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可兒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0973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惊喜多多 遗憾不少

已有 332 次阅读2008-8-13 22:00 |

(转载文章请署名:大胸男人)

 

    核心提示:一个神秘、大气的东方古国以浪漫、细腻、平和的姿态掀起面纱。

 

    我不知道,如果九泉之下的孙中山、梁启超、谭嗣同、鲁迅、周恩来、邓小平看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他们会流泪吗?但看了到张艺谋为我们呈现出美轮美奂、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特别是当鸟巢上空飞出《歌唱祖国》的童声,我竟然激动起来,很令人感动,那一刻,身为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让我不由自地为曾经饱受苦难的中国振臂高呼:中国加油!

 

     令人意想不到,一个神秘、大气的东方古国以浪漫、细腻、平和的姿态掀起面纱,可以这样说,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是成功的,值得品味、鉴赏,但似乎又感觉些许遗憾。

 

    开幕式开场的欢迎仪式震撼有余,新颖不足,击缶的声响扣人心弦,可是,当演员们齐声咏诵“有朋自远方来”时,电视机前的我肯本不知道演员们在说些什么,此设想非常独到,但效果也许没有达到张艺谋团队们的期望。但是,接下来的“大脚印”,让人耳目一新,可谓开场最大的亮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大脚印”行至鸟巢上空就戛然而止,似乎还应该再升华一下,延伸一下,后来才知道拢共29个脚印。

 

    说到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我们一定会将其与雅典的奥运会开幕式进行比较。同样是展现本国的历史文化,雅典和北京都选择了世人皆知的文化符号,但是,在表现方式上,雅典显然要容易许多。希腊神话故事,有人物、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希腊的许多寓言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

 

    当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声名在外,但如何能直观、艺术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显然北京奥运会比较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特别是活字印刷术,“活字”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犹如灵动的思维,呈现大气、流畅、韵律的美。看到这里,我惊叹中国的汉字如此绝美,美的让人呼吸不畅。

 

    当然,指南针的表现就显得非常单薄,略显仓促,导演煞费苦心,将指南针的出现安排在“水上丝绸之路”篇章,尽管给予了足够的表现时间,但由于缺乏立体的表现手段和富有想象力的表现形式,与其他几大发明的表现,指南针不会给观众留下太多的印象。当然,画轴上舞动的“墨色”,表现力非常到位,把中国人的浪漫、清雅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略显冗长,没有起伏的节奏感。

 

    在“水上丝绸之路”篇章的男演员出场舞动船浆时,我极为担忧,千万别在鸟巢里出现超大、逼真的木船和大片的水域,这样的场景我们看到了许多,还好,终于长出一口气,水上的丝绸之路尽管有“船”,但也仅仅是像孩童手中折出的纸船,给予了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很有张力。

 

    戏剧的元素肯定要在开幕式上出现,还好,开幕式没有简单地上演几千人的武生对打,可是,采用四个牵绳木偶戏剧人物的形式,似乎与整个开幕式恢弘壮丽的气质不相吻合,细腻有余,大气不足。特别是那一段昆曲,视觉上美轮美奂,远远望去,两位表演的人物在意境独到的舞台上,像一幅精致的绣品,可是,那一段唱腔,我想,首先不是会不会令许多观众感到陌生的问题,在一个空旷、人声鼎沸的空间,出现原声,并且到达视听效果,难度不小,起码这次开幕式昆曲的演唱还有一群绘画的孩子与老师的对话,都不成功。

 

    开幕式没有放飞鸽子,以少女的手势来表现,算是个全新的表现手法,可是,观众们似乎并不十分投入,有些散乱的观众与圣洁的白鸽少女形成较大的反差。

 

    再说点火仪式,总的来说,随着渐次铺展的画卷,李宁一路奔跑,画卷上呈现的世界各地传递圣火画面,主题的表达很直观、鲜明,但由于李宁三分钟的奔跑,愈加调足了对最后点燃圣火的期待,因为最值得期盼的那一瞬间到来时,反倒令人多少有些落寞。直到圣火熊熊燃烧起来,我还在问自己,就这么点燃了?回想悉尼、亚特兰大、多哈的点火仪式,再看此次北京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从创意到视觉冲击力再到体现奥运的精神,此次的点燃圣火的震撼力不够。

 

    李宁在奔跑的时候,我联想到了夸父,如果真的是点燃一个大火球,也许效果又会不同。点火仪式虽说震撼力不够,但后来看开幕式主创人员新闻发布会,才知道李宁为了拿三分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李宁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还有那主火炬的设计,虽然也蕴涵中国文化的卷轴元素,与圣火传递火炬风格接近,但竖立在震撼而唯美的鸟巢一隅时,主火炬就感觉不大气,很多网友评价更为不客气,多多少少给整个开幕式的收尾留下遗憾的一笔。

 

    细节处理上,如飞天的女演员,无论是远观还是细端,就像飘浮在空中的萤火虫,还有演唱主题歌的男歌手刘欢,怎么就套件黑T恤就上来了?刘老师还以为在彩排不成?另外,我很纳闷,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跑哪去了?似乎整个开幕式,我们都没看到会徽中国印的“身影”吧!李宁在奔跑时,很多时候都跑出的画轴,操控李宁“威亚”的技术人员显然控制不力。

 

    来到现场亲眼目睹开幕式盛况的人毕竟极少数,大多数的人还需通过电视转播,可是,这一次的开幕式电视转播明显的败笔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央视在转播如此浩大的开幕式缺乏经验的原因。电视导播的水平难以恭维,太多晃动、倾斜的镜头影响了观看效果,而人物的特写镜头又太多,需要感受大场面时,往往是特写,画面堵塞,影响了视觉效果,感受就此打了折扣。并且,由于屏幕上出现的文字太小,几乎看不清楚,也影响了观看效果。

 

    总得来说,张艺谋着力渲染的浪漫、清雅、平和的中国文化气质还是给世界带来了惊喜和欢乐。

2

鲜花

臭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skywo1314 2008-8-13 22:43
我想看你自己写文章
回复 北小沫 2008-8-14 00:33
每个人眼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开幕式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0 12:18 , Processed in 0.02912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