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lue 发表于 2023-12-6 14:53

《中国的“涟漪”》六、生态文明(3):生生态

https://www.ict88.com/storage.php?o=bx_posts_photos_resized&f=kgg9xhubcamkzfniidifkkp3cgutdsri.jpg
《中国的“涟漪”》六、生态文明(3):生生态





【提要】 这是文明(亡国)与野蛮(亡天下),生存(生态共生)与毁灭(物化危机)是生命的根本问题,而不仅是文明间的斗争(生态多样性)(病毒、细菌是最原始的生命,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份垃圾食品则是“毒品”,是化工污染)体细胞:体内微生物:1:10干细胞(分化:脊髓、生殖细胞)癌细胞(同化:肿瘤、微生物)
借用德日进的理念:从(天体)物理到(地球)化学,再到(天地之间)生态圈的演化,这是从物质演进到智慧生物的一般过程,物理、化学技术对生物圈“注射式”的广泛运用,造成了“链式反应”的物种退化……化学肥料对土壤的可循环“破缺”,化学农药对食物链的“亡族灭种”,基因技术对开放式(天体间磁场耦合)演化的封闭式(实验室受控条件)改造,以至于直接的工业化食品对生物@智慧的“生化灭绝”(设想一下从胚胎(生物演化)到儿童(感官到智慧生发)以至于老年痴呆症(植物人)的智慧“抛物线”)
《最后的能源危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造系统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氮、磷、硫以及其他废弃物危害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空间不断缩小)发挥服务功能。可悲的是在我们这个垃圾遍地的工业化社会,面对物理以及化学反映的交相侵袭,自然生态系统是唯一能让我们免于被埋葬、被闷杀、被焚化的载体。”
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从混沌到有序):“按照斯达尔的说法,普适的法则只有在判定生物要死亡、要腐烂的意义上才适用于生物;组成生物的物质是如此脆弱,如此易于分解,以至于假若它单单遵守物质的普通规律的话,它就无法逃脱在一瞬间腐烂和解体的命运。如果某个活的生物想不顾物理学的一般规律而幸存下来,哪怕它的寿命比起一块石头或另一个无生命物体来是多么短暂,它就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具有一种“守恒原理”,以保持其身体的组织与结构的和谐的平衡状态。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和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极端易腐性相比,具有惊人的长寿命,这一点正好表现出某个“自然的、永恒的、内在的原理”在起作用,表现出某种特殊的原因在起作用,这种原因与那些非生命物质的规律完全不同,它与那些规律认为不可避免的不断腐败的过程经常地在抗争着。
《生物逻辑的胜利》:钟表般的精确逻辑——也即机械的逻辑——只能用来建造简单的装置。真正复杂的系统,比如细胞、草原、经济体或者大脑(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需要一种地道的非技术的逻辑。我们现在意识到,除了生物逻辑之外,没有任何一种逻辑能够让我们组装出一台能够思想的设备,甚至不可能组装出一套可运行的大型系统。       生物工程的源动因,就是希望充分控制有机体,以便对其进行改进。驯化的动植物,正是将技术逻辑应用于生命的范例。野生胡萝卜芳香的根,经由草本植物采集者一代代的精心选培,才最终成为菜园里甜美的胡萝卜;野生牛的乳房也是通过"非自然"的方式进行了选择性增大,以满足人类而不是小牛的需求。所以说,奶牛与胡萝卜跟蒸汽机与火药一样,都是人类的发明。只不过,奶牛和胡萝卜更能代表人类在未来所要发明的东西——生长出来而不是制造出来的产物。
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太空及人
被发射到外太空的宇航员,深陷嵌满仪器的太空舱中,因为他和他周围环境的任何真正物理接触都会立刻导致他丧生。这个宇航员也许可以作为海森堡式的人象征性化身,他越是热切地想从他和他周围非人世界的交往中消除一切人类中心主义的考虑,他越可能陷入他自己和人造物当中。“人类有意识地扩大他的物质力量的结果,毋宁说它是一个大型的生物过程。” 我们释放核能的过程(这通常只在太阳里发生),我们企图在一个试管里发动宇宙演化的过程,想要建造在地球自然的家园里根本不存在的能量生产和控制机器。虽然还没有实际地占领阿基米德曾经想要站上去的点,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一种方式,能对地球如此行动。
爱因斯坦《原子战争,还是和平?》我认为在这些可能性之外去推测一种大规模细菌战是必要的。我怀疑这种战争的危险性能与原子核战争的危险相比。我也不认为链式反应会导致强大得足以毁灭这个星球的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地步。之所以排除这种考虑,是因为它若能从人造原子爆炸中发生的话,它早已在持续射向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中发生了。但是在责备苏联人的同时,美国人不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超国家控制形成之前,或者没有取得超国家控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自愿放弃利用原子弹作为常规武器。这便使得其他国家感到恐惧。因为他们感到,若其他国家拒绝接受超国家控制的条约,他们便会把原子弹当作他们武器中的合法部分。但是,并不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把世界推向了战争。事实上,如果所有西方国家都实行社会主义,同时保持其国家主权的话,很有可能东西方之间的权力斗争还会持续下去。对目前的经济制度表现出的热情相当不合理。经济生活是像现在这样由相当少的个人所支配,还是这些人应该受国家控制,这可能更重要。而在这个问题上所激起的过度热情则是不必要的。(转移视线的宗教化倾向)
威廉恩道尔《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我们通常把“敌人”看成是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然而,中国的敌人并非美国人民,更不是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这些人对美国并无好感,对普通美国民众更是视之如草芥,弃之如粪土。我们不妨将他们称为全球卡特尔联盟,其中包括洛克菲勒家族、乔治布什家族、杜邦家族、比尔盖茨家族,以及一些闻所未闻的名字。这些家族并非精英,他们的最终目的不过是在全球范围内损人利己,在未来几十年大幅减少地球人口就是其措施之一。要想实现对人类生命的终极控制,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自然成为他们的眼中钉。不错,这些人确实疯了,但是靠着鼎鼎大名带来的神圣光环,他们竟能与“屠夫”的恶名毫不相干。他们的实力来自于手中的150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控制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如果这些大牌企业联手,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都会不堪一击。千万别忘了,政客们都是明码标价的。中情局局长如果不合政治掮客的意,或许就会因性丑闻之类的借口被免职;而总统若像肯尼迪这般,必定会遭到暗杀。这150家大公司构成了全球私人权力联盟,研究这张大网破费心血,笔者用了38年的时间才洞悉玄机。这些公司实力令人生畏,但多少却屈指可数,究其理念,均来自鸦片战争时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其核心的核心就是对美欧金融机构的掌控。通过把持金融市场和国际银行体系,这个联盟得以胁迫这150家公司,让他们唯马首是瞻,否则难逃破产厄运。美国民众早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个联盟鱼肉已久。第三章:农业战争:想控制人,先抓粮食   
美国式快餐和工业化食品中的一些成分,是否是导致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源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2004年发表文章,报道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肥胖症研究组所做的一项3000人15年追踪调查实验。他们发现,快餐、肥胖症和二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强关联”。15年跟踪观察发现,实验组的体重平均增加10磅左右,胰岛素抗性提高了两倍。那么快餐会有害于大脑吗?《临床调查》杂志发表华盛顿大学糖尿病症中心一份出色的科学研究报告:“多吃含高脂肪的快餐食品,可能会在大脑上留下疤痕。”这项报告指出:“核磁共振成像证据表明,人类肥胖症患者也表现出视丘下部神经胶质过多。”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因对美式快餐成瘾而肥胖。肯德基、麦当劳全球连锁店,秘而不宣地把至人上瘾的化学成分加入鸡肉派和牛肉饼中。在物质形态上,快餐只是工业化的垃圾食品,在本质上却是新型鸦片。新鸦片战争的打手,不是停泊在广州城外的战舰,而是人们对美食的幻觉——更可怕的、比1840年的大英皇家海军军舰更严重的危险,因为这个对手没有外形。
垃圾食品如鸦片佛罗里达的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发现,典型垃圾餐中常用的玉米高果糖浆等糖类,可对大脑中枢区形成类似毒品效应的刺激和依赖而致人成瘾。在试验中给小鼠喂食垃圾食品会导致小鼠上瘾——控制愉悦感受的大脑区域逐渐麻木,小鼠迟的越来越多,即使要经受电击才能享受垃圾食品,它们仍趋之若鹜,情景令人惊怵!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路易斯阿罗尼教授、前美国肥胖症学会会长说,肥胖人的行为很接近可卡因成瘾者的行为模式,人类大脑对垃圾食品的响应和有毒瘾者寻找可卡因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垃圾食品可让人上瘾。如果不能采取果断措施把垃圾食品的消费降下去,28年后,美国人口将有一半患上肥胖症。还有一种工业化食品常用的调料谷氨酸钠(MSG),其危险性被美国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掩盖或忽略了。过量使用谷氨酸钠能导致痴呆。最近一份科学报告指出:“谷氨酸盐作为兴奋性神经传导素,对神经脱变致病的过程起了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突触约有70%可被谷氨酸盐激发,而当传导受阻时就会发生神经退行性痴呆症,谷氨酸盐慢性释放的刺激性效应,能导致大脑皮层或皮下神经发生退行性病变,最终成为痴呆症。推广阿斯巴甜代替蔗糖是理由是“低糖”,然而它同样会导致体重增加,副作用很多,如导致抽搐、眩晕、偏头痛、健忘、疲乏、抑郁、惊恐症等。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扩张处处充满破坏性,性质如同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就是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杀手”:转基因生物泰勒在进入奥巴马政府(食品和药管局)之前,曾服务于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主办的智囊团“未来的资源”,该机构鼓吹美国向非洲提供农业援助,趁机把专利保护的转基因种子散布到非洲。进攻中国食品安全的第二条战线是转基因主粮。美国农业部和孟山都公司、四大农业巨头以及农用化学品巨头为此而联手行动,转基因主粮登上舞台。没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金钱,就不会有全球性的基因革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美国政府早就盯上了亚洲水稻。远在转基因革命和国际水稻生物技术项目之前,上世纪70年代“绿色革命”的目标就是改造亚洲水稻。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在绿色革命中遭到横扫,亚洲的小农农业被纳入全球贸易体系。西方农业公司巨头为它们设计了信贷体系和销售模式,为它们建立了肥料、杀虫剂、农业机械的全球化市场。
黄金水稻神话水稻种子代表的是一种生命符号。转基因的水稻种子却是一个杀手,因为水稻是24亿人民的主粮。
破坏生育能力的转基因生物最有说服力的是2010年俄罗斯科学家做的实验表明,转基因大豆伤害哺乳动物、令哺乳动物断子绝嗣。实验用的是繁殖力很强的坎贝尔仓鼠,对照用的纯种黄豆来自塞尔维亚,已经成为难寻的稀有之物,原因是转基因大豆商业化种植已经在全球普及:美国97%,阿根廷99%,巴西50%以上。第二代再次配对后出现了严重的情况。喂了转基因大豆的实验鼠生长速度很慢,性成熟推迟。当实验进行到第三代时,转基因大豆组仓鼠没有后代出生,表明它们没有繁殖能力了。难道这个实验结果还不够明确吗?西方主流媒体以BBC、CNN和纽约时报为首,刻意地无视科学实验提出的严重警告:三代绝嗣。这种怪象,难道不是地缘政治利益在幕后操纵转基因泛滥的佐证吗?中国在转基因管理方面有很多空子让人钻。美国粮食巨头如嘉吉、ADM、邦基等,已经操纵了中国的大豆进口。2011年,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5260万吨,其中一半来自美国(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进口转基因大豆已经超过中国大豆总用量的60%,被中国人直接和间接消费了(通过饲养动物)。上述俄罗斯仓鼠转基因大豆实验,是否暗示中国人口三代之内可能不育?
终结者美国专利局于1998年3月授予三角洲松兰公司“终结者技术”专利。该公司和美国政府共同持有专利,在证券交易认定表格中有这样的陈述:“专利拥有者为三角洲松兰公司与美国政府,政府代表为美国农业部长。”按照规定,这项专利在全球都有效。再原音一段证券交易认定表格中的内容:“本专利的适用范围为包括所有农作物的一切植物及种子,转基因类与常规类都适用,其技术为控制植物子代种子生育力而不伤及作物。”三角洲松兰公司吹嘘:“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的光辉前景,直到现在还有农民留种再种的各种品种的农作物都要被取代了。”



大卫@哈维《世界的逻辑》:想像一下,在极度简化的生态-经济情形下【如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科幻小说《雏菊世界》】,纽约市只剩下两个物种,分别是国际银行家和蟑螂。国际银行家属于濒危物种,因此“可持续性”的意思就是要让地球的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银行家的发展(例如在马拉维安排“可持续”农业来偿还债务)。该模型虽然夸张却能说明问题,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如今通过世界银行开展的国际金融会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如此感兴趣。世界银行项目中的生态和社会二重性很有意思,因为一方面生态学家说,逼迫发展中国家还债是许多生态问题的缘由;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对发展中国家债务违约的担忧,许多国家的金融家不得不承认生态问题的存在。
对此马克思早就有过透彻的论述: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有自己的另一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结果似乎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性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中@西医)流感、癌症、艾滋病揭示生命之谜“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流感是细菌,生命的原初形态癌症是“返祖现象”,即复杂有机体“同质化”为单细胞形态艾滋病是有性繁殖的极端化形态,即生殖系统滥交导致的杂交细菌(譬如药物滥用导致的复杂免药细菌)突破的根本在于复杂有机生态的修复:即物理化学是自然物质的原初形态(西医的基本治疗方法,后期发展出疫苗和抗生菌,也发展出生化武器)而生态系统则是自然物质的高级形态,乃至于自觉生命的出现(智慧生物是万物的尺度)于是对付西医弱项的正是中医的强项(当然西医从物理、化学及细菌学上提供了医学或者说生命科学的微观治疗方法)宏观的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微观的物质系统之上的有机体是无机体的组织者人作为整体则是生命对物质的自觉《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千金方》正是以生态系统克服自然变异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流感”的良药正如非典研究者钟南山所説是通过提高高级有机体的免疫能力來克服病毒“癌症”也不可能通过普遍性的化疗痊愈(核辐射),因为癌细胞是比复杂有机体更原始的细胞,是复杂生态系统出现之前更适合原始宇宙环境的生命体(抗辐射能力强于分工细化的复杂有机体细胞,只有干细胞可与之抗衡)这个可以由恶劣生态环境下(物理化学污染)原始的有毒水母大量繁殖得到验证(生态返祖)“艾滋病”是滥交的克星,性道德的铁律,人类的流动性和交流能力在现代交通和通信工具下空前发展,性作为复杂生命繁殖的条件端赖于人作为自觉有机体对自我的约束“tobeor nottobe,that`s the question”费孝通:“人是自觉的动物,也是能自杀的动物”近亲结婚(权钱集中及权钱交易导致的社会金字塔内部自我繁殖,譬如金正恩的妹妹要嫁给誰合适?)无性繁殖(克隆,理由同上)丁克(社会性的自我阉割,反社会,反生物)
心电感应@交感神经@液态导电@摩擦静电
返璞归真:从陆生到水生@从动物到植物
“美宝”伤药的启示:作为生物再生技术的结晶,人体自生技术比之异体移植及基因编辑是更“自然”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原生生物的提炼(中成药)为残缺的机体提供自我修复的“培养基”从生物演化角度來说,先植物后动物,先水生后陆生,借用钱学森命名的“何新树”的理论,这是一个演化序列的连续统,这从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可以得到验证(生物演化史)目前美宝推广的难度超过“非典”以來的板蓝根,一是医药及医疗激励机制的问题,一是美宝使用方法的问题,前者是社会制度问题,后者是医疗技术问题譬如美宝使用要求伤口的敞开式“自愈”,但西医的理念要求无缝包扎防止细菌感染,但是美宝药物本身难道不是最好的隔离层吗?再者,植物类自然有机质药物只有在光合作用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力,隔绝空气和阳光极大的阻碍了药物的疗效,也影响了药物本身的社会声誉…四、生命的教育

1、教育的对象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智慧是把握知识的方式,如何选择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果运用知识使直接经验更有价值。对知识的这种掌握便是智慧,这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切身的自由。通往智慧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保持自由,通往知识的道路则是在有条理地把握事实时遵守纪律。学生的头脑是一个不断发育的有机体。一方面,它不是一只让人粗暴地塞满各种陌生思想的箱子;另一方面,有条理地掌握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天然养料。因此,一种设计完善的教育应该树立这样的目标:纪律应该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结果,而自由应该是通过纪律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儿童的生命中,自由和纪律这两个因素并非互相冲突(“对立”是逻辑上的),而应该得到调节(“和谐”是时间上的),以适应人格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自然律动。所谓的“教育的节奏”,就是指自由和纪律对发展的自然律动的这种适应。过往教育中许多糟糕的失败都是由于忽视了这种节奏的重要性。自由在教育的起首阶段和收尾阶段是主旋律,在中间阶段从属于纪律,分别是: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构成整个智力发展的过程是许多这样的周期,以及包含这些周期的更大周期。如果把这样一个周期视为细胞或者砖块之类的单元,那么成长的整个阶段就是由这些单元构成的有机结构体。莫利斯《亲密行为》:“我们一降生就与母亲亲密接触,形成了亲密的关系。稍长,我们步入世界去探索,而不是回到母亲怀抱去寻求庇护和安全感。最后,我们斩断脐带,自立于成人世界。不久,我们开始谋求新的纽带,并回归一种亲密关系,与恋人缔结亲密纽带,结婚安家。我们重新获得一个安稳的基地,借以继续我们的探索。如果父母对待婴儿的方式不自然,婴儿就觉得不安全。他渴望父母亲热的要求反复受挫,受到惩罚;他的哭闹无人理睬;他不得不适应、学习,他别无选择;他顺从,在受挫中长大。唯有一个潜隐的障碍,这个孩子终生再难以信赖任何人。由于他施爱和渴望被爱的欲望在幼年时就被堵塞了,所以他施爱的机制受到永久的伤害。由于他和父母的关系就像商业交易,他后来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就走类似的老路。”
2、教育的目的马尔腾《人类生态学》:“童年时期与自然直接接触的潜在意义可以通过以下假设来说明。假设在未来社会中,儿童从出生起就跟家庭分离并在集体宿舍中长大。即使孩子们在学校接受了关于爱和尊重父母的日常教导,他们长大成人后跟父母的交往方式仍然会跟那些从小在父母怀抱中长大,并在童年经历了完整的家庭关系的人有着根本的差别。同样,如果对于环境的关心只是来自于学校的教育,那么这种关心可能会缺少实质性和深度,而这正是一个社会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纵观历史,社会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各种方式作出了改变,从而能够更好地一起发挥作用。现在的问题是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已经丧失了对它们周围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而农业生态系统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才能保证长期持续发展(譬如水、泥与水泥的关系)。现代农业生态系统依赖大规模的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使用,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另外,耕地中流出的化学肥料和杀虫剂也给周围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污染。”(种子的多样性)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社会主义?》:“如果我们问自己,社会结构和人的文化面貌应当怎样改变才能尽量使人类生活感到满意,那么,我们应当经常意识到,有些条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如前面所提到的,人的生物学本性实际上是不会变化的。此外,最近几个世纪来技术和人口 的发展所创造的一些条件,也已经扎下根来。在定居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要为他们基础生存生产必需的物品,极细的分工和高度集中的生产设备都是绝对必要的。个人或者相当小的集团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回顾起来,它似乎多么地有田园风味呀——已一去不复返了。只要稍微夸张一点,不妨说:人类甚至目前就已经组成了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行星公社。经营生产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使用。技术的进步往往导致更多的失业,而不是为所有人减轻工作负担。无限制的竞争导致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并摧残了个人的社会意识。这种对个人的摧残,我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最大祸害。人们还把夸张的竞争姿态教给学生,训练他们对好胜喜功的崇拜,以作为他们未来生涯的一种准备。我深信,要消灭这些严重祸害,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同时配上一套以社会目标为方向的教育制度。”
3、教育的环境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生物圈变成学习环境:   互助学习帮助学生把“自我”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并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日益相互依赖的团体中来。这样就扩大了同理心的范围。但是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准备好在生物圈的时代生活,我们的教育系统就需要让分散式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人类,而要把其他生物和自然都包括进来。学校和大学才刚刚开始探索帮助“自我”扩大到“生态自我”的教学法和学习实践。   可悲的是,如今美国8~18岁之间的青少年每天都花6.5小时接触电子媒体——包括电视、电脑游戏等。在1997-2003年的短短6年内,开展徒步旅行、散步、园艺和去海滩玩耍等户外活动的9~12岁儿童减少了一半。从事这些传统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已经不足8%了。   理查德洛夫在他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里写道,我们现在养育的一代孩子都患有他所谓的“大自然缺失症”——就是指几乎不与大自然接触。研究者开始列出一系列和大自然缺失症有关的健康问题,包括频发的抑郁感,其他心理疾病以及因为伏案过久而产生的生理疾病。有些研究者也开始寻找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和大自然缺失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接触的缺失会给人类心理造成潜意识的影响。我们越来越不关心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不关心地球面临的困境。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立,好像变成了我们自己星球的外星人。不管模拟经历有多逼真,它们永远不能取代我们以前对所有生物的感情,因为它们与我们想联系。派尔(昆虫学家)写道:简而言之,身边物种的减少威胁着我们体验自然的经历。与其他生物的直接接触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间接经历无法取代的。我认为导致生态危机的几大因素之一就是现在很多人都面临着与自然隔离的状态。我们对自然界普遍感到疏远。经历的消失意味着人们越来越冷漠,这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Eo威尔逊认为,自然界是地球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环境。当电视在暮色中把成千上万的孩子从院子里召唤进来的时候,蕾切尔卡森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17.5万年来,孩子们可以仰望夜幕中的星星,思考无线宇宙中深藏的秘密。而现在现实突然被缩减了,他们开始坐在发光的电视机前面,看着小人在屏幕上晃来晃去。卡森写道:孩子的世界是新颖的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兴奋。保持并增强这种敬畏和好奇感,认识存在于人类生活以外的事物有什么意义?难道对自然界的探索仅仅是度过童年黄金时期的一种愉快的方式?还会具有其他更深的意义呢“我确信它具有其他更深刻、更永恒、更重大的意义。谁能理解地球的美,就能找到像生命那样源源不断的力量之源。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担心,他们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缺少生理上与自然节律和自然周期的联系,而我们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生理上一直顺着自然的周期,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特别是最后20年,人工的节奏代替了自然的节奏。新信息和通信技术渗透越广的社区和国家,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不管在哪里,学校都报告说因为教育工作者所谓的“注意力疲劳症”,学生的课堂表现大不如前。生物圈的情况是由上千年的历史衡量的,需要能够根据相似的时间表进行反思和预测的人类意识。我们该如何强化时间感,才能既想到古老的过去,又能预测遥远的未来?有些教育工作者说,答案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沉浸在自然环境中,沉浸在四季轮回的自然节律中。密歇根大学的环境心理学家斯蒂芬和蕾切尔卡普兰对参加野外拓展项目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研究。在野外生活两周后,参与者说他们获得了一种更强烈的平和感,思考得更清晰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泛地产与城市研究所的心理学教授泰瑞A哈蒂格也进行了相似的研究。他随着测试了一组人,让他们完成时长40分钟的任务,目的是测试他们注意力的极限。然后他让测试者要么在当地自然保护区散步40分钟,要么在城市里走40分钟,要么看杂志听歌安安静静地坐40分钟。他发现,当40分钟过去,在自然保护区散步的参与者比其他参与者在执行一项标准的校对任务时表现得要好。他们也显示出更多积极的情绪,怒气相对少一些。其他对多动症孩子的研究表明,多参与绿色环境中的户外运动或多透过窗户看绿色的景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会增强。理查德卢对芬兰教育系统出色的方式进行了报告。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发布的报告,在经合组织国家中,芬兰的识字能力排名第一,数学和科学排名前五(美国远远落后,只排在中间位置)。芬兰是通过打破传统的方式取得这一成就的。首先,学生未满7岁不上学。其次,芬兰的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和学校操场玩耍之间的平衡。每上45分钟课,学生就到校园里休息玩耍15分钟。另外,芬兰的课堂还延伸到社区。学校会在周围选择不同的自然环境上课。芬兰社会事务和健康部说,芬兰的教育理念以这个观念为中心,也就是“学习的核心不在于外界已经消化过一遍的信息,而是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很多学校现在开始与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公园、野生动物康复中心、动物保护区、慈善团体、环境组织和大学研究中心建立正式的伙伴关系,在社区建立课堂,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亲自参与、积极服务其他生物来学习。这些教育改革的共同点就是采取了新的扁平式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延伸自我,让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沉浸在生态社区中,这些生态社区构成了生物圈。


上一篇https://www.ict88.com/template/images/prev.png         下一篇 https://www.ict88.com/template/images/next.png





1






[*]



[*]
1


[*]


[*]https://www.ict88.com/template/images/icons/spacer.gif分享到微信
[*]





评论 (1)






[*]https://www.ict88.com/storage.php?o=bx_persons_pictures_resized&f=j8qx2a5ra2tn4q2tmwsrq6ew7hitnx7a.jpg





[*] · 9月1-2020

化学工厂:一边投毒,一边解毒,这岂是农民、厨师能够生产的…解药有效的原因,是它知道“毒药”的化学配方,不断创造新的“不等式”,新“鸦片战争”是人身绑架:从毒食物到解毒药物的“链式反应”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的“涟漪”》六、生态文明(3):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