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聆风王子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982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高盛魅影笼罩中国——谁来审判高盛?

热度 2已有 199 次阅读2010-5-4 00:36 |

高盛魅影笼罩中国——谁来审判高盛?
“这如同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追求一个世界顶级的明星。”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为成功收购沃尔沃欣喜不已。但当我们看到收购背后洛希尔公司、高盛等知名投行光鲜的名字时,我们不禁为现在人们的一片欣喜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高盛魅影不散TCL、联想是前鉴
吉利收购沃尔沃:警惕重蹈“空瓶”覆辙
■《环球财经》编委 白益民     ■  本刊特约记者 王维     ■  本刊记者  林鹰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一个让人“欣喜”的消息从瑞典哥德堡传来,吉利控股集团(0175,HK)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已正式签约。这笔对外披露为在凝固剂约18亿美元收购资金加上9亿美元流动资金的收购,是中国汽车业史上最大的海外交易。由于沃尔沃品牌隶属福特公司(F,NYSE)旗下,路透社撰文称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可算作中国版的“亨利·福特”。
李书福脸上写满了笑容,与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th紧紧拥抱。
且慢高兴!据此前月余媒体披露,吉利控股在竞购沃尔沃的全程中,“伴随着洛希尔公司(NM Rothschild,在国内其以“罗斯柴尔德”而闻名)、美国高盛等国际知名投行的身影”。
仅仅半个多月后,华尔街传来更加惊人的消息,2010年4月16日,当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欺诈”起诉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说:“今天上午(4月16日高盛被指控)之前,许多人还认为高盛运作良好。我想,现阶段没有人愿意再和高盛扯上关系。”
当我们把时光回到2009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蔓延,美国金融立国崩溃,多家银行倒闭,克莱斯勒与通用汽车相继破产,华尔街被千夫所指,高盛等投行被定义为贪婪之徒、万恶之源。
实际上在美国,高盛早就臭名昭著,它甚至是“贪婪”、“欺诈”、“我活不顾你死”的代名词。然而在中国,高盛等外国著名投行一直被“神化”着,成为被崇拜和被拉拢的对象。就像此次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中,甚至有舆论称高盛是吉利的“财神爷”!
果真如此吗?
干邑白兰地的空瓶贸易
在华尔街的并购贸易中,有一种称之为“干邑白兰地的空瓶贸易”。产自法国的干邑白兰地味道自不必多说,瓶子的设计更是精美。顾客以为瓶子里装入了美丽的干邑白兰地,但是卖家却转手把里面的东西腾走了,只把空瓶卖出去。
德国的德利银行曾为了收购一家投资银行花了大价钱,以为买了瓶“干邑白兰地”,结果这家公司最大的资产——两个创业者一个卖掉了拥有的股份大赚一笔后退休回家,另一个也辞职创建了新公司,德利银行欲哭无泪,售空瓶者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华尔街上,干邑白兰地的空瓶贸易更是投行惯玩的花招。
2009年3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吉利控股突然停牌,当日中午12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大厦,李书福大笔一挥,以2.571亿港元签下了已经破产的变速器生产厂商澳大利亚DSI公司,洛希尔公司作为吉利的并购顾问负责了并购活动的运作及寻找私募基金提供财务支持,还牵线吉利以最短的时间与Baker & McKenzie律师事务所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签署了服务合同。
此事的蹊跷之处在于,从吉利接到收购邀请、考察到签下合同仅仅用了40天。40天能考察什么呢?投行除了在做本份内的事情,更多心思是急于把业务做成,至于合适与否那是你的事!因为他们要拿的是手续费!
李书福迅速挥出的大笔之下,是否有着对国际知名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本能信任?
要知道,安永并非没有“前科”。在雷曼兄弟破产后,美国破产法院法官詹姆斯·派克(James Peck)曾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痛斥负责审计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投行的严重过失,使得该行酿成美国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并导致1929年大萧条后最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此外,吉利买到了什么?一家号称“全球第二大”的自动变速器公司。
这家名为DSI的公司是一家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自动变速器专业供应商。但是,DSI远没有吉利以为的“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那么强大,汽车专业人士早已指出:“DSI变速箱厂只生产4速和6速的自动变速器,它只算是全球独立于汽车制造商之外的第二大自动变速箱生产厂家,与博格华纳 、德国ZF、丰田的爱信精机等并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选手。”
也就是说,DSI变速器公司并不是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仅仅是在独立于汽车厂家外的自动变速器供应商的名单中位列第二。另外,未来将是7速自动变速器、8速自动变速器、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和CVT无级变速器的天下,在2006年时,这4个产品的开发便已是目前的进度。也就是说,3年来DSI没有后续开发,而开发能力丧失,不能对新产品开发将意味着永远失去竞争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吉利买下的DSI实非主流。
DSI创办于80年前,是专业的变速箱企业。目前DSI拥有的成熟产品是4速变速器和6速大扭矩自动变速器。而7速自动变速器、8速自动变速器、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和CVT无级变速器的研发仅停留在概念开发层面,目前尚未到产品开发阶段。由于其独立于整车企业,且只生产变速箱一类产品,因此极为倚重研发能力,即DSI需要不断研发出新产品,才能取得稳定客户。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DSI的经营开始不断出现险情,1987年博格华纳出手卖给了英国轮胎和橡胶公司,2002年DSI的所有者又变成后来垮台的ION公司。
两次易主,使DSI的研发人才损失过半。人才流失潮在2006年后愈演愈烈,在2006年前后,奇瑞接洽ION公司,从DSI挖走了部分研发人员,成立了奇瑞澳大利亚研发中心。目前担任奇瑞汽车研究院副院长的朱新潮,当时担任DSI高级研发主管,他被奇瑞挖角后也带走了一些人才。今年2月DSI破产前,又有一批工程师加盟奇瑞。目前DSI内,占总员工1/6的研发中心几乎成为空城。
今年4月,吉利主管技术的副总裁赵福全曾说“7速DCT的研发,85%是我们做,15%他们做”,听话听音,如果将其解读为“DSI只能出15%的力”,恐怕并不为过。
如此一来,DSI到底是瓶干邑白兰地,还是一个空瓶呢?按照华尔街的逻辑,这是吉利需要评估的事情,而不是洛希尔公司的考虑范围。
高盛的算盘
拿下DSI之后,李书福觊觎沃尔沃之心更为急切,如何保证能够成功收购呢?我们前文提到洛希尔公司除了作为吉利的并购顾问外,还负责为吉利寻找私募基金提供财务支持。洛希尔公司最后选定的目标便是老朋友高盛,在中行去年试图收购洛希尔公司股份时,我们就曾看到高盛担任洛希尔公司的顾问。
并购往往需要巨额资金,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与并购,对资金的需求更加紧迫,高盛不但能在资金上给予吉利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洛希尔公司深知高盛与福特的深密关系;2008年12月李书福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会见了福特方的代表——福特董事、高盛前CEO桑顿,李书福便也深知高盛能够接触到福特核心管理层。
2009年3月高盛便与吉利之间开始了接洽,2009年9月23日,高盛旗下一家名为GS Capital Partners的PE基金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正式投资了吉利集团子公司吉利汽车,注资约3.3亿美元,成为吉利汽车的第二大股东。该可转债2014年到期,年息3%,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按最初换股价每普通股1.90港元,转换为约9.98亿股吉利汽车新普通股。如果不予转换,债券将按面值赎回。此外,GSCP将获得约3亿股认股权证,每1份认股权证可认购1份普通股,最初行使价为每普通股2.30港元。该交易的财务顾问,就是洛希尔公司。
事后高盛宣布这是一项战略投资,将对吉利汽车持股三年以上。其花3亿多美元投资吉利,还是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根本目的不是帮助吉利去收购沃尔沃,而是希望通过入股吉利获得超额投资回报。这与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汽车的目的如出一辙。
高盛首先看上的便是国内汽车业的潜在市场。尽管金融危机使全球汽车业一片萧条,但中国汽车市场如日中天。其次,不排除高盛也打着一旦吉利沃尔沃海外上市,高盛可为其承销商这一算盘。而高盛一直在中国被视为投资界的风向标,通过信息的披露,制造概念,遥控市场,所以高盛即掌握市场话语权又通过旗下PE基金掌握股票,将盈利完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我们看到高盛选择的是稳妥的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2.45亿美元可转债、0.89亿美元认股权证)。这与当初联想收购IBM筹资方式类似,其时三家美国PE购买了联想3.5亿美元优先可转债,并附加了一定的买股权。这些可转债的年利息为4.5%,具有极大的优势。如果联想经营很好,他们可以随时转换为普通股套现。退一万步讲,即使联想倒闭,他们也会最先得到偿付。
就在高盛投资吉利的近段时间,随着吉利控股的股价连长,高盛账面盈利最高时达2亿多港元。如此划算的投资,谁不愿意往里砸钱?
在今年2月《证券市场周刊》刊发的《沃尔沃陷阱?》一文中,作者写道:“高盛进入的逻辑及路线图似已明晰——高盛适时切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福特的信任感,高盛将吉利汽车的资产注入设计成了稳赚不赔的长期攻略,低点进入,资产注入后高点脱手。”
哭笑两由之?
洛希尔公司、高盛分别与沃尔沃、福特有着密切的人脉关系,网络盛传,洛希尔公司 “超级四人团”,正是由洛希尔公司、高盛、福特三方老员工组成。花旗投资研究评论称,“沃尔沃还欠着福特35亿美元未偿贷款,而且未来5年还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一旦沃尔沃被卖掉,将为福特花费浩大、最终失败的高端汽车战略的完结画上句号。”
当然,对于洛希尔公司、高盛来讲,这是一笔难得的大买卖机会。
2010年4月17日《经济观察报》披露,根据吉利与沃尔沃签约前一天递交到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融资结构说明》文件,“吉利收购沃尔沃价格为18亿美金,并将在交割日根据合同约定的价格调整机制进行调减,收购资金由注册资本金和国内外银行融资贷款构成。后续资金包括企业流动资金预计为15亿美金;目前计划由欧洲投资银行(EIB)、瑞典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各提供三分之一(约5亿美金)的贷款”,这意味着,吉利对外公布的收购沃尔沃需要27亿美金的真正构成是81亿元(约合12亿美元)加上15亿美元流动资金,而非外界所知的18亿美元收购资金加上9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这也意味着吉利的流动资金将大大吃紧。
吉利投下血本,收获的会是干邑白兰地吗?
也许我们仍有理由存疑。
首先,沃尔沃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转让方面,福特对其进行拆分和规避,明面上限定吉利不能使用沃尔沃的独有技术,而且沃尔沃的部分技术还将与福特共享使用,这些技术吉利也不能碰。他们要组建一家新的全资子公司,接手并继续享有这些所有权及再开发权,然后将余下部分转让给吉利控股。
目前沃尔沃主要有3大车型平台,其中,生产紧凑型轿车的P1平台,主要生产S40、V50、C70、C30等车型;生产大中型汽车的P2平台主要生产S60、XC90;P24平台主要生产XC60、V70、S80系列车型。在这三大车型平台中,P1平台上福特有福克斯和马自达3与之共享,P2平台则有福特的蒙迪欧等车型共享。更为敏感的是,福特与沃尔沃这些共享平台的车型,在国内长安福特马自达已有生产。至于沃尔沃的独有技术,主要有防撞预警系统、乘客约束技术和其他安全设备。如果这些平台技术和安全技术不能使用,吉利在这笔收购中,也许就扮演了一个“人道主义志愿者”角色。到那时,吉利收购的是白兰地还是空瓶,答案将浮出水面。
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吉利如收购成功后,2010年沃尔沃项目就可能实现盈利。而实现盈利的方法,便是增加汽车销量,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最后一句,对于中国吉利而言,颇带点黑色幽默。
那洛希尔公司获得了什么呢?吉利首席代表王坚已经昭告于天下:“为收购沃尔沃,吉利付出了巨额中介费,这个钱一般人不敢花,也花不起。”
高盛“杰作”——联想失陷IBM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能源、科技、制造业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走出去”愿望,但是联想、中铝等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惨遭高盛等外国投行暗算的案例应该载入中国“走出去”的史册,有必要时刻警醒所有与欧美投行打交道的中国制造企业。
2004年12月9日,通过高盛的穿针引线,联想集团(0992,HK)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其时已经陷入亏损的IBM旗下个人计算机项目,作为顾问的投资银行高盛因此获得了900万美元的顾问费。
如果联想未能成功收购,高盛是拿不到一分顾问费的。为了促成此事,面对联想资金短缺,高盛先是协助联想获得了6亿美元国际银行的贷款,随后高盛又给予联想5亿美元的过桥贷款,并趁机引入了三家美国PE——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3.5亿美元注入联想。由于信息不对称,联想所有涉及海外业务的重大决策无不依赖于这三家美国公司的安排,三家PE仅仅花了区区3.5亿美元,就控制了30亿市值的公司。
PE的本质是赚钱,由于其多在3~5年内退出,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获得最大回报,就成为其主要目标,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其在企业投资行为上的短期性,从此展开了一系列追求短期利益的操作。由于柳传志等中方管理层对IBM内部并无过深了解,所有涉及海外业务的重大决策无不依赖于这三家PE的安排。从联想并购后出现的CEO更迭乱像,全拜三家PE所赐。
姑且不论此,联想收购IBM,同样可以设问:是收购了一瓶干邑白兰地,还是空瓶?
联想创业元老、联想集团原总工程师倪光南的一番话,或许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他说:
“联想并购IBM,17.5亿的代价,没有买到什么高技术,更不用说核心技术。IBM原来和长城合资生产PC,在合资之前,却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服务器拿出来,和长城专门成立一个服务器的工厂,卖给联想的工厂只剩下PC,只剩下一半的技术。而实际上IBM的狡猾不仅仅在于将服务器拿出来卖给了长城,在将PC部门交给联想之前他把很多相关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分拆卖出。”
2001年9月,IBM将旗下TFT-LCD部门卖给了奇美电子,使其成立日本IDTech公司,并取得高阶技术及产能。2003年IBM又将硬盘驱动产业卖给了日立,使之成为硬盘驱动业界最大的公司。但偏偏到了联想这里,却似乎种下龙种,收获跳蚤。首先是收购完成后,联想“全球PC领先地位”不仅没有巩固,反而被ACer反超,从第三滑落到第四,且差距越来越大。紧接着在2008财年又出现了2.67亿美元的亏损,同时先后5次裁员;2009年,在Millward Brown Optimor最新公布的“全球Top 100品牌排名榜”中,Lenovo落选“科技品牌Top 20”;老将柳传志被迫在归隐后再度出山,紧急救火。2010年4月,《IT时代周刊》发表《联想未来可能被收购》一文,文章指出,联想业务单一,未来存在被收购的可能⋯⋯
2009年4月,一位名为Barrons的网友,在联想集团网站上的“问吧”里,写下了题为“‘强盗’走了,联想还剩下什么?”的帖子,文章细数联想收购IBM个人业务中的赢输家,赢家包括甩掉亏损包袱的IBM、三家赚得盆盈钵满的PE,自然也包括拿到并购佣金、提供过桥贷款的高盛,而输家呢——
联想的普通员工:你省的钱还不够CEO一秒钟的私人飞机费用。到头来还被裁掉。
中国消费者:用几倍的钱买ThinkPad,应该获得冤大头大奖。
黑色调侃的背后,联想无疑是最大的输家。
高盛另一“杰作”——TCL折戟汤姆逊
事实上,由高盛推动的联想收购IBM,并不是其主导的中国制造企业海外收购折戟的第一例。此前,李东生应该已经有过“悔不该当初”之感。
在关于高盛的介绍材料中,有如下一行:
高盛担任汤姆逊与TCL成立中国合资企业项目的财务顾问。
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000100,SZ)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法国汤姆逊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成立一家名为TCL-汤姆逊的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及销售彩电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 在合资公司里,TCL国际和汤姆逊分别拥有67%和33%的股权。新公司的收入将并入TCL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报表。汤姆逊在合资公司成立后的18个月内,可以用合资公司股权置换TCL国际的股权。
合资以前,TCL的彩电销售量为1000多万台,汤姆逊约为800万台。这也意味着,一夜之间,TCL变成了跨国企业、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的控股股东。带着“全球头号彩电企业”的喜悦,TCL总裁李东生踌躇满志,发出豪言——
“(这次合作)将把TCL带入一个新的增长时代,让我们提前实现了“龙虎计划”的两大目标之一——多媒体显示终端进入世界前五强。”
与后来的联想收购IBM,以及如今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这笔收购的动作也很快,4个月。在当时《财经》的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
李东生的动作一向很快。尽管汤姆逊在今年(2003年,编者注)上半年就开始了在中国寻找彩电业合作伙伴的旅程,但正式与TCL接触却是7月份之后的事。汤姆逊公司的一位投资顾问介绍说,汤姆逊几乎谈遍了国内主要的彩电生产企业。包括康佳、创维乃至长虹。“开始的时候高盛向汤姆逊推荐的第一个合作对象就是TCL。”
从今年7月开始,双方投入了很多精力进入了实质性谈判,并经过4个月左右的时间达成了合资的意向。就如此规模的合作而言,谈判所用时间之短,表明了双方达成合作的迫切,而双方的财务顾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为汤姆逊服务的是高盛,站在TCL身后的则是摩根士丹利。
在高盛和大摩两家投行的鞍前马后下,TCL“合资”的对象是什么呢?
资料显示,号称全球第四大的彩电生产厂商汤姆逊公司在2001年消费电子(家电)领域的销售额为65.41亿欧元,2002年下降为54.44亿欧元,2003年上半年则跌破盈利线,亏损达8000万欧元。也就是说,汤姆逊置入合资公司的是一个当年上半年就亏损8000万欧元的业务,是汤姆逊急于摆脱的一个财务包袱。
其时百富勤的罗伟业评论道,TCL从合资中得到的最大好处是用最快和最简单的方法,把市场拓展到了欧美。
然而,在这两家著名投行主导的当年全球彩电业规模最大的合资项目中,李东生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空瓶”——他最为看重的汤姆逊的专利技术和海外销售网络,并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的品牌仍然是分区域使用:在亚洲及新兴市场以TCL品牌为主,在欧洲市场以汤姆逊品牌为主,在北美市场以汤姆逊的RCA品牌(汤姆逊从通用电器买入的品牌)为主,两家母公司将会给予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品牌专利权,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将会委托汤姆逊作为其在北美及欧洲市场的独家分销代理。
据李东生透露,在专利技术的使用方面,新旧公司有别。合资公司产生的新电视技术,将由新公司拥有;而汤姆逊原来的专利,TCL将按市场规则支付相关费用。也就是说,如果有一项专利技术要用到合资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上去,仍需像两个企业一样结算。但同时,汤姆逊却把它从事彩电、DVD业务的8500名员工放到了合资公司,这相当于汤姆逊把庞大的员工成本,转移到了TCL头上。
3年后的2006年11月,TCL与汤姆逊姻缘生变的消息传出。汤姆逊与TCL集团解除股权交换,TCL多媒体(1070,HK)宣布退出欧洲业务。而此时,据2006年三季报显示,TCL集团亏损7.06亿元,依据TCL集团的持股比例推算,其中5.88亿元亏损来自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受TCL多媒体拖累,TCL集团在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简称,一度沦落为“*ST”。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回到吉利身上来。
吉利收购沃尔沃,资金缺口是根本。
吉利首席代表王坚说过这样一句话:“钱不是问题,现在全世界都看好李书福。海外最大的投行JP摩根、英国的基金、美国的基金等大批投资者都进来了,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融资团队。”
李书福曾表示,现任洛希尔公司资深顾问即“超级四人团”之一的汉斯·奥诺夫·奥尔森将在交易完成之后加入沃尔沃董事会,如若吉利-沃尔沃陷入到高盛、洛希尔公司、美国PE、英国PE的局面之中,联想起联想收购IBM时的“多元化融资团队”,我们有理由对吉利引入海外资本后的控制权,感到一丝担忧。
另外,据报道,在协议签订前,“当谈判组成员向李书福汇报时,对谈判尾声福特提出诸如‘运营资金一并注入’等新条件,李书福确实有一丝不快。”
“这如同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追求一个世界顶级的明星。”李书福自己如此评价这单交易。
祝他好运。
小议日本式收购
对比联想、吉利等中国企业的做法,日本的出海战略从来不采用这样大手笔的美国投行收购的方式,而是由常年驻扎海外综合商社的分支机构、当地法人一马当先,充当探路。然后逐步通过自己的布局,通过产业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财团、综合商社、关联企业控制渠道,带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公司进入对方市场,以这样的方式逐步蚕食目标国的市场,这种方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甚至会用10年、20年、30年的时间,新近发生的丰田“召回门”事件,可以说正是因为丰田在过去的10年、20年、30年里不断在美国蚕食美国汽车产业,从而打垮了通用、克莱斯勒汽车,才遭到了美国的报复。
所以,中国企业在海外“出海”的时候,不一定都要采用美国式的收购方式,被美国的投行、金融资本利用,在“卖了身”同时还在为美国人数钱。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过去我们很多企业在海外扩张时都遭遇到的问题,包括中铝在澳大利亚的收购行动,也有美国投行的参与。我们应当从这种种前车之鉴中,发现中国企业在“出海”体制、战略上存在的漏洞和失误,日本企业以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形成财团体制,建立商业产业和金融相配合,三位一体的模式来进行海外布局,逐渐占领对方的市场,获取对方资源。我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更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殇:意为悲伤,非死亡;沦陷:意为陷入不良境地,非被占领。
1

鲜花

臭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dalian1122 2012-1-23 20:27
[转载] 高盛中国二十年“魅影”追踪 [复制链接]
商学院, 财经, 新兴产业, 中国, 价值




高盛中国二十年“魅影”追踪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益民 深圳报道

  核心提示:有一句广告语:叫做“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如果把这句广告词
  改为“一直在掠夺从未被揭穿”,也许也适用于某些国际投行。当然了,我们没有说这
  一定是指高盛,但是还原高盛在中国20年的“魅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国际上翻云覆
  雨的顶级投行,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疯狂摄取利益,它所拥有的权力甚至
  超越了国家和法律的边界。

  所以,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称“高盛在美国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更大的问
  题在中国”并不是言过其实,而是恰如其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起诉,让高盛道德诚信破产,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
  在全球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

  4月19日,英国首相布朗率先批评高盛——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道德破产”,
  希望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调查被美国证监会起诉的高盛集团。

  4月20日,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吊销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尔雷伦敦金融
  城登录交易执照,同时宣布将同SEC合作,开始正式就欺诈案中涉及英国银行的8.41亿
  美元损失对高盛英国伦敦分部的业务展开调查。

  4月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建议,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高盛集团的欺诈指
  控得出结果以前,希望德国政府暂时停止向高盛集团提供新业务,而德国金融监管局早
  在此前两天就已联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寻求获得有关高盛集团与德国工业银行(
  IKB)之间关系的细节信息。

  同一日,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表示,鉴于美国高盛遭遇欺诈指控,法国监管当局值
  得对此展开全面调查。

  尽管高盛被欧美政府监管部门全面围剿、一片喊打,但它在中国的境遇还是相当幸
  福的,其担任中国农业银行H股IPO牵头主承销商没有任何变化松动消息出现,虽在期间
  有多家国际大行游说中国政府将高盛从中国农行主承销商名单中剔除。

  那么,混迹中国内地市场已经近20年的高盛,真的值得这样信任吗?

  中央国资委金融衍生品顾问、康奈尔大学及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黄明在越洋电话中
  向记者表示,“高盛在美国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更大的问题在中国。”

  超国民待遇

  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高华”)和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高盛)共同设立中外合资券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
  责任公司(下称高盛高华),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高盛持股33%,高华持股67%。

  当高盛高华获准设立时,时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后出任美国财长的亨
  利·鲍尔森曾经欣喜若狂的表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高盛将在中国掀
  开激动人心的新篇章。”

  从表面上看,高盛高华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中外合资券商,高盛在其中的持股比例不
  过33%,亨利·鲍尔森为什么会对这家貌似普通的合资公司予以如此之高的评价呢?

  原来是高盛高华,高盛不仅曲线拿到了经营全面证券业务的牌照,其中包括一般合资
  券商不能涉足的A股经纪业务;而且绕过了监管层不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券商的规定,又使
  得合资公司在实际上处于高盛的掌控之下。

  高华名义上为100%的中资券商,实际上其公司注册资本金完全来自高盛的商业贷款。

  2004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方风雷等6人,向高盛借用国际商业贷款9775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8.04亿元),贷款用于设立高华证券公司的股权投资。高华注册资本10.7
  亿元,高盛的商业贷款足以支持方风雷等6人团队取得对该公司的绝对控股地位。

  据《北京娱乐信报》当时报道,高盛向6人团队提供的贷款具有选择权,一旦政策
  允许,高盛可收购该团队在高华的控股权,从而彻底控制高华及高盛高华。

  高华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为,证券的代理买卖;代理证券的还本付息、分红派息;证
  券代保管、鉴证;代理登记开户、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的承销及证券投资咨询(含财
  务顾问);以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批准时拥有两个营业部,分别是北京金融大街
  证券营业部和上海长乐路证券营业部。

  高盛高华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为:股票(包括人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包括政
  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外资股的经纪;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经纪和
  自营;以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高盛高华和高华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高盛,如此一来,高盛不仅规避了中外
  合资券商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限制比例,而且在中国境内既可以开展A 股经纪业务,又
  可以拓展所谓的外资股的经纪业务,名义上中外合资券商高盛高华的获准设立,让高盛
  在中国境内获得了其它国际投行、国内券商无法无法企及的超国民待遇。

  事实证明,高盛曲线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策略非常高明,不仅取得了一家中国投行
  的管理和财务控制权,而且一举奠定了高盛在中国境内大型投行项目的主导地位,创立
  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平安保险、中兴通讯、交通银行、中国石油(后续股票发售)、
  中国银行、中海油海外上市等具有全球影响的皇冠级IPO融资项目被悉数收入高盛囊中。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高盛高华的审批只是个特殊个例,个中缘由在于高盛为帮助海
  南证券重组“捐款”,捐出的5.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海南证券挪用的客户保证金。

  发人深思的是,高盛的捐款虽然缓解了当时中国问题券商处置的燃眉之急,但这家
  只是形式上合乎中国法律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PE投资灰幕

  中国国内券商PE直投试点直到2009年5月才真正大规模放开。然而高盛早在三四年
  前、甚至更早时间就已经在国内畅通无阻。

  2007年7月12日,被誉为中国矿业明珠和资源之王的西部矿业(601168)隆重上市
  ,这是高盛首例A股市上市公司PE股权投资案例。

  仅仅一年前的2006年7月20日,高盛以每股3元的价格从西部矿业前股东东风实业公
  司受让3205万股。2007年4月8日,西部矿业召开 2006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以2006年
  12月31日该公司股份总数32,050万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按每10股转增12股,以法定
  公积金按每10 股转增3股,以未分配利润按每10股送红股35股等方式大比例向全体股东
  送股。转增和送红股后,高盛持有西部矿业的股权,从3250万股猛增至19230 万股。

  2009年3月5日,西部矿业发布公告,称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 3月3日,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 (Delaware) L.L.C.(下称 Goldman Delaware))通过
  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出售所持西部矿业公司119,150,000股股份,所减持股
  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该次减持后,高盛仍持有公司股票 73150000股,占总股本的3.
  0697%。若按减持期间市场均价8.67元计算,高盛累计套现10.3亿元。

  高盛大规模减持之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A股市场雪崩,西部矿业股价亦从
  历史最高价68.5元最低跌至5.30元,许多人认为高盛是在割肉大甩卖。实则不然,高盛
  持股西部矿业1.923亿股的全部投资成本只有9610万元,以减持市值和持股成本计算,
  单单西部矿业5%股权减持就已全部回收投资,且取得了投资回报高达974.3%的惊人暴利
  ,而此时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却是伤痕累累、哀鸿遍野。

  有业内人士测算,在享受西部矿业现金支付股利和超大比例送转增股后,高盛每股
  投资成本仅为0.34元。

  西部矿业上市前超大比例赠股分红大有将公司榨干吃净之嫌,不仅如此,高盛在突
  击参股西部矿业的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蹊跷之处。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开披露信息显示:2006
  年7月20日,东风实业公司(下称东风实业)与Goldman Delaware 签订了 《股权转让
  协议》,东风实业公司公司同意将其持有的本公司的10%股份共计3205万股转让给
  Goldman Delaware。

  但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Goldman Delaware直到2006年7月24日才根据美国
  特拉华州法律于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尚未合法存续便在中国境内大举收购A股上市公司
  股权。儿子比父亲更早面世,此举着实令人侧目,人们不禁要感慨高盛的手眼通天。

  高盛在受让西部矿业股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利益输送。

  东风实业为2003年西部矿业首次定向增发时的9家投资者之一,该公司以每股3元的
  价格认购了3250万股。然而到了2006年7月,东风实业居然在西部矿业上市前夜按原价
  一分钱不赚地悉数转给高盛。

  在西部矿业上市前,除了高盛从东风实业受让股权外,还有多起股权转让事件发生
  ,高盛受让股权价格明显低于其他股东受让价格。

  2006年7月5日,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全部股权转让给上海尚安实业有限公司,
  每股转让价格为7.9元;2006年7月7日,湖北鸿俊投资有限公司将股权转让给北京安瑞
  盛科技有限公司,每股股转让价为 9.06元;2006年8月31日,公司设立发起股东之一鑫
  达金银开发中心将股权转让给北京安康桥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格是每股10.5元;2006
  年9 月1日,华宝信托将其全部股权(实际受益人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西矿集团3303名内
  部员工,2004年6月11日以每股3元价格从西矿集团收购西部矿业 10%共计3205万股股权
  )转让给西矿集团的价格是8.69元。

  东风实业为一家在境外香港注册的公司,西部矿业在招股说明书中并未披露背后的
  实际控制人是谁,该控制人与西部矿业、高盛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外界也一概不得而
  知。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结论为,东风实业和高盛之间的交易显示出双方存在非同一般的
  利益关系,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东风实业公司本身就是高盛集团完全控制的影子公司,
  需要在公开上市前翻牌;二是东风实业公司和高盛集团之间存在特殊利益约定,如果前
  者不受后者控制,那么交易双方的动机将十分明确,就是高盛为东风实业公司偷逃增值
  税、所得税提供便利。

  然而,这还不是高盛参股西部矿业最严重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高盛从东风实业
  手中受让的股权涉嫌不当获利,东风实业于2003年参与西部矿业定向增发涉嫌违规增发
  、国有资产贱卖。

  2003年,西部矿业与东风实业等9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定
  向增资扩股合同书》,由其认购西矿定向增发的共计19000万股新股,认购价格为每股3
  元。

  西部矿业定向增发聘请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为北京中科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下称中科华),资产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6月30日,2003年11月28日中科华向西部矿业
  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中科华环评报字[2003]052号)。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中科华的评估报告直至2006年9月29日才被青海省国资委以
  青国统[2006]194号文及所附《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追认评估行为有效,增资扩
  股完成在先,国资主管部门追认在后,其中有什么猫腻呢?

  原来是西部矿业定向增发根本没有严格履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办法明确
  规定:国有资产评估按照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程序进行;国有资
  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占有单位报送的资产评佑结果报告书之日起四十五日内
  组织审核、验证、协商,确认资产评估结果,并下达确认通知书。

  而资产评估报告的有效使用期限仅为一年,青海省国资委事后追认的评估结果早于
  2004年11月29日失效,有谁保证如此履行国有资产评估有关规定,不会令国有资产不
  被低估贱卖呢。

  让人震惊的是,不仅西部矿业定向增发没有完全履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甚至
  连其聘请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中科华,不但没有矿权评估资格,甚至对西部矿业国有资
  产评估存在重大遗漏。

  2003年西部矿业运作定向增发时,中科华负责整体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价值评估
  ,其对西部矿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具体方式如下:截至2003年6月30日止,西部矿业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8004.9万元,调整后账面价值8004.9万元,评估值8004.9万元。

  记者当时调查发现,截至2007年7月23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业评估协会网站公
  布的《矿业权评估机构78 家》及《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执业会员单位名录》中,都
  没有中科华。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转让国
  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必须依法进行评估,并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其
  评估结果依法确认;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是指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向申请探矿
  权、采矿权的民事主体授予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管
  辖权限出让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矿业权时,应委托具有国务院地质矿产主
  管部门认定的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矿业权评估。

  记者还曾就将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评估值是否合理向国土资源部法律法规专线咨
  询,有关专家对此答复是,“评估机构在对矿权进行评估时不能简单将账面价值转成评
  估值,这样做不属于合理评估。”

  改制上市明显存在硬伤的西部矿业竟然能顺利通过证券发审委、中国证监会审核,
  这是不是与高盛特殊身份有关呢?

  高盛PE投资丑闻还不止涉及西部矿业这一家,近期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双汇发
  展(000895)亦与高盛有染,战略投资者高盛早在2007年就曾大幅减持股份,双汇发展直
  至2009年12月14日才对外发布澄清公告。

  高盛参股双汇发展以后,从2003年到2008年,双汇发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
  分别是262.28%和160.46%,但同期其总资产和股权权益仅分别为43.50%和38.47%。自
  2004年起已经连续四年分红超过利润的60%,其中以2006年与2007年最甚,分红方案均
  为每10 股派8元,其中2006年度现金分红41084.4万元,2007年度现金分红48479.59万
  元,分别占当年合并报表净利润88%和86%。2008 年比例有所回落,每10股派6元,但仍
  占净利润52%。

  双汇发展的分红方式与西部矿业上市前股份疯狂扩张的做法如出一辙,不管在什么
  情况下,高盛总能以各种方式令其在华投资利益膨胀到极致。

  入主双汇发展前,高盛已拥有双汇在肉制品领域的最大竞争者雨润食品集团的13%
  股权,如若收购双汇发展成功,将意味着高盛同时拥有中国两大肉制品集团股份,当时
  业内人士一致担心,收购双汇之后,高盛更将进一步“独霸”中国肉类加工业,商务部
  原条法司副司长郭京毅则变相力挺高盛,“不是每个行业都涉及经济安全,一家火腿肠
  生产企业的并购,与经济安全的关系不大。”

  高盛收购双汇会否独霸中国肉类加工业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高盛收购双汇这
  一潜在威胁垄断中国肉类加工业的举动得以被商务部顺利审批,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设局国企

  近日,康奈尔大学、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经济评论》编委黄明发表题为
  “高盛亚洲所为远超本土”的评论,认为高盛衍生品事件涉诉不令人意外,国际投行在
  美国复杂衍生产品市场上的所作所为,与其在亚洲市场上的某些行为相比,只能算是小
  巫见大巫。

  黄明教授明确指出,“高盛在与中航油(新加坡)的交易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要远比在
  本土的问题严重得多。”

  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高盛新加坡杰润公司(J.ARON)的悉心指导下,中航油大量
  卖出原油的看涨期权,之后又不断补仓,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004年1月26日,中航油与交易对手高盛签署了第一份重组协议,双方同意结束前
  面的期权交易而重签一份更大的合约。根据协议,中航油在平仓后,买进了更大的卖出
  期权。但自2004年1月签署重组协议至当年6月,油价并未如中航油预期的下跌,反而一
  涨再涨。到二季度,因期货产生的亏损已高达 3000万美元。中航油再次选择“后挪”
  ,在6月28日同交易对手高盛订立第二份重组协议,风险成倍扩大。

  而在此期间,高盛则直接作为中航油的第二大交易对手,积极做多国际油价,与目
  前美国SEC指控高盛欺诈案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美国华尔街,高盛只是隐瞒与
  投资者利益严重冲突的重大信息,在中航油事件上,身为中航油石油期权交易投资顾问
  的高盛,自己暗中反向操作,其间的利益冲突更加赤裸、强烈。

  2004年年底,中航油(新加坡)在与高盛的复杂衍生产品交易中巨亏40多亿元,在
  进行公司债务重组时,高盛新加坡杰润公司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了中航油的重要债权人之
  一。

  此时,举国上下只是一味地谴责中航油负责人陈久霖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恶劣投
  机行径,不经意间放过了暗算中航油的高盛。

  高盛再度与国内众多国企上市公司签订原油期权套保合约。

  尽管早在2001年6月,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等多个部门联合颁布《国有企业境
  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明令国有企业境外期货业务,只能进行套期保值,不
  能进行投机交易。

  2008年12月,高盛与深南电(000037.SZ)签订的两份油价对赌协议率先曝光。

  2009年4月15、16、17日,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南方航空(600029.SH)、东方航空(
  600115.SH)、中国国航 (601111.SH)先后颁布2008年年度报告,分别亏损48.29亿元、
  139.28亿元、91.49亿元,合计亏损279.06亿元。

  东方航空因高达139.28亿元巨亏陷入财务困境,以至于在2008年年度报告公布当日
  便戴上了ST帽子,为了挽救危局,一度传出ST东航意欲以起诉高盛等七大国际投行的方
  式,来寻求所谓对赌协议的重新修订,虽ST东航起诉未能最终付诸行动,但高盛染指亦
  成为不争事实。

  深南电与高盛的利益纷争,并没有随着两份国际油价期权合约的终止而一笔勾销。

  2009年12月29日,深南电发布重大事项进展公告,称收到杰润公司来函,该函称自
  2008年11月12日起,双方在不影响权利的基础上进行了协商,但未能达成和解,要求公
  司立即支付因公司违约而给杰润公司造成的损失79,962,943美元以及自2008年11月6日
  起截至2009年11月 27日产生的利息3,736,958.6美元,合计83,699,901.66美元。如果
  公司不全部支付前述款项,杰润公司保留提起诉讼的权利,而不再进一步通知。与此同
  时,杰润公司又发给公司一封信函,提出分十三期付款、免除利息、只支付79,962,943
  美元的和解方案。

  时至今日,不少善良的国人都认为,石油100多美元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么短时间
  内能跌到40美元,包括高盛也应该没有想到,但这一看法却是非常错误的。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纽约、伦敦两大期货交易所成立,石油期货交易之后,石油价
  格的定价权已经从欧佩克逐渐转移到了华尔街,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和JP摩根
  大通是当今世界四家参与石油期货的最大玩家,而高盛又是这一轮石油价格上升中的最
  大赢家。

  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从147美元最低跌至30多美元。在这轮原
  油暴跌中,JP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巴克莱银行及摩根士丹利控制了石油商品掉期交易
  头寸的约70%。

  早在2007年11月份,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发表一份非对外的题为《The
  Sub-prime Mess》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准确预测了
  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高盛当时也已开始全面做空,并于2007年获得历史最高
  的利润。

  高盛通过第一份合约将这个传导时间设定为10个月后,也就是2008年3月到当年12
  月底,现在看来,非常精准。

  无法否认的是,高盛同深南电签订合同时,就已准确预见石油价格即将崩盘,而深
  南电和其他中资企业则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对赌对象。

  面对高盛的天价索赔和最后通牒,深南电仍表示,要继续与高盛杰润保持磋商和沟
  通,尽最大努力争取和谈解决争议,美国SEC已经正式起诉高盛了,伤痕累累的中国国企
  还在准备为当时的陷阱付出代价,区别是希望少付一点。我们迄今无法得知这些国有企
  业甘为鱼肉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8 07:52 , Processed in 0.03179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