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8|回复: 0

[军迷互动] 从歼-10迫降和F-22折戟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歼-10迫降和F-22折戟想到的


   【作者】王啸 本报特约军事观察员

    再先进的飞机也不能完全排除事故的可能,再先进的技术也不是绝对保险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3月7日,中国空军某部特级飞行员李峰驾驶中国产第三代战斗机歼-10执行训练任务时,突遇发动机空中停车重大特情。危急关头,李峰毅然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在特情出现1分44秒后成功迫降,人机平安。

    无独有偶,3月25日,一架美国产第四代战斗机F-22“猛禽”在测试过程中坠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附近的沙漠中,导致机毁人亡。

    不少人试图将中美两次飞行事故加以对比,希望从中找出孰优孰劣的蛛丝马迹。笔者倒认为不妨抛开争论,客观分析这两次事故,从中得出些有益的结论。

    再先进也有事故可能

    飞机先进与否与发生飞行事故没有必然的联系。歼-10战斗机发生迫降事故后,英国有媒体称歼-10使用的发动机在稳定性上存在缺陷,并因此质疑歼-10作为第三代战斗机的先进性。笔者认为,飞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飞机本身的状况、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飞行时的气象条件以及飞行时所处区域的地形条件等等。所以,再先进的飞机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否则号称世界上最先进战斗机的F-22也不会出现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孰优孰劣也不总是绝对

    笔者曾与从事飞行的朋友交流,他们表示,飞行时出现特情并不罕见,飞行手册也对各种特情的处置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不过,对于重大特情如发动机停车,飞行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并按程序准确落实每一个处置步骤,任何一点慌乱和犹豫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此次歼-10飞行员李峰就是在发动机停车后1分44秒的极短时间内,沉着果断地完成了三转弯、加大俯冲角增加升力、放出起落架、打开减速板等一系列动作,最终驾驶飞机迫降成功,避免了机毁人亡悲剧的发生。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是影响事故结局的重要因素。F-22这次坠毁美国方面至今没有详细公布飞行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情况。而2007年F-22飞机首次海外部署时,也曾出现在飞往日本的途中因软件故障失去所有导航和通讯资料的事故。在那次事故中,飞行员处置得当,借助目视导航和基本无线电通讯得以安全返航。看来,技术再先进,人的因素还是起到决定性作用。

    纵观世界航空史,人类飞天梦想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对事故的分析和总结。此次歼-10发动机停车后,李峰的行动引起飞行专家对现有歼-10飞机发动机停车迫降程序的反思,这对于未来改进和完善该程序,提高类似情况下迫降的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转贴: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9-03/30/content_11098108.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9 00:51 , Processed in 1.77489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