”,如果只靠经书,专靠神会聆悟者,非上上智之人,是不可能的,还要依先觉者之言说演述,才可以明白其奥妙,故强名之曰“道”,三也。
  明性理真道,此三者本不可以缺一,因“道”之一字,恰好含有此三义,是以太上强名之曰“道”者,非无由也。
  兹将性天中之八德,简单说明,聊供参考。
  “仁”者,心德也,天理良心也。体上天好生之德,合乎天地,和乎万物,一性圆明,十分平等。圣人云:“万物同体,恻隐之心,仁也”,孔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去私心,还天地公心,济人利物为仁也。
  “义”者,人路也,义为人之元情,礼让之根本,见得思义,和气不争,不以利而害义,不损人而利己。这“义”字,乃八德在我头上,王道在我身上,一阴一阳,至大至刚,浩然正气,道义精微。关公所以为圣,颜子所以成名,率由此义也。
  “礼”为吾人的元神,天理的节文,人身的法则,行为的轨道。男学才良,女慕贞节,廉耻常存,淫乱不犯,以正为本,礼德是尊。关公秉烛耀千古,韩湘同床不动心。守颜子之四勿,此皆克己复礼之根也。
  “智”,智德是人的元精,立身处世的指南,出迷入悟的明灯,出世入道的明路。智有智识与智慧之分,由智慧,则性静生明,明心见性。由智识,则聪明外露,逐妄迷真。故转识为智,则天堂;转智为识则地狱矣。
  “忠”,忠者中心也,中为真中,心为良心,真中有良心,可以明见天真也,口中一直,至理在中,不偏不倚,出口上为天,出口下为地,乃表现心中起意,天地皆知。心通神,神通心,善恶难隐,是非难瞒,故能尽此忠者,自心无愧,鬼神无欺,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中不怍于人矣。
  “孝”,孝为百行之先,八德之首。“孝”字,乃半老半子。半老在上,为天,为父母;半子在下,为地,为子女。上半生,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下半世,子女尽孝扶养父母,此理之当然也。三教九流,男女老少,那一个不是父母所生的,士农工商,富贵贫贱,那一个不是爹娘养育的。释迦由孝而成佛;玄天报亲而为帝;目连僧行孝,天榜标名;大舜帝尽孝,帝尧让位。自古圣贤仙佛,莫不由孝而成的。
  “廉”,廉字,立头端正,身披半乡,双足立地,两袖清风,贵在身清,不在衣冠,安贫乐道,铜臭无恋。杨震辞金,只畏四知,天子访贤,特举孝廉,上廉而下洁,官清而民正,廉之所以举也。
  “节”,节是人之操持,即节操贞节也,为人之仪范也。志操卿贞,操守严正,冰清玉洁,守身如玉,如竹节之坚贞,如松柏之凌耐,如菊残犹傲霜枝,如梅雪争春不下,男重操持,女慕贞节。文天祥殉国负帝入海,王昭君尽节尸向上流,此皆临大节而不可夺者也。
  性中有此八德,故“性”字,左三划,为三纲,右五划,为五常,乃入世出世必求之正法,圣贤仙佛入道正经之大路,故谓之真经正法。即圣理真传之核心处,人人必由之正路也,老子强名之曰“道”者,大有深意在焉!
  力行五伦八德可成道
  述例:忠义参天的武圣关公
  中国历史上有文武二圣,一曰先圣孔夫子,作春秋者;二曰武圣读春秋者,关圣帝君。论此二圣,皆德配天地,圣洁与日月同光。所谓万世师表者,乃山东文圣孔子。为万古流芳者,乃山西武圣关公。至今永世流芳,名垂天下,国人春秋二祭,从不间断。
  三国时代,关公与刘皇叔(刘备),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为兄弟,立誓匡扶汉室,不愿同生,但愿同死。
  后来刘皇叔受命守徐州城,奉密诏欲讨汉贼曹操,岂知密诏败露,曹操遂起二十万大军,分兵五路下徐州,攻打刘皇叔。
  刘皇叔与张飞,乘夜劫曹营,因中计而败北,皇叔单骑投靠袁绍,张飞奔向芒砀山而去。曹军又攻打下邳,关公出战被困土山,刘皇叔有一妻一妾,均陷于下邳,曹操部将张辽,奉劝关公投降,关公乃约三事,其三事: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赡养,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
  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 断不肯降。
  曹操接纳三约,关公乃入城禀告二嫂后,自变量骑来见曹操,操自出辕门相接,关公下马入拜,操慌忙答礼。
  关公曰:“败兵之将,深荷不杀之恩。”
  操曰:“素慕云长忠义,今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
  关公曰:“文远代禀三事,蒙丞相应允,谅不食言。”
  操曰:“吾言既出,安敢失信。”
  关公拜谢,操设宴相待,次日班师还许昌。
  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关公如此,愈加敬服。
  既到许昌,操拨一府与关公居住,关公分一宅为两院,内门拨老军十人把守,关公自居外宅。操引关公朝见汉献帝,帝命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服侍二嫂,却又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
  一日,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相赠,关公受之,穿之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
  操笑曰:“云长何故如此之俭乎?”
  关公曰:“关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关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操叹曰:“真义士也。”然口虽称义,心实不悦也。
  忽一日,操请关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关公所骑之马甚瘦。
  操曰:“公马因何而瘦?”
  关公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
  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
  操指曰:“公识此马否?”
  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
  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
  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今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
  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
  操愕然而悔,关公辞去。
  操问张辽曰:“吾待云长不薄,彼常怀去心,何也?”
  辽曰:“容某探其情。”
  次日往见关公,礼毕,
  辽曰:“我荐兄在丞相处,不会落后。”
  关公曰:“深感丞相厚意,只是吾身虽在此,心念皇叔,未尝去怀。”
  辽曰:“兄言差矣,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皇叔侍兄,未必过于丞相,兄何故怀去志?”
  公曰:“吾因知曹公侍吾甚厚,奈吾受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必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耳。”
  辽曰:“倘皇叔已弃世,公何所归乎?”
  公曰:“愿从于地下。”
  辽知公终不可留,乃告退,回见曹操,具以实告。
  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真乃天下之义士也。”
  后来关公出师,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解去白马之危,因而得知刘皇叔在河北袁绍处,又接到皇叔亲手书。
  其略云:“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所在也,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乃写书托送信人带回奉上刘皇叔。
  其书答云:“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操,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为照鉴。”
  关公欲向曹操辞行,曹操均避不见面,公不得已乃封金挂印,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分毫不带去,写书一封,辞曹操。
  其书略云:“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士,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见在袁绍军中,回想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不报,愿以俟之异日。”
  写毕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递,请二夫人上车,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过五关,斩六将,直望河北,千里寻兄而去。
  关公对于汉帝,对于刘皇叔,均抱着忠诚之心,见危授命,见义勇为,始终如一。对于刘皇叔,善事兄长之道,事嫂如事兄,兄长有难,独自承担而不背旧盟。恩怨分明,不苟取,封金挂印而辞行曹操,不贪图富贵,不被物欲所迷心,来去清白,其忠义两全,可谓千古第一人,故有义薄云天之颂词。
  关圣帝君读先圣夫子所著之春秋,做人以三纲、五常、五伦、八德为重。在世所行全五常。一、“仁”,为国除奸,使人民能得安宁也。二、“义”,既不失金兰兄弟之誓愿,又报曹奸待遇之恩也。三、“礼”,待嫂如事兄不犯分也。四、“智”,水淹七军是也。五、“信”,知皇叔去处,不怕千军万马,急于会晤兄弟,又单刀赴会,以践信也。
  关公归天后,受上天敕命为南天文衡圣帝,又升任为玄灵高上帝(即玉皇大帝),主掌天地运化,慈佑万民。佛教中又化身为伽蓝菩萨,救度善男信女。受世封为武圣关圣帝君,享万世之香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本性中之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