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1|回复: 5

[公知观察] 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出现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出现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2012-02-05 08:46:23 来源: 人民网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浏览字号:  |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2月4日,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进入第二天。“美国、欧洲和亚洲崛起”的主题讨论受到各方关注。面对与会各方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疑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重申,“不要低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中国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谋求地区势力范围,相反将为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亚洲是开放包容的亚洲
  张志军和美国国会参议员麦凯恩、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法国前外长巴尼耶共同参与了讨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担任主持。
  美欧如何应对崛起的亚洲?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主席伊申格尔会前说,全球战略重心正越来越转向亚太地区,欧洲必须审视自身对亚太的战略,并且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越来越多地包含来自亚洲的声音。伊申格尔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更进一步明确表示,欧洲可以成为帮助亚洲实现稳定的政治伙伴。欧洲需要一项积极主动的亚洲政策,“以防止美国的亚洲政策过分专注于军事威慑,而忘记了要将中国定义为未来政治和经济上的伙伴。”
  张志军首先发言。他指出,东西方的发展不是“零和关系”,亚洲崛起是国际力量更均衡发展的标志。亚洲始终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地区。中国欢迎美国、欧洲和其他域外力量在亚太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域外国家应充分尊重亚洲人民的意愿,顺应亚洲的发展潮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是亚洲人民的共同心愿。人为突出军事安全议程,制造紧张氛围,强化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有悖潮流也不得人心。
  张志军强调,中国寓自身发展于亚洲整体发展之中,不追求一枝独秀、一家独大。中国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也无力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秩序。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办好13 亿人事情的同时,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的应尽责任。这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
  麦凯恩在发言中称,美国虽然将外交和安全政策重心转向亚洲,但不会放弃中东地区的关键作用,不会忽略同欧洲传统的安全联盟,另外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不针对某一国家。但是美国希望在亚太事务中,特别是贸易方面发挥主导权;美国希望维持在亚太的有效军事存在;最后,美国信奉“一系列价值观的原则”,“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中国。
  中美在价值观问题上交锋
  在自由讨论阶段,由于麦凯恩的咄咄逼人,会场气氛一度充满火药味。张志军表示,有关各方不应高估中国的发展。中国当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民生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仍是一项长期任务。有关各方也不应低估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中国历史上曾深受压迫,因此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本国内政,自己也不会去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
  张志军就“阿拉伯之春”问题回应说,中国同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实行的政策不同,具体情况也不一样。事实上,根据西方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在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方面,中国政府以超过70%的得票率高居第一。中国政府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拥护,理由很简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其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任何人只要看看这些变化,就知道所谓“中国出现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张志军话音未落,麦凯恩就赶紧摆手接过话头。他一方面表白,不希望自己的发言被认为是在干涉他国内政,另一方继续宣扬美国的价值观,指责中国“人权问题”,要求中国走美国设定的“普世价值”道路。

对此,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表示,他关注中国已有30多年时间了。将现在的中国同过去的中国对比,首先我们看到有4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也不向其它国家输出苏联那套意识形态,中国民众的个人自由充分得到尊重,在书店可以看到各种题材的书籍,这其实就是民主的体现。的确,中国的价值观同我们主张的不同,这正是我们需要讨论21世纪世界秩序的原因。“在看待中国人权问题上,我们需要后退一步,看看它的发展历程什么样。”
  西方需要调整看待亚洲心态
  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兼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应汲取历史的教训,清醒认识自己真正的威胁在哪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挑战过美国的“核心利益”。他认为,大西洋两岸尚未形成统一的对华政策,美国力图延长它的超级大国地位与欧洲追求一个多级世界体系结构的诉求不对应。欧洲需要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形成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以优化欧洲的最大利益。辜学武表示,当前中国在亚太格局变动的背景下需要保持冷静,坚持原有政策,同周边国家建立更多信任关系。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发展和外交事务部主任本尼迪克特弗兰克在会前发表的文章也指出,西方国家必须永远记住:和平共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中心主题。中国不会谋求地区霸权,而且会全力反对第三国的干涉。特别是,谁也不应当付诸过时的冷战思维。文章说,国际金融危机证实了全球力量关系的转移,显示了西方政治思维的局限性。“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考虑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军事实力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
编辑:贾茹

作者:管克江



该贴已经同步到 dalian1122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的批评意见[编辑] 大赦国际对美国人权纪录的评估2000年,大赦国际的报告中称[55]:

有报告指警方存在使用酷刑、有争议的枪杀和虐待囚犯的行为。5月份的联合国反对酷刑委员会讨论了关于美国执行联合国大会反对酷刑的情况。本年度一共有85人在14个州被处死,这使得被处死人的人数从1976年以来增加到了683人。这些受刑人员中,包括有在18岁以前犯罪的个人,和有智力问题的个人。

很多人不同意联合国和大赦国际的指责。持这种看法的人对此的原因有很多:他们不认为死刑是酷刑(特别是有很多死刑是通过注射执行的),他们不接受低智商可以作为免除死刑的借口,他们认为较年长的青年人应该像成人一样对他们的侵犯行为负责。但并不是所有的支持死刑的美国公民持这些观点。

[编辑] 中国对美国人权纪录的评估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美国的人权纪录http://zh.wikisource.org/wiki/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国政府是少数定期发布美国人权报告的组织之一。作为对美国发布的年度外国人权纪录的回应,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自2000年起定期发布《美国的人权纪录》,时间一般是在美国发布《国家人权状况报告》后几天。一般人认为此项举动,是中国对美国谴责中国人权的回应。

2002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题为《200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的报告。在2001年2月27日,它发表了一篇2000年美国人权状况的报告。作为对美国在《各国人权状况报告》中对中国人权指责的回应,该报告批评了美国的人权状况。这份报告列举了一些列美国侵犯人权的纪录和一些诸如犯罪和贫困等的社会问题。它指责美国政治体系是不民主的(引用了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为例),司法机关带有种族偏见,以及美国通过全球的军事行动“破坏世界和平和稳定”。它更进一步论述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情况并把它描述成是对人权的侵犯。

最新的一次美国人权记录是在2010年3月12日发布的《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94]。批评美国在人权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忽略了自己的人权问题。该记录目的在于“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国人权的实际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不当行为”。

[编辑] 美国在对人权问题上的多重标准一些人认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一直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批评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国家、种族主义南非、中国、缅甸、苏丹、朝鲜、古巴、越南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但当涉及到美利坚合众国的战略利益时(尤其是石油方面),美国的态度又变得暧昧。新华社的一篇文章认为一方面美国称一些伊斯兰国家为“邪恶轴心”,一方面对自己的战略盟友(如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沙特阿拉伯)采取宽容态度,实为双重标准[95]。

[编辑] 美国在对人权问题上的单重标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认为,美国在评估他国人权的时候采用单重标准,而无视他国国情。美国对他国人权问题上的单重标准在这些国家大多被认为是霸权主义,西方中心论以及文化侵略。

[编辑] 美国在他国的人权状况在美国国内以及其他国家,有观点认为,尽管美国在国内推行民主、保障人权,但这些权利的适用范围只包括美国国民,而美国在国外推行的一些措施经常损害或危害到别国的人权。批评者举出的证据包括美国入侵巴拿马,以违反美国法律的名义逮捕和宣判当时的巴拿马独裁总统曼纽尔·诺列加、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对他国国民的人身权利的侵犯、美国海外驻军对驻地居民的侵害、以及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对阿富汗、伊拉克和其他伊斯兰国家国民的人身权利的侵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4%BA%BA%E6%AC%8A#.E7.BE.8E.E5.9B.BD.E5.9C.A8.E4.BB.96.E5.9B.BD.E7.9A.84.E4.BA.BA.E6.9D.83.E7.8A.B6.E5.86.B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尽于此 下去就看美国怎么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提示: 本帖只代表 三横一纵 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 作者本人强国社区 联系。
查询:   
“阿拉伯之春”进不了中国最该感谢谁?
[ 三横一纵 ] 于2012-02-05 21:34:33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标签: 麦凯恩  阿拉伯之春  进入中国  
“阿拉伯之春”进不了中国最该感谢谁?

据人民网慕尼黑2月4日电:2月4日,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进入第二天,美国的麦凯恩在发言中又放獗词,称美国信奉“一系列价值观的原则”,“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中国。

即便是价值观不同,公开鼓动别国政权非正常更迭,也太过分了,太狂妄了,太无礼了,太缺教养了。但我对麦凯恩的话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不过是美国一贯的对华关系目标的偶尔流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多年,美国念念不忘的就是改变这个国家政权的性质。

经历了朝鲜战争,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依靠武力颠覆和改变中国政权的性质,门都没有,中国共产党是武装斗争的活祖宗,胎里做就的战神。于是,1953 年 1 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并突出地强调了“和平演变”的战略。他提出应该使社会主义国家“被奴役的人们”得到“解放”,成为”自由的人民”,而“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它必须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他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要求自由化的力量”感到满意,并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如果他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孩子,他的后代将获得自由”。他还攻击“中国共产主义是一种致命的危险”,“是一种要消失的现象”等。宣称美国及其同盟国的责任,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逝,要“用和平的方法使全中国得到自由”。

杜勒斯的“和平演变”,在今天变成了麦凯恩嘴里“阿拉伯之春”,总之一个意思。但是梦谁都会做,美梦成真的有几个?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所样,“中国出现阿拉伯之春”纯属幻想。为什么?因为在半个世纪以前,有一位伟人毛泽东,已经为中国防和平演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0年代,毛泽东把防“和平演变”提上日程。1964年,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五项条件:(1)、他们必须是真正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不是像赫鲁晓夫那样的挂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招牌的修正主义者。(2)、他们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而不是像赫鲁晓夫那样,在国内为一小撮资产阶级特权阶层的利益服务,在国际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利益服务。(3)、他们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一道工作的政治家。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但是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4)、他们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必须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必须养成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而不能像赫鲁晓夫那样,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专横跋扈,对同志搞突然袭击,不讲道理,实行个人独裁。(5)、他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而决不能像赫鲁晓夫那样,文过饰非,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

而当年,防止“和平演变”的宣传教育,并不仅限于干部层,几乎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尤其是学校,教育可以说是相当地深入,那一年,我读初一,政治老师魏永申给我们上的这一课,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和平演变”也好,“阿拉伯之春”也罢,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是绝不可以的。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不会接受“和平演变”、“阿拉伯之春”,下一代也不会。苏联“和平演变”了,但中国不会,因为苏联没有毛泽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这样恶斗不是没有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3 11:25 , Processed in 0.0523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