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YANNSHENG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3917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碧血青天 第十六回 三湾整编气象新

已有 808 次阅读2011-8-24 16:50

       

第十六回 三湾整编气象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在文家市刚刚鼓起一点士气的起义部队在莲花山下的芦溪栽了一个跟斗后,又回复到了原来低沉的状态,同时,部队严重减员,不足千人。部队已成惊弓之鸟。一些人悄悄扔下枪,不辞而别,而队伍前前后后此起彼伏不断传来伤病员痛苦的呻吟,其中夹杂着军官鞭打士兵的刺耳的皮鞭声。现在卢幼心牺牲,部队会不会又沿着旧军队的老路子走下去?老茅更加忧虑。

    莲花是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区县,以产煤而闻名。起义军顺利攻下莲花县城,总算打了一个小胜仗,士气稍有恢复。这时候统帅不足一千人的名义副将余洒渡有想法了,背着老茅私自召开军事会议。老茅决心煞一煞余的威风,让他知道这还是红旗会领导下的军队。老茅作为秋收起义的总策划,在部队中有很高的威望,许多中高层军官看到余洒渡大耍军阀作风,所以对他大不以为然。人心的砝码悄悄地向老茅一边倾斜。

    稍事休息之后,队伍接着前进,终于到达了有一个里程碑,永新县的三湾村。集合队伍,枪居然比人多,这是以后相当长的时间仅有的一次,共计600余人,700多枪。三湾村属赣省永新,群山环绕,50多户人家,算得上是山区的大村子了。地处四县交界,做小本生意开杂货铺的特别多,阡陌交通,人来人往,比较热闹。但是在1927929日这一天,除了老茅率领的秋收残部,再也不见一个人影:当然鸡犬相闻还是有的,毕竟百姓仓促跑反,一时半会的也带不走。于是,小军驻扎,圣人元帅奉命带领特务连冲着四周的远山喊话。特务连口吐莲花,终于从山上感动下来几个年高德劭,白发苍苍的老人:兵荒马乱的年月,但凡有生的希望,那只能留给来日方长的年轻人。回来一看,果然鸡也在,鸭也在,连旺财也好好的趴在门口抽懒劲;士兵们虽然个个衣衫褴褛,但为人和气,时不时热情张罗着要帮忙驱赶屋子里、院子里的小强们。于是安心回山招呼众人,三湾村便又重新恢复了昔日的热闹嘈杂。
      但这个时候的老茅,心情注定是沉重的:这支队伍跑得跑,伤的伤,亡的亡,只有600多人了,而且官多兵少,枪多人少,长途跋涉,屡受打击,疾病流行,环境艰苦,不少人,尤其是国子监出身的知识分子们,大多失去了信心。逃跑那时候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行军途中脱逃的人都35成群,相约而去。知识分子三分热情,遇到困难就先吓退了。老茅估计从这个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以后就设法帮助其改造。后世颇有些无聊之人总是八卦老茅在燕京帮忙整理图书的经历,自说自话促狭地认为老茅因为受到了白眼,怀恨在心所以打击报复。一位电波怒汉,两性砖家,行为艺术家针对伊甸园里的男女说过一段很拉风的话,转送给这些人也很合适:你们就是井底的一只蛤蟆,自己看到的天也只能有井口那么大啊。
       
老茅眉头紧蹙到929日的三湾,终于放开手脚,施展了一系列大动作。那个时候的队伍,包括蓝旗军,基本上就是沿袭金国的经验,先是争取部分旧军队起义,而后派驻监军加以改造,然后投入战斗。这个设想没有成功,但旧军队的习气却是存留了下来。这样的一支队伍,打打民团还可以,遇到正规军肯定一触即溃。探索自己的道路,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这个只能靠老茅自己摸索了。
      猛人就是猛人,这个当然难不到他老:老茅马上召开了会议,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三湾,水塘遇险的那一幕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老茅的眼前。他分析,他死里逃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些民团是只为吃粮而当兵的雇佣兵,所以会那样敷衍了事。而眼下的这支队伍呢?老茅吸着劣质的烟草,陷入沉思中。要改变雇佣的现状,必须要使士兵不挨打,要有主人的感觉。老茅扔掉烟头,对部队进行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士兵委员会对军队官长的工作可进行监督。红旗军官兵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时候,井冈山看不到官打兵的现象了,不过,人们偶尔会发现,士兵们有时在长官的屁股。起初据说没收地主家的一个鸡蛋,也要由士兵委员会来平分(汗一个,那肯定要煮熟了才能分吧),有点绝对平均主义了。以后持续了一段时间,队伍改造好了,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士兵耳濡目染,服从命令听指挥,那就慢慢取消了。当然士兵委员会后期也有点出格,比如说以后的七月分兵,八月失败,士兵委员会就难辞其咎。
        
从这一天开始,旧式薪饷制的雇佣军才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新生,尽管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但凤凰涅磐,最终成就了以后的工农子弟兵。至于南昌起事,那只是开了第一枪,军队还是拿饷卖命,也是骄兵悍将,46不分的丘八居多。比如说,同样的残部,朱厚帅的人更多是骗吃骗喝,抹嘴走人,走进当铺,柜台上要求当掉手榴弹换几个零花钱——老板哪敢收啊,导火线还在他们手里攥着呢。

    三湾建军,编制是一个团下辖二个营,一个营编制三个连,一个连七十五个兵;最高指挥官是守备,由国子监一期生陈浩南担任(以后二打茶陵撤退后,企图带兵叛逃被毙),副守备徐子庶(陈浩同期叛逃被毙),幕僚长韩长剑(陈浩同期叛逃被毙),监军宛希贤。三营千总是红云长张子涛,副千总长髯公伍昭豪,监军何生科。两个营,六七百人,兵者诈也,虽然是只能凑够两个营,但编制是一营和三营。这样好啊,打起仗来敌人总的派兵防备着传说中的二营。每营各三个连,还有一个特务连,监军就是圣人元帅:所以能打仗的就是七个连。当然还有辎重队,卫生队,以后备受重用的留学生何上飞,这时候在卫生队做监军。既然官多兵少,那么多出来的官就成立了一个军官队,余洒渡和苏先军等人就在其中,他们已经对前途完全丧失信心了,悲观沮丧,所以重点是自身进行改造。大浪淘沙,或者自然淘汰,剩下来的那就是精华了。老茅再一次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宣布个人留去自由,但是不要拉队伍带武装走,愿意溜号的发给五块钱作路费。这个原则老茅一以贯之,倡导终身,对于个人行为老茅总是宽容的说天要下雨啥的,但拉队伍走搞分裂那可就不行了。
       
三湾改编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便是加强红旗会对军队的领导。各级战斗部队都设有红旗会的监军,保证了红旗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这个创举虽然还达不到红旗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但是给军事力量这匹野马套上了缰绳,这个缰绳以后越勒越紧,必然遭遇反弹:以后还有老茅和厚帅之争,还有儒帅的八面美人,一直到古田会议才算功德圆满。老茅以后颇为感慨,觉得这样起码保证了队伍即使失败,也会做到溃而不散。其实蓝旗会各级也有监军之职,但却无法效仿,这是个千古之谜,常凯申晚年猫在海岛上也想不明白。以后朱厚帅率领的2829团八月失败,老茅带病坐着担架去迎还,途中夜间遇袭,部队被打散;但第二天清晨聚拢队伍,发现只少了一个担架兵;过后回到井冈山上,发现这位仁兄找不到大家,自己千里迢迢回到井冈山了。
      在这三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老茅第一次朦胧地提出了以后的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相结合的思想:军事力量结合地方,武装地方,同时可以安置伤员。老茅几天后送枪给袁文采、王北斗就是这个思想;以后攻城略地也是率先武装地方的赤卫队。这和南昌余勇的28团自私的敝帚自珍是天壤之别,这就是眼界啊。

    在三湾,老茅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老茅在广州农讲所的学生,现在是袁文采重要幕僚的陈目平。

 

      第十七回 井冈山下表赤诚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4 05:51 , Processed in 0.0264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