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34|回复: 8

《华尔街日报》遭遇CNN式信任危机——提及AC

[复制链接]
AC团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10-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07/14 23:5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第一财经日报    陈晓晨
http://dycj.ynet.com/article.jsp?oid=53976546

  “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是《华尔街日报》的读者。”

  近日,一篇关于抵制《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在中文媒体圈大热,不禁让人想起去年拉萨“3·14”事件后抵制CNN的呼声。

  部分西方媒体对乌鲁木齐“7·5”事件的“造假”报道,再次激起一些中国媒体人强烈不满。

  文章接着写道:“我已经把这家报纸的网址从我的浏览器中的‘书签’中删除,我还把每天通过电子邮件订阅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划入垃圾邮件。”

  该文的作者是丁刚,署名是“北京资深媒体人”,最初刊发在《环球时报》上。目前,这篇文章已经开始在网上传播。记者就收到了多位媒体同行和学者转发的该文。

  丁刚长年从事国际报道。1982年,他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7年毕业于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丁刚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先后任《人民日报》驻瑞典、比利时(欧盟)和联合国(美国纽约)记者,曾多次对重大国际事件进行过报道。

  “《华尔街日报》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原则,突破了媒体从业者的底线。”昨日,在接受CBN采访时,当谈到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时,丁刚如是说。

  “《华尔街日报》做得太过分”

  事情的起因是丁刚不满美国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上的报道与评论。

  “起初,我认为这仅仅是西方媒体典型的无知与偏见。”丁刚对CBN记者说,“不过,‘乌鲁木齐的起义’这篇评论简直让人无法容忍,我非常气愤。”

  据介绍,在发表该文后,一些西方媒体打电话到《环球时报》编辑部询问,表示这篇文章是评论。“言外之意是评论应有言论自由。”丁刚说。

  不过,丁刚认为,《华尔街日报》的这篇评论有两个问题:第一,按照新闻准则,评论不能没有署名,而且一定要真实署名,除非是集体创作——该文没有署名,因此可视为报纸观点;第二,该文与事实有严重出入,说明其编辑或负责人没有认真核对事实。“这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原则,”丁刚说,“评论也要讲真实,编辑有责任对评论中涉及的事实进行核对。”

  丁刚认为,偏见与无知转变起来不那么容易,这里存在一定深刻矛盾。他认为,西方媒体一贯强调“冲突性”,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察视角;而且,这与西方社会整体对中国的偏见有关。

  西方媒体再成众矢之的

  愤怒的不仅是丁刚一个人。在丁刚刊发该文后,不到一天内,环球网就有700多条读者评论。其中,记者搜索到的前10页评论中多数是支持丁刚、批评《华尔街日报》不实报道的。

  丁刚承认,他本人也是《华尔街日报》的读者。“这样一家百年老店,现在堕落到了这种地步——要靠这种次品假货来装门面,到了连基本规则都不顾的地步。”

  也有网友说,他们看不见丁刚说的这篇评论。记者在打开《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后,也没有找到这篇评论的中文版。事实上,这篇评论甚至没有出现在该报美国版上。

  “为什么《华尔街日报》没有将此文译成中文呢?既然是重要文章,又是针对中国的,为什么不翻译呢?”丁刚提出了疑问。

  此时的《华尔街日报》,正如去年西藏“3·14”事件后的CNN。在“3·14”事件后,CNN对事件进行了一些不实报道,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对照片进行剪裁并以“移花接木”的方式配以不实的图说。后来,一些中国年轻人建立了Anti-CNN网站,并设立“不实报道曝光台”,主要揭露西方媒体的不实涉华报道。

  事实上,“金融时报中文网”此次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一些报道也引发了不少中国网民的不满。他们同样抗议《金融时报》的记者报道不客观,存在偏见。

  在一篇题为《西方媒体的偏见从何而来》的文章中,丁刚根据多年的国际报道经验,分析了西方媒体“造假”的根源。他认为,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原因,西方媒体对中国有着一种十分偏执的双重标准;而假新闻又被一些记者和媒体有意或无意地视为成名的捷径;西方受众对中国的“负面心理预期”也在影响着西方媒体报道的倾向。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与西方媒体辩论,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甚至是“对牛弹琴”。

  丁刚认为,作为媒体人,更重要的积极应对方式不仅是反驳,而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新闻,传播中国的声音。插图/苏益
发表于 2009-10-9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起义震精了

虽然知道它们习惯睁眼说瞎话 但没想到这么无耻
以前还以为这是中西报道表达的切入点造成的差异
看来西媒没救了 人不要脸则无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团队在关注媒体对AC的关注度的时候,也应该关注下AC的发展方向和帖子质量,以及论坛的有序性。
做大事的雄心,有很正常,很普遍,很可以理解。
有过这样子雄心的网站、论坛,也不少,有的甚至比AC还红火过。
但是,那些只有雄心,而没有踏实努力或者是最后变了味的网站,多都黄掉了。
还是关注根本,生命力能更持久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板说的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发展 可持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AC的外媒编译要好好做啊!其他的都是衍生品,这一块感觉东西越来越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sita 于 2009-10-9 11:25 编辑

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本来翻译的外文就不该设限,哪怕是游客都可以浏览,设限之后,只怕AC的闪光点就难以看到了。我感觉AC发展的确很快,东西很多,可是一个没有特色的网站,罗列的东西再多也没用啊!那些东西AC都不擅长,仅仅是有而已。而AC的本质,是不是越来越少呢???外媒翻译的帖子越来越少,没有了这些最基本的素材,那么曾经高质量的原创评论也很难再现,如果外媒编译这块还是这样,一天没两篇翻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游客或者会员哪有素材去原创呢??又哪来的高质量的有AC特色的帖子呢??
其他转来的文章,转来的新闻,不是不好,不是不行,问题是:AC的特色在哪里?AC生存的立足点在哪??
转来的文章可以和AC的外媒编译形成互动,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这样AC才有存在的立足点啊!要走稳了,才能去学跑,否则不要摔大跟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设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8 14:44 , Processed in 1.76094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