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日本东京防卫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左二)出席仪式。日本防卫省当天举行仪式,欢迎参加戈兰高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自卫队员撤回日本。安倍在仪式上称,近几年“日本周边的安全保障环境更加严峻”,为此将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16日起访问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最后因应对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人质危机提前回国,东盟三国之行草草收场。媒体对安倍出访普遍关注,不仅在于这是他重登首相宝座后的第一次海外亮相,还在于他要兜售“安倍主义”,旨在推行“战略外交”,谋求加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安倍甫一上台便不消停,围着中国刮起阵阵外交旋风,有意鼓动、打造国际联盟,以制约中国。此前,他已派特使和副首相、外相等内阁大员访问韩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等国。在一番喧嚣的铺垫之后,安倍亲自上阵,从他访问东盟3国的前前后后,可以看出其政策走向的些许端倪。
其实,安倍上台后的首场外交秀瞄准的是华盛顿,却被美国婉拒,吃了个闭门羹。他曾在上月26日就任首相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深化与美国的安全同盟是“重建日本外交和安保的第一步”,并想将此作为开展对华外交的“筹码”。
[
[/table]当地时间12月26日,日本东京,日本国会众议院举行首相指名选举,安倍晋三当选日本第96任首相。 安倍称日本需要“鸟瞰”全球版图,“绕着中国走”的“战略性外交”意在推动日本与美国、俄罗斯、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联手,形成包围中国的一道弧,俨然几年前寿终正寝的所谓“自由与繁荣之弧”的翻版。与此同时,日本媒体也称,安倍还在筹划通过澳大利亚、美国夏威夷、印度与日本组成一个菱形,以围堵中国。其中,也反映出日本试图插足南海事务,以分散自己在东海面临压力的战略意图。 另一方面,安倍妄图在经贸领域的机制建设上脚踏三只船,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东盟加中日韩合作(10 3)。为了使亚洲经济圈对日本经济重振的利益最大化,安倍还计划开展战略性经济外交。上述三者的取舍与平衡并非易事:美国想让日本加入TPP,但日本国内抵制声音甚强;RCEP刚刚起步,尚需观望;10 3虽有基础,但目前由于中日韩三方政治关系出现波折,动力不足。
其实,在安倍抛出的一系列花哨词藻后面,是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世界和东亚的形势以及日本的国际地位已今非昔比,无论是弧形还是菱形,欲围堵中国,既不合时宜,也不识时务,更加暴露了日本的战略贫困。 日本的右倾化让新一届安倍内阁充斥鹰派和右翼人物,他们要修宪扩军,摆脱战后被占领的体制,打造“正常国家”。说到底是要摆脱“美国的占领”。安倍还放话要修改“河野谈话”“村山谈话”,以新的“安倍晋三谈话”取而代之,副首相麻生太郎到缅甸二战日军墓地祭拜等美化战争的言行,着实让人担忧。这样的 历史观,对美国犹如双刃剑,不得不提防。美国过去有人提出要将日本打造成美国在“远东的英国”,后来却发现日本一再迷失,难当此任。在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美国既要谨慎地偏向日本,又得避免与中国对立。 18日,安倍到访印尼,会见印度总统苏西诺(右),当日便飞回日本,提前结束他在东南亚的三国之行。
东南亚国家也不会附和日本围堵中国。安倍一手开支票,一手谈南海,意在加强同东盟各国的合作关系,制衡“海洋活动日益频繁的中国”。多数东盟国家对前者乐于笑纳,但决不会因此为日本充当对抗中国的“马前卒”。中国与东盟关系近年来取得实质性发展,双方利益交融,日本的施压注定不会得逞。
总之,没有任何力量能围堵今天的中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中日和平友好,一直表现出宽容的胸怀。如果日本不改弦更张,挑战中日和平友好大局,那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者阮宗泽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