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gabrelle162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17843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新疆汉族群众学习维语的重要意义

热度 2已有 891 次阅读2010-7-16 08:56 |个人分类:新疆|

      昨日回家,除了火车站显得比以往更加秩序井然(当然是加大力度维护的)之外,一路所经之处表现均很平静。由于从车站直接坐车回家,所以并没有看到更多的情况。
       回家之后,发现电视装了机顶盒,频道增加了很多。我留意了一下,打着新疆台标的,大致就有十二个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非汉语——维语、哈萨克语、蒙古语之类。虽然听不懂,但饶有兴趣地看了几个台,当时是新闻时间,发现这些台在新闻之后有些自己制作的新闻类访谈节目,出镜的除了本民族节目主持人之外,还有各类操本族语的专家。
       由此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大家都共同生活在新疆这片大地上,但由于电影电视广播报纸这些传媒内容的区别,使我们在直接经验之外所了解到的外界信息有了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族群对现实世界与生活观念的巨大差异。直接的例子:我和我的邻居不是同一个民族,虽然住在一起,但每天我们关心和谈论的共同空间发生的事情及观念却全然不同,我们彼此完全不知道对方知道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进而在遇到一些矛盾时,发现近在咫尺的这位邻居的所思所想完全不能理解。
       这是一种意义重大的分裂,尚未发现其好处,但其恶劣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完全无法预知。
      有意思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正是我们英明伟大光荣正确的所谓“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政策”。不然,那些新闻传播文化出版领域当中的民族语种频道与出版,都象汉文界似的靠自己自负赢亏,那些设备,节目能有几家维持得下来?的确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却客观上造成了观念上的分裂,这恐怕也是当初设计政策时始料未及的后果。
       所以,在新疆的汉族人要意识到这个观念鸿沟的存在:如果和你比邻而居的人每天所关心的公共事物都与你不同,你的安全感有保障吗?经过去年的事件,还有人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政府部门吗?在大力推行双语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非汉族人口能够通过媒体了解汉人的公共话语,但反过来,只有越来越少的汉族人能了解少数族群的公共话语,那个封闭的空间,不是少民群众自己隔离出来的。在独自娱乐的同时,他们只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被疏离感——就象小朋友玩游戏时,一个没有人跟他玩,人家也不带他玩的孤独小孩的内心感受一样。现在的民汉合校是个很好的平台,但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开设一些当地主要少民语言文化课程,不需要太多,有和没有,效果会大不一样。

鲜花

臭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海底隧道 2010-7-18 15:26
汉语是国语,在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各种传播媒介上的语言都应该以汉语为主。
非汉语的泛滥必然导致文化思想方面的隔阂和分裂。
在学校开设当地主要少民语言文化课程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关键是不要再人为的扩展少数民族语言的覆盖面。
回复 svman 2010-7-22 16:49
支持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01:58 , Processed in 0.0292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