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2|回复: 45

[透析评论] 东京人北望北京积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城市繁华的外表来看,北京已与东京相差不远,但在我们看不见的下水道和灾害预防体制上,却仍然差距遥远



        在今年7月到来之前,日本已经经历了5次台风。一年要与20多次的台风搏击,5次只能勉强算过去了1/4。连续不断的台风暴雨,在整个夏季将不断袭击日本。
        而且与6月23日北京那场满城震动的暴雨比起来,东京的台风袭来时,猛烈程度要高出许多。东京中野区的一条河道,平时河水勉强能没过脚面,到了台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十几米宽、数米深的河床,转眼间便变成了排水道,大量的雨水打着漩涡向海里冲去。但桥上的汽车仍然像平日一样行驶。
         北京暴雨造成城市交通瘫痪的消息,在日本电视台也播了出来。在东京水道局工作了30多年的三桥先生非常关注这条新闻,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东京40年前也有过汽车被淹的经历。”
         但40年后,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东京,虽然看上去只是普通的柏油路,但很少见路上雨后积水;供人行走的步行道,地震以后变得有些高低不平,低处会略有积水,但积水不至于打湿整只鞋。一下雨,就可以看出北京和东京在城市建设上的差距了。
雨天东京人照常穿皮鞋上班
         记者几年前在山口县采访地方选举的时候,一位候选人拿着大喇叭对市民高声说,如果他当选,一定会把市内的主要步行路换成渗水材料,“以后下雨的时候,大家外出就可以不湿鞋袜。”
         在东京等大城市里,大多早已实现了步行道使用渗水材料。表面来看,步行道是砖铺的,以浅褐为主要色调,明显不如北京的铺路砖那么平滑。后来看日本工人铺路时才注意到,原来砖的材质已经做了不少改良:表面并不光滑,平时走路让人能感觉很舒服;遇到下雨天,雨水也比较好往下渗。
         雨天,东京人照常穿皮鞋上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高渗水性的路面砖。地方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了一些,所以选举的时候候选人把这个承诺拿出来,作为竞选的筹码。
         反观北京,不但路砖缺乏渗水性,清洁工在扫地的时候常常顺便就把垃圾扫到排水管道里去了,不知道有多少排水管道被“顺便”堵了起来,在下雨的时候派不上用场。
       “我们差不多每半年要全面检查一下排水管道是否通畅。会让相关企业全面清理排放雨水的管道,以保证在下雨的时候所有管道都能够用上。”三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记者曾在东京看到过安放雨水排放管道的工地,排水管并没有在北京看到的粗。而且和北京比起来,东京一年要应对多得多的台风和雨天,但就是看不到东京下雨后有任何汽车被淹的情况发生。
         台风一来,东京市政部门的人就会去检查排水管道的“篦子”。虽然东京街面上并没有垃圾,但台风会把树吹倒,树枝树叶就会罩在篦子上,雨水就排不出去。所以一有台风,市政部门会赶紧去查看篦子,保证所有排水口都畅通,因为如果路面积水让汽车灌水报废、消费者状告市政监管不力的话,赔偿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很多年前,日本已经开始使用“透水性铺装”公路
         很多年前,日本已经开始使用“透水性铺装”工法建设汽车用公路了。
          在把沥青与碎石等搅合在一起后,特意让碎石中留出较大的空间,这样在有雨水到来的时候,能够迅速让雨水渗透到下面去。在这层“透水性铺装”的下面,还有一层和我们的公路一样的防水层。从建设方法上看,从10厘米左右的透水层中渗下来的水,会被排到雨水沟中,保证公路本身不积水。
        “我们提供的公路材料具有很好的渗水功能,下雨时,雨水能渗透到路面下。”一家公路材料企业的老板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企业的演示室里,水龙头上哗哗流出的水,打在十厘米厚的柏油路标本上,很快就渗到标本下面的水池中了。
         十几年前,还常常能从日本报纸上读到,一些黑道上的人在下雨后去公交公司索赔,说是公交车把雨水溅到了自己身上,“要洗衣服的钱”,不少公交公司也就忍气吞声地给了。这些年公路改用了新材料后,想找个借口向公交公司要点洗衣费也变得困难了起来。
        “透水性铺装”还减少了雨后交通事故的数量。下雨后,公路上的积水就变成了一种润滑剂,特别容易出交通事故。现在路面上没有积水了,车祸也就相应减少。公路材料相关企业还在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样的公路还能减少噪音,并将一部分热能转入地下,“调节气温”。

日本有把突发事件变成“全民教训”的社会体制
        2010年广州的一场雨,导致整个城市瘫痪,今年则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北京。换作是在日本的话,如果福冈去年出了事,今年东京出了同样问题,日本将会怎样?
        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先是媒体去报道,接着是学者来调查,各个政府机关也会跟进,让这样的事故成为“全民教训”,杜绝再次发生同样事故---日本有这样的社会体制。
        日本多台风暴雨,却很少看到哪个立交桥下汽车成堆被淹的消息。这里也曾发生过地铁渗水的情况,估计严重程度不及北京一号线的1/10,但已经是特大新闻了。如果同一个地方再次出现漏水事件的话,那么东京地铁的负责人多半就要考虑辞职了。
“灾害报道与信息传播是我们这里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一位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每次各种灾害出现后,研究所便派人去调查,写出的报告很快会被政府的相关机构以及相关企业读到。一个地方的问题,很快就成了全日本的防范对象。这种信息的迅速传播让人们对天灾人祸有了防范的准备,开始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东京铺了渗水材料的步行道和公路,已经在技术革新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更深层次上,是我们的城市管理出了问题。从城市繁华的外表来看,北京已与东京相差不远,但在我们看不见的下水道和灾害预防体制上,却仍然差距遥远。(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http://focus.news.163.com/11/0704/13/784D8FBQ00011SM9.html
发表于 2011-7-4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要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首都排水道都解决不好的国家,却愣是要人相信他们筑的三峡大坝是完美的。

点评

排水管道与三峡大坝是两回事……就象美国能登月能造胡佛大坝、却由于私有产权绝对化的关系,也造不了排水管道(私有土地所有权人不同意……)…… 而骂小偷马上被报复、是个体行为……骂小日本不被报复、就算战争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7-10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君 于 2011-7-4 21:14 编辑
一个首都排水道都解决不好的国家,却愣是要人相信他们筑的三峡大坝是完美的。 ...
cofy 发表于 2011-7-4 20:59



    你这话句型类似“一个连街头的小偷都不敢呵斥的民族,却有勇气高呼灭了小日本”


   两者有关系么,非扯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话句型类似“一个连街头的小偷都不敢呵斥的民族,却有勇气高呼灭了小日本”


   两者有关系么 ...
China君 发表于 2011-7-4 21:12


当然有,你那个才是没有联系的。和这二个到是有点象:
一个小学算术题都做不好的,要我去相信他能做到大学的微积分。
或者,一个二层楼都盖不好的人,倒要我去相信他们能盖好20层的楼。

点评

在今年7月到来之前,日本已经经历了5次台风。一年要与20多次的台风搏击,5次只能勉强算过去了1/4。连续不断的台风暴雨,在整个夏季将不断袭击日本。 而且与6月23日北京那场满城震动的暴雨比起来,东京的台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7-10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首都排水道都解决不好的国家,却愣是要人相信他们筑的三峡大坝是完美的。 ...
cofy 发表于 2011-7-4 20:59

又在借题发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借题发挥!
Jigong 发表于 2011-7-4 21:55


有机会就揪揪,敲敲边鼓,让他们提高警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China君


    对啊,中国人对小偷就是不呵斥,改用板凳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就揪揪,敲敲边鼓,让他们提高警惕。
cofy 发表于 2011-7-4 21:58


你能不能客观地,科学地看待长江大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不能客观地,科学地看待长江大坝?
Jigong 发表于 2011-7-4 22:06


我很客观,这些自信满满的人才是不客观的。现在其实中央也在向客观转了。任何大的水利工程都有利有弊,在建的时候说得太美也就不追究了。但现在如果还是想得太美那就是真的脑子有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客观,这些自信满满的人才是不客观的。现在其实中央也在向客观转了。任何大的水利工程都有利有弊,在 ...
cofy 发表于 2011-7-4 22:11

我看了很多你的有关长江大坝的帖子,没看见你说的“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首都排水道都解决不好的国家,却愣是要人相信他们筑的三峡大坝是完美的。 ...
cofy 发表于 2011-7-4 20:59



       对于三峡大坝的认识,普通人实际上都是井底之蛙。就说你吧,你对三峡大坝了解多少?为了反对而发对,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很多你的有关长江大坝的帖子,没看见你说的“客观”!
Jigong 发表于 2011-7-4 22:25

我也不想多说了,也没有什么好辩的。历史会给出结论的。过了二三十年,希望你还会有这个印象。回到到当年 Cofy说的,有多少谬误,有几分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想多说了,也没有什么好辩的。历史会给出结论的。过了二三十年,希望你还会有这个印象。回到到当年  ...
cofy 发表于 2011-7-4 22:30

你本来就不应该多说!因为你你对三峡大坝的批评完全没有科学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fy 于 2011-7-4 22:59 编辑
你本来就不应该多说!因为你你对三峡大坝的批评完全没有科学根据!
Jigong 发表于 2011-7-4 22:43


也许吧,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说三峡这样好,那样好的人更没有科学根据,大多不是诚实的科学家。正面作用夸大其词,负面作用避口不谈或拣小的说。

我已经不想在这个论坛上谈三峡这个事,和这些政治上的热血青年谈论这些事情很费力,很没劲。。。。。我对政治没有兴趣。。。。。。尤其是这种玩热情的政治,不是很喜欢。

三峡的功能不是科学,其实成了政治,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你们认为好,就好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不想在这个论坛上谈三峡这个事
cofy 发表于 2011-7-4 22:56


说不想谈的人是你!
借题发挥,批评三峡大坝的人也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fy 于 2011-7-4 23:18 编辑
说不想谈的人是你!
借题发挥,批评三峡大坝的人也是你!
Jigong 发表于 2011-7-4 23:14


就说几句,不可以吗?想把三峡当政治的人,就得恶心恶心他们。
我只是不想去你们去讨论什么科学性,没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几句,不可以吗?想把三峡当政治的人,就得恶心恶心他们。
我只是不想去你们去讨论什么科学性,没劲 ...
cofy 发表于 2011-7-4 23:17


忘了自己说过甚么吧?
Cofy_04.jpg

不根据科学批评就是胡扯!
没劲就别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fy 于 2011-7-5 00:22 编辑
忘了自己说过甚么吧?


不根据科学批评就是胡扯!
没劲就别谈!
Jigong 发表于 2011-7-5 00:10


算了吧,那些搞三峡的所谓专家是搞技术的,可不是搞科学的。

我讲科学你们能听懂吗?比如说,我如果和你谈科学,不是对牛谈琴吧,这不是浪费我的口舌吗?

如果我和你讲,共产党啊就是好来就是好,我们才有共同语言啊!

可惜这样的话不爱讲,这是任何一个文盲都会讲的话。这些话就留给你们去反复重复吧!说那么个一千遍一万遍,乘上0.5元(五毛)就是500元50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吧,那些搞三峡的所谓专家是搞技术的,可不是搞科学的。

我讲科学他们能听懂,比如说,我如果和你谈科学,不是对牛谈琴吧!如果我和你讲,共产党啊就是好来就是好,我们才有共同语言啊!

可惜这样的话不爱讲,这是任何一个文盲都会讲的话。这些话就留给你们去反复重复吧!
cofy 发表于 2011-7-5 00:19

别自以为是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0 10:29 , Processed in 0.06009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