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回复: 4

[兵器大观] T14现场观感 性能跨越是三代半战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为正在加速行驶的T-14坦克,其车体状态平稳,噪音较小。尽管T-14体积较之传统俄制坦克增大明显,但从现场效果来看,其整体机动性与敏捷性较之俄制传统坦克有明显提升。(凤凰军事
凤凰军事 谈兵论战 5月12日
在5月9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中,小编有幸亲临现场,尽管没能进入红场,但在圣瓦西里教堂对面的受阅装备出口,近距离的观察了所有受阅装备,其中T-14无疑是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装备,不仅如此,结合现场的观感,以及采访期间接触到的俄罗斯媒体报道,都令小编对这款褒贬参半的新型战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动力:潜力仍需发掘的新装备
全新的A-85-3A型12缸X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堪称T-14坦克的最大亮点之一,由此俄罗斯不仅告别了传统的B2系列柴油机,也头一次在坦克柴油发动机功率方面追上了西方。但截至目前,这款动力装置已有了2次不良记录,即1辆T-14在进行阅兵彩排时抛锚(据小编观察,在红场的阅兵入口和出口均备有1辆装甲抢救车)以及1辆T-15在开上平板运输车时发生熄火。但作为一款对俄罗斯而言堪称划时代的全新动力装置,在列装初期发生个别技术与操作事故还是很正常的。
从小编所在的位置来看,当受阅装备在通过红场之后,实际上都是加速驶离的(加速后约为30千米/小时),而对于坦克动力而言,加速状态是最能体会其大致性能的时候。与T-90相比,在进行同等加速时,T-14显得很平顺,柴油机排烟小得多,发动机的声音也更小。相比之下,T-90的V-84MS型12缸柴油机在进行同等机动时,显得较为吃力,发动机杂音较大,且加速瞬间排烟明显加大,车体能看到明显抖动。
尽管按照目前公布的资料显示,尽管A-85-3A型12缸X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已能达到1500马力,且能通过涡轮增压进具备将动力提升至2000马力的潜力,但目前处于实际需求以及可靠性的需要,其最大功率被限制在1200马力。但相比之下,根据《俄罗斯报》的报道,T-14的战斗全重为48吨,与T-90基本类似,相比之下T-90的动力装置最大功率仅能达到840马力的水平。因此T-14的动力装置功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或许更专注于提升坦克的机动灵活性(《俄罗斯报》的上的报道显示,T-14的最大功率时速能达到80至90千米),从这一角度上讲,A-85-3A型12缸X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基本已经达标,现在最需要提升的还是自身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http://news.ifeng.com/a/20150512/43739899_0.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在红场阅兵出口处待命的装甲抢救车,据俄方人员介绍,彩排时正是它抢救了抛锚的T-14坦克。(凤凰军事)
防护:全新装甲实力有待检验
源于T-14采用无人炮塔结构,其3名乘员全部集中于车体之中。而即使从最早的模糊图片中也能体会到,俄罗斯人赋予了T-14坦克的车体超强的,高于炮塔的防御能力,其车体正面采用了明显有别于此前“接触”系列的附加装甲。根据《俄罗斯报》披露的细节,全新附加装甲代号为44S-SV-Sh,装甲整体厚度接近100毫米,从防御效果看,结合坦克结构装甲,应能达到防御穿甲弹950毫米,防御破甲弹1200毫米的水平,仅就车体防御而言,已能达到或有限超过美制“艾布拉姆斯”的贫铀复合装甲。
除了车体正面,俄罗斯在T-14的车体侧面也布置了重装甲,相比此前T-80、90系列坦克仅在前3对负重轮上方布置钢-橡胶简易附加复合装甲的做法不同,T-14的车体侧面附加装甲一直延伸到了发动机舱,并在发动机舱侧面安装了格栅附加装甲,进一步提升了对成形装药战斗部的防御能力。此前对车体侧面加装附加装甲的做法实际上相当普遍,早在海湾战争时期,英国就为其“挑战者”1型坦克的车体侧面加装了重型附加装甲(“乔巴姆”材质)这种做法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中的“挑战者”2上到了延续。相比之下,尽管美军觉悟的较晚,但也为“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最新升级版本加装了至少两款车体侧面附加装甲。
而对于俄系坦克而言,此前乌克兰的“堡垒”主战坦克首次在车体侧面加装了相当厚重的附加装甲。而与以上的这些相对传统的坦克装备而言,T-14的车体侧面装甲更薄、较窄,但整体设计效果更好,其与“堡垒”的车体侧面附加装甲类似,都已基本成为坦克整体装甲布置的固定结构,而其在厚度与此存上的变化,实际上很可能源于俄罗斯对坦克侧面实际防御面积与需求的系统研究,如果侧面附加装甲的材质与车体正面附加装甲的材质类似,那么T-14无疑将获得远较传统俄制坦克更强、更完善的侧面防御能力,但具体防御效果还有待于实战或实弹测试的证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为同样参加阅兵的T-90坦克,有了T-14这个参照物,T-90不仅在体积上明显小了1号,尤其是在机动性方面,差距相当明显。(凤凰军事)
供弹:传统技术解决无人炮塔顽疾
从基本确定T-14将采用无人炮塔那天起,很多人就猜测其将采用何种主炮供弹方式。此前约旦曾研发了“猎鹰”2无人坦克炮塔用于升级老旧的“挑战者”1系列主战坦克,但受制于无人炮塔的原始结构限制,其位于尾舱内部的自动装弹机只能容纳11发炮弹,结合其10发/分的最高射速,其战场持续作战能力无疑相当有限。而实际上自动装弹机容弹量不足,造成持续作战能力有限,一直就是西方国家发展无人炮塔坦克的最大技术局限之一。
相比之下,T-14基本延续了始于T-64时期的转盘型自动装弹机,而从俄罗斯媒体近期公布的T-14内部结构图来看,T-14的自动装弹机的结构堪称传统,从结构上将几乎与此前的装弹机没有明显差异。受制于俄制坦克不断被掀掉炮塔的惨痛经历来看,T-14的生存能力似乎不会很强。但实际上,正式源于传统的车体内部的转盘型自动装弹机结构,令T-14在拥有无人炮塔轻巧、灵活、体积小优势的同时,具备了与传统主战坦克类似或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T-14坦克的自动装弹机容弹量32发吗,传统俄制自动装弹机容弹28发、“勒克莱尔”自动装弹机容弹22发,日本90式坦克自动装弹机容弹18发)。从这一角度上讲,尽管T-14在供弹方面采用了诸多传统技术,但其进步仍称得上是跨越式的。
T14作为一款全新装备,在其大量装备部队并进行一定时期的使用之前,对其整体性能的所有猜测,都是缺乏实际依据的。而此前T-14坦克受到诸多非议,实际上还是源于俄罗斯为其冠上“划时代的第四代主战坦克”这个名头,但实际上第四代主战坦克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目前世界上还远没有形成类似第四代战机那种广泛而具体的技术规范,因此纠结于坦克划代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而从目前公布的数据与技术细节来看当T-14的现有技术均走向成熟后,其更大程度上还是一款较之传统第三代主战坦克拥有较大技术优势的三代半装备。(凤凰军事 谈兵论战 刘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观挺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3 16:39 , Processed in 0.03618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