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3|回复: 9

如何应对原材料上涨危机——以工业企业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uriouspuppy 于 2009-6-7 15:08 编辑

从2002年到2008年。工业企业一直面临着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的“高进低出”格局,这种现象已经持续长达5年半之久。

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而中下游产品、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滞缓,有的甚至还处于下降状态。(比如各种电子产品)小工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以生产高能耗物耗、加工型、中下游产品的中小企业为主,因此上游产品价格的变动难以同步向下游产品传导。

因此要解决这类问题,千万不能想到囤积,囤积是一步死棋,一旦囤积过多,本就不充裕的现金流,更得在原材料暴涨中消耗殆尽,千万不要干深挖洞,广积粮。就算存货储备,也是应当与企业消耗库存速度和毛利率相挂钩。

正因为如此,应对涨价采取的策略应该是多点开花。

首先,产品线调整:取消一些消耗原材料大,但毛利率不高的产品。扩大一些便宜而又消耗原材料少的品种,适销对路。那种不适合市场销售的高价商品,高耗商品,应该及时被清理出产品线。不断提高有效供给能力。以解决供需矛盾为主要目标,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效遏制投资冲动。

比如你是个开餐馆的,2007年,豆油从5000涨到了15000. 其他原材料如禽蛋肉也都上涨。这个时候,你就应当调整菜式。调整适应人群,推出清淡健康食谱。不炸,不烧,可以清蒸,炖么。肉不行,红烧肉和排骨可以加些配料么。总之自我调整是第一位的。

然后就是调整营销手段,尽量直购。不要通过经销商。或者尽量进行团购。而且多以网上营销为主,减少各种营销成本。

第三就是,减少内部管理成本,压缩行政等级,特别是原材料和生产,一定要建立领导直接负责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废品、次品,增加利润。

第四,趁毛利率高或者销路好时,积极签订合同,扩大销路。在原材料价格低时可以建立应急储备制度。

否则这种高进低处的现象,一直持续下去,一味的囤积商品,也会亏损。上涨时间如果足够长,囤货数量肯定不够多,因此从长远讲是亏得,如果上涨时间短,那么在涨价时囤货,到时候下跌,那么亏得也很难看。所以要解决原材料涨价,最关键的就是减少原材料和现金流的无效消耗。囤积并非上策。

第一点最重要。因为及时调整产品线关系到企业生与死。乃是重中之重。通用因为尾大不掉,手上产品线庞杂,这也是亏损原因之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企业好像对定价权不感兴趣。导致中国卖啥啥涨,买啥啥跌。奇怪吧?就会表现出对外一盘散沙对内层层盘剥的病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bauer14 于 2009-6-7 17:04 编辑
国内企业好像对定价权不感兴趣。导致中国卖啥啥涨,买啥啥跌。奇怪吧?就会表现出对外一盘散沙对内层层盘剥的病态
向左微倾 发表于 2009-6-7 16:44


定价权??自从2005年铜价暴涨就能听到过这个词语了。期货上早就有过,大豆价格不是从大豆田里种出来的先例了。为什么原材料不由生产商和消费者确定呢。是因为资本市场的存在啊。大量的游资冲向商品市场,一个小小的现货市场有什么用。不光是国外,国内也有,以前的期货品种绿豆,就是被投机客把持的。就会呈现出暴涨暴跌。

现在是钱比货多。那种原始的生产商和消费商把持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商品带有金融属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02年到2008年。工业企业一直面临着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的“高进低出”格局,这种现象已经持续长达5年半之久。

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而中下游产品、最终消费品价格上涨滞缓,有的甚至还 ...
jackbauer14 发表于 2009-6-7 14:53

支持经济纵横板块的原创!
税后的金条50已转入帐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析。放个板凳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难以设想现货市场能从期货市场手中夺得定价权。就像大刀长矛去和八国联军争主权。期待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尽早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建议只对个别企业有用,而对整体行业无用,行业大到一定程度,向哪个方向转都会带来相应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且还有大量行业根本无法转向.餐馆可以转向,但作者忽略了其中的巨大风险,越是已经成功的餐馆风险越大,调整过的菜式顾客不爱吃怎么办?
     对整个行业来说,需要设立期货市场,既然价格上涨难以控制,不如从金融角度来降低风险.
     从本质上说,风险不来源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来源于未来价格的不可预测.举例:今天2009年6月17日,如果钢铁企业知道2010年6月17日的铁矿石价格,那从今天开始到明年此时,整个一年时间的原材料成本是可以计算出平均值的,根据成本平均值制定相应的终端价格.如果钢铁企业无法知道未来价格,那么终端价格就会发生混乱.中钢协每年与三大铁矿石谈判的价格就是未来可预期价格,规避现货市场的不可预期波动.
    期货市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现货价格的不可预期波动,但带来的风险是投机活动大幅增加.中钢协与三大铁矿商的谈判越来难,已经在预示着现有原材料定价机制的不稳定,未来很可能向期货市场转变.
    实业与金融的结合,现在出现很大问题,说明了金融手段解决实业问题的局限性,但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替代金融手段,今天的金融危机也只能以金融手段解决.原材料上涨是宏观问题,微观手段很难长期有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bauer14 于 2009-6-17 09:22 编辑
楼主的建议只对个别企业有用,而对整体行业无用,行业大到一定程度,向哪个方向转都会带来相应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且还有大量行业根本无法转向.餐馆可以转向,但作者忽略了其中的巨大风险,越是已经成功的餐馆风险越大,调 ...
kk1985632 发表于 2009-6-17 09:01


并非大型企业不能转型,而是不知道如何转型。原先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这带来了负担成本过高的问题。实际上是无效率的。因为仅仅是用市场占有率来评价企业,反而很容易走进资本堆积的怪圈,所以调整样式是保证品质的同时,又能降低生产成本。老顾客可能不会适应新的菜式,但是这恰恰有可能去开拓新的市场。大公司反而有更多的试错成本,小公司反而试错成本会比较高,由于受众面小,小公司的调整后,老顾客不太适应新的产品,而小公司由于拓展客户能力较弱,反而容易陷入转产困境。

行业大到一定程度,向哪个方向转都会带来相应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我想是不会的,因为每个企业的转变方式不同,比如空调企业,当铜价大幅度上涨后,一些空调企业转向了用铝代替了铜,并没有引起铝价的大幅度飙升。每个企业的优势都不同,他们不可能面对同一个问题,都解决用一个方法去解决问题。

期货市场做不到能减少长期成本,套期保值只能做到减少短期成本。如果价格一直上升,长期成本一直是上升的。所以期货套期保值只有短暂优势,不具有长期优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原材料成本,是否能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也非常重要,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少走外国企业弯路,多向好的企业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年以来,大宗商品囤货行情再现,不知LZ的招能否有效让制造业企业度过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6 22:39 , Processed in 0.08280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