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人:《红军姨母》第十四章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琼崖人民历尽艰险,经过六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巨大的代价,终于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战胜利不久,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为了抢夺抗日的胜利果实,在不顾琼崖人民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对我琼崖纵队发动了大规模围剿,琼崖人民的革命武装斗争再次陷入艰苦的处境。在这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作为后方医院医务人员如何想尽方法治疗抢救伤员,这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严峻考验。海南岛地处亚热带,天气酷热,伤员的伤口容易感染,腐烂严重,臭味难闻,苍蝇蚊子闻臭而来。尽管困难重重,苏明都想尽办法排除万难积极抢救。每天,苏明给伤员洗伤口时,都发现伤口周围都有蛆虫。她用开水将伤口洗干净后,一一为其敷上药膏。然后,用香蕉叶盖住伤口,防止苍蝇继续放蛆虫。有些伤员伤口腐烂严重,苏明就为其洗伤口,剪去烂肉,挖去碎骨;有些伤员一条手的真皮,已经烂掉三分之二,全肢摇摇欲坠,对此,苏明只好用剪刀把其上肢剪掉,保存生命;有位伤员送来时,眼睛不转动,脑部不见起伏,处于极度昏迷状态。当时,医院没有听诊断器,护士陈月美用手去探了探伤员的鼻孔,也感觉不到有呼吸,她认为,该伤员已经死了。可是,苏明再次去看看,她就捻了一小摄棉花轻轻地放到伤员鼻孔前仔细观察,结果,发现棉花丝还在微微飘动,说明伤员还有一口气,仍没有死。于是,苏明与陈月美急急地为其进行抢救,没有药,她与陈月美多次越过敌人封锁线,为伤员寻医找药,直到把伤员伤口医治好为止。一次寻药,夜雾茫茫,伸手不见五指,苏明与陈月美返回医院的路上,已是半夜三更了。前面就是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封锁线,就是医院了。这时,在前面引路的交通员小声对苏明说:“苏明同志,你们快蹲下,伏在茅草边,注意听动静,要是有敌人巡逻,一定会闻到香烟味。”于是,苏明与陈月美妈蹲下来后,不一会,既闻不到香烟味,也没有什么动静,只听到蟋蟀“吱吱”的弹叫声,为了安全起见,交通员每次引她们越过敌人封锁线时,总要拿起石头或什么硬的东西向前投掷过去,假如有敌人一定会反应。这次,交通员摸到敌人一个已吃过的空罐头盒子,她们把几粒小石头塞进盒子内,用力向前抛过去,罐头盒在黑暗中发出“叮叮噹噹”的响声,紧接着,随着一阵“喳喳”的响声向她们冲过来,把她们吓了一大跳,苏明与陈月美妈都以为有敌人,急忙躲入石穴。在这漆黑的夜晚,她们什么都看不到,一会儿,只听见“呀呀”的声音渐渐从近而远去。原来,那是野山猪母带领着一群山猪仔。于是,我们顺利通过敌封锁线,回到了医院。在想方设法医治伤员时,作为医务人员也要千方百计保护好伤员,不使其落入敌人的虎口。她们医院地处于平原地带,没有深山老林,只有田园和一些小树丛,再就是在敌人扫荡时被烧毁的残墙断壁,其四周长满了荆棘和茅草。一天,苏明接到一位伤员,这位伤势较重,她与陈月美妈、陈美民大姐商量,决定把伤员抬到苏寻三乡石云村掩蔽,因为,这个村子陈月美妈比较熟悉,她参加革命前在这个村里当过童养媳,熟人较多,而且这个村子群众思想觉悟较高,基础好。她们先把伤员藏在一间断墙残壁、而且长满荆棘的角落里,然后,出去找村里人,解决伤员的生活问题。可是,由于敌人的大扫荡,这里的群众,有些惨遭杀害,有些逃荒,甚至,个别的人还做了叛徒出卖革命。全村已空无一人。在这荒凉凄惨的环境下,她们到处找不到人。当她们正在忧虑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静悄悄地窜回村子,她们赶紧迎上去一看,她就是陈月美的大嫂,大家高兴极了。苏明急忙向她了解情况,请求她帮助解决一些杂粮充饥,因为已经两天不吃到东西了。在大嫂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些芋头和毛薯,用砂锅煮好就吃。她们一边吃一边听大嫂说:“现在情况很复杂,有些人当了叛徒,敌人可能利用他们带路搜山,我们要做好隐蔽,如果遇到陌生人千万要小心,匆轻易相信。”大嫂这一提醒,引起她们加倍警惕起来。以后,她们对伤病员住址经常变换无常,每次转移伤员到新地址隐蔽时,不论走到哪里,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她们都是轻步走,不能踩坏草,一拐一拐地行走,还要反方向而行,以防暴露脚印被敌人发现。为了转移敌人的视线,苏明、陈月美妈、陈美民大姐还在伤员住地址四周搞起一些伪装,砍一些荆棘和麻枝藤,摆在周围一带,像农民晒草一样。故意增加敌人搜山的困难,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她们就是这样排除万难,保护好伤员安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