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向皇帝上书的原因:请愿或为了名利
中国历史上有才华的女子屡屡可见,而这些女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子之身甘于人后,有些还如同朝臣一般向皇帝上疏进谏,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女子向皇帝上过疏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汉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於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原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上疏原因:淳于意被判处肉刑,其女淳于缇萦跟着父亲到了长安,请求汉文帝让自己代替父亲受罚。
结果:汉文帝悲悯她的心意,于是赦免淳于意,并在当年废除了肉刑。
《汉书·外戚传》:
后聪慧,善史书,自为妃至即位,常宠于上,后宫希得进见。皇太后及帝诸舅忧上无继嗣,时又数有灾异,刘向、谷永等皆陈其咎在于后宫。上然其言,于是省减椒房掖廷用度。皇后及上疏曰:
蠊妾夸布服粝粮,加以幼稚愚惑,不明义理,幸得免离茅屋之下,备后宫扫除。蒙过误之宠,居非命所当托,污秽不修,旷职尸官,数逆至法,逾越制度,当伏放流之诛,不足以塞责。乃壬寅日大长秋受诏:“椒房仪法,御服舆驾,所发诸官署,及所造作,遗赐外家群臣妾,皆如竟宁以前故事。”妾伏自念,入椒房以来,遗赐外家未尝逾故事,每辄决上,可复问也。今诚时世异制,长短相补,不出汉制而已,纤微之间,未必可同。若竟宁前与黄龙前,岂相放哉?家吏不晓,今一受诏如此,且使妾摇手不得。今言无得发取诸官,殆谓未央官不属妾,不宜独取也。言妾家府亦不当得,妾窃惑焉。幸得赐汤沐邑以自奉养,亦小发取其中,何害于谊而不可哉?又诏书言服御所造,皆如竟宁前,吏诚不能揆其意,即且令妾被服所为不得不如前。设妾欲作某屏风张于某所,曰故事无有,或不能得,则必绳妾以诏书矣。此二事诚不可行,唯陛下省察。
获此宦吏忮佷,必欲自胜。幸妾尚贵时,犹以不急事操人,况今日日益侵,又获此诏,其操约人,岂有所诉?陛下见妾在椒房,终不肯给妾纤微内邪?若不私府小取,将安所仰乎?旧故,中官乃私夺左右之贱缯,乃发乘舆服缯,言为待诏补,已而贸易其中。左右多窃怨者,甚耻为之。又故事以特牛祠大父母,戴侯、敬侯皆得蒙恩以太牢祠,今当率如故事,唯陛下哀之!
窭舾今吏甫受诏读记,直豫言使后知之,非可复若私府有所取也。其萌牙所以约制妾者,恐失人理。今但损车驾,及毋若未央官有所发,遗赐衣服如故事,则可矣。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竟宁前于今世而比之,岂可邪?故时酒肉有所赐外家,辄上表乃决。又故杜陵梁美人岁时遗酒一石,肉百斤耳。妾甚少之,遗田八子诚不可若是。事率众多,不可胜以文陈。俟自见,索言之,唯陛下深察焉!
上疏原因:许皇后虽然得宠但子女全部夭折,当时又屡屡发生灾害,于是大臣们纷纷上奏说过错出在后宫,汉成帝觉得在理,因此下诏省减椒房掖庭用度。许皇后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皇后的权利,写了这篇《上疏言椒房用度》。
结果:汉成帝认为许皇后身为六宫的表率,应该减省用度以谦让节约为先,驳回了许皇后的请求。
《全汉文》:
☆公孙婕妤
○奏免东平相王尊
尊为相,倨慢不臣,王血气未定,不能忍。愚诚恐母子俱死。今妾不得使王复见尊。陛下不留意,妾愿先自杀,不忍见王之失义也。
上疏原因:东平王刘宇不遵循法度,经常胡作非为,汉元帝派王尊来当他的王相,时时加以约束,东平王太后公孙婕妤因此十分不满,于是上书朝廷声称王尊倨傲不臣,与其等他逼死自己母子两个,不如自己先自杀。
结果:汉元帝见公孙婕妤情词迫切,不得不将王尊免职。
《后汉书·梁竦传》:
会贵人姊南阳樊调妻上书自讼曰:
妾同产女弟贵人,前充后宫,蒙先帝厚恩,得见宠幸。皇天授命,诞生圣明。而为窦宪兄弟所见谮诉,使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老母孤弟,远徙万里。独妾遗脱,逸伏草野,常恐没命,无由自达。今遭值陛下神圣之运,亲统万机,群物得所。宪兄弟奸恶,既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妾闻太宗即位,薄氏蒙荣;宣帝继统,史族复兴。妾门虽有薄、史之亲,独无外戚余恩,诚自悼伤。妾父既冤,不可复生,母氏年殊七十,乃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愿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归本郡,则施过天地,存殁幸赖。
帝览章感悟,乃下中常侍、掖庭令验问之,嫕辞证明审,遂得引见,具陈其状。
上疏原因:梁竦的女儿为汉章帝生育了和帝,父女均被窦太后陷害致死,窦太后死后,梁嫕为其父与家人伸冤。
结果:汉和帝追赠自己的生母为恭怀皇后,追封梁竦为褒亲愍侯,三个舅舅全部封侯,又加封梁嫕为梁夫人,赏赐第宅、奴卑、车马、兵弩、什物以巨万计。
《后汉书·列女传》: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疏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祇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
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
上疏原因:邓太后的哥哥邓骘因为母亲逝世提出告老还乡,邓太后不肯答应,并且询问了班昭,班昭上疏向太后陈说了邓骘辞官的必要性。
结果:邓太后听取了班昭的意见,准许邓骘等人告老还乡。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前书》曰:“南郡秭归人。”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来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来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上疏原因:王昭君出塞嫁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死后其子复株累大单于想要娶王昭君为妻,王昭君上书给汉成帝请求回到汉朝。
结果:汉成帝下令让王昭君顺从胡人的风俗,嫁给新单于复株累大单于为妻。
《晋书·列女传》:
张茂妻陆氏,吴郡人也。茂为吴郡太守,被沈充所害,陆氏倾家产,率茂部曲为先登以讨充。充败,陆诣阙上书,为茂谢不克之责。诏曰:“茂夫妻忠诚,举门义烈,宜追赠茂太仆。”
上疏原因:陆氏的丈夫张茂为人所害,陆氏报仇后为丈夫上书伸冤。
结果:皇帝下诏褒奖了张茂和陆氏夫妻。
《晋书·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名娥,字丽华,伪太保殷女也。幼而聪慧,昼营女工,夜诵书籍,傅母恆止之,娥敦习弥厉。每与诸兄论经义,理趣超远,诸兄深以叹伏。性孝友,善风仪进止。聪既僭位,召为右贵嫔,甚宠之。俄拜为后,将起凰仪殿以居之,其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将斩之。娥时在后堂,私敕左右停刑,手疏启曰:“伏闻将为妾营殿,今昭德足居,凰仪非急。四海未一,祸难犹繁,动须人力资财,尤宜慎之。廷尉之言,国家大政。夫忠臣之谏,岂为身哉?帝王距之,亦非顾身也。妾仰谓陛下上寻明君纳谏之昌,下忿暗主距谏之祸,宜赏廷尉以美爵,酬廷尉以列土,如何不惟不纳,而反欲诛之?陛下此怒由妾而起,廷尉之祸由妾而招,人怨国疲,咎归于妾,距谏害忠,亦妾之由。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妾每览古事,忿之忘食,何意今日妾自为之!后人之观妾,亦犹妾之视前人也,复何面目仰侍巾栉,请归死此堂,以塞陛下误惑之过。”聪览之色变,谓其群下曰:“朕比得风疾,喜怒过常。元达,忠臣也,朕甚愧之。”以娥表示元达曰:“外辅如公,内辅如此后,朕无忧矣。”及娥死,伪谥武宣皇后。
上疏原因:十六国时汉国昭武帝刘聪立刘娥为皇后,并建造凰仪殿让刘娥居住,陈元达为此极力规谏,惹得刘聪大怒之下要杀了他,刘娥命人停止行刑,并亲自上表给刘聪。
结果:刘聪看了刘娥的上表大惊,把这篇谏疏拿给陈元达看,并说道:“朝廷有你这样的大臣,后宫有皇后这样的女子,我可以没有顾虑了。”
《晋书·苻生列传》:
初,生将强怀与桓温战没,其子延未及封而健死。会生出游,怀妻樊氏于道上书,论怀忠烈,请封其子。生怒,射而杀之。
上表原因:樊氏的丈夫是前秦将军强怀,在与桓温的大战中牺牲,其子强延应该袭封将军,却因正值苻健薨逝未得袭封。新帝苻生出游,强怀的的妻子樊氏在路上向其上书,请封忠烈之后。
结果:由于阻滞了苻生的游兴,他大怒之下操起弓箭就射杀了樊氏。
《晋书·列女传》:
苻坚妾张氏,不知何许人,明辩有才识。坚将入寇江左,群臣切谏不从。张氏进曰:“妾闻天地之生万物,圣王之驭天下,莫不顺其性而暢之,故黄帝服牛乘马,因其性也,禹凿龙门,决洪河,因水之势也;后稷之播殖百谷,因地之气也;汤武之灭夏商,因人之欲也。是以有因成,无因败。今朝臣上下皆言不可,陛下复何所因也?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犹若此,况于人主乎!妾闻人君有伐国之志者,必上观乾象,下采众祥。天道崇远,非妾所知。以人事言之,未见其可。谚言:“鸡夜鸣者不利行师,犬群唣者宫室必空,兵动马惊,军败不归。”秋冬已来,每夜群犬大嗥,众鸡夜鸣,伏闻厩马惊逸,武库兵器有声,吉凶之理,诚非微妾所论,愿陛下详而思之。”坚曰:“军旅之事非妇人所豫也。”遂兴兵。张氏请从。坚是大败于寿春,张氏乃自杀。
上疏原因:十六国时前秦宣昭皇帝苻坚想要攻打东晋,朝臣们极力劝止没用,张氏也上疏进行劝谏。《文章辨体汇选》中记载张氏的这篇上疏名为《谏伐晋书》。
结果:苻坚认为军事不是妇人能干预的,还是执意发兵。
《通典》:
晋咸和五年,散骑侍郎贺峤妻于氏上表云:“汉代秦嘉早亡,其妻徐淑乞子而养之。淑亡后,子还所生。朝廷通儒移其乡邑,录叔所养子,还继秦氏之祀。”
上表原因:散骑侍郎贺峤妻于氏因为无子,贺峤的哥哥将自己与陶氏的第四子率送给于氏抚养,后来贺峤的小妾张氏生子纂,陶氏便要求将儿子率归还给自己,两方争执不下,于氏遂上表晋成帝请其断定不该将率归还本宗。
结果:博士杜瑗与廷史陈序赞同于氏,尚书张闓与丹阳尹蔡谟赞同陶氏,双方各执一词。
《世说新语·贤媛卷》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列女传曰:“赵姬者,桐乡令东郡虞韪妻,颍川赵氏女也。才敏多览。韪既没,文皇帝敬其文才,诏入宫省。上欲自征公孙渊,姬上疏以谏。作列女传解,号赵母注。赋数十万言。赤乌六年卒。”
上疏原因:东吴孙权想要讨伐公孙渊,而且是御驾亲征,赵姬因此上疏劝谏。
结果:经过朝臣和赵姬的劝谏,孙权打消了亲征的想法。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世祖大明四年,义康女玉秀等露板辞曰:「父凶灭无状,孤负天明,存荷优养,没蒙加礼,明罚羽山,未足敕法。乌鸟微心,昧死上诉,乞反葬旧茔,糜骨乡壤。」诏听,并加资给。
上表原因:彭城王刘义康被宋文帝赐死,其女刘玉秀等人上《露板辞》,请求让父亲归葬宗族墓群。
结果:宋孝武帝答应了她们的请求。
《宋书·孝武十四王列传》:
东平王子嗣,字孝叔,孝武帝第二十七子也。大明七年生,仍封东平王,食邑二千户。继东平冲王休倩。休倩母颜性理严酷,泰始二年,子嗣所生母景宁园昭容谢上表曰:「故东平冲王休倩托荄璇极,岐嶷夙表,降年弗永,遗胤莫传。孝武皇帝敕妾子臣子嗣出继为后,既承国祀,方奉烝荐,庶覃遐庆,式延于远。而妾颜训养非恩,抚导乖理,情阙引进,义违负螟。昔世祖平日,诡申慈爱;崩背未几,真性便发,犹逼畏崇宪,少欲藏掩。自兹以后,专纵严酷,实显布宗戚,宣灼宫闱,用伤人伦,爰恻行路。妾天属冥至,感切实深,伏愿乾渥广临,曲垂照赐,复改命还依本属,则妾母子虽陨之辰,犹生之年。」许之。其年赐死,时年四岁。
上疏原因:宋文帝之子东平王刘休倩早夭,宋孝武帝便将自己的儿子刘子嗣过继给东平王,但刘休倩之母颜美人对刘子嗣十分严酷苛刻,谢昭容忍无可忍请求将刘子嗣归还到自己名下。
结果:宋明帝答应了谢昭容的请求,并将年仅四岁的刘子嗣赐死。
《南史·后妃列传》:
后主沈皇后讳婺华,吴兴武康人也。父君理自有传。后母即武帝女会稽穆公主,早亡。时后尚幼,而毁瘠过甚。及服毕,每岁时朔望,恒独坐涕泣,哀动左右,内外敬异焉。太建元年,拜爲皇太子妃。后主即位,立爲皇后。
后性端静,有识量,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后主在东宫,而后父君理卒,居忧处别殿,哀毁逾礼。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有宠,总后宫之政,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而身居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及释典爲事。尝遇岁旱,自暴而诵佛经,应时雨降。无子,养孙姬子胤爲己子。数上书谏争,后主将废之,而立张贵妃,会国亡不果,乃与后主俱入长安。及后主薨,后自爲哀辞,文甚酸切。
上疏原因:陈后主胡作非为,沈皇后多次上疏劝谏。
结果:陈后主想要废后,改立张贵妃为后。
《北史·列女传》:
陆让母冯氏者,上党人也。性仁爱,有母仪。让即其孽子也,开皇末,为播州刺史。数有聚敛,赃货狼籍,为司马所奏。案覆得实,将就刑。冯氏蓬头垢面,诣朝堂数让罪。于是流涕鸣咽,亲持杯粥,劝让食。既而上表求哀,词情甚切,上愍然为之改容。献皇后甚奇其意,致请于上。书侍御史柳彧进曰:“冯氏母德之至,有感行路,如或戮之,何以为劝?”上于是集京城士庶于硃雀门,遣舍人宣诏曰:“冯氏这嫡母之德,足为世范,慈爱之道,义感人神,特宜矜免,用奖风俗。让可减死除名。”复下诏褒美之,赐物五百段,集命妇与冯相识,以旌宠异。
上疏原因:冯氏的庶子陆让因为贪赃枉法被判了死刑,冯氏上表为他求情。
结果: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十分怜悯冯氏,于是免去了陆让的死罪,又下诏赞扬并赏赐了冯氏很多财物,并让朝中命妇都来认识这位善待庶子的嫡母冯氏。
《唐会要·玉华宫》:
貞觀二十一年七月十三日。造玉華宮於坊州宜君縣之鳳凰穀。正門曰南風門。殿名玉華殿。皇太子所居。南風門東。正門曰嘉禮門。殿名暉和殿。正殿瓦覆。餘皆葺之以茅。意在清涼。務從儉約。至永徽二年九月三日。廢玉華宮以為佛寺。苑內舊是百姓田。並還本主。至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宗以新造離宮。務從卑儉。終費人力。謂侍臣曰。唐堯茅茨不翦。以為儉德。不知堯之時。無瓦為蓋。桀紂之為。若於無瓦之晨。為茅茨者。未為儉德。不翦之言。蓋書史粉飾之耳。朕今構采椽於椒風之日。立茅茨於有瓦之時。將為節儉。自當不謝古者。昔宮室之廣。人役之勞。切以此再思。不能無愧。其月。徐充容上表曰。妾聞為政之本。貴在無為。竊見土木之工。不可兼遂。北闕初見。南營翠微。曾未逾時。玉華復興。因山藉水。非無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工力之費。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疲民。假使和僦取人。不無煩擾之弊。是以卑宮菲食。聖王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之所麗。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願陛下使之以時。則力不竭矣。用而息之。則人斯悅矣。
二十二年四月。太宗禦製玉華宮銘。詔令皇太子已下並和。
上疏原因:贞观二十二年左右,唐太宗屡建翠微宫、玉华宫,频繁征辽,唐太宗自己也下诏对此进行了反思,随后徐充容上表请求节约民力。
结果:唐太宗赏赐了徐充容,然后继续游玩玉华宫,并写了一篇《玉华宫铭》令皇太子李治与群臣奉和,征辽的前期准备工作也照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个月后唐太宗又下诏为已经薨逝的长孙皇后修建了一座宏伟富丽的大慈恩寺,寺庙面积之大甚至占据了整个晋昌坊的半坊之地,共计10多座院落,1897间房屋,十分奢华,以至于被唐玄奘评价为“壮丽轮奂,今古莫俦”。大慈恩寺落成后,唐太宗带领皇太子李治与百官、嫔妃们一起执香目送高僧与各种佛像、经卷、舍利等依次奉进大慈恩寺,徐充容亦在其列。
《新唐书·公主列传》:
临川公主,韦贵妃所生。下嫁周道务。主工籀隶,能属文。高宗立,上《孝德颂》,帝下诏褒答。永徽初,进长公主,恩赏卓异。永淳初薨。
上疏原因:临川公主因为不得父亲唐太宗的宠爱,18岁才得到公主封号,出嫁后就离开了京城长安,所以永徽元年唐高宗登基后加封各位公主为长公主时,京城办事的官员因为对临川不熟悉,漏掉了她的诏书。临川不得不通过上表讨好唐高宗,来暗示自己尚未获得长公主的封号。
结果:总章二年,在距离永徽初年已经过去了整整19年的时间后,临川得到了进封长公主的诏书,不过诏书上明确写道临川所享有的汤沐邑数量依旧“封并如故”,也就是说临川当了长公主后连一户实封都没有增加。
《全塘文》:
○谢恩赐锦帛器物表
金城公主奴奴言:仲夏盛热,伏惟皇帝兄起居万福,御膳胜常。奴奴奉见舅甥平章书,云还依旧日,重为和好。既奉如此进止,奴奴还同再生,下情不胜喜跃。伏蒙皇帝兄所赐信物,并依数奉领。谨献金盏、羚羊衫、段青长毛毡各一。奉表以闻。
○乞许赞普请和表
金城公主奴奴言:季夏极热,伏惟皇帝兄御膳胜常。奴奴甚平安,愿皇帝兄勿忧。此间宰相向奴奴道,赞普甚欲得和好,亦宜亲署誓文。往者皇帝兄不许亲署誓文。奴奴降番,事缘和好。今乃骚动,实将不安和。矜怜奴奴远在他国,皇帝兄亲署誓文,亦非常事,即得两国久长安稳,伏惟念之。
○请置府表
妹奴奴言:李行至,奉皇帝兄正月敕书。伏承皇帝万福,奴惟加喜跃。今得舅甥和好,永无改张,天下黔庶,并加安乐。然去年崔琳回日,请置府。李行至,及尚他辟回,其府事不蒙进止。望皇帝兄商量,矜奴所请。
上表原因:景龙四年,唐中宗将邠王李守礼的女儿册封为金城公主,和亲吐蕃。开元年间吐蕃屡屡战败试图求和,金城公主因此向唐玄宗上表请和。
结果:唐玄宗应允了金城公主的要求,并大加赏赐。
《新唐书·李邕列传》:
帝启泰山还,邕睹帝汴州,诏献辞赋,帝悦。然矜肆,自谓且宰相。邕素轻张说,取相恶。会敌人告邕赃贷枉法,坐牢当死。许昌女子孔璋上书天子曰:
明主举能而舍过,取才而弃行,义士抗节,勇者不避死,故晋用林女不以过,汉任陈平不以行,禽息陨身不祈死,北郭碎首不爱死。向若林女诛,陈平死,百里不用,晏婴睹逐,是晋无赤狄之土,汉无天子之尊,秦不强,齐不霸矣。伏睹陈州刺史邕,坚毅忠烈,易不苟免。往者开两张之角,挫韦氏之锋,虽身受谪伸,而忠谋沮解,即邕有功于国。且邕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赒慢,家无私聚。古闻坐赃下吏,死执政夕。臣闻死无益于国者,不若杀身以明贤。臣愿以六尺之躯膏鈇钺,以代邕死。臣取邕死平不款曲,臣知有邕,邕不知有臣,臣不逮邕明矣。妇知贤而举,仁也;任人之患,义也。获两擅以死,臣又何求?伏惟陛下宽邕之死,使率德转业。兴林女、曲逆之功,臣得瞑目;附禽息、北郭之迹,大年夜愿毕矣。若以阳和方始,重行大年夜戮,则臣请伏剑,不敢烦有司,皇天后土,真闻臣言。昔吴、楚反,汉得剧孟则不忧,妇以一贤而敌七国之寡,伏惟敷露垢之讲,弃瑕之义,近思剧孟,近取于邕。况成功岱宗,天天更新,赦而复论,人谁无罪,惟明主图之。臣闻士为亲信者死,臣不为死者所知,而甘之死者,非特惜邕贤,亦以成陛下矜能之慈。
疏奏,邕得减死,贬遵化尉,流璋岭北。
上疏原因:唐玄宗封泰山后回京的路上,李邕因为自负才华,自称可以当宰相,又被素来不合的张说揭发他在陈州挪用公款的事,于是下狱被判了死刑。这时许昌的一名女子孔璋上书向玄宗求情。
结果:李邕得以免死,被贬为遵化县尉,而孔璋被流放岭北。
《全唐文》:
○为夫谢罪表
妾温氏言:邕效职不谨,状涉贪狼,逼迫囹圄,获罪以闻。诚宜不待刑书,便当殒灭;然事有所隐,恐负明时。天地远,号诉不敢,仓卒之际,分从严诛。岂谓天鉴仁明,邕得生窜荒外,再造之幸,上答何阶?死罪死罪!
邕少习文章,薄窃时誉。疾恶如雠,往任拾遗,奏张昌宗之党;後参宪府,劾武三思之罪。坐此为累,不容於众。秉邪佞者切齿,攻文章者侧目。由是频谪远郡,削迹朝端。不见阙庭,何啻十载?岁时凝恋,闻者伤怀。属国家有事东岳,大礼告成。法驾西旋,路游近境。普遵牛酒之献,各展臣子之心。不意天泽曲垂,恩私属沐。邕当再跃,何以为心。恳至夙诚,冀遂申效。妾闻正直见用,邪佞生忧。邕之祸端,自此为始。且邕比任外官,竟无一议。天颜暂顾,罪则旋生。谚云:“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伏惟陛下明察此言,妾之微躯,万死无恨。死罪死罪!
邕初蒙勘当,即便禁身,水不入口,向逾五日。孤直援寡,邪党相趋,窘急至深,实不堪忍!气微息奄,惟命是听。遣邕手书,事生吏口,贷百姓蚕粮,抑称枉法,市罗以进,令作赃私。吏以为能,寄此加罪。当时匦使朝堂,潜皆守捉,号天诉地,谁肯为闻?严命将行,恭往奔逐,泣血去国,没骨灾荒。长任钦州,示以无用。愿邕充一卒之用,效力明时,膏涂朔边,骨粪沙壤。使得身死王事,成邕夙心,妾则碎首粉身,万死为足!妾夫妇义重,常见其志,不避罪责,冒死上闻。傥天光垂照,即当殒灭,妾之荣幸,实荷再生。谨奉表投延恩匦。
上疏原因:李邕被贬为遵化县尉后,其妻温氏向唐玄宗上表,请求让李邕能够以戍边的方式赎罪。
结果:唐玄宗没有答应温氏的请求。
《全唐文》:
○乞归疏
臣以草茅嫠妇,重荷宠恩,自谓生有馀幸矣!独念妾也幼鲜昆季,长失椿庭。室无鸡黍之餐,堂有垂白之母。衷情迫切,臣不啻隐忍,方虑控诉无门焉。兹者幸遇圣明,诏臣吟咏,一入御庭,百有馀日。弄文舞字,上既以洽明圣之欢心;搦管挥毫,下既以倡诸臣之赓和。惟是茕然老母,置诸不问,岂为子女者恝然若是耶?臣一思维,寸肠百结。伏愿陛下开莫大之宏恩,听愚臣之片牍,得赐归家,以供甘旨。则老母一日之馀生,即陛下一日之恩赐也。臣不揣愚昧,冒死以进。
上疏原因:鲍君徽与宋氏五姐妹齐名,早寡后于唐德宗年间召进宫,经常与他人唱和诗歌,得到的赏赐十分丰厚。为了奉养母亲请求出宫归家。
结果: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唐德宗最后的决定如何,但是以唐朝皇帝一向对才女优容的态度,鲍君徽衣锦还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册府元龟》:
(开成四年)六月甲寅,故越王贞玄孙女道士玄贞进状:曾祖名珍,是越王第六男,先天年得罪,流配岭南,祖父皆亡殁岭外,虽累蒙洗雪,未还京师。去开成三年十二月内,岭南节度使卢均出俸钱接借,哀妾三代旅榇暴露,各在一方,特与发遣归就大茔合。今获四丧,已到长安旅店权下,未委故越王坟所在。伏乞天恩,允妾所奏,许归大茔。妾年已六十三,孤露家贫,更无所依。诏曰:越王事迹,国史著明,枉陷非辜,寻以洗雪。其子珍,他事配流,数代漂零,不还京国。玄贞弱女,孝节卓然,启获四丧,绵历万里,况是近族,必可加恩。行路犹或嗟,称朝廷固须恤助。委宗正寺京兆府与访越王坟墓报知,如不是陪陵,任茔下葬,其葬事仍令京兆府接借,必使备礼。葬毕,玄贞如愿住京城,便配宜观安置。
上疏原因:垂拱年间武太后临朝称制,越王李贞起兵反武失败后父子均被枭首示众,唐玄宗登基后虽然为李贞父子洗冤,但李贞之子李珍因为别的罪行被流放岭南,几代人在岭南漂泊了一百多年不得回京。李珍的曾孙女已经63岁的李玄贞,靠着他人接济带着祖先们的灵柩回京,请求与越王合葬。
结果:因为世人对李玄贞孝节卓然的举动十分称赞,所以唐文宗下诏让朝廷安排丧葬,并安置了年迈的李玄贞。
《全唐诗》卷七九九:
【绣别的罪行被龟形诗】侯氏
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注:“揆(一作睽)为边将,防戎十余年未归。侯为回文诗绣作龟形,诣阙上之。武宗览诗,敕揆还乡,并赐侯绢三百匹。”
上疏原因:侯氏虽然不是采用上表的形式,但是她的诗作目的与内容却和上表一致,都是意在恳请皇帝改变想法。侯氏的丈夫戍边十多年没有回来,于是侯氏写下了这首回文诗给唐武宗。
结果:唐武宗看了之后不仅让张暌回了家,让特意赐了三百匹绢给侯氏,以表彰她的文辞之美。
《辽史·列女传》:
耶律氏,太师适鲁之妹,小字常哥。幼爽秀,有成人风。及长,操行修洁,自誓不嫁。能诗文,不苟作。读通历,见前人得失,历能品藻。
咸雍间,作文以述时政。其略曰:“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人主当任忠贤,人臣当去比周;则政化平,阴阳顺。欲怀远,则崇恩尚德;欲强国,则轻徭薄赋。四端五典为治教之本,六府三事 生民之命。淫侈可以为戒,勤俭可以为师。错枉则人不敢诈,显忠则人不敢欺。勿泥空门,崇饰土木;勿事边鄙,妄费金帛。满当思溢,安必虑危。刑罚当罪,则民劝善。不宝远物,则贤者至。建万世磐石之业,制诸部强横之心。欲率下,则先正身;欲治远,则始朝廷。”上称善。
上疏原因:耶律常哥规劝皇帝亲贤臣而远小人。
结果:皇帝对此十分认可。
《辽史·后妃列传》:
天祚文妃萧氏,小字瑟瑟,国舅大父房之女。乾统初,帝幸耶律挞葛第,见而悦之,匿宫中数月。皇太叔和鲁斡劝帝以礼选纳,三年冬,立为文妃。生蜀国公主、晋王敖卢斡,尤被宠幸。以柴册,加号承翼。善歌诗。女直乱作,日见侵迫。帝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讽谏,其词曰:“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又歌曰:“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天祚见而衔之。播迁以来,郡县所失几半,上颇有倦勤之意。诸皇子敖卢斡最贤,素有人望。元妃兄萧奉先深忌之,诬南军都统余睹谋立晋王,以妃与闻,赐死。
上疏原因:耶律延禧喜欢打猎,疏远忠臣,萧瑟瑟作歌进行劝谏——虽然方式和上表不一样,但内容和目的还是一致的。
结果:耶律延禧听了很生气,后来萧瑟瑟被诬陷和儿子谋反,被赐死。
《全史宫词》:
《崇祯宫词注》载,苏州织造局,进女乐,帝颇惑之。田贵妃疏谏曰:“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帝答批曰:“久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并非朕始,卿何虑焉!”
上疏原因:苏州进贡了一群美女,崇祯因此沉迷于女色,田贵妃上疏进行劝谏。
结果:崇祯对此十分生气,并为自己辩解说苏州进贡女乐不过是惯例。
除了这些向皇帝上疏的女子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朝代中,唐朝可以说是对才女最为重视也是最为宽容的朝代,唐朝历代的皇帝对于这些文采飞扬的女子从来都是不吝惜赏赐的。
唐高祖的薛婕妤是目前已知的唐朝第一位因文才出众而博得皇帝注意的嫔妃,唐太宗曾命她前去教导幼子晋王李治。李治登基为帝后,又封薛婕妤为河东郡夫人,但因为薛婕妤涉嫌参与上官仪废后一事,不仅河东郡夫人的封号被剥夺,还被送回唐高祖的别庙静安宫中幽禁起来。
而终唐朝一代,无论是后宫还是民间都是才女辈出。徐惠、上官婉儿、鲍君徽、宋氏五姐妹这些宫廷才女自是不用多说,唐玄宗、唐僖宗的后宫中也有不少极具才情的宫女,或是在红叶上题诗,或者是在将士的短袍中缝制自己的诗作,遂以成就了不少佳话。就连侯氏、杨敬小女这样的民间女子的文采也为皇帝所欣赏,并因此得到丰厚的赏赐。
当然了,也正因为上位者持有宽容与欣赏的态度,所以也不乏诸位才女借机邀宠拍马屁的事情发生。
唐朝之前的韩兰英向宋孝武帝刘骏献《中兴赋》就是在以文采邀宠,从而被刘骏召进宫中。
永徽元年新罗的真德女王作《太平颂》,并将此诗织在锦上以奉承唐高宗,真德女王的弟弟法敏因此提拔为了正三品的太常卿。
武氏在感业寺修行时曾献《如意娘》给唐高宗,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意,武氏当上皇后后又制《外戚诫》,以逢迎唐高宗抑制外戚的政策。
司农少卿杨敬的小女儿在郭太皇太后特意给母亲升平公主立的奉慈寺里题了一首六韵诗,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赐衣。
所以古代虽然为了达到束缚女性的目的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实际上有才华的女子,她们的人生往往更加绚丽多彩。因为凭借出众的才情,这些女子很容易就得到良好的名声,而有心飞黄腾达者,更能借此博得上位者的赏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