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4|回复: 11

<From BBC/VOA >中国已经成为头号碳污染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已经成为头号碳污染者”


哈拉宾
BBC环境事务分析员
[img=416 border=0,1 alt=]http://61.135.207.167/forum/cn/https://122.124.168.86/do/zaaZ/YNt3LwwxLx0LbC/3zv2NM/AXy/999999.gif[/img]


[img=203 border=0,152 alt=山西太原被烟雾笼罩(4/2008) hspace=0 src=]http://61.135.207.167/forum/cn/[/img] 中国许多城市都面对着空气污染问题


一份将在下月发表的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污染者”。
这项研究指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被低估了,而且可能在2006到2007年间已经超过了美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将把他们的报告送交《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学报》
他们警告说,未来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如果毫无限制,将抹杀富有国家根据《京都议定书》作出的任何减排努力。
研究团队承认,对于中国究竟在什么时候成为了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国确实存在疑团,因为他们的分析是根据2004年的数据进行的。
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相信美国仍然是“头号污染者”。
地方数据
[img=5 border=0,1 alt=]http://61.135.207.167/forum/cn/https://122.124.168.86/do/zaaZ/YNt3LwwxLx0LbC/3zv2NM/AXy/o.gif[/img][img=203 border=0,40 alt=论坛讨论 hspace=0 src=]http://61.135.207.167/forum/cn/[/img]
[img=203 vspace=2 border=0,1 alt=]http://61.135.207.167/forum/cn/https://122.124.168.86/do/zaaZ/YNt3LwwxLx0LbC/Y0D/3zv2NM/AXy/cU/inline_dashed_line.gif[/img]

如何看中国成为“头号污染者”?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下月发表的报告警告说,除非中国大幅改变其能源政策,它的温室气体增长将是富有国家根据《京都议定书》进行的减排的好几倍。
研究人员们说,他们的数据是建基于来自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现称环境保护部)的省级数据。
他们说,关于将来可能的排放量而言,对这30个数据采集点进行分析,比分析全国性数据更有资讯性,因为这使得数据误差的追踪更加容易。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尚未就此作出正式回应,但是领导这项研究的奥夫哈莫博士说,他的研究已经广为人知,而至今没有人提出过严正的投诉。
关注气候变化的人们都认同中国的气体排放是一个问题——包括中国自己。
[img=5 border=0,1 alt=]http://61.135.207.167/forum/cn/https://122.124.168.86/do/zaaZ/YNt3LwwxLx0LbC/3zv2NM/AXy/o.gif[/img][img=18 border=0,13 alt=]http://61.135.207.167/forum/cn/https://122.124.168.86/do/zaaZ/YNt3LwwxLx0LbC/xzAYN3N/AXy/left_quote.gif[/img]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从西方大幅转移技术和财富。 [img=18 align=right border=0,13 alt=]http://61.135.207.167/forum/cn/https://122.124.168.86/do/zaaZ/YNt3LwwxLx0LbC/xzAYN3N/AXy/right_quote.gif[/img]


奥夫哈莫博士
研究领导人


但是中国和许多忙于对付贫困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都坚持,任何已经谈判好的减排目标都不应该是强制的,而是相对于一个在估计增长下“一切如常”的情景。
这说明了为什么关注这项研究的不光是学术界。
“实在震惊”
如果越来越多人认同中国未来的废气排放量将远高于此前所估计的,那将要把这因素加进日后任何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如果中国人将被估计参与其中的话。
简单来说,纵使这项研究对于中国的形象存在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对中国有利的谈判筹码。
[img=203 border=0,250 alt=中国吉林某化工厂(12/2007) hspace=0 src=]http://61.135.207.167/forum/cn/[/img] 研究结果指出,中国的废气排放量可能被低估


中国——还有联合国——强调人均污染程度高的富有国家得先进行减排,并协助较贫困的国家投资洁净技术。
纵使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制造业经济体系,美国的人均排放量是中国的五到六倍。
美国的排放量也继续在增加,纵使已经减慢了许多。
奥夫哈莫博士告诉BBC新闻说,他的预测的假设是,中国政府最近极具野心的能源效益计划将会失败,这是因为之前的一个已经彻底失败。
他说:“我们的废气排放增长数据实在教人震惊。”
“但是把矛头指向中国人民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在努力把人们从贫困中拯救出来,而他们也明显的需要帮助。”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从西方大幅转移技术和财富。”
他承认这最终不太可能成为现实。 科学人员们渴望在2020年前能把全球废气排放量稳定下来,从而防止他们所相信的,对环境造成可能不可逆转的破坏。现在他们可能在怀疑究竟怎样才能实现。


发表于 2008-4-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正在改进。珠三角地区的工厂的大迁移就是例证。

从此以后,你们再也无法享受如此低廉的中国制造。
发表于 2008-4-1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确实非常大,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刚性的,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换句话说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很难降低。

现在全球最需要的是切实面对温室效应,而不是各国领导们的争吵不休,发达国家需要实实在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援,而不是一味指责后者做的不够。

温室效应是严重影响全人类发展的最紧迫的问题,可是我却悲哀的看到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还在被西藏人权这样的伪命题分散其注意力。要是真想改善西藏的人权,就好好解决温室效应吧,这是对青藏高原最大的帮助。

(以前西方一些媒体指责中国的人口政策,现在又指责中国的环境政策。中国需要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责难。责难无以成事,却能让人感觉到敌意。)
发表于 2008-4-1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
欧洲那样鼻屎大的国家排放量当然不会太高了
再有,发达国家工业化时代碳排放就不去追究了吗?
你们发展起来了,现在才限制,不合理!
除非无偿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
发表于 2008-4-1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3亿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很多啊.不准喘气了?
发表于 2008-4-1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甭管他们,至于我们是不是头号污染源那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自己做好环保就可以。
西方想拿这玩意儿当筹码倒是比较无耻,根本不是为了帮忙,为了装b。
发表于 2008-4-1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耗世界最多资源的地方在扮演环保卫士本身就是很讽刺的
发表于 2008-4-16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记那些一来中国就变质的外资企业,它们都在污染着中国的土地和水源。
发表于 2008-4-1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妈的,英国的环保比中国差多了

因为英国一星期才收一次垃圾,当去年7,8月该开始回收纸,酒瓶什么时,我这个环保先锋就立即响应,因为怕雨把报纸淋湿在外面套了一个塑料袋,就不收了。这个收垃圾的大概是白痴。还有用水,英国人大多是泡盆浴,因为大部分家庭水费是包月的,用多用少一个价,不用白不用。用纸,随处可见,浪费白纸的现象,好像英国富,就用得起似的。超市的免费塑料袋是否该取消,热议了一段时间,但因为达不成一致意见,所以又不了了之了。装食物的方便盒也都是塑料的,不可降解........
发表于 2008-4-17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的是看人均排放量!~~~~~~~~西方媒体无视客观事实,仇视中国人民的行为还在一幕幕上演!
发表于 2008-4-1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统计有偏见,人均仍处低水平。
发表于 2008-4-1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媒体不提自己的污染历史

原帖由 ZCXIN 于 2008-4-17 07:21 发表 重要的是看人均排放量!~~~~~~~~西方媒体无视客观事实,仇视中国人民的行为还在一幕幕上演!

http://www.earth-policy.org/Indicators/CO2/2006.htm

CO2人均排放量 - 美国人5.3 吨/年, 中国人1.1 吨/年

最近100年的污染 - 美欧 58%, 中国 12.2%



[ 本帖最后由 charlesliu 于 2008-4-17 08:5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6 02:23 , Processed in 0.0436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