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陈劲松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42874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草根陈劲松:温州人的秉性导致做实业失败

已有 287 次阅读2015-6-27 18:48 |系统分类:财经| 草根陈劲松, 温州债务危机, 温州人, 炒楼, 炒股

草根陈劲松:温州人的秉性导致做实业失败

——驳金仲兵《假如温州倒下,经济的希望何在?》

作者:草根陈劲松

 

草根陈劲松 温州债务危机 温州人 炒楼 炒股

 

金仲兵在《假如温州倒下,经济的希望何在?》文中写道:“温州人也曾尝试过包括海外采伐、国内矿山、工业制造、城市建设、生活用品等实业领域,多数终因无法实现经营性突破,最终失败并撤资退出。在‘投什么赔什么’的现实打击之后似乎终于明白,在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中,必须奉行近功近利的经营策略!……短线的金融操作必然成为其主要手段。于是大家一起炒房、炒股、炒煤、炒金、炒菜、炒盐……”

 

金仲兵是在说:温州人投资实业失败的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在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中,必须奉行急功近利的经营策略才能成功;急功近利的经营策略,就是炒楼、炒股、炒金、炒盐;所以温州人炒楼、炒股、炒金、炒盐,都是为了顺应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也即,金仲兵认为,温州人投资实业失败的原因,温州人炒楼、炒股、炒金、炒盐的原因,都是在于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

对上述观点,我草根陈劲松完全不认同。

首先,温州人做实业不仅不算失败,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还蛮成功的。从全国工商联的历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温州上榜企业数量,2002年、2003年分别是36家、33家。虽然之后十几年来呈持续下降状态,相对地位在下滑,但到2014年,温州仍上榜14家企业,占2.8%,以全国333个地级市、市均1.5个上榜企业计,温州是平均数的10倍,仍是让人眼红的成绩。

其次,如果金仲兵所说的温州人在诸多实业领域投资失败,是指温州企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的下滑。那么,草根陈劲松认为,温州人在诸多实业领域投资失败的原因,以及炒楼、炒股、炒金、炒盐的原因,绝对不在于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而在于温州人的秉性!

 

在改革开放初期,平民哪有什么资本去做大投资?同时,那时的人们刚刚经历了30年的物质贫乏期——别说没钱的,有钱的都买不到东西——市场完全是供方市场,商品供不应求,能生产出来就卖得出去,能生产出来就能赚钱!

人均耕地0.41亩的温州人,选择了做日用小商品(轻工产品):纽扣、拉链、笔、衣服、鞋、皮革、打火机、眼镜等等。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为大学制作校徽开始,靠10万在外地的温州籍购销员的订单,带动了温州的家庭工业,并以此在1980年代前几年,创造了温州10大专业市场,其背后是400余家各类商品市场和产销基地。

这些小商品的共性为:属于日用必需品,投资门槛极低,技术含量低,科研创新的必需性低(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生产周期极短。所以,投产后很快就能见到营业利润,从而回收成本,赚钱。这些小商品无疑是平民创业最合适的项目:投资小、见效快!

期待见效快,是急攻近利的核心特征。

温州人在做这些小商品发家的同时,也把假冒伪劣商品的名声,扛到了肩上;也把“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敢做”、“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创业精神,贴到了脸上,也把“不管你怎么看我待我,我就是要赚你的钱!”的信念,刻在了心理。

2000年左右,经过20来年的创业,温州人已享誉国内外。2003年,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的李强曾说过,温州的两大突出优势,一是轻工产品,产值占温州2/3,达1500亿元以上,二是温州人,有16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有50多万人在全世界闯荡市场。

由上,草根陈劲松推测,温州人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形成了急功近利的秉性:

在贫困的驱使下,温州人做小商品时,看准了什么,就投入全部身家,是绝对的义无反顾、一往直前。以这样的心态,在生产周期短、技术含量低、见效快的小商品领域,浸淫20年,并获得巨大成功,又怎能不养成急功近利的秉性!

 

2000年左右时,温州人已经积累了庞大的资本,有了投资实业的本钱。但同时摆在温州人面前的路,却有两条:

一是资本炒作领域。

2000年以来,国内房地产、煤矿、股票、国际黄金等市场,风生水起,价格跌宕起伏,一夜暴富者此起彼伏。炒家只需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便能快速赚取巨额利润——这是最能满足急功近利者期待的行当。

二是实业领域。

“包括海外采伐、国内矿山、工业制造、城市建设生活用品等实业领域”。恰逢2001年中国加入WTO,海外市场空间大开,正是大有可为之时。

与小商品不同的是,这些领域,尤其是工业制造,大多都有投资巨大,建设建造周期长,科研创新的必需性高(生产设备、工艺、产品更新换代),产品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周期长,产业链条长,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特点——这需要沉下心来做产品、做研发、做企业,需要深耕细作的心态。急功近利,是做不了这些行业的。

 

温州人没能把持住。

虽然实业也在做,但由于急功近利的秉性,把太多的精力、资本,投在了来钱快的资本炒作上。

数据显示,温州人炒房,2001年后的几年,就向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投资2000亿,在全国打出了“温州炒房团”的赫赫威名,可谓闻者胆颤,甚至温州人炒楼已经炒到了迪拜、纽约、巴黎;温州人炒煤,承包了山西包括含国有在内的中小煤矿中的60%,年产量8000万吨,占山西1/5,全国1/20;温州人还炒车(出租车经营权)、炒股(私募股权投资)、炒黄金,炒棉花,炒钱(高利贷);据闻还炒油田、炒菜(大蒜、生姜等,蒜你狠、姜你军)、炒墓地、炒盐、炒红酒、炒飞机、炒游艇……这些炒作,无非是低价买进,而后高价卖出,赚价差。

 

温州人在2000年左右,就将数千亿的资金被投向全国各地的楼市炒作,之后十几年,随着煤炭、股市等其他品种升温,投入的资金只可能更多。这些炒作资金的来源包括:个人闲置资金、股权集资、实体企业资金、民间借贷。前三者不必说,高利贷实质的民间借贷也大行其道。

这些资金来源与实体企业的资金一般来源高度重叠,实体企业的资金来源只多了一项银行贷款,共包括:股东追加资金、新股权投资资金、企业预留与后续盈利、民间借贷、银行贷款。所以,对于温州人来说,资金来源就是:个人闲置资金、股权集资投资、实体企业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

可见,一定时期之内,温州人能掌控运用的资本总量是有限的。所以这两条路,就犹如一个跷跷板,哪一边资金放多了,另一边必然资金紧张。温州人投向资本炒作的资金多了,投向实体企业的就必然少了。而炒楼、炒股等,其实是一个资金的无底洞,来多少吞多少。

如此一来,对于温州实业企业来说,2000年后的十几年,不仅外部可追加投资的资金(股东追加资金、新股权投资资金、)被抽走,本身的经营预留资金也被抽走。而加入WTO,不仅海外市场向中国打开,中国市场也同样向外资开放,外资企业大举入境。所谓不是强龙不过江,加上国内广大的其他地区原有企业,实体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温州企业就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但是温州人可以追加投资于实业企业的资本,如前所述,大多投向了房地产、煤、股票等炒作品种上。其心思、精力,想必没放多少在实业的深耕细作上。

这种情况下,在产品科研技术上赶上全球领先水平、开拓全球市场、收购欧美竞争对手、打造世界品牌,温州企业自然不可能做到。

但三一重工、华为、比亚迪等民营企业,无不是在这十几年间,迅猛发展,成长为全球性行业巨头。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些民营企业的成功就能说明,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温州人的急功近利。

这才是温州人投资的实业“投什么赔什么”、“多数终因无法实现经营性突破,最终失败并撤资退出”的真正原因。

 

只是2007年及之前,中国楼市、股市、经济都一片大好,企业资金周转上问题不大,也在顺势发展,利润年年有。在2012年,温州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上,仍占27席。加上炒作市场火爆,蒙蔽了温州人的双眼。

温州企业只是在顺水漂流而已。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后,不仅资本炒作领域各品种暴跌,实体经济也一路滑向谷底。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温州人在资本炒作市场上十几年,到底是赚是赔还是被套,难以知晓。但2011年爆发的温州债务危机,却震惊全国。

“这场危机表面上是民间金融高利贷问题,实际上是产业空心化,许多企业在资本逐利本性驱使下追逐泡沫性投资,满都是高利贷之后,最终陷入因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民企债务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如是评价。

企业缺钱,首先想到就是股东追加投资、低利息的银行贷款,其次是引入其他股权投资者,最后才是民间借贷。精明的温州人不可能不知道负债经营,低利息的银行贷款额度早已用光,发生了债务危机,首先可以肯定,温州企业股东没钱追加投资,有钱的不敢投资或者去放高利贷了。旧债未还之前银行不敢借新债,反而因为资金来自于大众,承担不起大量亏损,只会想方设法收回贷款,减少损失——银行是不能去承担风投公司的职能的。但不说彼时中国风投才刚刚起步,其本身多是青睐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温州绝大多数企业是传统行业,不符合条件。无奈之下,温州人只好求助于民间借贷。

只是民间借贷资金很大部分来自地下钱庄的高利贷,月利息一般2-3分,有时甚至达到7-8分。以月利息3分计算,年利息率是36%,借100万的年利息就是36万,月利息6分时,年利息率72%,年利息则是72万。如此高的资金成本,正常情况都承受不起,何况经济危机期间,根本就是饮鸩止渴,自寻死路。

温州人喜欢抱团,在借贷上也是如此,基本上是多个企业相互担保,但在宏观风险之下,却成了弊端,一家企业出问题,拖死一大串。温州的债务危机,就这样发生了。

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暴露,银行只做一件事:逼债。民间放高利贷者也只做一件事:逼债。

所以温州企业大片倒闭、老板跑路、失踪,变成了一时话题。如果不是政府出面,劝导银行延缓债务,化解了债务危机,情况不敢想象。

 

温州人因为急功近利,沉浸在炒房炒股、炒这炒那,却错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错失了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错失了走向世界巅峰的最好时机。

如果,温州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不是炒楼炒股,而是将数千亿的资金用于经营实业,拿出那20年做小商品的劲头,深耕细作,又何尝不能打造出像三一重工、华为、比亚迪这样取得巨大成功的工业制造企业呢?

历史没有如果!

要做的,是从摔倒处爬起来!

“这场民间借贷危机,给了我们一个深刻教训。现在,我们是一心一意发展实体经济。”温州乐清市华通机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文成如是说。

希望温州人已真正明白,急功近利危害大,实业才是硬道理。

只要温州人能就此达成共识,未来必能在实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 02:33 , Processed in 0.0281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