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你知道多少?
很多人对清明都不太了解,就连《河图》都回答不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来说说清明吧。
清明,是一个节气。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的黄道上,划出二十四分,没分一个节气。清明就是其中一个节气,故称之为清明节。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里告诉了清明节气名字的由来。
由于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故农业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二十四节气,便是根据天文和气候之规律,制定出农业、养生等方面特殊历法节气。
到了清明节这天,农业上应该干啥呢?
《四民月令》:「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不过此时的清明节,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节日,而仅仅是节气。
清明节气前后,可以养蚕了。
那么清明节是怎样变成一个节日的呢?这个话题就要从春秋五霸说起了。真的假的,一个节日关春秋五霸什么事?
话说春秋时期,有个国家叫晋国。在今山西一带。晋国晋献公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有个小老婆,叫骊姬,骊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这个奚齐不是嫡长子,所以要是继承老爸地位是没有资格的。
但是骊姬想让自己儿子继位,于是想办法迫害晋国的太子申生。申生被害死之后,晋献公的其他几个儿子恐怕也会被害,所以连夜逃出晋国去避难。
逃出去的儿子中,其中一个叫重耳。跟随重耳一起逃亡的有几个臣子,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介子推。
于是重耳开启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之路。
这个故事很多书上都有,其中写得精彩的是:
《高富帅当乞丐记》《重耳流亡列国》重耳流亡期间,曾经穷得什么都没有,连翻雪山过草地的皮带、皮鞋都吃了,眼看重耳就要饿死了。
一个叫介子推的臣子,悄悄用刀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给重耳熬汤充饥。重耳才免于死亡。后来这件事被重耳知道了,非常感动,承诺有朝一日若能回晋国,一定大大封赏介子推。
介子推却说这是他本分。
流亡十九年后,苍天有眼,终于回国了,重耳还当上了国君,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进行封赏,当年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是,唯独功劳最大的,有着救命之恩的介子推,忘了封赏。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晋文公,他不是忘本之人,而是他刚刚继位,封赏一些,然后周王室发生内乱,身为诸侯国的晋文公立马带兵去勤王(帮助周天子)。
没有得到封赏的诸如壶叔、狐偃等就去主动请赏。介子推认为晋文公能回国是天意,不能贪功,所以对那些主动去请赏的感到厌恶,不愿同朝为官。于是趁机携其母隐居在绵山(今山西介休县)。并写了一首诗: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介子推有个邻居为他打抱不平,写了一封信在夜晚时贴在城门上,并写了这首诗。晋文公看到了这首诗,觉得自己忘恩负义,于是赶紧去寻找介子推。
知道介子推在绵山隐居,可是绵山那么大不好找,重峦叠嶂,谷深林密,随便藏一个地方都难以一发现。寒食节这天,就在清明节气的前一天。
寒食节主要习俗是禁火,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本来,扫墓祭祖是古中国人常年行为,只要有空了,需要祭拜了就会去扫墓。由于清明是个节气,古代会在这一天放假,有些比较远的官员会提前回去,于是逐渐的寒食节与清明合并,回家省亲扫墓成为习俗,然后就有了清明节。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
唐代的时候,寒食节放假时间增长。
《唐会要》开元年间:「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唐会要》大历年间:「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后面又增加到七天。
宋朝时,延续了寒食、清明休假七天的制度。于是这么长的假期,就成了回家省亲扫墓过寒食节的日子。
所以,清明节最后成为中国三大鬼节之一。(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清明节,是彻彻底底的中国文化,与一切外来无关,然而我昨天看到某些表脸的三教棍、五教棍,又把清明节推给什么狒教了。
首先,清明节作为节气最晚出现在西周,作为节日最晚出现在西汉,狒教那时候来中国了吗?
其次,冬至后108日是中国周天易数算法,与那些牛鬼蛇神的巫教有鸡毛关系?附会一些心灵鸡汤就要抢走科学版权了?
再次,狒教与本土传统之间,就生死问题的另一个深刻矛盾,它们在民间也一直并不完全能自圆其说,却长期同存并轨。即:中国固有文化观念里,死者长已已,长眠九泉之下,故有定时设祭;而狒教带来印度的转世理论,亡魂会投胎。那么,还祭祀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