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lue 发表于 2023-9-9 20:46

张捷《定价权》:欧洲霸权前《白银资本》东方复兴

本帖最后由 chinablue 于 2023-9-9 21:58 编辑

本书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让马克思的价值尺度扭曲,又是什么打破了市场出清的西方微观经济假设、让价格总是偏离应有的均衡点?!本书的副标题叫做货殖天下,其实中国古代对于货殖的理解就有原权的含义的。货,《尚书·洪范篇》云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殖,广雅云 “殖,立也。”孔安国注《尚书》云 “殖,生也,生资货财利。”货殖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即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殖就是滋生的意思。货殖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而是要在交换当中有“殖”的成分滋生利益,商业带来的巨大价值增加不是简单的价值交换,而是通过获得原权来取得利益。因此本书首先将探讨殖民的概念和历史作用,殖民不仅仅移民,也不是一连串形容词的描绘,而是一种通过建立原权进行掠夺剥削的统治方式。我们认识历史是有很多误区的,西方殖民的时代是早于工业革命上百年的,西方殖民的时候在技术上落后于东方的,甚至也是落后的,对比一下郑和的宝船与西方殖民者的小帆船就知道了。因此所谓科技进步导致西方崛起的理论只是一块掩盖历史真相的遮羞布!科技创造财富但不会分配财富,原权才是财富的分配权!西方是先有财富分配权再有科技发展的,而且在原权下所有的先进技术是可以买到或者偷到的。殖民者技术落后,要进入到一个文明程度更高的市场,如何能够交易?而这种交易能够实现的前提就是殖民者有更多的流动性,能够以这些金银来购买东西!西方如果当年没有远远超过东方的流动性,是不能殖民东方的。西方早年进入东方的船只往往十分简陋,武力也是不行的,葡萄牙开始的殖民就是一场蛮族入侵,只不过这个入侵是以货币流动性为主要的。我们很多人忽视了在中国大幅领先世界的时期(《白银资本》) 显示部分信息

内容简介
  张捷,一个尚未被道德束缚的、尚未被知识蒙蔽的、尚未被金钱腐蚀的布衣学者。用心去读世界,就会形成自己的学问。用一颗方正的心去读世界,就会发现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真学问,就是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定价权》一书意图揭示出利益形成的一些规律,张捷的努力无疑是重要且有价值的。
  ——香港沃德国际资产管理顾问公司董事局主席 卢麒元

  本书将定价权问题的脉络置于世界文明史之中加以考察,发覆自宋元易代之际直至当下,伴随货币及相伴生之社会—经济—金融制度的内在迁变逻辑。诸多观点,极富震撼而自证充分,为理解13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力量更替、升降、演进提供了充满原创性的解释,是一部兼具史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匠心之作。
  ——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 白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定价权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集团的统治力。张捷同志向世界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是否拥有定价权就是区别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准确标尺。
  ——产业经济学家、《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 白益民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众多理论假设的理想状态,从微观到宏观,从市场竞争到国际博弈,那些貌似浑然天成的事件背后,往往都有人力而为之的影子。从“贵金属”到“金融”,再到今天知识文明时代网络中之“信息”,谁掌握了时代的核心关键词,谁就占领了制高点。"定价权”就是这样的利器,我们可以不盘剥别人,但一定不能被别人压榨。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主任 吕述望
  "看不见的手"是人们熟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意指自由市场可以自行实现合理配置。张捷先生提出的"定价权",对这一理论是一个挑战:在经济领域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中国不高兴》作者、著名作家、评论家 刘仰

  中国货币总量超过118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走出国门,以中国经济为基础的人民币即将成为一个国际货币,人民币的价值几许,是弱化美元,还是强势美元的新伴侣? 人民币有无国际地位的定价权? 张捷先生撰写的《定价权》一书为我们打开一个新视角,用鲜活的历史和事件,从殖民经济到互联网金融时代,诠释了流动性的定价逻辑,为理解全球金融霸权和竞争,打开一扇新思路之门,是一本非常值得细细品位的好书。
  ——《同业鸦片》作者、资深金融专家 邱鸿

  市场的核心是价格,谁控制了价格,谁就控制了市场。因此,经济强权必然体现于价格主导,谁拥有这个权力,谁将主导市场,并使市场的天平倾斜于自己。我们国人到底有多少能意识到价格的重要?真要意识到,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漠视资本定价被任意扭曲而失效,因为那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我们必须关注价格,关注价格形成机制,关注价格变动中利益的倾斜、传导,尤其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被定价权扭曲的价格将给我们利益带来的巨额损失。所以我们看看张捷带来的这本书吧,它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真相。后还想说一句:“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很多时候并不成立,因为我们生活在寡头垄断的世界里。
  ——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 钮文新

  定价权这个词为国人所熟悉应该是从铁矿石开始的,中国生产了世界上多的钢铁却无法拥有铁矿石定价权,这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但定价权又是什么呢?玩过期货和外汇的人大都明白,因为作为结算货币的美元就拥有*的定价权。然而,美元的定价权又从何而来?定价权是否相当于品牌?张捷这本书便给了你答案——硬的,铁蹄下得来的;软的,金融智慧赚来的!就此而言,这是一本博识的书,一本揭秘的书,更应是国人的励志书!
  ——独立财经观察家 侯宁

  中国已是世界货物贸易大国,但在国际市场并没有定价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国家管理部门,还是企业高级管理者,亦或证券市场投资者,都有必要通过本书,了解国际列强在全球博弈中,如何利用“定价权”打击竞争对手,赢得全球领导地位。本书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出中国需要“定价权”。这点尤为重要,对于企业家、投资者,这其中即孕育着机会,也面临着风险,这也是本书值得一读所在。
  ——著名股评家央视评论员 徐一钉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捷,男,祖籍河北唐山,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从事多个行业并多有建树,曾为《环球财经》副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中经网首席评论员、律师、金融地产投资人等。2006年来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和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方面,因其视角独特,思维敏捷,逻辑缜密而引起较大反响。已出版的著作有《信用战》《房势》《房噬》《涨价的世界》《资源角逐》《霸权博弈》等。
  张捷先生出自晚清时称“**首富”的唐山张家,祖父为著名地质学家张文佑先生,为中国找到石油和铀做出巨大贡献;外祖父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赵九章先生,为中国的空间科学和卫星事业的奠基人;其父张肇西先生为知名原子核物理专家,也是中科院院士。张捷先生的祖父、外祖父、父亲三人均为中科院院士,被称为传奇学术世家。张捷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群星闪烁:晚清名士赵炳麟、署理湖广总督赵炳言、道光十八年状元钮保福、湖州名士钮承聪、民国要员戴季陶……与同时代的许多风云人物皆过从甚密,与清代大儒俞鸿渐、俞樾父子更是世交和互为师承关系,还有近代名医赵景彬、赵炳彦、万秋田等。
  张捷幼年由于家庭受文革冲击遍尝世态炎凉,在陕西终南山下生活多年,获得全国奥数优胜,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年收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先后成功从事过核物理研究、半导体集成电路、信息系统及互联网、金融投资、医疗服务、文化传播、律师、房地产、专栏作家等多个行业并深入接触到了各行业的核心。张捷的祖母解放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近代史所和《历史研究》杂志做资深高级编辑数十年,给了张捷丰富的文史知识家传,张捷投资出版公司资助了王云五、齐如山、沈从文、梁思成夫妇、罗荣渠等人的书籍出版,该公司曾经是《万象》杂志的运营投资者,个人经历堪称传奇。
  张捷以其家学传承和传奇经历为基础,创立了熵经济学理论,以此理论解释世界发展的规律,对于市场多次做出精准预测。张捷先生的预测在股市方面:坚持看多股市抓住2006、2007的大牛市,在2011年预测3000点以上是深度诱多, 6月初预测大盘要破位下跌等;在楼市方面:坚持看多房地产但预测了2012年的调整,还在2012年预测4月房价见底,但书中明确房价要从2012年调整到2016年;在大宗商品方面:在2008年坚决看多黄金,认定石油价格难以长期超过100美元,认定铜价在每吨8000-10000美元之间有巨大压力等;在国内方面:多次准确预测货币政策时点,预测到防止通胀会对于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预测了中国经济的受控着陆,提出巴塞尔协议是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银行将被迫不断融资;在国际方面:美国评级下调时准确看到了美国国债反而要上涨,美国QE3当时不会推出等,并对2008年金融危机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在历史层面张捷先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以金融和信用战来解读中国近代的历史,提出了中国千年历史财富的外流是金融战败原因,战争赔款不如和绅家产,提出中国抗战能够持久与中国的金融制高点密切相关等创新观点。所有这些成功的预测离不开张捷先生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2006年来发表的许多文章在中国文化界、思想界、政界广泛流传转载,引起较大反响。这次定价权的著作,是张捷自身经济理论的核心,揭示和解读了很多历史经济悖论。
  张捷在思考与写作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务实、理性、富有建设性,以解剖刀般的方式分析阐述问题的根源和内在机制,着重从制度设计、规则博弈的层面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代表这种典型“张氏风格”的文章包括:《非洲买矿记:为什么中国有钱却难以买到资源》《我们为什么在铁矿石博弈中屡战屡败》《揭秘炒房团利益链:为开发商提供民间融资赚钱》《私有化是怎样洗劫国家和国民的》《“作假”韩寒》《私有化阳谋》《欧债协议:新慕尼黑阴谋?》等,这些文章在《瞭望周刊》《财经》《环球财经》等媒体刊登后,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张捷因工作关系与中国经济前沿的领军人物深入接触,亦操盘了若干较大的经济项目,这些一手资料成为他解读通胀、定价权和民主等热点问题的珍贵素材。显示部分信息


目  录
引 言 崖山之后无中国之定价权

章 西方殖民崛起与定价权
殖民不是武力的征服,而是在武力维持秩序下经济的征服,是一个定价权的控制和财富掠夺过程。印度被征服的时候是在工业革命之前近百年,而且印度是发达先进的一方。西方的崛起和胜利不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这个过程是西方贵金属流动性富集下的资本优势,是价格革命的延续结果,是西方取得全球定价权的必然。在定价权下,全球的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
第1节 近代西方价格革命
第2节 认识殖民的真谛
第3节 认识印度被殖民后的掠夺和灾难
第4节 殖民定价权带来的全球变革
第5节 从殖民、集权到信息的社会发展

第二章 流动性与定价权
定价权到底是什么决定的?科技是生产力,但科技却不主宰财富的分配。西方崛起的几百年间,西方的利率基本是5%以内,而中国则是百分之几十以上,流动性的差别才是关键。本章将介绍笔者的理论核心,笔者将通过供需曲线的后弯与畸形,发展传统经济理论,给您解答下面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流动性与定价权的关系是什么?西方经济理论在美元性质改变下有什么变化?美国国债存在违约风险却可以收益率低于不会违约的美联储利率,这些现象的理论基础在哪里?这里将告诉您为什么有定价权存在,带您认识供需曲线后弯和畸形带来非市场出清的定价权……西方花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情,在物质无法从明天穿越的情况下,背后是什么样的定价掠夺?
第1节 科技进步不是定价权决定因素
第2节 定价世界的关键是流动性
第3节 从美债收益率低于美联储看金融定价权
第4节 供需曲线的扭曲与定价权理论
第5节 货币结算权与金融定价权
第6节 借贷消费、定价权与流动性穿越
第7节 定价权和本人劳动资源二维价值论

第三章 定价权关键要素资源和劳动力
各种价格都是广泛联系的,定价权不是微观上某个产业的定价,因为产业都是与其各种要素成本和下游使用者广泛联系在一个价格体系内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价格。决定这些价格体系的关键要素就是劳动力和资源的定价,压低了竞争对手的劳动力和优势资源价格,就在整个定价体系中取得了主导权。通过流动性的优势和奴隶,把殖民地的资源变得极为廉价,西方劳动力价格在中国领先的时代就是东方的100倍左右,这才是西方崛起的关键。
第1节 从定价权体系当中找出关键要素
第2节 资源、劳动力与定价权
第3节 劳动力价格与定价权剥削
第4节 资源积累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流动性的博弈和金融定价权
国际流动性的松紧和流向以及资源和劳动力价格决定了整个定价体系的尺度。在价格体系国际博弈中,货币的价格就成为关键的因素。货币是所有价格体系的尺度,货币的尺度在不同的领域当中和不同尺度下也会出现不均衡。货币流动性的不均衡也产生价格的渔利和定价权问题。金融也是有成本和价格的,金融货币也是可以输出和定价的产品,金融的定价权就是金融霸权。在金融统治市场的时代,金融定价权成为霸权的核心。
第1节 认识金融的成本与价格
第2节 金融霸权与定价权
第3节 美欧的流动性的腾挪
第4节 认识流动性不均衡问题
第5节 金融定价的博弈
第6节 流动性下全面认识人民币升值

第五章 货殖QE时代
量化宽松简称QE,在日本的日元升值和国内经济衰退背景下,由日本人创造,日本刺激了20年,也失去了20年,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很多世界发达国家却采取了类似做法。美联储是不断QE的主导者,QE到底带来了什么?对定价权有什么影响?围绕QE大家都在博弈什么?QE为何会导致中国海外投资的屡战屡败?QE的未来走向在哪里?我们分析定价权,离不开对QE的认知。
第1节 定价权与为什么要QE
第2节 QE不是简单等同于印钞
第3节 土地价值将重组世界
第4节 美元霸权的新动向
第5节 中国受控着陆博弈QE定价权
第6节 未来的QE

第六章 微观调控与打破定价霸权
中国要崛起会面对怎样的风险?世界再次陷入危机的风险有多大?宏观上在世界一体化和西方定价霸权下中国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应当如何学习日本在微观层面解决问题?微观调控理论对中国有现实意义,央行的新工具在微观流动性控制上具有重大意义,控制流动性和金融价格利率才是中国取得全球价格体系定价地位的关键。
第1节 要有再次危机的忧患意识
第2节 认识中国的微观风险
第3节 微观调控博弈定价权
第4节 央行新工具SLF与微观调控
第5节 中国走向低利率是崛起关键

后 记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一、定价权的关键是什么
定价权——从1990年代后期起,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猛增、中国外贸在全球外贸中排行地位上升,定价权就开始成为中国外经贸部门,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部门热烈探讨的主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第二经济大国,“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的现象日益突出,自信心日益高涨的国人对国际经贸的受剥削感相应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空前高的水平,定价权话题愈发炙手可热,我本人就曾为此写过多篇文章。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从蒙古西征开始,实际上就开启了几百年的世界黄金白银向西方流动的过程,极大影响了后世的世界格局。
  首先是由于蒙古的战乱避祸大量的贵金属随着逃难的人群流入了西方,同时蒙古采取收缴全国的贵金属与西方进行交易的金融政策,又使得贵金属再度向西方集中,这使得富庶的东方的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方,改变了历史上西方贵金属经由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东方的局面。
  在此之后,地理大发现,发现新大陆,残酷地掠夺屠杀印第安人,大量贩卖非洲黑奴到美洲种植和采矿,让美洲、非洲、澳洲的黄金白银被开采后大量流入欧洲,这种流动趋势是巨大的。
  东方贵金属的流出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明朝白银的通缩。明朝的白银价值比历史白银价值高很多,明代白银的购买力,约为宋、元时代的两倍左右。(《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全汉昇,载《中国经济史研究》第二册)
  而其后欧洲各国东印度公司对于印度地区的殖民侵略,古代富庶且没有被蒙古入侵破坏的印度贵金属财富开始向西方流动了,在东印度公司的长期殖民贸易之下,整个南亚地区的贵金属历史存量财富也在向西方集中。
  此后的贵金属流向西方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打开。在此之前还有部分贵金属向中国回流的趋势,明末到清朝中期西方白银大量向中国流入。针对中国的贸易优势,西方发明了鸦片贸易,并且通过军舰保护这样的贸易,中国的贵金属又开始大量外流,同时西方资本利用东西方金银比价的差别套利,也加剧了贵金属流入西方的速度。而后甲午战争和庚子赔款,让中国流通的贵金属大幅度外流,中国贵金属货币时代终于终结了。
  在黄金流入的同时,金矿的大量发现也是关键性的。在19世纪前,人类总的黄金开采量不足1万吨,19世纪后50年的黄金生产量是人类5000年黄金产量的总和!18世纪的100年间全世界生产黄金不足200吨,而19世纪黄金生产是1.15万吨,其中1850-1900生产黄金达到1万吨,世界的金矿是当年英国殖民地南非维特瓦斯特兰德金矿,储量为54,040吨,已经生产黄金37,000吨。1800年以后激增的黄金产量也都进入了西方金融体系,在金本位下成为西方充裕的金融流动性来源。
  这样的贵金属自东方向西方大规模流动从公元1200多年开始到上世纪才结束。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安全地带再一次成为黄金白银贵金属的集中地,贵金属离开欧洲转移到美国,结束了美洲输出欧洲贵金属的历史。在二战中美国集中了世界75%的可流动的黄金,建立了美元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再经过冷战直到金本位破裂,中国崛起、印度独立,中国和印度才成为世界的两个黄金消费国,才开始贵金属向东方的流动,而且主要的黄金储备还是由美联储等西方国家掌控者。
  西方对于贵金属流入所带来的好处是有充分的认识的,因此产生了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一国的国力基于贸易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重商主义的核心就是保障贵金属的流入,英国到中国贩卖鸦片和中国的禁烟也是为了贵金属;而后世央行的金融作用所带来的金融衍生的货币投入替代了直接的贵金属流入,重商主义才被古典经济学所取代。各种经济理论的背景实际上是与货币、贵金属等带来的客观环境高度相关的。
  在没有完善的央行体制之前,一个国家要取得货币投放量是非常困难的。古代至近代,一场战争的胜利,为的就是多获得货币投放量。战争失败者所赔偿的是黄金白银等金属货币,如果这些贵金属不当作本身的金属价值使用,仅仅是作为货币的话,那么它在社会的作用就和纸钞没有什么两样,多就是信誉好一些,国际兑换好使一些,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这些战争赔款要成为真正的财富,除非要到其他的国家买来实际物质财富才能够增加本国的财富总量,但是在古代交通成本极高的状态下,这样的交易规模是很小的,次数也很少,更多的是在本国使用,尤其是当年欧洲从印第安人那里掠夺的金银,肯定不会再拿这些金银到印第安人那里去买东西的!那么在本国使用的这些货币,就根本没有增加本国社会的财富,增加的实际上是货币投放量!
  在现在的社会,增加一些货币投放量是很简单的,但是在古代社会没有现在的央行体制,金属货币的增加非常有限,后来实行很长时间的金本位制或金银为主的复本位制,均受制于金银的开采量,想增加社会的货币投放量是极其困难的,后货币投放量成为了限制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近代战争胜利实际上是使战胜国国内的经济获得了货币投放量,因此经济大发展;而战败国通过战争赔款输出大量货币就会出现货币紧缩,经济萧条。同时战胜国的战争赔款是战胜国政府获得的,政府获得了这些赔款后就有条件增加政府开支,这样按照凯恩斯的经济学原理,社会需求也增加了,社会经济就发展了,国家就富强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古代和近代一个国家要取得货币投放量和流动性,就只有取得作为货币的贵金属,得到这些贵金属实际上是需要战争来实现的。西方集中了全球的贵金属,实际上就等于西方打赢了一场对于全球的世界大战。这样的贵金属集中的状态将深远的影响后世,其主导的流动性和定价权博弈造成长期的财富流动趋势和剥削,这也是西方崛起和东方衰落的拐点。

  
……


 很多人都抱怨: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界。不但普通人看不懂,连一众专家学者们也看不懂。不管你是国际关系问题专家,还是经济金融问题学者,不管你是秉持传统经典学说,还是运用现下流行理论,统统解释不了——起码无法完美解释——当今世界乱象。
  谁该为2008年金融危机负责?是华尔街,还是美联储,抑或美政府?既然克里已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错误,那么对伊拉克重陷内战后撒手不管,是避免陷入新的错误,还是在犯始乱终弃的错误?用互联网推进颜色革命,颠覆异己国家,让中东地区陷入连锁式混乱,到底对谁有利?在波黑战争时,西方积极推进科索沃公投,为什么到了乌克兰危机,西方却拒不接受克里米亚分离?为什么恰恰在美国宣布“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亚太特别是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变得愈加不平衡?
  地球人都知道这一切皆与美国有关,但地球人大都不会知道,这一切为什么与美国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美国什么东西有关?
  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难题的人很多,但知道如何去解这道难题的人却没几个。
  更何况在面对事关美国和霸权的奥秘这一**话题面前,“天机不可泄露”这句中国人的古语,似乎已成为世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禁忌;集体性失语。那么他们究竟是心知肚明而刻意回避,还是根本就没有能力谈论这个话题?在我看来,后者的可能要大于前者
  因为要谈论这个话题,首先需要有手术刀一般锐利切割问题的洞察力。而这是一般有学历、有学识、有专业资质的人未必都能具备的能力。更何况洞穿这一问题还需要一定的天赋,谈论这一问题更需要一点勇气呢。这就使得很多人绕道走开,没有人能,也没有人敢碰这一敏感又尖锐的课题——帝国霸权之谜。
  所有的帝国都会追求霸权,行使霸权。但霸权的核心是什么?霸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又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从中国人谈论“霸术”到西方人(马基雅维里)研究“君主论”,都一直瞄准的靶标,却很少有谁能一语中的。
  特别是当这个话题在过去一百年特别是近半个世纪里加入了美国因素之后,就更加变得扑朔迷离,令人难解。
  首先,美国是个帝国么?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如果说是,美国却分明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从它没有海外殖民地,也不从其打仗占领的国家掠夺资源财富,更不驱使奴役占领地的人民来看,美国完全不像一个帝国。如果说不是,美国为什么追求霸权,并且拥有霸权?1975年8月15日之后,美国人用纯粹的信用——纸币——获得了它孜孜以求的金融霸权,顺便也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
  美国的确没有一块海外殖民地,但它却把全球贸易都纳入了用美元结算的实质性金融殖民体系;它也的确没有公开掠夺过别国的资源和产品,但它用几乎没有成本的“绿纸”交换这些资源和产品,这无异于隐形的掠夺;它也没有驱使和奴役别国的民众去为美国直接打工,但它却通过制造业转移,把美国人眼中的那些“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统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现了间接的“驱使和奴役”,它自己却不用承担管理和统治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成本,又不用面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劳资纠纷、反抗和敌意,而帝国之利,它却一分也没少得,甚至所获更丰。看看近二十年来,美国GDP整整翻了一番的增长,与世界其他国家拉开的距离!
  这真是一个绝顶聪慧的帝国。
  这个帝国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有些人试图解开这个谜底,但几无成功;更多的人则选择了沉默和回避。谁愿意冒揭开“伏地魔”的真实面目,而被它所伤害的风险呢?想想阿桑奇和斯诺登的下场!
  但,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站出来,扮演揭穿“皇帝的新衣”的勇敢者角色。
  今天,这个人是张捷。
  他用《定价权》这只榔头,为我们敲开了金融霸权坚硬的外壳和内核。
  看看他发现并告诉我们什么?
  一开篇,他就把问题摆在了桌面上:“定价权”问题到底存不存在?因为,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既然是波动就有高有低,没有‘定价权’问题。”“而西方经济学讲的是供求关系,在供给随价格越来越大和需求随价格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形成所谓均衡点”,应该也不存在“定价权”问题(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迄今为止没有一位东西经济学家发现的问题)。可事实是,无论从个人经验,还是从国与国贸易融通的角度看,定价权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那么,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缺位,究竟是无知者的认识盲点,还是有知者的刻意掩盖?我想是二者兼有。
  无知者的认识盲点,可以不必追究,因为人类历史上,知识和思想,从来就不是对所有人洞开的。
  对“有知者的刻意掩盖”,我们倒是应该问个究竟。为什么?为什么有人要对这一人们从日常生活到国与国贸易融通时时刻刻都会遇到的问题,要刻意遮蔽,不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甚至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独独不讲授这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环节?
  由此开始,张捷一步步、一层层把我们带进了他的发现:
  首先,他发现了西方近代的崛起,不是始于科技的进步进而导致的工业革命,而是缘于蒙古骑兵带着从亚洲各国特别是大宋帝国劫掠的大量金银,远征欧陆,其后是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把从新大陆尤其是印加帝国劫掠的巨量黄金,运回欧洲,给西方世界带来了丰厚充裕的流动性,才使西方获得了殖民东方乃至世界的雄厚金融实力,也使西方人可以用极低的利率就获得资本发展经济。相比之下,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由于贵金属的开采量低且屡经战乱,造成流动性始终不足,一直处于高利率状态,无法充分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其产品在与低利率下的西方产品竞争时便毫无价格优势。结果,一旦东西方贸易的大门打开,缺少流动性的一方,为了尽快出售产品以换得现金,即使被迫接受低价也在所不惜。久而久之,*后的结果就是把定价权拱手让人。这意味着丧失了定价权的东方包括中国,在与西方的竞争中,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获得了定价权的西方,则可以极其低廉的方式占有东方的财富和劳动,进而从从容容地发展自己的科技,开始一场改变西方面貌的,也改变世界格局的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此进入西方人主导的世纪。
  这就是定价权的秘密,而这种不那么光彩的秘密,西方人怎么可能把它昭示天下,写进自己的经济学教科书?
  而当美国人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金融权杖,又经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弃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化后,更把“金融定价权”推高到了一切定价权的**。一切价格皆由美元标的,意味着一切财富价值几何都由美国人说了算,这是操控全球财富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中国人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的“奇观”,还有什么好奇怪的吗?没有定价权,就没有发展权,也就没有生存权,这个道理,那些认为中国如不把自己的“肉”廉价卖出去,就连肉汤也喝不上的人,懂吗?
  定价权就是财富的分配权,*终也就是对财富的占有权。
  “中国要崛起,首要的是不能被掠夺,在科技是**生产力的情况下,要认识到分配财富的权力是更重要的层面。一般经济学家多围绕GDP,围绕怎样提高一国的GDP来发展经济,但GDP只不过是财富的增加量,不反映背后谁拥有和分配这些GDP。在初次分配之后,用定价权在再分配中牟利,这些才是西方御用学者不会明说的不传之秘。”张捷如是说。话虽平和,但不啻于对中国人敲响的一记警钟。
  面对美国这个手握金融霸权——其核心权力是金融定价权——的超级帝国以及它的帝国实践,我想,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是不是到了应该修订一下的时候?起码,从现在起,中国人自己应该明白,什么是定价权?它与中国的崛起乃至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这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大国坐标系上找到中国的位置,也为中国更准确结实地迈出下一步,确定清晰的路标。
  为此,每个关心中国未来的人,都应该好好读一下张捷的《定价权》,并细思之。
  乔良






chinablue 发表于 2023-9-10 16:04

(《白银资本》里的“美洲银矿石”之于明清,
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元印钞机”)

书名涨价的世界
作者张捷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11日
开本16 开
内容简介
《涨价的世界》当多数人都在为通胀来临而大声惊呼的时候,“豆你玩”、“蒜你狠”等网络词汇也在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本书中作者介绍的抵抗通胀输入、博弈美国、揭穿负利率的吸金大法等,都与目前在中国经济通胀对策上的多数声音大唱反调。在作者笔下,通胀绝非洪水猛兽,更不是一泻千里的多米诺骨牌,通胀不可怕。作者认为,历史上打土豪、分田地,闭关锁国,实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通胀政治战,这些战争的胜利,对我们今天战胜国际国内通货膨胀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媒体推荐
《环球财经》编委张捷的新著《涨价的世界》对未来全球经济变局从通胀的角度进行思考,中国应如何应对这场残酷的财富再分配游戏,避免在全球通胀中被掠夺,值得每位有识之士深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剑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2009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扩大了货币投放,使本来已经过剩的流动性问题更加严重。危机过后必然面临全球性物价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会更加突出。如何看待和应对全球通胀?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保护好中国的利益,并维护经济的稳定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环球财经》编委张捷的新作《涨价的世界》很值得一读。——中国银行副行长 王永利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宣告了“美国模式就是世界发展进程惟一标准”这一被美国人赋予神权色彩的“新蒙昧主义”信条的退潮。但是,美国继续利用美元的国际主导货币地位,以美联储直接印钞、国家社会持续巨额负债方式,纵向对未来透支,横向对世界其他各国透支。正如张捷先生在新著《涨价的世界》中指出,这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借此改善我国社会分配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历史良机。希望有更多像张捷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探讨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通胀博弈这一重大现实课题。——《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美国印钞制造通胀让全球买单,中国应该化劣势为优势,通过提升老百姓收入将通胀回流西方。张捷在新著《涨价的世界》中提及的一些中国博弈全球通胀的应对之策,值得思考和研究。——《环球财经》副社长 刘海峰作者简介
张捷,著名律师、《环球财经》副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金融地产投资人,已出版的著作有《资源角逐》、《霸权博弈》等。张捷近年来因工作关系与中国经济前沿的领军人物深入接触,亦操盘了若干较大的经济项目,这些一手资料成为他解读通胀、定价权和民主等热点问题的珍贵素材。其目前出版的《涨价的世界》一书,从全新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自然、可控、积极而强大的中国经济市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捷《定价权》:欧洲霸权前《白银资本》东方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