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9|回复: 12

[焦点关注] 官虽小,但世界存亡就提在他手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0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空气精灵 于 2009-1-20 00:49 编辑

1.jpg

2.jpg

     Navy Lt. Cmdr. Keith Davids carries the "football," foreground, containing nuclear codes, Monday, April 18, 2005 at the White House. They are always there, at the president's side or nearby, hiding in plain sight. At any given time, five people hold the title of White House military aide, a not particularly revealing description for the men and women who take turns carrying "the football," the leather briefcase stocked with classified U.S. nuclear warplan.


  美国核按钮手提箱的保管人


  美国总统外出时一向带在身边的总统专用“核按钮手提箱”,也由他的助手带到了莫斯科。不知为什么,布什身边的人都把这只神秘的手提箱称之为“足球”。这只体积为45x35x25㎝的手提箱,其实在它的柔软黑色皮面下面包裹着的是一只钛制超强坚固的手提箱,箱子上安装着牢固的密码锁。

  美国总统外出时是从不只身独处的。不管这位白宫的主人身在何地,他的身后总是跟着那么几个贴身保镖、一名护士和提着一只黑色的手提箱、身着军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那么一个人。此人手里提着的就是“核按钮手提箱”。

  箱子里存放着启动美国核武库的密码。也许这是整个美国政府内部保密程度最高的物品。只有美国总统一个人有可能下达发射核导弹的命令,而要做到这一步,这只“核按钮手提箱”就必须随时随地带在他的身边。也正因为如此,那个身着军服的人就得到处跟在他的身后,并且象影子一样寸步不离。

  负责携带这只手提箱的军官是从美军和美国海岸卫队的4个军种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每个人都必须通过极其复杂的考验才能获得接触美国最高机密的许可。5名被筛选出来的军官都签了绝不泄露国家机密的“军令状”,并且都成了白宫军事总局的工作人员。

  这5个人每人都佩带一只9毫米径的“别列塔”M-9型手枪,他们有权在事先不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就当即开枪击毙来犯者。假如传说中的那些只言片语可信的话,那么这只“核按钮手提箱”中保存的就是美国唯一的一份所谓“一体化核战争计划”了。这份“计划”就是万一爆发了核战争,美国总统可以用来发出指令的操作细则。

  据说这份“计划”就打印在大约30页的一个特制的笔记本上;可以采用几种简单明了的公式化的行动方案来实施核反击,从而完成这份“计划”。据说本子里面罗列着4种打击力度不同的行动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秘密舱室的清单。万一美国遭到核打击,美国总统就可以使用单子里的那些舱室来工作。本子里面还有美国国防部的通讯录,以及为了向美国全民发出通报而进入紧急通报系统的指南。手提箱内的最后一件物品是印有一组数字和字母的塑料片。美国总统将这块塑料片启封以后,就可以看到他的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美国总统特有的指令,导弹发射者只有见到这个密码才可以转动钥匙,将发射井内或核潜艇上的核导弹发射出去。

  一切似乎都很简单。但最近,手提箱里冷不丁地冒出了一根天线,人们都在绞尽脑汁地捉摸:里面究竟放的是什么东西?

  通常,上下届美国总统“核按钮手提箱”的交接手续都是在新总统就职那一天的中午,亦即在两位总统权利交接的时候办理的。每一位白宫的新主人都有机会听到长达半个小时的关于如何使用手提箱内存物的讲解。所有的总统都不例外。白宫军事总局前局长比尔·加利在其书中写道:从约翰·肯尼迪到罗纳德·里根,没有一位美国总统不要求这种“讲座”重讲一次的。看来他们都是一下子听不大明白。

  许多美国总统尽管都已经习惯于有个身穿军服、提着手提箱的人站在一旁,可有时候他们还是把手提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这并不希奇。比如说,杰拉尔德·福特总统有一次在巴黎就把手提箱连同箱子的陪同人员忘在了机舱里。

  有一次,吉米·卡特总统不准那个“穿军服的人”跟他一起到他在佐治亚州的农场里去度假,结果那人只好带着箱子落脚在远离总统10公里以外的地方。还有一次,卡特总统差点儿让那5名军官一同得了血管梗塞症,因为他把他那个用来开启手提箱的“鉴别器”忘在了上衣的口袋里,而这件上衣这时已被送到了化学浆洗房!

  现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总统,有一次在洛杉玑,在打完一场激烈的网球赛后就乘车离开了网球场。他把“穿军服的人”完全忘在了脑后。结果后者不得不乘坐另外一辆汽车在后面追赶总统的轿车,而且追了半个小时才终于把他追到。

  也许发生在比尔·克林顿总统身上的那件意外事最出名了。此事发生在1999年的华盛顿,时间是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那一天。当时,克林顿参加完大街上的庆祝活动以后就乘车回到了白宫,而把那个穿着军服、提着手提箱的人忘在了大街上。结果那位可怜的军官不得不东奔西找,提着那只事关重大的绝密的手提箱,以步行在大街上追赶了他整整15分钟!白宫当时的发言人乔·洛克哈德事后安慰惊恐不安的美国人说:“竟然出了这等事!不过我们还算是安全的。”

  今年4月初,美国副总统里查德·切尼在英国停留期间曾经说过:现在美国“已经不把核武器瞄准任何一个国家了”。可与此同时,他又重申:“我们至今仍然保存着、并且时常更新那唯一的一份‘一体化核战争计划’。那可是一份绝密的、与如何使用核武器和怎样选择攻击目标有关的文件。”

  当年,在“冷战”犹酣的时候,据说这份“一体化核战争计划”曾经包括俄罗斯境内的12500个攻击目标。现在人们还不清楚布什的那个“笔记本”上还包括哪些目标。但是,在莫斯科签署新的《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以后,想必会产生一种希望,即削减核弹头的过程能够持续下去的希望。到那时,有朝一日,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穿着军服的人”或许就用不着老是跟在美国总统的屁股后头寸步不离了,并且总有那么一天总统会交出他那只“无用的”手提箱。但愿如此吧!
  

http://bbs.voc.com.cn/topic-1772327-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个箱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核弹把这个箱子炸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衔应该不会太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恐怖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史以来最有力气的男人-------提着整个世界的男人啊

ps:
长得ms挺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使用电磁屏蔽将手提箱的电磁波屏蔽掉,使得指令发不出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使用电磁屏蔽将手提箱的电磁波屏蔽掉,使得指令发不出去呢?
网络天子 发表于 2009-1-20 01:29

可行性不是很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防辐射的。。。
再说你以为真的只有这么一个啊。。。
应该有第二,第三,第四,等等方案的,怎么可能在一条树上吊死呢,这个大概也就是给世人看看的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也是形式大于意义,肯定有第二、第三、第四等方案,而第一方案反而几乎用不上。

如果是美国主动攻击,美国总统必然要回国商议的,不可能在国外发指令。

如果是美国被动防御,主动国必然会有预防,如:控制美国总统人身;控制核指令手提箱;发布密闭的、天罗地网的电磁干扰网阻止核指令手提箱的电磁波指令输出(我想核指令手提箱的指令输出一定是电磁波方式、不会有别的方式吧!)

所以只是象征意义,吓唬人的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把箱子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小心按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示美国的权势,永远用不到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9 17:05 , Processed in 0.04753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