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糊涂君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3559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了解你配饰的玉

已有 550 次阅读2011-9-28 20:36 |个人分类:杂文原创

了解你配饰的玉

有一种石头,在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从众石头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社会权力的标志。后来,三王五帝都用它沟通天地神灵,王室贵族用它体现荣耀富贵,烈士君子用它比喻道德情操,世界各种宗教或在它上面寄托仙灵,或把它当做法器,或者用它改流生态风水,直到今天,这种石头仍然价值连城,举世青睐。这是一种什么石头?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玉石,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珍爱着一两件玉坠或玉件、、、“玉”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力?我们佩玉、戴玉,家里面还摆放玉,难道仅仅是因为玉名贵么?

未标11 拷贝.jpgACerun: yes"> 玉佛

     (玉挂坠)                     (翡翠弥勒)

石中之王——玉之贵气。

玉的吸引力,首先来自玉的贵气。俗语:“黄金有价玉无价。” 玉的取贵,这句话给以了很直白的体现,也即玉至少比黄金贵。另一个更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从“玉”字及带有“玉”偏旁的汉字中,体现出来玉的贵气。

“玉”,从“王”从“点”,王者,万民领袖,九五之尊,点者,当属美石,《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王者配饰美石,构成了气象非凡的“玉”字,玉之“贵”,不言自喻。

汉字中,凡与玉相关的字,都体现者一种独特的美与贵。如:

“宝”,“宝”字寄托了汉文化中很深的含义,宝不同于财,更不同于利,虽然财与利“宝”皆而有之,“宝”与“财”“利”最大的不同是因为“宝”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就是“吉祥”,也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福佑。宝的这层含义说明“玉”能给人以福佑,这不是虚无缥缈的。中国道教有各种法宝,其中很多法宝都与美玉有关,如众所周知的玉如意,佛教中更是把玉作为吉祥七宝,玉最多。家中有玉为宝,至秒之极。

未命名 拷贝.jpg    

道教:玉如意                   佛教七宝(二种)

“国”,直观理解这个字,是疆域之内有“玉”,这里的“玉”含义似乎更深刻:其一、口中吐玉,此玉当指政令,也即政令如玉,政通人和,民心安然;其二、国中有玉,首先可以代表国家有人才,人才为玉,一个国家,没有杰出人才,没有爱过志士,还有什么希望呢?其次代表国库充实,《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孔子也说“富而后教”。如果国库亏空,财政赤字巨大,必然物价飞涨,国将不国;其三、此“玉”为王者所配,暗指国家政权统一,上下井然有序,必然是是太平盛世,如果政由多出,一国三公,则百姓必然无所措手足,一盘散沙,四方割据混战将随之而起。

 “玺”,也就是皇帝手中的“玉玺”,这可是贵气十足的一个字,王者之贵,全贵在手中有“玺”,这个“玺”代指什么?代指政权,进一步地讲,有“玺”的天子才叫真天子,没有“玺”的天子,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毛主席发表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就是这个意思么?所以“玺”字所体现出来玉的贵气,更是非同凡响。

 汉代玉印

        清代玉玺                      汉代玉玺

用玉祭祀。《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既然是国家大事,那祭祀所用的物品必然非同寻常,这些物品是什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玉。《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这段话说明,古人曾把美玉做成“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器具,并安排在不同的祭祀场合。比如,祭天焚玉,祭地埋玉,祭水沉玉。

点击返回          玉圭                                玉璜

                            

 

玉琥                                苍壁

 

玉琮(《白虎通·文质篇》        玉璋(《礼记·祭统》:“大宗执璋”)

曰:“圆中牙身玄外曰琮”。)

《诗经.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这是说周天子在大旱之年祭天求雨时,带领百官用尽了国库中的美玉。这从侧面说明了古人心目中的各种神灵都喜欢美玉,喜欢人们把玉当作礼物送给自己。《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了晋国和楚国的一次战争,其中就有一段河神向楚国主帅子玉要一顶用琼玉做的帽子,开战前夜,河神托梦给子玉说:“畀予,予赐汝孟渚之麋。”意思就是你给我那顶帽子,我能使你作战胜利。但子玉舍不得将琼玉帽子祭祀给河神,因为这顶琼弁玉纓刚做好,自己还没带过。后来,河神没得到玉制的帽子,而子玉也战败自杀。《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蓆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这里包括东皇神所享用的以及地上人们敬供的物品,都和玉有关。玉在上古被广泛应用到祭祀仪式之中,应该是后人用玉来改观风水的先河。

王室权贵应用生活应用方面。如秦始皇的玉冕,象征至尊至贵,

古代曾用玉钺、玉斧、玉刀等做帝王仪仗,以仗威严

                  汉代砖壁画

 

 

       玉 钺                        玉 刀

另外朝臣手中还有玉圭。《尚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这是说舜用玉告诉天地众神自己成为国家首领,舜祭告天地之后,最为重要的一个仪式是“辑五瑞”,这是什么意思?是收回了四方诸侯手中的玉圭,也就是上面的“瑞”字。《礼记》:“诸侯执圭。”玉被应用于文武百官上朝所执的这一仪式,一直延续到到封建社会末期。《红楼梦.好了歌》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这里的“笏”就是政府一、二品大员上朝时用的玉板,曹雪芹用“满床笏”来衬托贾家数代的富贵。玉圭起初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集官衔与官印于一体,是国君及四方诸侯权力的唯一信符,奇贵无比。再如各种随身携带的玉玦、玉镯、玉牌、玉带钩以及首饰方面的玉钗、玉簪、玉坠儿等等,那方面的应用就更为丰富了。

玉玦.jpg 玉玦红山文化.jpg max-12.jpg

出土古玉玦:环形带缺口的玉璧,满者为环,缺者为玦,警戒自满。

玉坠.jpg  玉牌.jpg

         故宫翠坠儿                   唐代白玉佩

皇室玉佩.jpg 出土春秋陈国公主琥珀璎璐

             故宫翠佩                                 春秋陈国公主玉饰

 

慈禧 玉簪.jpg 唐代玉钗.jpg

清代宫廷玉簪                            唐代宫廷玉钗

 

005.jpg 慈禧玉镯.jpg

             高原血玉                                 故宫翡翠手镯

(双手手重叠捧玉,足见主人珍重之心)

 

玉类器皿、玉类装饰

从这些精美、灵巧的玉饰上,可以看到浓烈的时代气息,以及其主人那种天真的爱美之心,当然,最明显的还是她们显赫身份背景。

太上比德——玉之德器

人道的最高追求,莫过于“德”,《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这就是人生三不朽,三不朽中“立德”为首位。可以看出,“德”的在中国人价值体系终的分量。德是什么?德是一种感动,什么感动?是人在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做出对他人及社会有很大益处的事,使得很多人为此而产生情感上的感动与精神上的影响,这就是德。《·盘庚上》 “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易 · 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这说明,“德”与“做事”有关,相关处就是获得别人的认可,获得民心,民心如何获得?可感动而获得,如何感动,非付出巨大努力的有益他人之事,不足以感动之。这就是“德”。古来有谁做到这一点?圣人、贤者、君子,他们的事迹传说,虽经历百年千载,人们仍然对他们感恩戴德,比岳飞,即使今天,走到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坟前的人们,心中还是由不住涌起一股凛然正气;

西湖岳王庙中岳飞像

如周恩来,即便在今天,每当提到他的名字,看到他的照片,人们都心怀感动,心怀敬意。为什么?因为大德所在。

                     周恩来

对于这些千古流芳、道德高尚的人,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用各种仪式纪念他们,用各种文艺形式宣扬他们,还用日月、高山、大海、以及红梅、青松等事物来赞颂他们,在用来赞颂他们的所有事物中,还有一样非常特别的事物,那就是作为希世之珍的美玉,也就是用玉来比喻君子、贤者、圣人。用玉比人,源远流长。《诗经.周南》:“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诗经.秦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从这些传神的诗句中,使得人从容貌与本质上,都已是玉的活化。

再如老子说的“圣人衣褐怀玉”, 孔子也说“君子如玉”,并且细分出玉有十一德,汉代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更神乎其神的说自己的恩师就是一块黄石,应该也是玉一类的石头,再如其它“君子必佩玉”,“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就更多了。传统文化中,“玉”,构建着人们心目中尽善尽美的道德价值体系,而且由“玉”来构成的这个价值体系,绝不是没血没肉苍白无力的,这里面生动地记录真惊心动魄的故事。

苌弘化碧的传说。玉与德的互相联系,流传最早的应该是苌弘化碧的传说了,《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文中记载的苌弘是春秋时期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他对周王室忠心耿耿,有着修齐治平才略,但不幸在一场卑鄙的政治倾轧中被诬陷为汉奸,卖国贼,而被离间流放。苌弘无法辩驳不白之冤,又实在不甘受此奇耻大辱,就自己剖开胸腹,以谢天下。他死后,当地官吏百姓怀着万分怜惜的心情,用玉匣子把他的鲜血盛起来安葬在北邙山。三年后,因为掘土迁坟,玉匣被打开时,人们发现,苌弘的血已化成晶莹剔透的碧玉。苌弘的爱国精神和忠心不二的品质,激励着后来无数的仁人志士。秋瑾《饮酒》:“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苌弘化碧这个传说,使玉有了最初的刚正忠直的品德。

                      苌弘像

卞和献玉及完璧归赵说。韩非子:“楚人和氏得玉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和氏璧天下闻名,而卞和也成了中直的化身。卞和璧还有一个名垂千古的故事,就是“完璧归赵”,为了保护这个稀世之宝,赵国名臣蔺相,如冒着生命危险,差点与和氏璧一起粉碎在秦王的宫殿内《黄帝内经》:“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是说生命是最可贵的,然而像卞和、蔺相如这些人,却甘心牺牲生命,来护卫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所护卫的已经远远超出玉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与智慧,来捍卫一种事实与真理,捍卫一种不可屈辱的国家尊严,他们在面对昏庸之君、蛮横之主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体现着他们的不屈、敬业、爱国,这些可贵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步融化到他们献身的玉里,与玉相映生辉。

 

      

卞和                    蔺相如

以玉比德,自孔子论玉起,逐步趋系统化。《礼记·聘礼》“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在此,孔子把玉石系统性的赋于“品德”内涵主要几点是:

温润而泽是说“玉质地温润,如君子有仁爱之心”;

缜密而栗,是说“玉的纹理细腻清楚,如君子有条理、严密的思维”;
廉而不刿,是说“玉有棱角但不割人,如君子行为方正,但不刺人的宽容”;

垂之如坠,是说“玉佩戴在身上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如君子时刻的谦卑”;

瑕不掩瑜和瑜不掩瑕,是说“玉的美质与瑕疵不互相遮掩,如君子的忠厚不欺”;

圭璋特达,是说“玉作为圭璋的应用,好比君子从政建功立业”,这也是儒家“学而优则仕”,积极用世的一个理想吧?

《管子》玉有九德,“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抟彻远,纯而不淆,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其后,《荀子》玉之七德:“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说文》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此时,中华民族对玉的理解,已经远远高于玉的物理性质,已经上达到很高的、系统性的道德层面,玉已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精神内涵,使得玉文化的生命力更为强劲。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玉于德”还在被不断的深化。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这里,把上升到了“气节”的层面,“宁为玉碎,不威瓦全”的气节,激励着后来无数的民族英雄志士,使得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更为坚强。

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更体现了一种淡泊、高洁的情怀,充满人生更为高远的精神追求。

再如《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上寄托的道德观念,再此以深化到小学启蒙教育的层面。

当然,玉的道德理念绝非阳春白雪,和者甚寡,恰恰相反,在民间底层文学中,受玉之道德影响的文学体裁蔚为大观。如《水浒》中的“玉麒麟卢俊义”,《倚天屠龙记》中的倚天剑,都是在用玉流露着道德的影子。如《穆斯林的葬礼》为一生殉玉的韩子奇,他所表漏出的道德气息虽然凄美失落,但最终还是能打动不同民族的人的心灵,使得人们对流传深远的中华玉文化频起眷意。

                        玉皇大帝

再如《封神演义》中的玉皇大帝,天皇管理天界,地皇管理地下,人皇管理人间,而玉皇大帝除了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对于天地、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都得管,他的属下有管理学务的文昌帝君,管理商务的关圣帝君,管理工务的巧圣先师,管理农务的神农先帝,管理地方的有东岳大帝、青山王、城隍爷、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管理阴间的有酆都大帝和十殿阎王。玉皇大帝真可谓权倾宇宙。然而人们什么称他为玉皇?除了取玉的至尊至贵之外,应该也与“玉”至公至正,德器无比的含义分不开吧?只有具备像玉一样品质的领袖,应该才是万民所敬仰的领袖。

人石相养——玉之灵气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说玉有感情,玉会高兴,也会流泪。

《大戴礼》曰:“玉在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这是说玉能感应到水土,幽微灵秀地,主要是因为有玉。

这些说法,虽说夸张,但流露出一个鲜活的气息,那就是“玉有灵气”,玉器能传神。社会上至今还流传着 “玉为主人挡灾挡祸”的各种传说,好多都描述生动具体,真真切切,令人不得不信。借玉讨个吉利气,讨个好运气,已经构成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及心理现象。比如人们随身带的玉镯子、玉戒指,还有按照自己的生肖属相佩戴各种玉饰,还流行“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还有在家中客厅、卧室活着办公室、会议室、大厅的合适的位置摆放一些造型大方、厚重、威风、吉祥的玉石雕像、玉石挂件,这都是为借玉的灵气,构造一种风水格局。玉之灵气的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寺庙中香烟缭绕中的玉佛了,它们作为人与神沟通感应的桥梁,传递虔诚福佑。

白玉观音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其实,人们对“玉之灵气”的运用,要远早于我们现今宗教界的神仙佛陀,因为三大宗教产生于2000多年前,而人类用玉来敬天理地的用法远在数千年之前,尤其古人死后下葬时大量用玉的现象,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兴隆洼遗址出土玉珏 兴隆洼遗址出土玉珏耳坠

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出土——玉珏、耳坠
     (距今约一万多年前,属旧石器时代。)

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多年,其遗址出土玉玦、玉珠类器件一百多件;河姆渡文明距今6000多年,其遗址出土了各种彩石和玉玦、玉珠、玉管等;后来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时期的玉刀、玉戈、玉面罩、、、这些时候,老子、孔子、佛祖等圣者还没有降世,文明初开,但古人已经很重视用玉沟通鬼神了;又如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玉剑、玉玦、玉琏,汉代的金缕玉衣,玉兽,玉簪,玉版等等,如此大量用玉随葬,是为什么?这个时候,袁天罡、李淳风、杨公、郭璞等风水师还没有临

世,他们随葬的玉件摆放方位等等,为什么这么奇特?

点击返回

(汉代金缕玉衣)

点击返回

西周青玉面罩

  (青绿色玉质,面罩由13块各形玉片组成,它们分别代表人面的前额、眉、眼、耳、鼻、腮、嘴和胡须,合成五官七窍。形象写实如生,此玉面罩是迄今所见最早一例。)

所有这些,应该都和玉的不朽、玉有生气有关。好生恶死,是人之天性,人为万物之灵,前提是人在活着的时候,人在死了之后,还可以成为万物之灵么?人死后,血肉之躯形同草木,俱化泥土。当然,化为舍利子的高僧圣佛人不在此列常。如释迦摩尼佛祖,一世修行,功德圆满,不朽之身,化做七彩舍利子,来证明生命的神奇,也给为成正果,苦心修行的人以无限的希望,苦海有岸,天堂有路。

佛祖讲经图

 

佛祖七彩舍利子

佛祖、圣人可以不朽,常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和佛祖、圣人的不朽相比,但常人也希望能有不朽之身。既然美玉在地下深埋亿万年,依然能通透亮丽,生气氤氲,是否可以借玉的不朽使自己也不朽?玉有生气,是否可以借玉的生气,使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获得重生?"晋代葛洪在总结前人用玉随葬的情况后,在《抱朴子》中提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这句话是说,人的生气从九窍流失,所以腐朽。但如果用金玉堵上九窍,则可以不朽。这类神乎其神的说法,使用玉随葬的风气更为流行。最为突出的当属“玉含、玉握以及九窍玉”了。

点击返回

汉白玉蝉

(盛行于西汉晚期,多用作敛葬口含玉,取蝉清、脱壳、复活再生的意义。)

东汉玉豚

(是握于死者手中的葬玉,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九窍玉

(是指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

死亡,是人类面对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死后有知还是无知,直到现在,谁也说不清,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主张关心“生”,不主张花精力妄想死后;而佛家直接是讲彼岸的事情,基督教也分出天堂、地狱,无神论者,虽然口头断言死后无知,但他们依然不敢间断对“生与死”做研究与解释、、、死生的问题说不清楚,但在死亡这个主题上一直运用玉,说明玉应该有超出石头本身的一种气息吧?

古代除了随葬用玉,还有服食用玉的记载,如古代“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列仙传》中记载嫦娥偷取王母及诸仙人服食的灵药,就是由丹砂、云母、美玉、代赭石等等物质构成,而且帝王权贵对服食用金玉炼成的仙丹可得长生的逻辑深信不疑,如秦始皇、汉武帝、三国魏晋人主权臣士大夫,及以下的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大臣兼文学家韩愈等等,都服食仙丹,汉武帝还把公主嫁给一个炼丹的道士,但后来就把道士杀了,因为骗局败露了。吃仙丹成神仙属一派胡言,《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石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就是对这种理论的彻底否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包括韩愈等,他们死时年龄还不算老,应该都与服食仙丹中毒有关。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是对当时盛行服食“五石散”等金玉炼就仙丹,以期成仙的社会实况的清醒认识。但这些现象也说明,人对玉有着特殊的联想。

                      炼丹图

玉之灵气,除了体现在炼仙丹等荒诞不羁的传说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客观信实的资料值得参考。《本草纲目》有记载: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还有近百种玉石用于内服外敷的医方。现代科技对玉也分析:玉石中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如金、银、硅、锌、铁、硒、镁、锰等,人经常佩戴玉,玉中的微量元素就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能有益人体健康, 例如,锌元素可以激活胰岛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抗癌、防衰老。 锰元素可以参与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防止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血管粥样硬化等。硒元素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有害重金属如镉、铅等对人体内的毒害。东南大学生物工程系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研究表明:玉石具有类似人体的一种种特殊的“电磁生物场”,这种场能产生一些波,这些波对人体血液循环、细胞组织活化等等方面确有裨益。所以,中医有一种观点是,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而经常佩戴玉器却能好转,这应该有以上科学道理。

所以,传言玉之灵气,绝非虚语。

如何用玉——玉与风水运程

玉在今天,依然贵重,依然堪比圣德,蕴含灵气,所以今天对玉的运用,还得讲究些方法方式。古代用玉,不外乎实用与虚用两大类。今天虽然环境略有改变,但玉的用法,大致还是沿袭古人为主,稍不同处是需跟上时代的变化。何为实用?即用实实在在的玉,也即用玉的质;何为虚用?自然就是用玉的“神”而已。无论实用还是虚用,多和风水、运程相联系。

玉与风水有关系么?有,首先从风水这个概念说起,《诗经.公刘》: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中记述周人一位杰出先人领袖公刘,在一次选址迁都时,对新都城的环境从山峦形势,阴阳向背,流水走向等方面做的实地考察,距今大概3000多年,这是古人重视环境风水的最早记录。东晋郭璞对风水做了较为详备的论述,《葬书》提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这里的“气”、“风”和“水”是抽象的概念。气者为何?是自然界的生气;“风”者为何?是自然界的各种力量;“水”者为何?是自然界生命的基础构建。生气为很么要乘风?俗语“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很恰当的解释,天地间的生气不是凝固于一处的,是周流六序,变化流动的。生气又为什么“界水而止”?《周易》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古河图(传说7000多年前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抽象而成)

金、木、水、火、土五行起始于水,也即水是万物孕育生长的原始构建,生气遇能静,静则根生,继而长出万物,然后又互相影响,《周易.系辞》:“水火相射,八卦相荡。”就是这个意思。这些生气的互相影响,其直接体现就是各种能量、力量的或者生合、或者冲克。也就是人类社会的生老病死、成败兴亡。阴宅坟地有风水,阳宅家居也有风水,同样,公司办公环境,单位大院等等都存在风水因素,甚至一个人的衣饰气质、面貌、学识等等,都能构成一个风水局。玉为山水钟灵,蕴含着自然很强的宝气,本身就是一种风水。越是美玉出现的场合,越能聚集各种生气,从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诸气煞,玉皆而有之。

青龙玉hongman白虎玉玄武玉

所以玉,对改善风水及运程有一定作用。所以人们用实在的玉,比如佩戴玉饰,摆放玉器,也用虚的玉,比如名字里带个玉字,或者建筑物等取玉的形、、、

先说玉之实用,这又分阳用玉与阴用玉。阳用就是将玉用在佩戴、装饰、器物、陈设等方面;阴用就是将玉用在祭祀、下葬、镇物、法器、庙宇、祠堂、佛像等方面。

当今用玉,普遍为阳用,也就是涉及玉的配饰,摆设类。关

于随身佩戴玉饰,如与挂坠,玉佩,玉镯,项链,耳坠等等,用玉,首先要体现美,协调,这是一种气质。身上经常佩戴美玉,服饰搭配得当,人则精神焕发,心情不好,看看美玉,也会好转。另外,举止、言行也会变得更加稳重大方得体,一则只要人身上佩戴玉,行为举止必然格外注意,因为得避免把玉磕碰损坏;再则,对身上与佩玉之美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玉一样的气质,从而,走路仪态也如龙翔凤翥,谈吐气质优雅大方,好运连连。

《诗经. 有女同行》:“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

将。” 从诗中可以想到这个环佩美玉的女主人公轻灵优美的脚步声;

《诗经.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这位佩戴美玉的贵族的从容气度,他驾车的马匹每走一步,佩玉声,銮铃声,铮铮琅琅,节奏感鲜明,凸显大气。试想,今天开车的人,车中挂一块美玉,于“一路平安”应该有帮助。

春秋车马模型

对于什么人适合佩戴什么样的玉,佩玉又有哪些宜忌,以下说法可以参考:

        青玉:东方木主仁,卧室、办公室,长者、开拓者,属相猪、兔、羊,象征生。

        红玉:南方火主礼,客庭、会议室,年轻人、求婚者,属相虎、马、狗,象征旺。

        白玉:西方金主义,庙堂(纪念碑),属相蛇、鸡、牛,命硬者、掌大权者。

        黑玉:北方水主智,属相猴、鼠、龙,个性强者。

        黄玉:中央土主信、主和。宜于企业家,中年人,不宜少年儿童。

        图案:属鼠忌羊型,属牛忌马型,属虎忌蛇型,属兔忌龙型,属猴忌猪型,属鸡忌狗型。

        年龄:老人忌佩白玉、黑玉;儿童忌佩白玉,黄玉其次。此白指苍然无生气之白,白如凝脂玉膏、鲜亮晶莹当别论。

        场合:丧葬仪式中,忌用红艳及翠绿类,犯冲克。

 

《三元经》:“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何为地善?何为人荣?

善地就是吉地,吉地有生气,秀气,且不犯冲煞。像家中养德金鱼、植物宜忌摆设的玉器类,本身就是一种生气,自带吉气,所以,对这些物件的摆放,也自由讲究,《宅书》:“修来路即无不吉,犯抵路则未当安。”大体以下说法可参考:

 

        方位:择主位、吉位、旺方。玉需养,位至不合适,不得养玉之法;当然,有不得力或者冲犯之方,可用玉生之、当之,甚或镇之;

        大小:家中所摆玉器,大小需与摆放位置及空间协调,《宅书》:“宅有五虚,令人贫耗。”虚者,空间过大;

        神仙佛像类玉尊,如果请进家门受香火,需考虑时间因素。

        玉器件不可与杂物堆放,择清洁安静的地方放置,有利玉的生气。

 

玉在阴用方面,如墓葬类,仪式较多。但阴用方面的玉,多以白为主,如纪念碑为什么都用汉白玉?而不用红色或者其他颜色的玉?再如天门前金水桥,一色白玉;再如北京白塔寺中的白塔,纯白至顶,顶部冠一奇大铁盘箍,据说重达三吨。《大清会典》记载此白塔起报警的作用,实际上是北京城的一个镇邪之物,以补全风水。用玉改流风水,古法异常繁多,几乎各大寺庙皆有之。

 

北京妙应白塔寺

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其实,选玉最重直觉,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什么玉适合自己,

自己喜欢什么玉,自己心里最有感觉。直觉人人都有,或强或弱而已。《左传》记载楚武王伐随,感觉心荡而知大限将至;《史记》记载汉高高祖刘邦过赵国,听到自己住宿的地方叫“柏人”,而感叹将受迫于人而离开赵国,于是躲过赵相贯高等刺杀。即使在近代,蒋介石在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会议时,看到人员杂乱,直觉有危险,从就躲在办公室很少出来,结果躲过了爱国义士孙凤鸣专门针对他的刺杀,而汪精卫当了替罪羊。毛主席在直觉方面的传说也非常多,当今很多大企业家也非常推崇直觉。所以选玉以直觉为主,也有同样的道理。

 

玉之虚用,比较宽泛,大致在以下方面:

 

取玉之名,古有秦穆公成仙的爱女弄玉、大文学家宋玉、巾帼英雄梁红玉、清代文字大家段玉裁,近代如齐白石,白玉也,今人黄光裕,谐音玉也,还有回良玉、、、因为玉凝聚着品德、风骨和美丽,名字中带玉或玉的讲义,也可以加深自己玉一般的内涵与气质。

取玉之神,用玉的颜色或画面或类似玉的其它物品,为了体现玉的内涵,从而产生玉的感染力或吸引力。这方面多应用在家庭及物品装饰,或者文艺创作方面,偶尔确实会产生真玉一样的效果。如古代屋檐琉璃鸱吻:

鸱吻

玉之虚用还表现在取玉之德,即借玉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气质。如玉慎染,人之交往也慎染,《论语》颜回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为。玉主敬。敬是人一种很高的修为,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敬意长存,贼自何来?曾国藩衣饰从来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写日记,每一天过得都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最终功盖当朝,名满天下。东晋王敦,生活奢华放肆,视天下珠玉财物为粪土,史载,王敦好纵酒放歌,一边放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一边手持稀世玉如意,敲击桌上的玉壶等,以之玉如意损毁,玉壶豁口。晚年敬意全无,野心造反,未成,重病而亡。贱玉亡身,王导是也。玉戒贪,非大德者不积玉。《周书》:“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以自焚。”和珅堆金积玉;慈禧,收受天下美玉;再如巨黑文强,收受美玉宝器到麻木的地步。玉者,天下人之财富,财富如水,水要流通,欲将天下美玉都堆积到自己家里,不能流动,不亡何待?爱玉,适可而止,玉虽属财,然属天下之财,让财富动起来才能造福,否则,祸患接踵而至,贪玉败德。

用玉的最高境界是“人即玉”,爱玉者必先善身。所谓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养玉的最终还是人,其身不善,如何能养玉?玉有自己的风水,人也构成自己的风水格局。如一家之主,就是一家风水所在;一个企业的老总,就是这个企业的风水所在;玉对环境有影响,作为一家之主,一个公司之主,对家庭、公司、都有巨大影响,尤其杰出的人,都能对子女及身后数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人是整个家族的风水所在,他们不似玉,但胜似玉。

玉之实用与虚用,都有巨大价值,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下去

 

 

北京糊涂斋主人

笔于辛卯年孔子诞辰

电话:13691146104

E-mail:fhc115@126.com

http://blog.sina.com.cn/hutuzhaizhuren


鲜花

臭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糊涂君 2011-9-28 20:57
一个图都看不到?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3 17:49 , Processed in 0.03573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