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水墨中国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1069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经济发展是很重要,但。。。

热度 6已有 390 次阅读2010-7-10 23:03 |


一.   江苏13座千年粮仓被强拆改建楼盘 曾入围09年十大考古发现


2010年7月9日央视《新闻1+1》播出《被强拆的“千年粮仓”!》,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一边是大片的宋元时期的古代粮仓,如果保留到今天,它的历史价值,考古价值,任何价值都不言自明,而另外一边是正在建设当中的所谓的最为高尚的现代商务居住社区,当这二者狭路相逢谁会胜这本来是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但是在江苏的镇江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江苏镇江如意江南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

这边到市中心的话走路差不多就五六分钟的样子,然后这块的话,因为它西面是古运河,西水为金,风水上还算是比较好的。

解说:

眼下江苏镇江的如意江南正在翘首以盼下个月的开盘,据说700多套房已经有上千人登记,但是对于这个所谓的高尚现代商务居住社区很多学者却是痛心疾首。考古遗址变成的建筑工地,大运河沿线从未发现过这么有价值的遗址,被毁掉实在令人心痛,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了南京市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的大声疾呼。这里本不应该是这样的面貌,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此和长江交汇,并坐落着古代13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大型粮仓,它不仅属于镇江,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化遗产。而如意江南就建在这片遗址上。

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

在咱们中国大运河1794公里长的大运河上,就没有发现像镇江宋元时期的这种粮仓这种遗址,所以这种遗址对咱们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是见证大运河它的历史作用的最重要的一个遗址。

解说:

去年,南京市博物院和镇江市博物馆再次发现了宋元粮仓,元代石拱桥、明清驿站和衙署,这也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也因此入围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林留根:

2009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亲自到现场,当时就说这块非常重要,那时候粮仓还没有完全发现,就发现元代的石拱桥,还有明清时候的运河,当时觉得这个要好好做,肯定将来要成为十大考古发现的。

解说:

但是考古学者的兴奋还没有过,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人在南京的林留根就接到了镇江大运河考古现场的同行打来的电话,他们告诉他,房地产开发商进场了。

林留根:

有些考古队员偷偷给我打电话,说林所长你要赶紧来,这个地方我们顶不住了,压力太大了,工作没做完,他们直接就进场了,就把考古挖掘的现场挖掉了,填掉了,毁掉了,就不给他们提供考古的条件。另外,把整个建筑上的区域全部拦起来,考古人进不去了,你想来考古不行,没门。镇江市文管会的同志去执法的时候,他们就改用大型机械当着你的面,用大清机械拆,就这样很猖狂、嚣张。

解说:

这是林留根自己在施工现场拍摄的一段画面,这样的场景恐怕在各地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在江苏镇江这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上发生的这一切还是令我们镇静。

林留根:

这个楼盘就是在整个这个遗址上面,它把粮仓都毁了,直接在上面打桩造房子,这个楼盘就是毁掉了一个完整遗址,这个遗址的面积很大,当时加起来有13个粮仓,这个楼盘是完完整整座落在粮仓之上,这个损失是没法估量的,他们说现在这个校区投资了40个亿,实际上毁灭掉的不只40个亿,可能是100亿、200亿,而且镇江再也没有这个东西了。

解说:

在镇江建设部门所设计的未来半途中,如意江南的建设是双井路棚户区项目改造的一部分,开发商镇江市城市投资公司其总经理祝瑞洪正是镇江市建设局副局长,今天我们还能在镇江日报的网站上看到这位城市建设者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接受采访时,他用颠覆性来形容这次空前绝后的城市改造。35栋高层住宅,每户都拥有一个地下车位,80多部自动扶手电梯,将地上、地下联为一体,而连接之间,人和汽车各行其道,孩子可以自由穿梭。

当考古发掘和开发商推土机不期而遇时,在宋元粮仓入围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由于没来得及保护好挖掘现场,及时完成考古工作,该项目最终未能入选,更重要的是一处文化遗址还没来得及和诗人见面就已经莫名地消失,这让包括林留根在内的国内数位考古界专家除了无力还有着无处宣泄的愤怒。

林留根:

到目前为止,文化界受到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也是我们江苏文物界的损失,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界的一个追打的损失,现在一个元代的石拱桥保下来了,基本上是原址保护了,但是这些粮仓它可能会,比方说跑到楼盘的地下室去了。

主持人:

林留根所长今天刚刚又一次去了现场,我们现在赶快连线他。林所长你好。

林留根:

你好。

主持人:

今天看到的现场情况是如何?

林留根:

现在工地上已经把这个粮仓基本上全部都毁了,现在工地上是非常繁忙,大型的机械在进行施工,地基已经挖下去,地表以上4到5米这么一个。

主持人:

林所长按您的话来讲的话,就是没有任何挽救的可能性了?

林留根:

现在就是它这处地方的话,它是由粮仓、石拱桥和运河组成的文化遗产的系统的东西,现在石拱桥还在现场,其它的粮仓基本上都被毁了,大运河,就是主河道,宋元时期的主河道也全部被铲掉了。

主持人:

其实在之前开发商和文保部门曾经达成过共识,就是共同保护考古先行,这个共识为什么作废?

林留根:

这个共识为什么作废了呢,就是因为在整个考古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文化部门、文物管理部门和开发商之间进行了很多次的协调,但是最终开发商是很强势,他们就是代表的镇江一个新兴城市的建设,考古好像是妨碍了现代化的建设。

主持人:

好的,谢谢林所长,考古妨碍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凡是碰到上千年的文物,可能我们每个人马上产生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连说话可能都不敢大声,但是王教授你看,为什么有人敢这样做,这是什么样的人?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这里面特别,我想林所长曾经看到的场景就真的很像前段时间热应的电影里面《阿凡达》里面那样一种场景,只不过这一次被强拆的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用考古界专家的话来说,对中国考古文物具有重大意义、重大价值这样一个文物,谁敢来拆这样的文物遗址?从这个短片里面介绍,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拆得就是开发商,而这个开发商可不是一般的,刚才林所长说了,很强势,那强势到什么程度呢?开发商原来就是镇江市的城市投资公司,而这个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就是镇江的建设局副局长,所以在这里,之所以开发商这么强势,之所以他敢去,别人敢大声说话的文物,他可以用推土机给推掉,那我想就是当地政府用强权。这个强权背后我们又看到,他有一个新的规划,这有一个所谓的颠覆性,他想要创造历史,但是却毁掉了一段历史。所以我觉得开发商的强势是他大胆的原因。

主持人:

另外也看到拆的过程相当地彻底,也相当快,他在抢什么时间呢?

王锡锌:

这里说起来非常有意思,因为这里的文物从考古界的专家的认定来看,它的价值非常重大,一旦价值很大的话,特别是如果真的入选了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这个文物可能就需要保护了,如果文物需要保护,特别是宋元时期的粮仓需要保护的话,那请问这里还能盖楼房吗?原来镇江市地方说的颠覆性的变革恐怕就得放在一边,就得让路了。因此从策略上来说,可能当地之所以这么拆,拆得这么快,拆得这么彻底,其实应该说他们是意识到了这就是文物,他要做的就是我不能让它成为真正的文物,因为一旦成为文物,楼房盖不了,钱赚不到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赶在你还没有来发掘之前,还没有来认定之前,我先把它拆了,拆了以后,你没法认定了,所以我的楼房还是可以照样盖起来。

主持人:

我要让你胎死腹中。他这个项目是一个棚户区改造的项目,也许城市建设者会说,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的目的。

王锡锌:

的确我们今天对城市旧城改造,应该说很多城市都应该多参与,但是城市改造的一个根本性目的,我觉得是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城市变得更美好,不仅仅是居住的,也包括精神的、品位的,所以像镇江这样一个历史古城,它有这么大一个重要的发现,本来保护它也可以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而这种改造无非是解决居住的,特别在这里,这个改造本身可能也需要打个问号,因为它是由原来的旧城,改为高档的,具有颠覆性的高档社区,那么它实际上可能还是一个,应该说是一个地产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商业的开发,遭遇到这种文化,其实文化也是一种利益,对城市的发展来说,它是一个城市的利益,如果破坏的话,其实就像我们刚才考古的专家说的,它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只是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只是考虑到他的任期内,眼下的利益,至于长期损失有多大,对这个城市整体的品位损失有多大,甚至对国家的文物的保护损失有多大,可能未必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主持人:

您是法学专家,下面一个问题正问到您的领域之内,我们按照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的话,像这样的情况,适于用什么样的法律条款来进行处罚?

王锡锌:

如果说从省一级,乃至国家文物局的这样一些专家的这种认定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个很重要的,通过考古可以发现的文物,如果说故意破坏文物的话,其实非常有意思,我们国家文物保护法是明确规定,如果说破坏文物,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PPT,破坏文物,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就有一个故意或者果实损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我们还可以看到,《刑法》专门也有一个规定,《刑法》里面规定讲,如果说你损毁文物的话,明确讲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所以法律的规定,法律的责任其实也是非常清楚的。

主持人:

但是恰恰这一片所谓的目前看来的文物区,它并没有定义为全国的或者省一级的。

王锡锌:

所以这也是可以说当地的开发商,包括背后有这种政府,它可能就想到,如果说真的成了文物了,受到法律保护了,那可能我再动它,不仅仅有规划部门要重新规划,而且你真的损毁了,会有法律的制裁,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先拆了,拆了以后,既然还没有被认定为文物,你又如何按照法律来追求我的责任呢?

主持人:

千年历史的文物被毁坏殆尽,文物部门为什么会束手无策?

林留根:

前段时间我到镇江去,看到镇江的城墙,进门口就写着“拆掉一个旧镇江,建设一个新镇江”,一个历史文化名称,用这样的口号来进行建设,叫人感到很不可思议。他们的领导可以做一个开发区的领导,但是他不能做一个历史文化名称的领导,他配不起这个名城。

解说:

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他的名字留根,专业是考古,正是要留住历史给我们的文化之根。然而近年来了,他不得不面对镇江一系列破坏根基的行为。

据林所长介绍,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大型工程建设,要先考古,根据考古结果调整设计方案,报规划局审批后才能开工,那么此次镇江如意江南的改造有没有依法实施呢?

林留根:

当时一发现这个文物的时候,(镇江)政府就给文化局下命令,文化局给博物馆下命令,(博物馆)给考古队下命令,说不能把这个情况向外面通报,他们如果对外面透露一点消息就会被开除处分。所以我就不懂,为什么文化部门一头栽倒在开发商的怀里,不履行文化部门的职责。

解说:

事实上,镇江不仅没有事先取得当地文物考古部门的许可,而且接连闯过国家与省级两道文物部门的关卡,今年1月8号,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函提出保护要求,1月23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会同林留根在内的省文物局专家,一同赶赴现场,要求整体保护,当天晚上双方就坐下来开了一次座谈会。

记者:

当时参与这个座谈的镇江方面都有哪些部门?

林留根:

镇江文化局的局长、文管会的主任、还有他们一个副市长,还有他们公司的老总,就是城投公司的老总,他现在是镇江市建设局的副局长。

记者:

当时那次他们的回应是什么?

林留根:

他们的回应就是说答应,就是说专家提的意见是对的,回去一定赶紧做规划,做完规划以后再进行工作,开始施工。

解说:

然而这次座谈会之后仅仅十天,施工单位就开始在遗址打桩鉴于破坏加剧,江苏省文物局3月份再次召集镇江文物部门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举办专题会议,达成考古先行,整体保护的共识。可是仍旧是一边答应,一边照拆不误,今天我们也联系了此次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镇江市建设局副局长,市城市投资公司总经理祝瑞洪。

字幕提示:

电话无人接听……

林留根:

他们的进度很快,知道你要考古,他们是紧锣密鼓加快了他们的建设步伐,最后毁的时候,本来他们是手工在拆个房子,拆古建筑,镇江市文关会的同志去执法的时候,他们就改用大型机械,当着你的面用大型机械拆。就是这样,很猖狂嚣张。

解说:

“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文物局已就拖板桥和转般仓等重要遗址的保护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尽量原址原低保户。当地政府部门和建设施工单位也表示将采取调整施工方案等措施,尽力保护运河沿线这一十分重要的遗迹。”这是我们在今年的1阅读到的媒体报道,然而承诺在哪里?保护在哪里?面对一处极具价值的历史遗迹,刚刚发现就被疯狂毁掉,或许这也应该被记入历史。

主持人:

林留根所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种愤怒和无奈我们已经听得很清楚了。再来听听另外一位文物专家的观点

记者:

如果说地方政府有利益在的话,文物部门呢,为什么也不管?

徐苹芳(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

因为文物部门是归局长,归市长管的,他怎么能管呢?文物部门在市政里边开会,在机关里边各个部门开会,都坐最后一个板凳,根本没有发言权。

记者:

可是它的部门职责就在于此?

徐苹芳:

职责是在这儿,所以它也没法办,你要是顶得太厉害了,它不让干,比如说这一次镇江就下令,市里边下令给文物部门,不许你往上报,反映,不许把消息给透露出去,你要把消息漏出去,它马上就可以撤你的职,你挪动挪动吧,别人管吧,你甭管了,你怎么办,你毫无保办法。虽然《文物法》有了,管理办法也有,但是最大的问题文物部门本身没有执法权。它只有监督、督查权,你国家文物局虽然管全国的文物事业,但是你到省里去,你毕竟得通过省里的文物部门来领导,你去找别的部门,人家理都不理你。现在1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两千多,这两千多是管理,最后的管理和经费的支出,统统都防给地方政府了。国家文物局一没有执法的权力,你说了以后白说。第二你没有财政权,你没有文物保护直接经费都在地方,都让地方来负担了,这样的话,地方能听你的吗?不可能。

主持人:

一个已经有了预感的悲剧,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了,看文物部门没有执法权这样一个现实?

王锡锌:

我们原来老说碰到强拆的时候,物权法成了“无权法”,因为很多时候拿着物权法喊话也没有用,但是今天看来,看来不光是那些被拆的公民,我们看到文物部门他也在讲自己没权,《文物法》虽然规定得很清楚,但是《文物法》拿起来没有用。没有用,刚才我觉得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的成员,她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一个是没有执法权,一个是没有财政权,我们都知道,一个机关要执法,那么首先你必须要有一些执行法律的权力。比如说对于破坏文物的行为能够制止,那么他没有这样的权利。更要命的是文物局跟文物部门,这些都属于地方政府财政供养,这时候如果地方政府来推动的项目,遭遇到文物保护,那么毫无疑问,我觉得文物部门,我们的文化遗址让路恐怕是没有悬念的。

主持人:

刚才您也把《文物法》、《刑法》相关规定拿出来,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像这样的明文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任何的威慑力呢?

王锡锌:

一方面是执行过程中没有硬的权利,就像刚才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的成员所说的。另外一方面,据我们看到一些报道,现在据说这个地方政府官员,因为破坏文物而受到《刑法》制裁的还没有发生过,那也就是说刚才我们所列的那两个条文,一个《文物法》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还有一个《刑法》的规定,其实还在纸面上,真正要落实的话,特别是对于地方一些官员,无视文物保护,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文物的行为真正进行制裁,还没有真正用过,既然没有用过的话,我为什么要害怕呢,我为什么会是第一个呢?所以它不能产生威慑。


http://finance.ifeng.com/city/cskx/20100710/2394808.shtml


二.  马来西亚华校:我们在守持祖宗文化 中国却在西化

月5日,凤凰网南洋华人寻踪报道组走访了拥有97年历史的著名的“独中”——马六甲培风中学。“独中”即华文独立中学,所有财政由华人社会自身供给,不依靠政府资助。培风中学校长、校友会主席史进福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表示,大马华社教育是东南亚华人区中系统较完善,资助的力度持续的范例。只是有一点不解是“大家都自觉地守持老祖宗的东西,但中国教育却开始西化。”(李杨)

以下为专访实录:

凤凰网:请介绍一下培风中学校友会。

史进福(培风中学校友会会长):我们校友会成立到今年已经70多年,成立于1935年,校友会最简单明了的宗旨就是协助母校的发展。为什么会把这宗旨放到第一位呢?是因为培风中学是一所民办学校,所谓“民办”就是我们华侨自己办学,政府没有补贴。我们能够自己办学,能够传承我们中华文化;校友会的成年人都是在母校毕业,我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母校发展,其他的任务是发扬中华文化。

凤凰网:那校友会主要在经济方面有一些什么贡献?

史进福:我们今天毕业的校友超过一万人,有些在事业上学业上都有一些成就,他们都是本着中华文化的思想——饮水思源。在财力、物力上,我们都参与母校的发展,来回馈给母校,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也要继续种书,让后人能够继续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

因为我们认为一个民族,最主要智慧是在于文化的传承,只有文化才隐藏了中华民族真正的智慧。可以用语言来传承,还可以用生活习惯来传承,还可以用文字来传承,所以我们一定保持文化的根,我们才不会成为一个没有根的民族。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有一些马来西亚的前辈也为犟着一件事而坐牢,这种事情比比皆是。马来西亚在中华文化方面的传承,从全世界看来,可以说是保存最完整的。

我们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都有自己的学校。小学,我们办学有1300多所;独立中学,所谓“独立中学”不是说“独立”,只是自己的经济上独立,不受政府捐助有60多所;大学,我们以前有南洋大学,后来变制了成为南洋理工大学、新纪元学院,这都是用中文教学为媒介的高等学府,来传承我们完整的中华文化。

凤凰网:马来西亚政府暂时还没有承认中华文化?

史进福:对,马来西亚从独立到现在,都没有承认我们“独中”的文凭,但是“独中”的文凭在全世界还是受很多学府的承认,如果不受承认,我们不能够在政府的单位上有任何的工作,因为他不承认我们的学位,所以变成我们更加要自力更生,很多的表现反而会更好,我觉得一个文化被压制,它的反弹力量会更大。

凤凰网:你是觉得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马来西亚的学校,还是独中呢?

史进福:我们马来西亚受日本统治三年零八个月,然后受英国统治,之前几百年前我们受荷兰、葡萄牙统治,以及来这边华人是后清和明初时代的,所以这些祖先们就把这中华文化的种子带来这里,他们承袭的都是中华文化。不过因为经济关系,得去政府学校念其他的语文,所以其中会有流失。

但是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我们认为中文会有它的经济价值,不过我们追求是内在,而不是物质,我们追求的是这种精神的传承,我们祖先所留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所以在马来西亚,我们有鼓励小学读《四书五经》,《孔子》、《老子》、《孟子》,最主要是我们连文言文也觉得不应该抛弃,而且不可以抛弃。

因为通过对文言文的那种记忆背诵,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会应用,也会看文言文,所以文言文本身是一把锁,能够进入我们中国文化那种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正是保留这些经典里面不变的。《大学》、《中庸》、《论语》这些它都不变的,所以我们觉得,我自己认为我们念白话文,可能把这些钥匙丢了,可能我们进不到真正的智慧宝藏。

凤凰网:有些人认为,大马的教育在东南亚地区算是非常好的?

史进福:我刚才说过,我们保留最完整,我们的争气,我们的力争,还有因为我们的华族在这边占的比例比较高。我们力争,而且我们自己非常的争气,要保留下来,这样就被保留下来。

而你看东南亚地区,在印尼也有2千万华人,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中华文化,整整一代人。政府在199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才让语文教育松绑。在柬埔寨也是,所以他们现在需要大量的师资,反正我来看中国,大家都自觉地守持老祖宗的东西,但中国却逐渐西化,我觉得这个是有一个疑问的。而我们认为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engheyantao/content-4/detail_2010_07/06/1727418_0.shtml


三.  梁思成说: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梁思成只得带着夫人林徽因和儿子梁从诫南下,在离重庆三百多公里的李庄落脚。1944年夏,抗战形势扭转,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天,几个陌生人忽然出现在梁思成面前,他们奉盟军司令部之命,前来邀请梁思成商议大事。听明来意,梁思成二话不说,立即乘竹筏从水路出发,来到重庆。司令部早已等候多时,梁思成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一张军用地图已摆在面前。盟军正在准备大规模轰炸日军,为保护敌占区的古建筑不至于毁于炮火,所以专门把他接来请教。梁思成手拿着红笔,在地图上仔细圈点,每个重要部位都做了明示标记。圈点完毕,当他交还地图时,稍作沉思,忽然说:“我还有个建议,希望另外两个城市也能得到保护,但不在中国。”美国人感到奇怪,问他是哪两个城市。他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两座古城,古建筑林立。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大感意外,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两国交战,正是你死我活之时,对于梁思成这个建议,就连司令部也不敢擅自做主。次年夏天,日军兵败如山倒,却仍在垂死挣扎,拒绝投降。为打击日军的战争潜力,早日结束战争,盟军在太平洋上集结重兵,对日本本土发起了持续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在连绵的炮火笼罩之下,日本国内几乎只剩下了废墟,唯有两个城市幸免于难——京都和奈良。盟军最终听取了梁思成的建议!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大师的胸襟令人敬佩,日本人尤其心存感激,都说梁思成是古都的恩人。后来,梁从诫赴日本演讲,谈及此事,眼眶湿润地说:“父亲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亲人都牺牲在抗日前线!”台下鸦雀无声,无不动容。

——摘自《思维与智慧》


    “林徽因绝望地问道:‘为什么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和沧桑,在解放前夕还能从炮口下抢救出来的古城,反而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呢?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的玻璃橱里精心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

近期《百家讲坛》,阎崇年先生正在讲述“明亡清兴六十年”。其中谈论摄政王多尔衮的六功六过时,六功的第一条是“迁都北京,保护故宫”。说的便是明清交迭时,在多尔衮的保护下,古老的北京城也侥幸地保留下来,而不是像从前,逃脱不了旧都被毁的命运。 

    “当年,梁思成在痛感自己无力保护古老的北京城时,曾沉痛地说过:‘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五十年过去了,如今北京城市发展的事实,已经回答了当年的争论。”

——(《林徽因》,张清平著)


人们经常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保护日本古都奈良和京都所做出的努力。而这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举动。林徽因的弟弟是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在一次与日机格斗中为国捐躯。身处国恨家仇之中的梁思成仍然以“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立足于人类而拥抱文化的‘世界主义者’”作出了这一令侵略者汗颜的举动,致信美国军方,希望他们能够为全人类留下这两座古城。日本古建筑学者福山敏男先生这样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次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摘自《感悟学人梁思成》,作者张伟。


1924年,瑞典学者喜仁龙在其所著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北京墙城门详实的记录。(几十年后,永定门城楼的复建工程中,当年喜仁龙带领中国技术人员绘制的北京城门图册,是重要的参考价值之一。今天的《重现老城门》说的)

    下面只是其中的两个“镜头”:

    “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西直门都显得气象不凡。沿通往城门的宽阔街道接近城门时,远远就可以看到耸立于一片样式相同的低矮建筑之上的巍峨门楼……从城外接近此门时,但见方型瓮城和箭楼在四周赤裸的地面上拔地而起,颇具城堡气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乘着飞驰的汽车经由此门前往颐和园和西山参观的游人,到了这里会不由自主地降低车速,慢慢驶过这个脆弱易逝的古老门面,因为,这些城门比起颐和园和卧佛寺来,毕竟能够提供关于古老中国日常生活更为真切的印象。”

    “从西侧,全部建筑一览无余,使你可以看到永定门最美丽、最完整的形象。宽阔的护城河边,芦苇挺立,垂柳婆娑。城楼和弧型瓮城带有雉堞的墙,突兀高耸,在晴空的映衬下显出黑色的轮廓。城墙和瓮城的轮廓线一直延续到门楼。在雄厚的城墙和城台之上,门楼那如翼的宽大飞檐,似乎使它直插云霄,凌空欲飞。这些建筑在水中的侧影也象实物一样清晰。每当清风从柔软的柳枝中流过时,城楼的飞檐等开始颤动,垛墙就开始晃动并破碎……”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讽刺的是,京都这牧歌式的庭院氛围据说还是拜一个中国人——梁思成所赐,他在地图上标明了主要建筑的位置,避免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最近有新闻说京都要立梁氏的铜像,听到这个消息我不但没觉得高兴,反倒好像重重挨了一记耳光,因为在我看来,梁氏当年极力想保护的北京城被拆得如此七零八落,和京都相比犹如一块凄惨的文化沙漠。……我想那种无奈一定是寒彻骨髓的,自己的文化被邻居拿去后变成了真正的精神资源,而我们却通过破坏自己源远流长的文明不断作践自己,在这种自杀式的自我阉割式狂欢中还冠冕堂皇地大谈“民族振兴”,“振兴”的标准据说是因为某个国力指标超过日本。可在我看来,“北京”和“京都”比,就像一个败家子把自家房子拆了,搭了一个劣质的仿造品,还硬说是文明的再造和“进步”。”

(转自开心)

~~~~~~~~~~~~~~~~~~~~~~~~~~~~~~~~~~~~~~~~~~~~~~~~

最近发生在北京一件“大事”,对北京人来说,无疑是大事,但在“大局”面前貌似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的是北京人的记忆和怀恋,是啊,在“经济发展”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甚至历史,甚至古迹,甚至一切有形无形的财富,只要他们不能直接转化成GDP!命运都只是 ── china!

只是,一个只要“东西”不要“文武”的城市或国家,能走多长久?当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成为失去生动的摆设,成为极少数富人的炫耀,成为规划圈养的景点,当更多的文化古迹成为洋房花园或高楼大厦,我们是不是正在经历又一场没头脑的“大跃进”?

有些人像赶着去投胎一样,想在自己短暂的仕途生涯中留下“政绩”,以攫取更多眼前可得的利益,他们可没功夫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脚步。“想”的人没权利。梁思成的美丽设想永远无法实现,悲哀的北京城建就让它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有一天。。。出现这样的对话。。。

转自开心网:
A:中国有首都吗?

B:有啊!这么大的中国怎么会没首都

A:是哪儿?

B:哎呦,这您还真问着我了,不知道!

A:听说是北京啊?

B:北京?北京哪儿啊?没这地儿…

A:我还问了12580,客服说没这地儿…

B:这就对了!没事儿…..翻历史资料查查吧!查完告儿我……


。。。直到有一天全中国成了钢筋水泥的荒原。。。。。


鲜花

臭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耳冉子 2010-7-11 10:41
这三十年毁掉的文物肯定比之前多!

这可都是无价之宝,真令人痛心!
回复 hellenal 2010-7-12 00:03
回复 水墨中国 2010-7-12 18:09
耳冉子: 这三十年毁掉的文物肯定比之前多!

这可都是无价之宝,真令人痛心!
最悲哀的是。。。无力感。。我们能改变什么。。
回复 无可就要 2010-7-14 21:04
“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地产商服务”  悲哀!
回复 音乐盒 2010-7-17 18:02
唉,真糟糕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 23:55 , Processed in 0.0299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