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paulaohua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1969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金属核历史[转自Moshday Dr.xRECHNERx ]

已有 310 次阅读2010-12-21 12:56 |个人分类:音乐杂谈|

http://www.douban.com/note/90201151/

前言
Metalcore, 只要学过英语的人就能够察觉, 这个单词是由“Metal“和“Core“两部分组成的, 所以顾名思义, 每次提到Metalcore这种风格, 我们就不可避免的要把金属以及核这两大音乐形式联系在一起. 如果以这种角度和眼光来回望这个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一路高歌猛进的重型音乐的话, 仅仅五年, 十年, 甚至十五年的时间就已经无法完全囊括它起伏波折的成长历史了. 那么, 就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看看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契机, 促成了一个这样传奇的融合吧.

第一部分Crossover Thrash

是的, 你没有看错, Crossover Thrash就是Metalcore的第一个化身, 它包括了Metalcore所必须的两个要素, 金属和硬核, 只不过是名字有所不同罢了. 对于Crossover Thrash的突然兴起, 现看起来, 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发展阶段, 当初的动机也很淳朴, 一些Hardcore Punk乐团厌倦了纯粹硬核音乐相对单一的演奏方式, 他们相对更有技术, 也很想把他们发挥出来; 而与此同时, 某些激流金属乐队也开始想要玩一些更活跃的东西, 就这样, 两个不同阵营的乐手们不约而同的开始相互靠近和学习. 神奇的Bad Brains 在1983年的专辑Rock For Light中, 又一次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从1984年开始, 在美国Berkele市一个名叫Ruthie's的俱乐部, 这场史无前例的融合运动拉开了它的帷幕. 必须提及的是, 很多Crossover Thrash乐团的早期风格是Thrashcore, 这是一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 Thrashcore是一种极端追求速度的硬核音乐分支, 歌曲短小, 配以高速的Hardcore Riff, 鼓击经常运用大段的Blast Beat,. 虽然它和Crossover Thrash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它显然不是融合金属以后的产物. 另外, „Thrash“这个词本身在八十年代曾经是用来形容Hardcore Punk的一个特征词, 所以, 你无疑可以从中看出硬核音乐对激流金属起源的影响. 就这样, 曾经从Hardcore Punk中激发过灵感的Thrash Metal又杀了个回马枪, 开始入侵硬核领域, 这在那个一切都还在探索的混沌年代, 根本不算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1985年, 就在一些乐队还处在磨合期的时候, 以Thrashcore起家的Corrosion of Conformity就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Animosity, 这是一张奇怪的作品, 有些曲目是不折不扣的Crossover Thrash, 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却是莫名其妙的Sludge 风格; 传奇乐队The Accüsed也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EP--Martha Splatterhead; 而本年度的重头戏无疑是Stormtroopers  of  Death(SOD)的处女作Speak English or Die, 这是一张因歌词而臭名昭著的CD, 而它最特殊的地方就是, 乐队成员包括了著名激流乐队Anthrax的常年固定成员Scott Ian和Charlie Benante, 重金属的背景赋予了Speak English or Die其他乐队所无法比拟的技术性和出色的录音品质, 在Megaforce的发行虽然让它的Crossover Thrash出身受到过质疑, 但这确实是一张Hardcore Punk加Thrash Metal融合典范.

时间进入1986年, Crossover Thrash的阵容开始壮大, Cryptic Slaughter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正式作品Convicted; 湾区的Attitude Adjustment带来了暴虐的American Paranoia; The Accüsed终于凑齐了The Return of Martha Splatterhead的所有曲目; 而Anthrax贝斯手Dan Lilker的Nuclear Assault完成了著名的Game Over, 换了主唱的Hirax也诞生了只有八首曲目, 硬邦邦的hate, fear & power, 他们是金属领域涉足Crossover Thrash的代表. 当然最重要的是, Crossover Thrash的触角伸向了NYHC, 著名的纽约硬核代表乐队Cro-Mags和 Agnostic Front都发行了他们各自带有明显激流倾向的作品, 不过在我看来, Cro-Mags的The Age of Quarrel远没有他们后来的作品来得爽快, 而Agnostic Front的Cause for Alarm虽然被部分人认为是Crossover Thrash的源头, 但是事实证明, 这恐怕只是乐迷锦上添花的一厢情愿罢了, 更何况, 它也不具有随后Liberty and Justice For...的那种严肃态度.这一年的很多硬核乐队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金属光泽.

1987年开始, Crossover Thrash渐入佳境, 商业上也借上了Thrash Metal的东风, 这一风格的乐队也开始与Slayer, Metallica等金属乐队同台演出. 一些Hardcore Punk乐队, 比如DIY, Suicidal Tendencies都开始投诚.  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DIY-Crossover(1987), Suicidal Tendencies - Join The Army (1987), Leeway - Born to Expire-Desperate Measures(1988), Wehrmacht - Shark Attack(1987), Cro-Mags- Best Wishes(1989), Agnostic Front - Liberty and Justice for...(1987) 以及One Voice(1992)等等.

几乎同一时间, 大西洋另一边的英国, 一些Hardcore/Punk/D-Beat乐队也开始把自己的音乐做得更加复杂和金属, 只不过作为NWOBHM的发源地, 他们的作品无论怎么听都更像是Motorhead的表弟. 1985年, 来自英格兰Peterborough的Punk乐队English Dogs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作品Forward Into Battle, 这几乎是一张完全的NWOBHM专辑. 一年以后, 伟大的Discharge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张充满Thrash Riff和尖声演唱的Grave New World. 在接下来的1987年, 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苏格兰Punk组合The Exploited居然也发行了一张Crossover Thrash专辑Death Before Dishonour. English Dogs则用一张激流作品Where Legend Began再次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进入90年代以后, Crossover Thrash的热潮逐渐退去, 因为一部分人开始厌倦它有些单一的声音, 而且, 视野更开阔的乐手也开始把着眼点放在更广泛, 更多样的杂糅方向上. 就像每一次重型音乐潮流的结尾, 最优秀的乐队生存下来, DIY, Suicidal Tendencies, Cro-Mags, The Exploited等继续前行, 一部分乐队或解散或沉寂, 还有一部分, 比如Agnostic Front则又转回了他们熟悉的硬核老路上.

Crossover Thrash的影响无疑是巨大和具有深远意义的, 在硬核/朋克音乐几次干预了重金属的发展进程以后, 重金属终于回过头来拉了兄弟一把. 经历了这次潮流的洗礼以后, 硬核/朋克音乐本身完成了一次升级换代, 即使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Hardcore Punk乐团, 也不由自主的提升了自己的技术, 意识. 在那个黄金的年代, 金属和硬核第一次走得那样的近, 乐迷也并不关心乐队的出身, 而是更看中音乐, 一些出色的Crossover Thrash作品现在仍然被“死硬“激流乐迷所津津乐道. 更为重要的是, 它让一些曾经坚持硬核/朋克“纯粹“性的人们开阔了心胸, 为以后这一领域所发生的更复杂多样的音乐融合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事实基础.

Crossover Thrash作为一个超过二十年历史的音乐流派, 至今仍然有忠实的拥趸和新鲜血液的加入.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Municipal Waste和Short Sharp Shock(SSS)等新贵又开始施展拳脚, 让人看到了这棵老树逢春的希望.

第二部分Metallic Hardcore

经过了八十年代Crossover Thrash的洗礼, 唰唰作响的Riff逐渐成为硬核音乐所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人们对标准硬核声音的定义也随之而改变了. 同时, 另一种当时硬核特有的演奏手法—Breakdown, 开始被一干纽约乐队, 如Madball, Sick of it All等所广泛使用和完善发展, 后来又被Bulldoze这类Beatdown一族发挥到了及至. 而谈起Breakdown的起源, 我们还得再次聚焦Bad Brains, 正是他们对Funk, 雷鬼乐, 金属和硬核的大胆杂糅, 才使这黑色的血液融入了Hardcore Punk骨髓, 在Bad Brains1986年作品I Against I中, 我们就可以听到Breakdown的雏形了.

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的开始几年中, 一些乐队开始探索硬核与金属新的融合可能, 他们包括Integrity, Rorshach, Starkweather, Pro-Pain, Biohazard, Judge等等, 无论用何种手法, 尽量避免Crossover Thrash那种又薄又快又跳的感觉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Starkweather沉郁的Crossbearer(1991), Pro-Pain包容Groove Metal, 说唱的Foul Taste of Freedom(1992) , 还有Biohazard的同名专辑等等, 都是日后被乐迷和年轻乐手所津津乐道的作品. 这其中,  纽约乐队Integrity的影响最为巨大和深远, 他们在91的首张专辑Those Who Fear Tomorrow中, 用一种缓慢, 黑暗, 沉重的手法演绎了硬核与金属的交响, 这与当时整个硬核的主旋律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而这张专辑无论在时间上(集结了乐队87-90年的作品), 还是开创性上, 都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金属核的开山之作, 而且Integrity的风格也被很多乐队所追随, 并被称为“Holly Terror”自称一派。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 Metalcore这个名词依然没有出现, Metallic Hardcore或者Hardcore Metal是人们当时对这种新新音乐的称呼. 个人认为, Metallic Hardcore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 明确的指出了它的根源--是的, 这个时候的金属核, 在音乐, 歌词, 背景方面还都只是硬核的一个分支而已. 而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审视的话, 你会发现, 90年代初期绝对是地下重型音乐的一个大融合阶段, 无论是Grunge还是Nu Metal, 都在不断的碰撞中渐渐成型, Metallic Hardcore毫无疑问是这其中的一个缩影.

就在这个时期,  硬核阵营开始分化, 一些1990年前后组建的乐队逐渐成熟起来, 相对于如Agnostic Front, Sick of It All, Slapshot这样的老牌乐团的简单编曲和积极态度, 新的乐队声音更沉重,Breakdown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歌词态度更消极, 歌曲的结构也趋向复杂,, 而且非常敢于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 为了以示区别, 新乐队被冠以New School Hardcore的称呼, 老乐队自然也就成了Old School Hardcore了。 一些人干脆认为, Old School的根基在Punk, 而New School则植根于金属, 这当然不是非常准确, 不过一部分New School乐队随后成为金属硬核的主力军却是不争的事实,就这样, Metallic Hardcore逐渐进入了他的黄金期, 一大批新乐队磨合成熟, 发出了他们的第一声震耳欲聋的啼哭, 这个时期的乐队和他们的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原创性, 对于金属式的硬核音乐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同时更多不同类型的极端金属乐队, 比如Slayer, Pantera, Motörhead, Death, Bolt Thrower, Metallica等等的榜样力量, 使得几乎每张专辑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声音和气质. 这期间反响最大的, 恐怕就是Earth Crisis1995年的Destroy The Machine了, 这支著名的sXe乐队在这张CD中突然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大量Groove Metal式的Thrash Riff, 凶猛的Breakdown和出色的后期制作让Destroy The Machine成为Vicotry唱片公司有史以来销售最好的唱片, 成为当时另类大潮中一朵独特的浪花. 乐队吉他手给了自己的作品如下评价: „我们经常由此被认为是第一支混合金属的硬核乐队, 这当然是错误的. 但是我们确实把它(Metallic Hardcore)带入一个新的层次和阶段. 当时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些家伙努力想让他们自己更像Pentera‘—我们都把这样的评语当成是一种奖励.“ 确实, Destroy The Machine从Pantera那里偷了很多的Riff和节奏编排,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里程碑式的一张专辑, 而且由那一天起, Groove Metal和Metalcore就开始了一段“剪不断, 理还乱“的暧昧关系。当然,  Destroy The Machine耀眼的光芒还不足以遮挡同期其他乐队和作品的多彩风景. 94到97年当中, 大量对现代Metalcore有着非凡影响的专辑涌现出来. Shadows Fall和
Killswitch Engage共同前身Overcast的Expectational Dilution(1994), 常青树, 基督教金属核乐队Zao的All Else Failed (1995)都走了一条探索死亡金属的路子, 而这两张经典作品, 前者2008年被Overcast重新录制部分曲目再版(Reborn to Kill Again), 后者成为一支金属核乐队的名字, 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这条道路不但在后来被象Day Of Suffering和Aftershock等乐队继承, 而且Overcast 97的第二张全长Fight Ambition to Kill与Darkest Hour96年的EPThe Misanthrope由于融入了瑞典旋律死亡金属, 也成为了日后红极一时的所谓Swedecore的第一批作品.

同一时期,  Merauder的Master Killer(1996),  All Out War的早期Demo,  Soulstice的Raze The Earth (1995), Pro Pain -The truth hurts(1994)等等, 使硬核与激流金属, 找到了Crossover Thrash以外另一种结合的方法. 受到当时Thrash Metal发展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激流加硬核都是抑扬顿挫, 有着不俗的可听性.

还有一个流派是我们不能遗漏的, Converge在1994年发行的全长作品Halo In A Haystack, Deadguy 的Fixation On A Co-Worker (1995), Botch97的The Unifying Themes of Sex, Death and Religiond, Cable的Variable Speed Drive(1996)等等, 让Metallic Hardcore有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发展方向, 这种风格受到早期Rorshach, Starkweather等的影响, 融合了Mathrock, Sludge Metal甚至是Grindcore, 节奏散乱, 情绪癫狂, 曲风极为自由, 旗下乐队不多且比较地下, 曾经一度被称为Noisecore, 直到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 1999那张, 开创性加入了Free Jazz的Calculating Infinity, 才有了一个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名字--Mathcore.

有一些乐队和专辑, 让人很难简单区分他们具体是什么样的金属式硬核, 同时又非常具有有影响力,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作品: Candiria和他们融合了Jazz, Alternative Rock, Rap等等风格, 大杂烩式的Surrealistic Madness(1995); 被当时誉为“史上最重型Hardcore“乐队Disembodied 的Diablerie(1997); Vision  of  Disorder的Still(1994); Morning Again的Hand Of  Hope(1996); Shai Hulud 的EP- a profound hatred of man(1996)等等.
这里还要单独谈谈Hatebreed, 这支现今如日中天的组合其实有着非常老的资历, 早在1994年就已经成军了. 主唱Jamey Jasta从一支叫做Jasta 14的乐队中退出, 带着让越来越杂糅的主流硬核” back to basics”的想法, 组成了Hatebreed. 尽管有着那样的初衷, 但是乐队在96年发行的首张EP- Under the Knife却完全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和局面, 这是一张继承纽约派传统, 同时有着大段Breakdown和Groove Metal, Death Metal影响的硬核作品, 虽然同期仍然有像25 Ta Life等风格接近且作风硬朗的组合存在, 但是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 他们都是超前的, 甚至称为金属核也毫不为过. 就这样, ” back to basics”成了“back to the future“, 他们所引导的Hardcore Punk曲风很快就被各路新派硬核好汉们所推崇, 成为现代硬核的亮丽风景中的一片明霞.

这个时期的大洋彼岸, 不再是不列颠三岛一枝独秀了,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德国, 瑞典等等国家遍地开花。 曾经的主角英伦三岛除了Ironside和Unborn在Lifeforce发行的几张专辑以外, 几乎没有什么太引人注意的作品, 这次的台柱换成了比利时. 长久以来, 西欧地区的硬核音乐不仅地下, 而且完全活在美国风格的阴影之下, 比较出名的如荷兰的Backfire就是因为拷贝NYHC搞出了名气. 但是在90年代中期, 在比利时West Flanders地区开始了一场所谓的H8000运动, 这么一个小地方, 却一下子贡献了将近五十支新派硬核乐队,这是长时间的能量积蓄结果, 也是Hardcore Metal在欧洲结出的丰硕果实. 从风格上来看, 这场运动最大的影响者是Integrity, H8000的两个标志性乐队Liar和Congress就是Integrity所开创的Holly Terror风格的忠实追随者, 只不过打上了鲜明的欧洲烙印, 他们的音乐不但更金属一些, 而且相对也更极端和黑暗. 而在H8000潮流中, 我们还听到了Regression在1996年发行的 Heartless 和Deformity 的Misanthrope(1997), 这两张作品即硬核, 又表现了比同时期美国同行更极端的死亡金属风范, 非常难得, 其中Deformity甚至后来干脆就把风格转向了死亡金属. 如果从今天回头望过, 这场运动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发掘和奠定了欧洲金属核的声音基础.

就在同时, 与比利时接壤的德国也有所动作. 提到德式金属核, 就实在无法绕过Acme这支乐队, 他们从1991年成立到1995年解散, 只存在了短短五年时间, 总共只出版了一张7寸Ep和在一些零散的合集中露面, 但是他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以至于我们今天提到的德国金属核三巨头--Heaven Shall Burn, Caliban等, 全部受到他们的启发.  Acme的全部作品, 都集中在1996年发行的To Reduce the Choir to One Soloist当中, 我们可以从这9首沉重, 扭曲, 晦涩, 阴暗, 粗糙且带有念白的曲目中发现所有Heaven Shall Burn, Caliban, 和Caliban前身乐队Aclys早期作品的根源. 他们实在是超越了整个时代. 这个时期还有Per Koro唱片公司发行的几张唱片, 如Systral 的fever (1996), CAROL 的EP prefabricated (1996)等, 这几张作品虽仍然有些德式Crust Punk的影响, 但是更工整, 更金属, 已经走入了金属核领域; 而我们的Lifeforce也开始了她传奇的生涯, 从1995年开始发行了一系列Ep和专辑, 其中包括Veil唯一的一张作品The Works(1997), 这已经是一张相当成熟的德国造金属核作品了.

让我们从德国再往东前进, 波兰的Hardcore Metal开始崭露头角, 象我们比较熟悉的乐队Frontside, 1994年就已经发行了全长作品Nie ma nadziei, nie ma strachu, 这张目前只存在于磁带上的专辑成功的融合了Groove Metal, Hardcore, 甚至还有说唱和打碟. 现在听起来, 具有相当的原创性和可听性,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而Sunrise在1997年也发行了Swedecore风格的首张EP Still Walking With The Fire, 虽然只有三首作品, 但是绝对出色, 非常具有现代感觉, 我个人认为已经超越了同期的Darkest Hour等乐队, 实在是不服不行啊.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 金属核在欧洲的这段往事, 由于受到地域, 信息和商业运作的局限, 很可能有一些极为有影响力的乐队被忽略了, 或者时间的先后与事实有所出入, 但是无论如何, 这个时期欧洲的作品在整个Metalcore的历史上有着极为浓重的一笔, 也是以后欧洲乐队可以和美国乐队分庭抗礼的传统所在)

非常遗憾, Metallic Hardcore在90年代末期渐渐被人遗忘了. 即使有着Destroy The Machine这样成功的例子, Metallic Hardcore的商业成绩总体来说是乏善可陈的, H8000的大部分一期乐队直到解散都不知道走出地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Vision of Disorder, Zao, Converge等乐队在这个阶段的风格也都有明显新金属或者另类的倾向, Earth Crisis甚至干脆在2000年发行了一张新金属专辑Slither. 一些乐队解散了, 一些走Hip Hop路线的新派硬核乐队,比如Biohazard, E.Town Concrete 等等则幸运的分到了一杯羹, 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乐队加入了进来, 金属式硬核作为硬核音乐的一种,与传统硬核乐队一同巡演, 狂欢, 也在Deathwish Inc.,Epitaph Records,Eulogy Recordings,Lifeforce Records Trustkill Records和Victory Records等著名厂牌继续续写着自己的传奇。

经过这十年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金属核技术风格与意识形态都业已成型, 涌现了大量经典作品, 给后来者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而后期的渐入地下和自成体系, 让后来Metalcore的全面爆发积蓄了力量. 千僖年过后, 天边黑云滚滚, 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第三部分 Metalcore
进化---我们都是瑞典人!
九十年代末期直到刚进入二十一世纪, 几乎所有金属核乐队都处于比较地下的状态。 虽然有着固定的乐迷和圈子, 但是,在他们的字典当中是不存在像“迎合口味”,“流行”这样的字眼的, 这个时期的作品,对比当今的金属核音乐来说, 也是是相当难以下咽的—粗硬的吉他Riff, 干涩的录音, 大段的Breakdown和没头没脑的念白. 当年一些乐队的名字, 比如Arma Angelus, Maharahj, December, Martyr A.D, One King Down, Point of No Return, Skycamefalling, Stampin' Ground等等,  大多孤独的隐没在时间这个无底的漩涡当中.  Metalcore名词业已出现, 不过整个金属核还没有脱离Metallica Hardcore时期的影响. 当时的金属核领域有两个倾向, 一是各种子风格之间的区别逐渐明显起来, 同类型乐队增多, 比如Mathcore旗下的Daughters与Swedecore先驱Undying的风格鸿沟是巨大的, 再也不象他们前辈那样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而且, 更丰富的音乐类型, 甚至包括Glam Metal都开始被杂糅入硬核音乐. 二是一些乐队, 特别是那些在九十年代末期组建的, 金属成分越来越明显, 对于一些重型音乐的入门者来说, 金属乐和金属核在某些时候难以区分, 包括Victory Records, Trustkill, Ferret Music, Lifeforce Records, Goodlife Records等唱片公司旗下的部分乐队开始有了这种倾向, 比如Victory Records下的老牌Metallic Hardcore乐队Bloodlet, Strife, H8000的奠基人之一Liar, Lifeforce旗下的Cataract, Caliban, Heaven Shall Burn等等, 在2000年左右发行的专辑都极为金属化, 而且在正统硬核领域, Hatebreed这种偏向重金属风格的Hardcore影响力越来越大, 出现了很多追随者.

世纪交叠的前后, 一批来自美国的金属核组合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这其中包括Shadows Fall, Killswitch Engage, All That Remains和资历更老一些的Darkest Hour. 这些乐队毫无例外, 风格都是融入了旋律死亡金属的金属核, 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但是, Shadows Fall, Killswitch 和All That Remains这三支有亲属关系的乐队与他们的祖先Overcast, Aftershock; Darkest Hour在2000年发行的The Mark of the Judas与他们之前的EP, 在风格上都有了一定的区别, 他们的死亡金属部分不再颗粒感十足, 不再有着相对黑暗的抡拨部分, 音乐本身更紧凑, 更据攻击性, 也更清晰了, 另外硬核部分也被人为的压缩, 金属式硬核时期两种风格的平衡性被彻底打破了, 天平偏向了金属一边. 毫无疑问, 这些乐队的灵感全部来自哥德堡之声的盛行, 甚至可以更确切的说, 是来自瑞典的In Flames, 回头看一下In Flames在美国的走红轨迹, 从打开名气的The Jester Race, 到红透了的Clayman, 瑞典人对金属核的贡献是出人意料的巨大, 大到The Mark of the Judas, Behind Silence and Solitude, Somber Eyes to the Sky这几张作品都不约而同的有典型的In Flames式木吉他演奏曲目, 正所谓无心插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Shadows Fall和Killswitch Engage都在自己的唱片中加入了清嗓演唱, 这在当时的金属核作品中是比较罕见的.

2002年, Killswitsch Engage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Alive or Just Breathing, 这张唱片将乐队清嗓与硬核吼叫穿插转换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主唱Jesse Leach的倾情演唱以及乐队在Riff编写上的天才表现, 让Alive…成为一张绝对经典的金属核唱片. 这一年, Shadows Fall也发行了他们精雕细琢的The Art of Balance, All That Remains出版了他们凶狠的首张专辑Behind Silence and Solitude. 经过多年的沉淀, 今天回头看过, 这绝对是三张顶尖的金属核CD, 不仅在音乐上出类拔萃, 而且内页设计也有相似之处, 自成体系. 不过在当年, 它们一下子让各大重型音乐媒体措手不及, 一些人甚至错误的把他们作为美式旋律死亡金属来评论, 而且这几张作品的黄金般的品质并没有被马上发现, 只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罢了.

纵观摇滚音乐的历史, 任何一次潮流, 都绝不是空穴来风的产物, 往往都是力量积蓄的成果, 而且伴随着大量在风格上有微妙差异的乐队的出现. 其实就在这三支乐队赚够了眼球的同时, 更多种类丰富的乐队已经开始初露峥嵘了: 有与他们同样风格的If Hope Dies, End This Day, Bleeding Through, 偏向死亡金属的The Acacia Strain, Glass Casket 等等,  而2001年, GOODLIFE RECORDS发行了AVENGED SEVENFOLD 的SOUNDING THE SEVENTH TRUMPETS, 这是一张有着MELODIC Hardcore和Glam Metal元素的有趣金属核作品. 著名厂牌Relapse一直是核类音乐的支持者, 它旗下的Uphill Battle, Burst, Burnt by the Sun等乐队融合了Grindcore, 另类音乐和一些Sludge风格, 显得卓尔不群. Victory旗下的Dead To Fall的首张Everything I Touch Falls To Pieces(2002)同样也是瑞典派金属核的一员, 不过, 我个人认为2002年Atreyu在Vicotry发行的Suicide Notes And Butterfly Kisses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他们不仅仅玩起了最时髦的旋律死亡金属, 还把甜腻的Emo带入了金属核当中,  Atreyu并不是唯一的一支把曾经从硬核中分离出去的风格又带回金属核的乐队, Poison The Well在2002年发行的全长专辑Tear From The Red , 把Post Hardcore和Metalcore天才的嫁接在了一起, 称为日后金属核的灵感来源之一. 在德国, Lifeforce不仅贡献了Heaven Shall Burn, Cataract, Caliban和技术超群的Fear My Thoughts等德语区金属核乐队, 他旗下的美国乐队Between the Buried and Me则把金属核推向了一个非常Progressive的方向. 另外, 除了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 Converge这样的老牌乐队, 像The End, Blood Has Been Shed, A Life Once Lost, Curl Up and Die等Mathcore乐队都渐渐成熟起来.

尴尬的启航—NWOAHM

回望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头几年的主流重型音乐领域, 人们逐渐对于那些跳跃的节奏, 大杂烩式的另类重型音乐集体审美疲劳. 传统的节奏, 刷刷作响的连贯Riff, 爽快的唱腔又开始流行起来, 重金属音乐终于要慢慢回潮了, 但是很可惜, 曾经的英雄Metallica们, 早就被另类音乐冲击的七零八落, 迷失方向.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几只嗅觉灵敏的年轻重型乐队抓住了机会: Lamb Of God, 这支深受Pantera影响的极端乐队, 在第三张专辑As the Palaces Burn(2003)及时调整了方向, 演绎了一张充满爽快Thrash Riff和Groove Metal律动的作品, 一下子挠到不少歌迷的痒处. 曾经的新金属组合Chimaira, 也在他们的第三张全长The Impossibility of Reason找到了感觉, 褪去了Nu Metal的松散, 这张时髦的Groove Metal唱片一下子得到当时在搞同样风格的Slayer的赞誉. Coal Chamber主唱Dez Fafara组建的DevilDriver, 也走了一条同样的道路. 这几张专辑创造了惊人的销量, 就这样, 一批美国本土的“改良“Groove Metal乐队趁着天时、地利、人和, 被推上了风间浪口. 由于Groove Metal和金属核的亲属关系, 在加上Shadows Fall, Killswitch Engage, All That Remains对金属核的一些改造, 使得他们的音乐听起来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超甩的重型Thrash Riff, 嘶吼的主唱, 特殊的节奏感觉(Breakdown), 大部分人就把他们做为一种全新的风格来看待, 而这些乐队也真的开始在一起巡演了. 据说在一次巡演当中, Chimaira主唱Mark Hunter穿了一件印有“NWoAHM“(New Wave of American Heavy Metal)的T-Shirt, 这个名字本身是对三十年前“ NWOBHM“的一次引用和致敬, 我同时也不相信Mark Hunter当时就是认真的, 但是这个称号却鬼使神差的叫开了, 频繁出现在那几年的媒体和网站上, Metalblade, Roadrunner, Century Media等重型音乐的头号厂牌, 拼了命似的猛签这种类型的乐队, 2003年的Ozzyfest立刻多出了NWoAHM乐队的身影, 不少人相信, 新的金属风暴终于来临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Shadows Fall们的成功, 让很多金属核乐队看见了金光闪闪的希望, 一大堆过去听起来又苦又涩的组合, 摇身一变, 抄起顺耳的瑞典式旋律Riff, 加上好听的清嗓, 马上就会受到一批又一批新乐迷的追捧, 得到一纸丰厚的合约, 唱片销量也会一路高升. As I Lay Dying在Metalblade发行的Frail Words Collapse(2003), 卖出了二十五万张; God Forbid的Gone Forever(2004), 曾经冲到Top Independent Albums的第三十四位; Unearth的The Oncoming Storm(2004)也上了Billboard专辑榜的第105位, 卖了十多万张. 那几支Metalcore的领头乐队, 自然也赚了个钵满盆满:换了Blood Has Been Shed的新主唱, 变得更旋律和时髦的Killswitsch  Enage, 他们2004年的The End of Heartache最终卖出了五十万张; Shadows Fall同年的的The War Within卖了三十万张; Atreyu的The Curse(2004)也有三十五万张之多; All That Remains的This Darkened Heart(2004)听起来多少有点土气, 所以只有十万左右, 但是他们好日子还在后头, 后来居上的Trivium凭借第二张专辑Ascendancy(2005)一举跻身一线乐队, 这张有着Metallica风骨的唱片最终获得了Guitar World's 100张全世界最伟大吉他专辑的52位. 而在德国, Lifeforce旗下的组合几乎被几大唱片公司挖个一干二净, 这些乐队在大厂牌的首张唱片全部脱胎换骨, 再加上Narziss, Deadlock等有些资历的组合, 德语区Metalcore很快就成为据美国之后的另一股全新势力, 无论是Caliban的The Opposite from Within还是Heaven Shall Burn的Antigone, 都无一例外的成为金属核的经典唱片.

至于所谓的“NWoAHM“, 没过多久就不再有人提了, 因为人们发现, 除了Lamb Of God, Chimaira, 很难再找到新的Groove Metal乐队了, 虽然有翻唱经典金属的3 Inches of Blood, 即时髦又复古的改良Sludge乐队Mastodon等少数几只新贵, 一批又一批涌现的几乎全是新新老老的金属核乐队, 而且他们来自全世界多个不同国家—真正的事实是,  Metalcore的又一次黄金期来到了.

辉煌—一锅更大的杂烩

2004年到2006年间, 玩旋律死亡的金属核乐队就像青蛙过街, 多得数都不过来, 而且全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 这种风格也相应的得到了Swedecore的称号. 很多不错的乐队映入眼帘, 包括The Agony Scene, Arise and Ruin, August Burns Red, The Autumn Offering, Diecast, Haste the Day, Himsa, It Dies Today, Light This City, The Red Death, Still Remains, War Of Ages等美国乐队,; 澳大利亚的I Killed the Prom Queen, Parkway Drive靠着火热的澳洲气质征服了一批乐迷; 欧洲方面自然也是不甘寂寞, 比利时输送了Morda,  Arkangel,  Chimaera等超强力组合, 德国也吐出了Neaera, Maintain,  Machinemade God   A Traitor Like Judas等旋律出众的乐队. 匈牙利的BRIDGE TO SOLACE, 英国的Mendeed, 一直都在活跃的波兰老牌乐队Frontside, Sunrise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南美, 亚洲甚至非洲都出现了不少追随者, 一时间,瑞典人的旋律式Riff和孔武有力的Breakdown如雪片般漫天飞舞, 这些乐队的巡演也挤满了热情的歌迷, 很多金属老炮的演出都无法与之比拟.

同一时候, 金属核也被分成许多子类, 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独孤求败的Hatebreed不再形单影只, 在连续发行了极为出色的Perseverance(2002) 和The Rise of Brutality(2003) 以后, 2006年的回归专辑Supremacy博得了一个满堂彩, 他们由于音乐质量, 资历和主唱Jamey Jasta的名气(MTV2台主持人之一)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很多硬核乐队开始改变风格, 追随他们的脚步, Walls Of Jericho 的 All Hail The Dead (2004), Throwdown 2005 年 Vendetta, First blood的 Killafornia (2006), 100 Demons的同名专辑(2004), Terror的One with the Underdogs(2004)和Always the Hard Way(2006), Born from Pain的In Love With the End(2005)和War(2006), 我们都能听到他们那种极为金属化, 激流化, 同时又极为强调Breakdown的重型舞蹈. 这种风格也一度被称作Moshcore, 这不是一个很贴切的称呼, 因为从音乐本质和歌词的内容上看, 无论多么Metal, 多么流畅, 它仍然保留着Hardcore的特点, 只是新派硬核音乐偏向金属的一个趋势而已. 要知道, 硬核领域仍然同时有着Have Heart, Bane, Verse这样的复古派乐队.

作为硬核音乐和金属的第一个组合方向, Thrash Metal加Hardcore的组合自然还是屡试不爽.无论是Cataract的With Triumph Comes Loss(2004), Kingdom(2006),  Full Blow Choas的Wake the Demons(2004), Within the Grasp of Titans(2006), Sworn Enemy的The Beginning of the End(2006), God Forbid的IV: Constitution of Treason(2005), Hurtlocker的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2006)等等, 全部都是能够让人甩段脖子的作品, 甚至还出现了Watch Them Die这种兼具Crust感觉的“Kvlt“乐队.

晦涩的Mathcore风格也找到了更多的支持者, 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和Converge从Miss Machine(2004), No Heros(2004)带来了”可人”改变, 一些另类的倾向让音乐明显变得更加动听. Norma Jean, The Chariot和The End等后来居上, 逐渐挑起了大梁. 而The Number Twelve Looks Like You, Psyopus, The Tony Danza Tapdance Extravaganza等乐队把Mathcore带入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极限层次, 技术, 人声和节奏的变换如走火入魔般的癫狂, 这样的脑力激荡和肾上腺刺激让很多人上了瘾. 美国也出现了Black Market Activities这种专攻Mathcore的厂牌, 它旗下的Ed Gein, Architect和纯器乐演奏乐队Behold... The Arctopus受到很多Mathcore乐迷的追捧. 必须得提及的是, Mathcore的振兴还要归功于一些横跨类型的音乐组合, 这其中即包括有点Groove的A Life Once Lost, 非常progressive metal的The Human Abstract; 融合Sludge和另类金属的The Ocean, Apiary; 动静结合, 混合Screamo/Emo风格的The Bled; 走死亡金属路线的Into the Moat , Ion Dissonance, From a Second Story Window; 多少偏向Grindcore的Car Bomb, Destroyer Destroyer等等.

这个时期, 有一种现象非常有意思, 一些Emo, Screamo等Post Hardcore乐团也参与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核类音乐大爆发. 比较突出的是Victory旗下的Aiden, Thursday, Endwell, Silverstein, The Hurt Process, 还有甚至融合Pop Punk的A Day to Remember等组合, 他们在音乐中加入了很多工整的金属技法, 配上情绪化的嘶吼和清唱, 一下子就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欢. 当然还有一些更重型的乐队, Across Five Aprils 的Collapse(2005), Destroy The Runner 的Saints(2006), Drop Dead, Gorgeous的In Vogue(2006), Phoenix Mourning的When Excuses Become Antiques(2006)等等作品, 即保留了Metalcore的凶狠, 又有Emo/Screamo的流行潜质, 相当的引人注目, 在这些乐队身上, Metalcore和Post Hardcore可谓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我们已经不能把他们简单的单一归类了. 这其中的翘楚Underoath , 凭借2005的They're Only Chasing Safety和Define the Great Line(2006)两张作品一举登顶, 在全世界范围内一骑绝尘, 特别是Define the Great Line, 不但登上了Billboard Top 200的第二位, 首周就卖出了98000张, 这是金属核领域迄今取得的最好成绩了. 更有趣儿的是, 经过美国乐队Horse the Band的一番努力, 这个类型还产生了Nintendocore这个怪胎,  Nintendo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在乐队演奏中,用键盘或者电脑模拟出任天堂红白机游戏的音乐效果. 它本质上是Screamo/Emo的一个变种, 却也小范围的掀起了一些波澜.

硬核与死亡金属的结合可以追溯到90年代中期的Metallic Hardcore时期, 在这次金属核全面爆发的当口, 这个曾经冷清的子类也变得热闹起来. 后期得到了Deathcore的称号, 熟悉Brutal Death Metal的朋友可能会知道, 这个称呼实际上是借花献佛, 因为“死亡核“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986年, 德国著名的碾核乐队Blood的一张磁带小样就取名为“Deathcore“, 1987年, 另一支德国Grindcore乐队甚至把Deathcore作为他们的名字. 后来, Deathcore被用来形容比如早期Suffocation,  Criminal Element, Skinless这种把Breakdown和少量硬核技法融入Brutal Death Metal的纽约派残酷死亡金属的, 当然还包括著名的马里兰乐队Dying Fetus. 二十一世纪初期, 我们还只能听到The Acacia Strain这样融合传统死亡金属和Groove Metal的金属核乐队, 但是2002年, Glass Casket的一张Demo给Deathcore加上了新的注脚, 这张名为To Cherish A Falsity的小样, 在硬核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Brutal Death Metal成分, Blast Beat, 沉重的吉他Riff, Sick的Breakdown, 高速扭曲的吉他Solo……这张小样的意义非凡, 因为它预示着死亡金属加硬核将走向一条技术化, Brutal化, 甚至脱离核类音乐的不归路. 2003年, 三张重要的作品彻底改变了Deathcore的含义, 它们是All shall perish的Hate.Malice.Revenge, Animosity 的 Shut It Down和The Black Dahlia Murder的Unhallowed, 这三张CD都大量借鉴了上述老牌残酷死亡乐队的手法, 技术过硬, Riff编写即干脆又多变, 鼓击的力量, 清晰度和速度完全是其他金属核乐队所不能比拟的, 同时它们又拥有着更多的Breakdown, 嗓音也更浅, 更硬核化. 由于当时瑞典核的泛滥, 它们都在音乐中或多或少的加入了旋律死亡金属的成分, 特别是Unhallowed, 完全是一张Brutal化的瑞典核. 至此, Deathcore为Metalcore打开一扇通向更多可能性的大门, 它的追随者很快就接踵而至, 在开始的几年中, 我们听到的都是一批一批的类The Black Dahlia Murder乐队, 比如Through The Eyes Of The Dead, Bring Me The Horizon, burning skies, I Declare War, As Blood Runs Black, With Blood Comes Cleansing等等. 但是很快, The Red Chord的Clients(2005), Despised Icon 的The Healing Process(2005), Suicide Silence的EP, Job For A Cowboy的Doom(2005), 彻底摈弃了旋律死亡金属, 给Deathcore带来了新派残酷死亡, Grind, 甚至是Math的各种眼花撩乱的新风气, 越来越多的乐队开始加入进来,  Deathcore的前途看来一片光明.

还有一些乐队, 它们并没有被风格束手束脚, 自成一格, 闯出了自己的名气; AVENGED SEVENFOLD在2005年的City of Evil中完成了一张向Guns N' Roses看齐的Metalcore 作品, 经过一年的辛勤演出, 这张专辑卖出了八十万张之多. A Perfect Murder紧紧抓住了Pantera这个大神, Strength through Vengeance(2005)为他们赢得了Pantera接班人的称呼, 虽然本质上它们仍然是一支金属核乐队; Evergreen Terrace结合了Melodic Hardcore, 在Sincerity Is an Easy Disguise in This Business(2005)以后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带有强烈Southern rock感觉的Every Time I Die, 2005年发行的Gutter Phenomenon, 成功的打入The Billboard 200的的71位和Indie榜的第10位; 同年, 来自威尔士的Bullet for My Valentine凭借他们的处女作The Poison横空出世, 这张专辑全世界范围内卖出了五十万张, 让Bullet for My Valentine一举加入了金属核“名人堂“. 尽管很多人把他们归类为Swedecore, 但是The Poison其实是一张融合了Metalcore, Thrash Metal, Melodic Death Metal以及Emo演唱的作品, 各个部分结合的天衣无缝, 又热又辣, 让人爱不释手, 同样的还有风格更杂一些的The Devil Wears Prada, 搅笑的德国乐队Callejon等. 除此之外, Bleed The Sky, Deadsoil, Destiny, Demon Hunter, Manntis, Sinai Beach, By Night, Inhale Exhale, A Dozen Furies, Catherine等用他们极有个性的声音, 填补了类型化后留下的空间.

http://www.moshday.cn/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7 07:16 , Processed in 0.02844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