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8|回复: 25

[焦点关注] 美国是个什么国家,讨论集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认识美国是小时候学习了毛泽东的文章知道了美国,后来了解许多他的历史,文化,政治,文学,旅游。人民群众,国家特点,友好人士。知道了联合国,乒乓球外交,尼总统。
个人感觉不能代替民族精神,社会制度不能相同,交往平等互利。
美国是世界警察,我们是三纲五常的灌输。研究好对手,分析现实,分析解决方法。


该贴已经同步到 dalian1122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了,司徒雷登(全文如下)

作者: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在马歇尔系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在中国当大使的整个时期,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期,这个责任可不小。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适宜。

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美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的部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它的了。美帝国主义的亚洲战线巩固了,它就可以集中力量向欧洲进攻。美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战线,它是认为比较地巩固的。这些就是美国侵略者的整个如意算盘。

可是,一则美国的和全世界的人民都不要战争;二则欧洲人民的觉悟,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兴起,特别是苏联这个空前强大的和平堡垒耸立在欧亚两洲之间,顽强地抵抗着美国的侵略政策,使美国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吸引住了;三则,这是主要的,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民众组织力量已经空前地强大起来了。这样,就迫使美帝国主义的当权集团不能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而采取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

美国的海陆空军已经在中国参加了战争。青岛、上海和台湾,有美国的海军基地。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青岛、上海、南京都驻过美国的军队。美国的空军控制了全中国,并从空中拍摄了全中国战略要地的军用地图。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镇,在长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胶东半岛,美国的军队或军事人员曾经和人民解放军接触过,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过多次。陈纳德航空队曾经广泛地参战。美国的空军除替蒋介石运兵外,又炸沉了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所有这些,都是直接参战的行动,只是还没有公开宣布作战,并且规模还不算大,而以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为主要的侵略方式。

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被中国和全世界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并不是美帝国主义的当权派----杜鲁门、马歇尔系统不想直接侵略中国。在助蒋作战的开头,又曾演过一出美国出面调处国共两党争端的文明戏,企图软化中国共产党和欺骗中国人民,不战而控制全中国。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对于美国怀着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们,请你们看一看艾奇逊的话:“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为什么不采取第一个政策呢?艾奇逊说:“我相信当时的美国民意认为,第一种选择等于叫我们不要坚决努力地先做一番补救工作,就把我们的国际责任,把我们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统统放弃。”原来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和“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就是干涉中国。干涉就叫做担负国际责任,干涉就叫做对华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为什么不采取第二个政策呢?艾奇逊说:“第二种供选择的政策,从理论上来看,以及回顾起来,虽然都似乎是令人神往,却是完全行不通的。战前的十年里,国民党已经毁灭不了共产党。现在是战后了,国民党是削弱了,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这在前文已经有了说明。在那些从日本手里收复过来的地区里,国民党文武官员的行为一下子就断送了人民对国民党的支持,断送了它的威信。可是共产党却比以往无论什么时候都强盛,整个华北差不多都被他们控制了。从国民党军队后来所表现的不中用的惨况看来,也许只有靠美国的武力才可以把共产党打跑。对于这样庞大的责任,无论是叫我们的军队在一九四五年承担,或者是在以后来承担,美国人民显然都不会批准。我们因此采取了第三种供选择的政策......”

好办法,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完成美国的“国际责任”,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国民党腐败无能,“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还是要出钱出枪叫它打仗。直接出兵干涉,在“理论上”是妥当的。单就美国统治者来说,“回顾起来”,也是妥当的。因为这样做起来实在有兴趣。“似乎是令人神往”。但是在事实上是不行的,“美国人民显然都不会批准”。不是我们----杜鲁门、马歇尔、艾奇逊等人的帝国主义系统----不想干,干是很想的,只是因为中国的形势,美国的形势,还有整个国际的形势(这点艾奇逊没有说)不许可,不得已而求其次,采取了第三条路。

那些认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讳地说出了全篇的真理。美国之所以没有大量出兵进攻中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顾虑。第一顾虑中国人民反对它,它怕陷在泥潭里拔不出去。第二顾虑美国人民反对它,因此不敢下动员令。第三顾虑苏联和欧洲的人民以及各国的人民反对它,它将冒天下之大不韪。艾奇逊的可爱的坦白性是有限度的,这第三个顾虑他不愿意说。这是因为他怕在苏联面前丢脸,他怕已经失败了但是还要装做好像没有失败的样子的欧洲马歇尔计划陷入全盘崩溃的惨境。

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你们的好教员。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

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些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共产党。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跑、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评论员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国民党政权的失败已是无可挽回的事实。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帮助国民党打内战,遭到彻底失败。为了给自己的失败辩解,也为了继续欺骗美国人民,美国国务院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为了批驳白皮书,打破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同时科学地阐明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毛泽东以新华社评论员的名义,先后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就是其中的一篇。

  司徒雷登是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1946年7月,被任命为美国驻中国大使。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他不甘心美国政策的失败,仍然留在南京观望,直到8月2号,司徒雷登发现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事实,才不得不悄然离开中国。

  在这篇评论里,毛泽东指出,司徒雷登从中国离开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美国之所以要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帮助蒋介石打内战,是由它的侵略政策决定的,中国是亚洲的重心,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它的了,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国又不敢直接大规模的出兵干涉中国,只好选择国民党作它的打手,可惜这个打手不争气,被中国人民打败了。

  毛泽东指出,美国的科学技术抓在资本家手里,美国的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的金钱只愿意送给蒋介石和第五纵队。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并不怕美国的封锁,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别了,司徒雷登》以及毛泽东这一时期撰写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是对中国革命经验重要而科学的总结,是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材,是即将获得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整个世界的宣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美国国旗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民族多元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今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20%,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文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
英文名称: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简称: 美国、U.S.A.
所属洲: 北美洲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主要城市: 纽约、旧金山、芝加哥、达拉斯
国庆日: 1776年7月4日
国歌: 《星条旗》
国家代码: USA
官方语言: 英语
货币: 美元
时区: 西五区至西十区
政治体制: 联邦制
国家领袖: 贝拉克·奥巴马、约瑟夫·拜登、约翰·罗伯茨
人口数量: 3.0875亿(2010年)
人口密度: 33.7人/平方公里(2010年)
主要民族: 美利坚民族、拉丁裔、非裔、亚裔
主要宗教: 新教、天主教、摩门教、犹太教
国土面积: 9,629,091平方公里
水域率: 6.76%
GDP总计: 14.780万亿美元(2010年)
人均GDP: 47,132美元(2010年)
国际电话区号: +1
国际域名缩写: .us
道路通行: 靠右行驶
基尼系数: 0.450(2007年)
人类发展指数: 0.902(极高,2010年)
国家象征: 玫瑰花、蓝宝石、白头海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名】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国旗】星条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制定纪念日”。在这一天,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的热爱。

    【国徽】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秃鹰)。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鹰之上的顶冠象征在世界的主权国家中又诞生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顶冠内有13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鹰的两爪分别抓着橄榄枝和箭,象征和平和武力。鹰嘴叼着的黄色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合众为一”,意为美利坚合众国由很多州组成,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国歌《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译《星条旗》歌),歌词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在英美战争时,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经过英军炮轰后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飘扬时感慨万分而即景写下的。曲谱是“进行曲之王”苏萨的著名代表作。《星条旗永不落》于1931年被美国国会正式定为国歌。
    【国花】玫瑰花,象征着美丽、芬芳、热忱和爱情。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
    【国石】蓝宝石

    【国鸟】白头海雕(秃鹰)。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白头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旗帜上是在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决定新生的美国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国徽。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把北美洲特有的白头海雕作为美国的国鸟,并把这种鸟作为国徽图案的主体。白头雕外观美丽、性情凶猛,头上有丰满的羽毛,它的最大特点是两头白,即白头白尾。它代表着勇猛、力量和胜利。       【国名释义 】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S.A.)。美国因洲名而得名。在英语中,亚美利加 和美利坚为同一词“America”,只是汉译不同,前者指全美洲,后者指美国。

    美国的绰号叫“山姆大叔” 。传说1812年英美战争期间,美国纽约特罗伊城商人山姆·威尔逊(1766.9.13--1854.7.31)在供应军队牛肉的桶上写有“u.s.”,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这恰与他的昵称“山姆大叔” ("Uncle Sam") 的缩写 ("u.s.") 相同,于是人们便戏称这些带有 "u.s."标记的物资都是“山姆大叔”的。后来,“山姆大叔”就逐渐成了美国的绰号。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漫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头戴星条高帽、蓄着山羊胡须的白发瘦高老人。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  
    【重要节日】 国庆日,7月4日(美国独立日,1776年)全国公共服务和缅怀日,9月11日;亚太裔美国人传统月:每年5月
    【国家政要美国44任(第56届)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Barack Obama),2008年11月当选,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 ,2008年11月当选;
国务卿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Hillary Rodham Clinton) ,2009年1月任职;
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Leon Panetta)2011年7月任职
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 ,2009年1月就任;
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John Boehner)2011年1月就职
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G. Roberts Jr) ,2005年9月宣誓就职
;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2011年7月任职。
  历任总统 前副总统戈尔 奥巴马内阁人选全部确定(名单) 华盛顿州前州长骆家辉
    【自然地理】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面积962.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中北部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左图为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岛上“美国最南端的位置”标志)
    近年来美国发生的重大森林火灾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Washington D.C.)人口约55万 。  

    【人口3.087亿(截至2010年4月1日)。从各州情况来看,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为3720万;怀俄明州人口最少,只有56.4万;得克萨斯州人口绝对数量增长最多,比2000年增加430万,达到2510万。美国黑人、拉美裔和亚裔等少数族裔总人口已达到1.007亿人(截至2006年7月),美国拉美裔人口突破5000万,占美国人口约六分之一,继续稳居美国头号少数族裔位置。美国华裔人口达到363.9万(截至2009年)。通用英语。51.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他居民信奉天主教、犹太教等,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12%。

美国参议院通过将英语定为国语的议案 美国十大姓氏  美国少数族裔从政与种族和谐
奥巴马恢复白宫亚裔事务机构    美国成年烟民占人口比例下降
    【行政区划】分十大地区:新英格兰地区、中央地区、中大西洋地区、西南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高山地区、东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区、大湖地区和阿拉斯加与夏威夷。共有50个州和首都所在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有3042个县。联邦领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联邦和北马里亚纳;海外领地包括关岛、美属萨摩亚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是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区划】分十大地区:新英格兰地区、中央地区、中大西洋地区、西南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高山地区、东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区、大湖地区和阿拉斯加与夏威夷。共有50个州和首都所在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有3042个县。联邦领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联邦和北马里亚纳;海外领地包括关岛、美属萨摩亚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等。

50个州的名称为:亚拉巴马阿拉斯加亚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康涅狄格特拉华佛罗里达佐治亚夏威夷爱达荷伊利诺伊印第安纳艾奥瓦堪萨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缅因马里兰马萨诸塞密歇根明尼苏达密西西比密苏里蒙大拿内布拉斯加内华达新罕布什尔新泽西新墨西哥纽约北卡罗来纳北达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马俄勒冈宾夕法尼亚罗得岛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田纳西得克萨斯犹他佛蒙特弗吉尼亚华盛顿西弗吉尼亚威斯康星怀俄明 >>



    【主要城市华盛顿市(哥伦比亚特区)、纽约市(纽约州)、芝加哥市(伊利诺伊州)、洛杉矶市(加利福尼亚州)、费城(宾夕法尼亚州)、休斯敦市(得克萨斯州)、底特律市(密歇根州)、达拉斯市 (得克萨斯州)、巴尔的摩市 (马里兰州)、菲尼克斯市(亚利桑那州)、圣弗朗西斯科(即旧金山市 ,加利福尼亚州)、克利夫兰市 (俄亥俄州)、波士顿市 (马萨诸塞州)、新奥尔良市(路易斯安那州)、西雅图市 (华盛顿州)、丹佛市 (科罗拉多州)、圣路易斯市(密苏里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苏达州)、火奴鲁鲁(即檀香山,夏威夷州)、布法罗市 (纽约州)、盐湖城(犹他州)、朱诺市(阿拉斯加州)。
     美国“山茱萸城”——亚特兰大 夏威夷珍珠港 历史名城安纳波利斯 纽约、洛杉矶排名美国大城市前列

    2001年10月8日,百万人在纽约第五大道举行花车行走,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

    【简史】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英国后来居上,到1773年,英国已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812年后完全摆脱英国统治。1860年反对黑奴制度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后,南部奴隶主发动叛乱,爆发了南北战争。

1865年,战争以北方获胜而结束,从而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开始对外扩张。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大增。


 制作单位:新华网


标题: 精辟!一句话概括美国各州!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1696&fromuid=289922




版权所有 新华网[/td][/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旅游 > 景点大全 > 北美洲旅游 > 美国旅游
http://bbs.m4.cn/forum.php?mod=v ... &fromuid=289922



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情况
http://bbs.m4.cn/forum.php?mod=v ... &fromuid=289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979年1月1日
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

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导读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      尼克松      毛泽东      周恩来      条约      美国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为时一周的访华期间,(LSSDJT.com)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严肃而坦率”的会谈
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政治家的努力,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联合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保留与台湾的文化、商务等方面非官方关系。美国告诉台湾当局,自1979年1月1日起,美国终止美台“外交关系”;与此同时,也将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撤出驻台美军及军事机构。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回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就好比是中国的北上广,如果没全国的资源跟人才一直输血,就很难撑很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ian1122 于 2012-1-10 21:46 编辑

  麦卡锡主义
http://bbs.m4.cn/forum.php?mod=v ... 1708&fromuid=289922


《美国国际政治词典》条目选登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2895&fromuid=289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运作的典范。
穷兵黩武的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1607.5 英国伦敦公司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永久居留地。
  1620.12.26 英国清教徒移民乘“五月花”号轮漂洋到达普利茅斯,在船上通过了五月花号公约。   1636.10.28 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在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成立。
  1740 丹麦人维特斯·白令受俄国人雇佣,抵达阿拉斯加进行探险。   1752.6.15本杰明·富兰克林在风暴中放风筝,证明闪电是一种电,并发明避雷针。  
 1765 英国颁布印花税条例。因遭到抵制而在次年3月被废除。
  1767 英国颁布唐森德税法。1770年废除,只保留对茶的征税。  
 1773.12.16 波士顿发生倾茶运动,以抗议茶叶条例。  美国历史
1774.9.5 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抗议英国的行为,呼吁人民起来斗争。
  1775.4.19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人民对英军进行反抗,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1776.1.9 托马斯·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
  1776.7.4 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草案。
  1784.8.30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的广州进行丝茶贸易,中美关系由此开始。
  1784.9.21美国第一份日报《宾夕法尼亚邮船和每日广告》开始发行。   1786.12.26 马萨诸塞州爆发由丹尼尔·谢司领导的起义。   1787.5.25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草拟了新宪法。1789年3月4日,宪法正式生效。
  1787.7.13联邦国会通过西北土地法令。  
 1789.4.30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乔治·华盛顿就任第一届美国总统。   1789.9.24根据联邦政府条例,最高法院成立。
  1791.12.15 美国宪法增列十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  美国历史
1792.4.2 美国国会通过造币法,在费城建造一座造币厂。   1794.11.19 美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定杰伊条约。   1800.12.1联邦政府首都从临时所在地费城迁往华盛顿特区。   1803.4.30美国从法国拿破仑手里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全部土地,使美国领土面积增加一倍。   1807.8.17罗伯特·富尔顿乘着自己设计的平底蒸汽船,由纽约市码头出发,32小时后抵达奥尔巴尼,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轮船航行。   1812.6.18美英爆发第二次战争。   1814.9.11美国赢得尚普兰湖海战胜利,同年12月24日,美英签订根特条约。   1816.3.14美国政府颁布关税条例及第二国家银行法案。   1819.2.22美国和西班牙签订条约,西班牙把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并放弃对俄勒冈地区的全部领土要求。   1820.3.3 国会通过密苏里妥协案,重新划分自由州和蓄奴州的边界线。   1821.4.24联邦政府颁布土地法,降低出售土地的单位面积。   1823.12.2门罗总统在其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门罗主义,反对欧洲干预美洲事务。   1828.4.21诺亚·韦伯斯特的《美国英语词典》出版。   1830.4.6 约瑟夫·史密斯在纽约费耶特组建摩门教会。   1842.8.9 美英签订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划定美国和加拿大在缅因州和明尼苏达州的边界。   1844.5.24电报发明人塞缪尔·莫尔斯从华盛顿向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发出第一份电报。   1844.7.3 美国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   1846.5.13美墨战争爆发,北方辉格党反对战争,南方人支持战争。   1848.1.24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   1848.2.2 美墨签订一项条约,规定墨西哥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以及科罗拉多的一部分割让给美国。   1850.9.9 美国国会通过1850年妥协案,制定逃奴追缉法,镇压废奴运动。   1852.3.20美国女作家哈丽特·比彻·斯托发表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1853.7.14美国兵舰在海军准将马修·C·佩里率领下抵日本,次年,胁迫日本签订向美国船只开放的条约。   1858.6.18美国强迫中国清政府订立中美天津条约。   1861.2.8 南部七个州组成美国联邦同盟,杰斐逊·戴维斯为临时总统。  美国历史
1861.4.15林肯总统宣布国内存在叛乱,并召募75000名志愿者,南北战争爆发。   1862.7.7 土地赠予法获得通过,规定由政府拨地,在各州建立州立大学,以推动学业和机械技术的发展。   1863.1.1 林肯签署《解放宣言》。   1865.4.9 南部邦联军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1865.4.14林肯总统在华盛顿福德剧院看戏时被剌,次日死亡。   1867.3.30美国从沙俄手中购买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从而使美国边界线扩大到北冰洋。   1869.5.10中太平洋铁路与联合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洛蒙托莱正式接通,成为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   1879.12.21 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
  1882.5.6 美国通过一项排斥华工法,规定十年内暂不接受华工移民,并且对非美国出生的所有华人后裔的国籍不予承认。   1883.1.6 旨在改革联邦文官制度的彭德尔法(又称文官改革法)获得通过。
  1892 美国政府制定苛刻的排斥华人的吉尔里法。   1898.4.22美国对西班牙宣战。同年12月,根据签订的巴黎条约,西班牙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等地割让给美国,并确立古巴为主权国。   1898.7.7 麦金利总统签署一项兼并法案,宣布夏威夷为美国的一部分。   1899.9.6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列强掠夺的开放国际市场,同时又保持国家统一。   1903.12.17 莱特兄弟首次成功地驾驶由发动机推进的飞机。   1905.5 美国通过新的排华法,加紧迫害华侨,引起中国国内掀起广泛的抵制美货运动。   1906.4.8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及随后的大火,毁坏旧金山的大部分地区。   1909.3.8 芝加哥妇女举行盛大罢工和行走示威。此后,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劳动节。   1912.12.3塔夫脱总统正式提出以金元代替枪弹的“金元外交”政策。   1917.2.5 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关于从美国排斥所有亚洲移民的法律。   1917.4.6 美国对德国宣战,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1.2美国和日本签订兰辛——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东北和内蒙古的特权,以换取日本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承认。
  1928.8.27美国与其他14个国家一起签订了凯洛洛——白里安条约,又称巴黎非战条约。   1929.10.29 纽约股票行情猛跌,美国最严重的经济萧条从此开始。   1930.4.22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在伦敦签订海军削减条约。   1930.12.11 合众国银行在纽约歇业,此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银行倒闭。   1931.6.20胡佛总统发表缓付债款宣言,即胡佛计划。
  1932.1.17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发表对中日事件采取维护在华利益的不承认主义。
  1933.3.4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1935.8.14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案,规定设立老年和失业保险,救济贫苦的老年人、盲人及儿童。
  1941.8.12罗斯福总统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的纽芬兰岛附近的军舰上举行会谈,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6.4 美日爆发中途岛之战,这是太平洋上的关键一战。   1944.6.6 美国军队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1945.2.4 美国、英国和苏联领导人举行克里米亚会议,发表克里米亚声明,并于同月11日签订雅尔塔协定。   1945.7.16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1945.7.27美国、英国和中国在波茨坦对日本提出劝降牒文——波茨坦宣言。   1947.5.22杜鲁门签署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后称为“杜鲁门主义”。   1947.6.5 国务卿乔治·C·马歇尔提出一项恢复欧洲经济的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1949.8.24美国、加拿大和14个西欧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一项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6.27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并决定以武力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向台湾出动。   1950.9.15美军在朝鲜中部仁川登陆。   1950.9.23美国政府颁布麦卡伦国内安全法。   1951.9.1 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一项共同防御协定,即美澳新条约。
  1952.6.27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沃尔特移民法。   1952.11.1美国在太平洋实验场爆炸一颗氢弹。
  1953.7.27美国在朝鲜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   1954.4.22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开始操纵国会听证会,清洗所谓国内的共产主义影响。   1954.9.8 美国与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   1954.12.1美国一黑人妇女在蒙哥马利城的公共汽车上拒绝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白人男子。联邦法院非法宣布公共汽车种族隔离命令。   1958.1.31美国在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一号。   1959.1.3 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第49州。同年8月21日,夏威夷成为第50州。   1960.2.2 4名黑人学生在一家杂货店的午餐台受到冷落,以静坐表示抗议。截至1961年9月止,有7万多名黑人和白人学生加入静坐示威。   1961.4.17美国策动猪仔湾事件,企图推翻古巴政府。   1962.10.22 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1963.8.2820万美国人在首都华盛顿行走,呼吁和支持黑人的平等权利。   1963.11.22 肯尼迪总统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1965.4.28以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为名,美国政府派遣军队1万4千人前往多米尼加。   1968.4.4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遭暗杀身亡。   1969.7.20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1969.11.15 约25万人的行走大军进入华盛顿,要求美国政府结束在越南的战争。   1972.2.21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访问结束时,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1973.1.27越南和平协定在巴黎正式签字,美国结束越南战争。
  1973.11.7美国国会推翻尼克松总统对战争权力议案的否决。该议案旨在制约总统在没有国会的批准下对外调动武装力量的权力。  
 1974.8.9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去总统职务,由副总统吉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   1975.12.15 福特总统访问中国,并与毛泽东主席及邓小平副总理会谈。   1979.1.1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
  1980.4.24美国营救被伊朗扣押的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人质的行动失败,4名美国人丧生,5人受伤。   1982.12.2在盐湖城,美国医生成功地为一患者进行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1983.10.25 美国海军及别动队会同其他6个加勒比海国家的部队入侵格林纳达岛。   1984.4.26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1986.1.28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射一分钟后爆炸,机上6名宇航员和1名教师遇难,酿成航天史上一大悲剧。   1986.4.15美国战斗机轰炸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声称是对该国恐怖主义组织的报复。  
 1986.7 美国以围剿毒品为由,出兵玻利维亚。
  1988.7.3 美国海军战舰“文森尼斯号”发射一枚导弹,击中一架伊朗班机,机上290人全部丧生。   1989.12.20 美国军队入侵巴拿马。   1990.8.7 美国沙漠盾牌行动部队前往沙特阿拉伯,声称保护该国不受伊拉克于8月2日入侵科威特后对该国的可能进攻。
  1991.1-2 在中东海湾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国打败伊拉克,解放科威特。
  1993.2.26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恶性爆炸事件,造成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1993.11.20 美国批准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1月1日生效。
  1993.11.30 美国政府通过布雷迪防止枪支暴力法。   1994.3.25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中最后一批美国士兵撤出索马里,美国在该国的维和行动失败。   1994.7.30美国入侵海地,驱逐该国军政府领导人,帮助恢复民选总统的统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ian1122 于 2012-1-11 09:31 编辑

美国的教育文化
http://bbs.m4.cn/forum.php?mod=v ... 2312&fromuid=289922


美国的历史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92298&fromuid=289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ian1122 于 2012-1-11 09:34 编辑

美国文化介绍:美国的饮食文化
育龙网 WWW.CHINA-B.C0M   2010年01月27日  来源:互联网
育龙网核心提示: (1)和在中国的情况差不多,一般说来,当人们第一次见面时,他们握一握对方的手说:“It’s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其实,较


(1)和在中国的情况差不多,一般说来,当人们第一次见面时,他们握一握对方的手说:“It’s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其实,较正式的说法应是“How do you do?”(您好吗?)。可这种说法不太常用。第一次见面后,询问对方的工作或学习情况是开始交谈的典型方法。另外注意一点,就是熟人之间见面,中国人一般问:“ 吃饭了吗?”而美国人一般会谈论天气:“It’s a nice day.”而且平时美国人在一起聊天很少谈论政治和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也很少谈到工作和工资的问题。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哦!

(2)美国人喜欢在饭后吃点甜点。冰棋淋是最受的甜点之一。他们的甜点真是名副其实的“甜”,很多东方人都觉难以入口。 而中国人现在似乎比较习惯饭后吃水果。 : 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美国人的口味比较清淡,喜欢吃生、冷食品,如凉抖菜、嫩肉排等,热汤也不烫。菜肴的味道一般是咸中带点甜。煎、炸、炒、烤为主要烹调方式,不用红烧、蒸等方式。以肉、鱼、蔬菜为主食,面包、面条、米饭是副食。甜食有蛋糕、家常小馅饼、冰淇淋等。他们喜欢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

所用肉类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尾和骨刺,虾蟹去壳。   美国人喜欢吃糖醋鱼、咕噜肉、炸牛肉、炸牛排、炸猪排、烤鸡、炸仔鸡等肉食菜品,爱用冰水、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饮料,喜欢在饮料中加冰块,不喜欢饮茶。饭前以蕃茄汁、橙汁等作为开胃饮料,吃饭时习惯饮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饮料,饭后则喝咖啡,很少喝烈性酒。美国人不爱吃猪蹄、鸡爪、海参、动物内脏、肥肉等。

烹饪时不放调料,调料放在餐桌上自取,有酱油、醋、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   部分美国人喜欢吃蚯蚓、罐头、饼干。制作凉菜时,一般用色拉油、沙司作调料。不少人喜欢吃我国的粤菜、川菜以及甜酱、蚝油、海鲜酱等。喜欢用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等生酒混合调制鸡尾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香港美国就业和生活的对比---人人网转帖
http://bbs.m4.cn/forum.php?mod=v ... &fromuid=289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4a77b2afcb9cde9a7cd92abd.jpg 2f3295d4b7c27e66a08bb7e3.jpg [/table]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英语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时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最终被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录 [隐藏]

  • 1 内战起因
  • 2 国家分裂
  • 3 战争过程

    • 3.1 战争初始
    • 3.2 蟒蛇计划及联邦封锁 1861
    • 3.3 东部战场 1861–1863
    • 3.4 西部战场 1861–1863
    • 3.5 泛密西西比战场 1861–1865
    • 3.6 “猛虎”格兰特
    • 3.7 南方邦联瓦解
    • 3.8 南北教会
    • 3.9 战后
    • 3.10 重建南方
  • 4 其他

    • 4.1 战争期间主要战役
    • 4.2 后世影响
    • 4.3 文艺相关

      • 4.3.1 电影
      • 4.3.2 小说

  • 5 参看条目
  • 6 参看文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独立战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油画《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名称: 美国独立战争
地点: 北美洲
时间: 1775年–1783年
参战方: 美国,英国
结果: 巴黎和约,美国独立
主要指挥官: 乔治·华盛顿,亨利·克林顿


目录

背景
剥削及反抗殖民地人民希望减低对英国本土的依赖
印花税条例
唐森德税法
波士顿惨案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不可容忍的法案”
独立战争的开始
战争进程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历史年表
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宣言大陆会议
人民不会放弃自己在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
立法权要回到广大人民手中
不能使军队独立于民政权力之外
完全不配做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
不能把无理的管辖权横加到人们的头上
为各项正当意图吁请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
翻译
意义
影响
转折点背景
剥削及反抗 殖民地人民希望减低对英国本土的依赖
印花税条例
唐森德税法
波士顿惨案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不可容忍的法案”
独立战争的开始
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历史年表
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宣言 大陆会议
人民不会放弃自己在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
立法权要回到广大人民手中
不能使军队独立于民政权力之外
完全不配做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
不能把无理的管辖权横加到人们的头上
为各项正当意图吁请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
翻译
意义影响转折点展开     北美独立战争态势图

编辑本段背景
  北美独立战争(The American Revolution,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1775–1783),也称“美国独立战争”。指1775年波士顿人民在美国来克星顿与英军交战拉开独立战序幕到1783年英军在法国签订《巴黎和约》投降的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经过不断拓殖,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在此期间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数是英国人,也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此外还有不少从非洲贩运过来的黑奴。他们为北美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成为经济发展主流。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经济成分。殖民地的统治模式是依照英国政体建立的,每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总督和议会。总督代表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统治,拥有行政、经济和军事大权,可以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如富兰克林和杰斐逊。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和民主意识日趋增强。   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北美生产的很多产品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产品一争高低。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中,为争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国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英国虽然打败了法国,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区,但因长期的战争而导致财政困难。于是,英国政府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就是个和中国一样国土广大、资源丰富、种族、文化都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5 06:37 , Processed in 0.06004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