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0591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140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一地狗毛 郭德纲的扬名历史 [煮酒原创]

已有 525 次阅读2010-8-11 02:42 |个人分类:评论杂谈|

申明:近期在外网发现有本人的一些原创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

郭氏“幽默”耐不住寂寞,终又折腾出了动静,而这次折腾的招数还是老套,却颇吸引眼球。原因是郭氏这次针对的“东家”是一直直挺自家的媒体BTV,而这个直挺当然包含曾经捧红的成分。

可是,对于此次事件,孰是孰非?稍有良知挖掘者,自嘲闷笑,按AC会员DDMM2008的话说,是狗咬狗两嘴毛。呵呵,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不过这一地的狗毛,街井市民还是喜欢做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草根野地还有腐木败叶做为滋生的营养,何况这郭德纲的扬名是从“臭”开始走红的,而有些人却愿意闻“臭”而起舞。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直至15岁。

1987年,郭德纲的父亲因认识天津文化馆的一名职工,把郭德纲带到文化馆来,从而认识了后来的馆长杨志刚。

1989年,郭德纲与相声演员靳金来和杨志刚一起吃饭,靳金来劝说杨志刚收郭德纲为徒,同时靳金来自己也收郭德纲为徒,这样两个人都有了传人,这在相声行里叫“一门两不绝”,杨志刚当时就默认了收郭德纲为徒。

郭德纲在杨志刚身边待了七年,学了很多东西。不过在《郭德纲自传》中,郭德纲基本抹去了他在天津的那段历史。写到“馆长”,说只教了他三段相声。这一点,让杨老艺人很是不服,特别是郭德纲的“相声要提倡纯娱乐”的说法,杨老更是不赞同,他说:“相声不能只是逗人乐,纯娱乐也要健康,相声是文艺作品,要有主题有思想。”

不过,这只是杨郭“师徒官司”的花絮,真正的矛盾焦点是,郭德纲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叫郭德纲》的文章,文中称杨志刚用公款装修自己的房子以及与女同事同居。从而,让杨老大为发火,一张状纸诉讼于法律。

可惜,这场官司杨老输了,输在郭德纲写的“《我叫郭德纲》一文中虚构杨志刚用公款装修房子、和女同事同居”等事,“不足以证明郭德纲的行为达到了情节严重的地步,因此不构成诽谤罪”。

这样的判决,杨老当然不服,可不服有什么用,早知如此,杨老你就不应该在艺能上言传身教;不应该在1994年郭德纲伪造签字冒领钱财时,出手相救;不应该在郭德纲偷走原单位行头时,还留有余地。再说了,遭遇白眼狼,又不是仅此你一家,还有靳金来呢。

靳金来先生对郭德纲比亲儿子还用心,把一腔心血全都给了他,唯恐他不成才,不但把自己的一身本领都倾囊传授,还领着郭德纲去别的艺术家那里学习,可是郭德纲不仅对外面完全抹杀了这个老师,甚至走了以后连一次都没有来看过他,而他却一直把郭德纲当作义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靳金来先生过世时,大家觉得靳先生一生只有郭德纲一个徒弟,郭德纲应该在场,于是就又给他打电话,靳先生的儿子还在电话里跟他说“兄弟,咱爸死了”,但郭德纲还是没有出现。

如果说郭德纲的艺术成就是靠对前人的“抽板”,那么对好友汪洋的老婆甩“包袱”、对老相声评论家于万海先生进行人身攻击等等,就是创造相声这个艺术的新成就?

郭德纲是出名了,据说他的“纲丝”不比韩寒的少,他追寻着所谓的市场,抄袭传统相声的名段改为自己的段子,比如:“骑马前行”改为“骑摩托车前行”;“卖挂票”改为“卖吊票”等等,在2005年冬,网络与媒体的相互追捧之下,成为郭大师的名作也就成了真事。

反正这个世界已不要脸皮,什么艺德、什么廉耻,只要有市场、只要有炒作,再摆你BTV一刀又怎样?再老路重演一遍又怎样?反正一地狗毛,谁又管你这是癞皮狗还是京狮犬留下的呢?

只是我现在为原北京剧场负责人袁鸿,暗暗担着一颗心,哪一天他不会成为那一地狗毛中的其中一根呢?

因为袁鸿靠在京城戏曲界的广泛人脉,成为郭德纲在北京成名的“伯乐”,当郭德纲率德云社全班人马去天津举行了第一次“大剧场”演出时,袁鸿带着北京十多家媒体一起跟去,自此对郭德纲的报道开始“井喷”。

那一日2005年11月5日,是郭德纲开始扬名千里的分水岭,是袁鸿一手炮制成功的。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9 20:23 , Processed in 0.0289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