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云飞胡扬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31924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维吾尔人不是“他者”,是我们的同胞

已有 552 次阅读2012-12-10 00:07 |系统分类:社会| , , 维吾尔人

. . .

首先想说的是媒体的倾向,话语的角度和表述的方式。看到有几家电视台播放了偷拍卖切糕的事情,后来又看到各大媒体网站铺天盖地的埋怨、挖苦、痛斥和责备,俨然全民攻之,一个个都代表了所有国人的样子。看着纪录片,又看了那些尖刻的批判,我心里感觉不是滋味。我们常以和为贵,常倡导不欺凌弱,但是看到一个切糕事件,却弄满骂声堵天下。那些他们……他们……他们……的话,把本来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好兄弟弄得好不心寒啊。不是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吗?我们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在一件事,是中国人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之间的事情,上演为维吾尔人与汉人的事情呢?这种媒体的倾向与有些人的叵测居心是分不开的,而我们这些不明事理的人却跟着起哄,一起盲目随从,似乎非要置人于死地,或者痛打落水狗。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吗?
 
如果按照交往互动的边界来看,在中华版块上,维吾尔人以及各民族生活的土地,都是我华夏人的地盘,无论事实还是国际惯例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认同,一点儿也不假,相信遍布各地的维吾尔人也是这么认可和接受的。举例来说,奥运会上,他们一定是为中国而呐喊助威,为中国队加油。在国际政治上,他们肯定是支持中国的,在与人交往中,他们还是深刻地以中国人的身份而实现交往互动边界的辨别。
 
维吾尔人的确是突厥人,在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中国,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华夏大地上,我们的确有着不同族群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生活,维吾尔人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我们情同手足的兄弟。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如何又拿“我们”、“他们”这样一种对立的态度去面对维吾尔人呢?他们不远万里,离开美好家园,来到内地寻找生活资源,是因为他们的确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也没有觉得来内地是去了异域。来到内地,他们基本上没有可以被接受的工作,习惯了我们这种面孔的人交往,也因为过去出现过一些事情,维吾尔人在谋职方面,除了考大学毕业就业的方式有工作岗位外,能够接受的公司企业或者个人不多,因为维吾尔人被“他们”了。因为历史事件,也因为这些人与我们不一样,我们还是不愿意接受他们,给他们一个工作和发展的机会。他们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呢?从零开始搞自己的事情?很难。对于维吾尔人来说,这些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再加上对本地的适应难,使他们不得不重操老本行。有点经济基础的人开餐厅,开小店,没有经济能力的人打工找不到工作,只好拿出小资金做点小买卖,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轻车熟路。烤肉串,卖馕饼,卖干果,都可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找不到工作,干点这些活儿还行。
 
投机取巧和耍小聪明,以及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出售,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地责骂,也不能只通过有选择的偷拍而质问,责备,辱骂他们。我们真的该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些人天生俱来欺诈心理?在新疆他们也是这样的吗?
 
我对此做过调研。首先我知道,这些做法不仅仅是维吾尔人有的,只要是商贩,都会有这种投机做法,比如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等都有。比如有个河南厂子生产过质量不够的粉条,我们认为这是这家厂子造假,不会说是河南人,也不会说是汉人,更不会扩大为中国人。卖切糕是维吾尔人通过自己特别文化和地方特产来经营和销售的方式,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在其他行业立脚,只好卖新疆产品。这些维吾尔商贩,他们所具有的劣根性是所有商贩都可能具有的,比如贪便宜,比如强行买卖等,但是我们看到这些事情时,就无限制地放大了,完全蒙蔽上自己的眼睛说,这些做法是维吾尔人的做法,然后用更加恶毒的语言来攻击维吾尔整个群体,让人心寒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平常我们见到因为短斤少两的斗殴,也见过因为以假乱真而导致的摩擦,我们都不会去问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而只是觉得就是两个人的冲突。那我们为什么会偏偏拿切糕来扩大到维吾尔人呢?谁制造了这个障眼法让我们本来明目的国人也跟着糊涂和起哄呢?
 
媒体是一大误导。居心叵测的设计者专门制作出这样的东西,让观众集体性痛斥,然后让维吾尔人更加心寒。都是自家兄弟,彻底偏袒和故意扩大,把个体事情扩大为集体事件,通过混淆视听和设计障眼法的方式来制造民族问题,其真正目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未必!在各种声音的嘈杂下,民众往往会被误导,信以为真地跟着去以讹传讹。
 
都是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要拿我们他们的对立方式去对待这些人呢?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民族归属是出生决定的,而国籍是已经确定的。总起来说,人们只不过是在地理位置、民族分类和族群认同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些差别,我们有必要用这些基本的主体现象去判断客体事情吗?我以为在对待这些问题上,不应该一味地嫁接,也不应该不受限制地联想,更不够自以为是。
 
我们中国人是在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和社会样态中生活并延续的。我们除了很少去了解自己外,也对外界不了解,更不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在这些不了解的影响下,导致各种各样的误解。我们在倡导和而不同,却没有去实践互动交流与谅解。我们的确在学习先辈留下的光荣传统,但是我们没有学以致用,在遇到问题时,完全用第一感觉去判断,而不去理性地思考和分析事件背后的各种故事和话语。所以,我们缺少知识、文化、宗教以及各种现实生活规则的交流与互动,所以我们被蒙蔽了明亮清醒的双眼,我们也被予以障眼法而不去客观判断。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用个体的小商贩来判断整个族群。
 
 

鲜花

臭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02:02 , Processed in 0.0358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