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2|回复: 45

【10.01.07紐約時報】长期人才外流后: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0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文标题】长期人才外流: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
【原文标题】After Long Brain Drain, China Lures Some Scientists Home.
【登载媒体】紐約時報
【来源地址】纸质报纸
补上网络地址^^:http://www.nytimes.com/2010/01/07/world/asia/07scholar.html?pagewanted=all
【译者】missingelm
【翻译方式】人工
【声明】本翻译供Anti-CNN使用,未经AC或译者许可,不得转载。
articleLarge.jpg

Untitled.jpg
【译文】
(图中人物:施一公(音,下同)。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他在2008年拒绝了1000万元研究资金的承诺,选择回到中国。)
美国科学家们对马里兰州Howard Hughes医学院给予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1000万美元的研究拨款并不感到惊讶。施博士在细胞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已经为癌症治疗打开了一条新路。在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实验室整整占据了一层楼,每年可获得200万美元预算。
真正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在数个月以后。已归化为美国公民并在美国已居住18年的施博士宣布他将回到中国从事研究工作。他拒绝了这笔拨款,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成为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的主任。
“到今天为止,许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回到中国”,他最近在和清华大学游园者的谈话中表示,“特别对于我这样的地位的人来说,我放弃了我所有的一切。”
“他是我们的明星”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Robert H. Austin在电话中说“我觉得这是很疯狂的。”
但中国的领导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决定用充裕的资金支持逆转过去30年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人才流失,吸引科学家和学者归国。其间当然也夹杂了一些民族自豪感的因素。
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从事研究工作的中国学者来说一直是一块更有吸引力的土地。但施一公和其他高知名度的科学家的归国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中国加快缩小与高科技国家间差距的表现。
中国对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投入在过去十年一直稳步增加。如今已达到了GDP的百分之1.5.虽然美国对科学的投入占GDP的百分之2.7.但中国用于发展科学的GDP份额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中国国内的科学家也感受到了更多国际竞争的压力。在过去十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了3倍。在2007年,这一数量仅次于美国。根据两位美国中国问题专家Denis Fred Simon 和Cong Cao《中国新兴技术的锋芒》一书中的数据,约有5000名中国科学家从事单一的纳米技术研究。
2008年乔治亚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10到20年内中国将技术转化为可营销型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将超越美国。
“中国对整合新兴技术研发和商业性运营的步骤越来越熟悉”该研究称。
数量并不等于质量,尽管中国的高投入,中国依然在许多科技领域苦苦挣扎。从未有出生在中国,并在中国大陆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仅少数在西方从实验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获此奖项。虽然中国的实力在不断提升,但是2008年中国在美获得专利的数量仅仅排名第十。
中国学生依然成群结队的离开中国。18万中国学生在2008年离开中国,这一数据是2007年的125%,因为原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承担海外留学的费用。中国政府的额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离开中国的学生当中,只有25%回国。在美国大学获得工程或科学博士学位的人更是回国可能性最小的一群。
虽然中国最近开始试图扭转局面。过去三年包括施一公博士在内的知名科学家依然是如细流般的归国。他们回国肩负着洗去中国科学界任人唯亲和庸才政策的恶质文化的使命。这两者被认为是科学成就的最大障碍。
他们的归国归因于他们的爱国精神,对改变中国的渴望以及对中国政府会对他们有所回报的信念。
“我觉得我欠中国一些东西”施博士说“美国几乎所有东西都很完善,而我在这里的工作也许会是在美国的十倍重,甚至百倍重”
他和其他归国者的遗憾比一些美国人所设想的要小。尽管被成堆美国顶尖大学邀请,在普林斯顿的学术排名不断上升,他依然相信许多亚洲人在美国遭遇了玻璃天花板。
饶益是一名47岁的西北大学生物学家。他在2007年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的主人。他对比了中国人的自我反省和美国人的自我满足。当驻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希望他解释退出美国国籍的原因的时候,他在草稿中写道:“美国在2001年911袭击之后就丧失了其在道德领域领袖的地位,但美国人民却依然沉溺在美国的伟大之中”。
这些科学家也并不是全被民主的真谛所说服。饶博士希望并认为他会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的多党民主政治。但石博士对多党民主在未来是否合适中国表示怀疑。
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施博士参与了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同时,他还是美国民主党的注册党员。他积极参加选举。“多党民主和美国契合的很好但这并不表示这个体制会适合现在的中国”
但是重回中国政治化了的科学界充满挑战性。简历较为薄弱的科学家刻意回避归国人员。在上个月举行的两年一度的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的原始选举当中,施博士和饶博士都名落孙山。最近离开德克萨斯大学的Howard Hughes医学院著名研究院王晓东亦有类似遭遇。
在中国的博客上,这种气氛大有满溢之势。施博士被华南大学教授刘忠武贴上了不可信和虚伪的标签。他还声称“施博士不应该被允许接触任何有关中国国家利益的项目”。“记住,他现在是个外国人”他写道。
“过去一年半对我来说就如同10年一样。”施博士表示这样的批评令人想起了文化大革命,“我很高兴我现在还屹立不倒”
但是,这些归国者也有包括大学校长,政府官员以及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有权势这的支持。施博士和饶博士帮助共产党勾画了招募顶级外国科学家,企业家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方案,中国政府吸引海外学子归国的最新计划。
在2008年5月,施博士被邀请了像中国副主席习近平和其他中南海高官阐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景。
饶博士表示,中国政府对科学的资金支持十分慷慨,有时甚至有些过度。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这些资金被有效地利用而不是被用来迎合官僚主义者的喜好。
5年前,作为西北大学研究所的首脑,他也曾向英国自然时报发表过类似论述。饶博士说当中国的科技拨款经常受到好大喜功的文化所谓威胁。他主张废除科技部,把这些预算拨给声誉更好的组织。
他的批评在中国遭到封杀。但去年十月,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在关于饶博士的文章《肩负这责任的人》一文中予以总结。
“这是一场逆境中的战役” 《中国新兴技术的锋芒》一书的作者之一曹先生说“他们都是很优秀的科学家。但是想要改变体制,他们必须占有一定的数量。如果体制始终得不到改变,那么他们最终还是会离去。”
在清华大学的石博士表示他对此乐观。在过去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招手了18名博士后学生,几乎全部来自于美国。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成立了独立的实验室。他说在未来十年,清华的生命科学系将扩大四倍。
施博士坦言他将以普林斯顿大学为目标。除此之外还把清华和一个知名的美国州立大学相比较。
“假以时日,我们必然能够达成目标”

【译评】文章的分析评论绝大部分都很准确。即使在今天,我身边的同学也很少有归国的意愿。因为归国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意味着自身收入的减少,同时国内杂乱无章,藏污纳垢的体制也给自己的事业发展蒙上了阴影。
许多人对国内政治体制也不满意。施博士和饶博士无疑是具有责任心和勇气的知识分子。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有所成效。


-------------------------------------------------多谢翻译,施一公博士的名字也改过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政策就说明中国政府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博士他的经历体现了二十年的现代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人啊……之前去采访几个回国创业三四年的留学生,他们基本上都是说为了一个理想,和一份热情回国的……否则,早就拿美国的绿卡,在夏威夷度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不可信了! 很少有用的人才都没回来 因为我们已经没信仰了  高级人才不是看钱.而是注重信仰名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搞错了,科学家名字是“施一公”
现在美国最优秀、最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搞错了,科学家名字是“施一公”
现在美国最优秀、最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 ...
qljshsy 发表于 2010-1-10 09:34

對不起。我看錯了一個字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双剑 于 2010-1-10 10:02 编辑
【中文标题】长期人才外流: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
【原文标题】After Long Brain Drain, China Lures Some Sc ...
missingelm 发表于 2010-1-10 07:49

那就等到美的分裂的那一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有本事的太少了,开发尖端技术和真正有学问的回来的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有本事的太少了,开发尖端技术和真正有学问的回来的太少
妇科主任 发表于 2010-1-10 10:00

天朝的公仆都在前赴后继的奔向美的,更何况咱老百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不少人才回流的,回来的基本是创业型的,百度的李彦宏、尚德的施正荣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很通顺,楼主英语很好,怎么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0的112次方 于 2010-1-10 12:24 编辑

一群在学术上不打地基精护危楼的工具型人才引进了用处也相对不大,特别是之于中国实现终极战略目标方面的用处。

能在藏污纳垢的体制中崛起不是不需要真本事,那需要高超的真本事,只有用高超的真本事才能力压不靠真本事上来的家伙。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创造,那还有别的选择?去美国是可以获得一些研究上的好处,但研究了半天也不过是为美国充当统治世界的工具而已,自己的一切政治报复和世界新格局的构想都无从实施,只能沦为动物般的独善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很欢迎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的,不过有人担心这些拿着别国护照的科学家也正常~


台湾搞核武器结果被美国发现制止,就是因为内部有美国CIA控制的科学家~

美中情局间谍20年废掉台湾核武计划
http://shfwdb.hinews.cn/php/20070830/70184.ph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sam712


    他们做的只是基础科研,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什么需要保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am712


    他们做的只是基础科研,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什么需要保密的? ...
aliaselin 发表于 2010-1-10 12:49


    施博士被华南大学教授刘忠武贴上了不可信和虚伪的标签。他还声称“施博士不应该被允许接触任何有关中国国家利益的项目”。“记住,他现在是个外国人”他写道。


看到这个才有感而发的~
不过说实在的就算是基础科研想民用还是军用不就是一念之差吗,当初电脑就是五角大楼的研究项目,不是说尿不湿当初也是给太空员研制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sam712

施一公和饶毅在国内因为触动了很多上位者的利益所以才会被这么说吧~
在他们这批人回来之前,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混,可是仍然每年能拿到大把的科研经费;现在有真正优秀的人才做比较了,估计以后不那么好混了,所以才发出这种声音吧
生命科学不像航天科技,导弹技术,基本在产业化之前没什么保密的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看凤凰采访科技部长,万钢说中央每年都会把他们这些海外归来的科研人员请到中南海来个座谈会(他那时候还在复旦),看看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而且万钢因为是致公党的,所以他也会因为这个身份到中南海开座谈会,他说大家说话都很直接呢,温总他们也很直接就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就是他跟温总提的希望中央能给海外回来有科研专利的人提供基金,温总当时要他写个具体的文件来,他说从他写好交上去到批复不到一个月就搞定了,他当时很意外呢~

其实国家竞争最重要的不就是人才和资金吗,从这点来说,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软件吸引全球人才也是为了壮大国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am712

施一公和饶毅在国内因为触动了很多上位者的利益所以才会被这么说吧~
在他们这批人回来之前 ...
aliaselin 发表于 2010-1-10 12:56



科学界也是什么人都有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sam712


中国的科学界是政治化的科学界,或者说是相对更政治化得科学界,这里面的水像任何一个官方机构一样都是很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0 01:42 , Processed in 0.05505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