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之ccc 发表于 2018-9-29 13:39

念人:《曙光》第三十五章(一)

初春的广南,寒冷渐渐远去,迎来了春光明媚的日子。这天,莫晓兵心里显得舒畅,一早就起了床,由于要带领省委工作组进驻刘庄村,今早就取消了散步的惯例,到省委招待所食堂吃完早点后,七点半钟准时来到省委一号大院,与省委工作组七位厅局领导和周秘书共九位同志,坐上省委一部中巴,往茂源市刘庄村开去。下午三点钟,省委工作组到达刘庄村,他们在村委会门口一下车,早已等待多时的茂源市委书记覃孚,与刘庄村村委会干部和几百名男女群众,举着“热烈欢迎省委工作组进驻刘庄村”红色标语,像迎接久别的亲人归来一样,尤其是看到原中央巡视组副组长莫晓兵带队到来,更是激动无比,兴高采烈在门口迎接。进村后,莫晓兵和工作组同志与村委会干部做了一次简短的座谈,村长刘大地向省委工作组做了简单的基本情况汇报,莫晓兵也向大家介绍省委工作组人员组成情况,并简单谈及这次进驻刘庄村的时间、目的、要求,最后,希望大家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与规定,完成这次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试点改革任务。莫晓兵讲话后,省委工作组长王之和村长刘大地交换了意见,按照方案安排,九位工作组成员分别安排到九位农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工作,与群众实行“三同”。当晚,莫晓兵陪覃孚回到茂源市委,就省委工作组进驻刘庄村的指导思想、工作计划、时间安排等问题,再次听取茂源市委意见。根据工作计划安排,第二天,刘庄村召开全村干部群众大会。听说,省委工作组召开全村群众大会,个个兴奋不已,十分兴趣,三十多年没有召开这样的群众大会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感觉到当年毛主席派来的土改工作队又回来了。上午九点,村民人人换上干净整齐的衣服,头上戴着草帽,手中拿着小椅子,有些妇女还抱着吃奶的孩子,像过年一样,熙熙攘攘从四面八方涌到会场。此时,老天爷好像有意助刘庄村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一臂之力,天气清朗,阳光明媚,村委会门口挂着那幅红底金字的“刘庄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试点改革群众大会”横幅,透过明媚的阳光闪闪发亮,门口前面寛广大庭院,在明媚的阳光下,挤满了全村男女老少。十点钟,村长刘大地宣布开会。他说:“首先,我代表刘庄村全体村民,热烈欢迎省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试点改革工作组进驻刘庄村。这次,省委工作组进驻刘庄村,是帮助我们全村两千多人,摆脱贫困处境,引导我们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自从我们搞承包责任制,推行单干生产体制后,搞了三十多年,到如今,全村有些农户靠某些歪门邪道确实是富裕起来了,可是,大多数农户仍处于温饱,甚至贫困状态。造成贫困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一、土地分散到户后,影响机械化操作,对实现大农业现代化进程化为泡影;二、土地分到户后,种植上缺少了科学技术支持,造成产量减产收入减少,严重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三、村里青年都到城里打工了,家中仅是那些五、六十岁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孙子,大片耕地闲置,丢失严重;四、承包到户单干后,增长了个人的自私自利思想,影响到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不团结,加重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五、分田搞单干后,各顾各没有了集体观念,村中文化娱乐、活动场所都没有了,只有令人沉重的打麻将声;六、分田单干造就了一代人成为懒汉。七、更令人心痛的是,单干拆了社会主义墙角,破坏了集体经济,重新出现地主、富农、贫农、雇农,两极分化社会不平等的局面,使人们重新回到旧社会;八、生活压力大,没有保障,对生活没有奔头。以上,我所讲的这几个问题,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实践证明,搞单干不是挽救农民的出路,而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农民的真正光明大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省委派来工作组,目的是帮助咱刘庄村农民脱离贫困,引导大家走上社会主义幸福路。下面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委驻刘庄村工作组长王之同志讲话,大家欢迎。”王之随着响亮的阵阵掌声站立起来,庄严向全体村民弯腰,深情向群众躹一公,然后,他正身站立着向群众说:“刘庄村乡亲们,刚才村长刘大地的讲话很好,他把这次省委工作组进驻刘庄村的目的说得十分清楚,这里,我就不重复说了。在这里,我再强调几句:我们省委驻刘庄村工作组,是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习总书记‘共同富裕’思想,省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出的战略举措。实践表明,搞单干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它把农民引入一条死胡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搞集体大经济,道路才能越走越广阔。对此,我们再来一次思想大转变,大胆改革,回归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国梦必走之路,让我们团结一条心,按照省委的部署,完成省委交给我们的任务。”王之发言完后,刘大地站起来接着说:“为了便于组织乡亲们对共同富裕重要性认识,顺利开展试点改革工作,经村委会讨论研究,决定将刘庄村统一改编为十五个生产队,其中上村为三个生产队,中村为七个生产队,下村为五个生产队。如何分生产队问题,下午两点半钟,上村的刘大勇,中村的刘大利,下村的刘大标到村委会开会讨论落实。”刘大地说完后,群众大会就结束了,整个大会开了一个小时,既简短又隆重。在回家的路上,大家边走边议论,兴致勃勃。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高兴地说:“几十年不见这样的全村群众大会了,看来,社会主义大集体又回来了。”一些年轻男青年说:“不见过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但是,这样的群众大会,我们喜欢。”有些妇女说:“不管走什么路,反正,我们有工作,有饭吃就是了。”大会后,王之把省委工作组成员分为三个组,按上村、中村、下村划分负责,日夜深入到农户,与乡亲们一起讨论,听取他们对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意见与建议。这天,王之吃过早餐后,在周秘书和刘大地的陪同下,来到子女较多生活较为困难的刘大伯家中,与他们聊聊天。当刘大伯听到省里大官登门家访,心里啪啪直跳,既高兴又有点害怕。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像这样的省里大官,仅在电视上见过,从来没有这样的大官员面对面交谈。这时,面对王之来到家中,站在自己的面前,刘大伯按农村的实际情况,请他们坐下来,然后,赶忙倒上两杯白开水递过去。“刘大伯,今年年龄多大了?”王之用十分亲切口气问。但是,刘大伯听不懂普通话,没有马上回答。周秘书也不是本地人,也不懂当地话,这样,只好由刘大地当临时‘翻译官’了。“刘大伯,今年年龄多大了?”刘大地转释王之的话问。“今年六十五岁啦!刚好和共和国同龄。”刘大伯回答。“家里有多少人?”王之问。刘大伯举着手指说:“家里共有七个人,两个儿子、两个孙女,一个媳妇,以及我们俩老。大儿子和媳妇带着一个孙女到城里打工,由于没有钱雇保姆,媳妇煮饭带孩子。大儿子每月打工收入近二千元,除付房租、水电费、孙女上学等费用外,再也没有剩余。打工十多年了,除回家过年买一些糖果外,我们做父母的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们一分钱。咱家庭贫穷,老二今年三十多岁尚不结婚,他力吃懒作,到处流串,有工就打,有钱就赌,一年到头不回家。啊!我们在农村是贫困户,他们在城里也是贫困户。”“你们家庭承包多少亩地?”王之接着问。刘大伯听到王之这么一问,叹了一声说:“全家承包四亩地,耕种的重担全落在我们俩老身上。我老伴六十多岁了,身体长期有病,她在家带孙女。四亩地全由我一个人来耕种,随着年龄增大,我也力不从心啊!前几年,四亩地全部丢荒了,仅耕种自己家中的那几分自留地,种植一些水稻糊口,免得买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你们的生活仍然是这个样子,我们听你这么一说,心里很是难过。这些年来,我们下到基层很少,仅坐在机关里听汇报,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严重,真对不起你们。今天,如果不亲自来到你家,还真是了解不到这样的情况。刘大伯,我想听取你的意见一下,你觉得搞单干做法,好不好?”王之亲切的问。“不好,我不赞成走单干。从目前情况来看,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呢?”刘大伯气愤的反问。“搞单干有什么不好呢?”王之用试探的口气问。“这我不会说。反正,走单干比不上走集体化好。”刘大伯说得十分肯定。“你说,走集体化有什么好?”王之有兴趣的问。“走集体化,吃不愁穿不闷,人人平等,老了做不了,生产队就分给你吃。病了,有村里赤脚医生免费治疗。”刘大伯念念不忘的说。“现在,村里不是也有合作医疗吗?”王之追问。“合作医疗每次仅允许报销二十元,然而,看一次感冒最少有五、六十元,多出部分自己要掏腰包。合作医疗那是好听不好用啊!”刘大伯怨气说。“照你这么说,还是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好?”王之试问。“是的,不是我一个人怀念那个年代,像我这一代人,好多人都怀念那个年代呢!”刘大伯微笑地说。“好,今天打扰你了,谢谢您,非常真诚的交谈。”说到这里,王之站起来,从衣袋掏出五百元塞到刘大伯手里,转身走出门口。刘大伯看到王之塞到自己手里是钱,立即追上来拉住王之的手说:“我不能收你的钱。”说着,他把钱重新塞回到王之的手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念人:《曙光》第三十五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