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3|回复: 0

郑和下西洋创“过洋牵星”航海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完成了极其艰难复杂而又史无前例的航行,仅靠观测星辰和指南针是远远不够的。郑和的船队要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中航行,涉及到航海中的导航问题。那么,郑和靠什么导航呢?对郑和航海技术颇有研究的云南博物馆研究馆员林荃对此作了解答。

  林荃兼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云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主任,云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指出,郑和船队要开辟新的航线,就必须靠新的技术,他把航海天文学与导航仪器罗盘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测定航行方位的精确程度。不仅如此,七下西洋还促进了郑和船队天文航海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后来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过洋牵星”的航海技术。

  所谓“过洋牵星”,是指用牵星板测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林荃介绍说,牵星术的主要工具是牵星板。牵星板是测量星体距水平线高度的仪器,其原理相当于当今的六分仪。通过牵星板测量星体高度,可以找到船舶在海上的位置。牵星板共有大小十二块正方形木板,以一条绳贯穿在木板的中心,观察者一手持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手持住绳端置于眼前。此时,眼看方板上下边缘,将下边缘与水平线取平,上边缘与被测的星体重合,然后根据所用之板属于几指,便得出星辰高度的指数。

  据林荃考证,《武备志》中收录的《郑和航海图》及所附四幅“过洋牵星图”,即:古里往忽鲁谟斯过洋牵星图;锡兰山回苏门答腊过洋牵星图;龙涎屿往锡兰山过洋牵星图;忽鲁谟斯回古里过洋牵星图。虽说只有四幅图,但足以看出郑和船队在远洋航行中如何解决正确判断船舶位置与方向,准确确定航线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从而为后世留下了中国最早、最具体、最完备的关于牵星术的记载。

  林荃举例说,郑和船队在横渡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时,由于海域辽阔,水天相接,没有陆上物标可循,只有依靠罗经和天体导航。在七下西洋中,郑和船队以“过洋牵星图”为依据,“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结果收到了“牵星为准,所实无差,保得无虞”的出奇效果。这种航海技术是郑和船队在继承中国古代天体测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于航海,从而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先进航海技术,从而使中国当时天文航海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水平代表了十五世纪初天文导航的世界水平。


http://mil.jschina.com.cn/Get/MAN/0503110856.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3 06:38 , Processed in 1.72220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