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happykl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0199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LVM 网 络 佛 法 问 答[九] 律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已有 205 次阅读2009-1-9 20:24 |个人分类:佛法真实意---心密文集|

(六)律宗篇

59、戒体无相

问:我学佛最初,戒律学得本分,可惜后来被转语搞丢了戒体。您说好不好呢?

答:那我就只学你的本分,不学你丢戒体。为使我等得益,您就对大家讲讲吧。

问:那个时候喜欢研究戒律学,防非止恶的戒体被受熏的力量很大。我个人体会,守好的前提是学好,律海广大,学之无涯,菩萨一切行处,都是被戒律所含摄的。

答:种种防非止恶的条文都是戒相,不是戒体。

问:我不是问的六祖的无相戒啊。当年多少律师在六祖的门下。

答:戒体恰恰无相。

60、在家居士不宜看出家戒律

问:某师兄帮助了10000元。无缘请大藏经,退而求诸印经处。心中惦记几年的南山三大部(《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没有请到。问过的地方,都是常住有,没有可供流通的。

答:不知您是不是出家师父。若不是,《四分律藏》、《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您看了就是不如法的。

问:佛说在家居士或未出家的不许看律,师兄知道为什么吗?我始终没能找到满意的答复。

答:“在家居士或未出家的不许看律”,是指不许看出家师父的戒律。我的理解很不全面,仅供参考:

一、出家师父的生活环境与在家人截然不同,非亲身经历,不易理解。若有误解,醍醐反成毒药。

二、出家师父所受的几百条戒,戒相微细。且其中的持、犯、开、遮,极其具体。若粗粗看去,你眼里的犯戒人一定不会少,其实那也许是不犯或可开。你心里认为他犯,便是“意谤僧”;说出来,便是“口谤僧”。为免你谤僧,还是不看的好。

三、戒律是自守的。你不出家,未受那种戒。看那个除了照照别人,还会有什么好处?

(七)天台宗

61、天台:“ 六即佛”

问:就是说,目前我只觉妄,不求真!

答:求真便有妄,觉妄便是真。

问: 和 老师对上茬了。借用郯虚大师一偈: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答:天台宗“六即佛”之“究竟即佛”:“从来真是妄,而今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附: 天台普润大师《六即佛》:

一、理即佛: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误区,杳杳不知归

二、名字即佛: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三、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四、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五、分证即佛: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六、究竟即佛: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八)华严宗

62、华严:一切唯心造

问:“人类之前也是心造”,是谁的心造?“最初无明也未离心”,心如何从最初的清静圆明生起无明,乃至生起山川大地,种种现象?这些问题一直令我迷惑,也使我难以深信佛法。请老师慈悲解答,不胜感激。

答:哦!原来你理解为“思维心”了。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看!这个“心”是思维心吗?

问:请您解释一下山河大地。

答:“诸世间”已包括了山河大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问:老师可否再解释一下“出世间”?

答:世,指时间;间,指空间。出,指超出,超越之意。出世间,现在叫做“超越时空”。

2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7 15:26 , Processed in 0.0267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