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回复: 6

[东方区] 被日军点名专打的八路军386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9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军事频道  2015-07-17 17:17http://news.qq.com/a/20150717/041262.htm

八路军386旅作风硬朗,敢打大仗、恶战,尤善突击,鲜有败绩,在8年抗战中先后参加战斗850余次,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

386旅的机枪小组

挺进太行,鏖战正太路

八路军386旅是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的6大主力旅之一,前身可追溯至1931年2月组建的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3月改为鄂豫皖红4军12师,10月又改为红25军73师。1932年10月,归红四方面军直接指挥。1933年6月,扩编为红31军。红军时期,这支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源头和主力之一,参加了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进行了围困苏家埠、夜袭青龙观、攻克剑门关等著名战斗,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外敌入侵,抗战军兴。1937年8月,红31军在陕西三原以西之石桥镇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下辖第771团、772团共5000余人。771团由91师缩编而成,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政训处主任黄振堂。772团由93师缩编而成,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改编后的两个团,每营辖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团直有迫击炮连、通信连、工兵连、特务连及卫生队。

386旅的首批旅团干部中,陈赓无疑是这支劲旅的军魂和旗帜,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1922年入党,1924年入黄埔1期,党内、军内都是老资格,以活泼好动、幽默风趣、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著称,在中共将领中,陈赓是传奇色彩最多的一位。陈再道,纯粹"泥腿子"出身,在"战争大学"中迅速成长,抗战中,对开辟冀南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李聚奎,是彭德怀湘军时期的老部下,参加过平江起义,信念坚定,敢于直言,为人豁达大度。王近山,作战骁勇,桀骜不驯,功绩显赫,被邓小平评价为"一代战将",是著名抗战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主要原型。

八路军386旅旅长陈赓

1937年10月初,386旅随129师师部在陕西韩城芝川镇乘木船东渡黄河,经山西临汾、侯马转乘火车沿同蒲路北上。此时,由石家庄西犯之日军20师团、109师团正猛攻晋东门户太行山要隘娘子关,并以一部兵力分经正太路以南的南北障城、九龙关、测鱼镇的山间要道西进,对正面抗击的国民党军实施迂回攻击。该线国军陷入苦战,阻敌日渐吃力。为配合友军作战,386旅改变原拟开赴晋东北的计划,迅速转正太路东进,驰援娘子关。当兄弟部队已经在平型关和雁门关取得大捷,特别是同为129师序列的769团袭击阳明堡机场获胜的消息传来,386旅指战员深受鼓舞和刺激,上下求战心切,东进的脚步快了许多。

10月21日,772团副团长王近山率第3营9连、11连进至河北井陉至山西旧关大道上的长生口,正准备乘夜袭击板桥后山之敌时,突然发现另有日军一部约200余人已西进至长生口山沟,我当即先敌开火,打的日军措手不及。3营副营长雷少康和11连指导员陈久美,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与敌人展开拼搏。日军不明情况,未予反击和纠缠,乘隙突围。这次战斗,772团打的突然猛烈,共击毙日军10余人,缴获步枪4支,马3匹,自身伤亡20人。战斗虽小,战绩虽少,但却是386旅出师抗日第一仗,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

10月25日,王近山奉命率772团3营到井(陉)平(定)大道上的七亘村附近侧击日军第20师团测鱼镇之辎重部队。这一带地形复杂,南北均有高山,通向平定的大道两侧,大部分是高10米左右的土坎,杂草、灌木丛生,便于部队埋伏,而敌人在公路上则不易展开。王近山以3营11连和12连为主要设伏兵力,9连、10连为预备队。26日拂晓,八路军悄悄进入伏击地区。当日,测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在步兵200余人掩护下向西开进,上午9时许进入伏击区。八路军放过敌人的前卫部队,向它的本队突然发起火力袭击。陡坡顶上八路军的机枪、步枪"哗哗"地往日军的人堆里倾泻着子弹,手榴弹只消打开保险盖垂直往下扔。日军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似的乱碰乱撞,死的死,伤的伤,有不少被挤下了深沟。在一阵短促猛烈的火力袭击后,11连和12连的战士们随着一片喊杀声,奋勇杀入敌群,跟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有几名日军被战士们逼到了断崖边,战士们边喊边示意他们缴枪投降。日军竟毫不理睬,端着刺刀反扑上来,战士们毫不留情地击毙了他们。向东石门逃窜的日军,又遭我配属的772团特务连1个排截击。9连、10连也乘势投入战斗,扩大战果。11时,日军除少数逃回测鱼镇外,余皆被歼。此战八路军共毙敌3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

七亘村我八路军机枪手向日军射击

敌遭我第一次打击后,仍令后方辎重继续跟进补给,七亘村是必经之道,别无他道可绕。10月28日晨,日军沿原路继续向平定运输,这次有300余步兵和100余骑兵掩护。陈赓闻报后,立即命令772团3营再次出击,1营增援加强。11时许,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待骑兵通过改道庙后,我9连率先向其辎重部队展开猛烈火力袭击和冲击。这次日军已有准备,一遇打击,没有慌乱,就地组织抵抗。我3营的战士们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英勇出击,将日军截成两段。战至黄昏,因下雨道路泥泞,负责增援的第1营又未能及时赶来参战,敌乘夜色朦胧,突围而出,一部向西逃往平定,大部向东退回测鱼镇。

七亘村"重叠设伏",取得较大胜利,歼灭了数百日军,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而且协助困在旧关以南的国军第3军曾万钟部1000余人从敌包围圈中解脱出来。

11月份,日军已突破晋东防线,太原危急。活动于昔阳附近386旅出击更加积极主动,3日晨,八路军在昔阳东黄崖底截住西进日军109师团135联队之后尾。771团利用风居村有利地形阻住敌人,敌被迫在黄崖底河滩集结。772团从巩家庄高地集中了全团的迫击炮、机关炮组成严密火网,居高临下,猛烈而突然地袭击敌人。日军无处藏身,一时死伤遍地。因地形限制,日军冲不上来,八路军也不便冲击,相持到黄昏我撤出战斗。此战386旅歼敌300余人,我伤亡仅30余人。日军一随军记者后来惊呼此战为"过天险的黄崖底"。

11月8日,太原沦陷,386旅正太路作战告一段落,半月多来,386旅先后进行大小战斗26次,在劣势装备的条件下,以伏击、袭击、阻击等手段,不停地给西犯日军以打击,累计歼灭日军近千人,有效迟滞了日军沿正太路进攻太原的进程。

此后,386旅积极遵从毛泽东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根据129师的部署,各部队分别在白晋路以东、平汉路以西、正太路以南和道清路以北地区展开。771团先后分兵参与组建129师先遣支队、独立游击支队等,挺进冀南、太南。该团1连在11月26日的太谷范村战斗中,灵活机动,以3、5人为一组,利用有利地形袭击敌人,发明了打"麻雀仗",刘伯承给予高度评价,并推广全师部队。12月,386旅在粉碎敌"六路围攻"中既打又走,机动歼敌,共毙伤日伪军800余人,声名渐盛。

1938年初,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长王新亭调任386旅政委,张南生和肖永智分别任771团和772团之政委。772团抽调出第2、4、11连做为骨干,与129师新兵团合编为补充团,团长韩东山、政委丁先国、参谋长周希汉。该团1000余人,除3个老连及班以上干部有枪外,余均为梭镖或大刀。


386旅政委王新亭

当时,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参赞卡尔逊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到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考察,抵达386旅驻地山西和顺县石拐镇龙旺村,陈赓给予了热烈欢迎。在访问座谈时,卡尔逊很同情中国的抗日,称赞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及善于动员群众是世界上所仅见,评价386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战三捷

1938年2月,为配合国军反攻太原,八路军129师奉命袭击日军后方,钳制进攻晋南之敌。386旅向正太路东段井陉地区进击。21日,129师决心以769团袭击旧关之敌,吸引井陉日军出援;以386旅771团埋伏于核桃园,771团埋伏于长生口,歼援敌于运动中。

22日拂晓,769团强袭旧关,并有意不切断敌电话线。井陉之敌闻讯后,纠集步、骑兵200余人,分乘8辆汽车,立即向旧关增援。晨6时,当敌车队刚驶过长生口小龙窝我772团伏击阵地时,我即发起攻击。771团在核桃园打头,772团突击敌人中部。援敌就地顽抗,战斗非常激烈。经5小时拼杀,共击毙敌指挥官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余人,并首次生俘日军1名,我伤亡100余人。

根据在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拟对我晋东南"九路围攻"的部署文件和黎城、潞城日军的态势及当地地形,刘伯承决定再来一次"吸敌打援",争取取得较大战绩和物资补充。于是决心以385旅769团佯攻黎城和阻击涉县可能来援之敌,以386旅(辖771团、772团)和师补充团在黎城、潞城之间的神头岭地区严密设伏,歼灭由潞城出援之敌。

386旅受领任务后,于3月16日凌晨2时,疾进至潞河村与微子镇之间的续村岭、茶房、申家山等地。旅长陈赓亲率各团营以上干部到神头村附近山岭进行现场勘察,结果发现部队现有的国民党军绘制下发的地图与实地不符,公路不是图上所示从山沟间通过,而是从一条狭长光凸的山梁上通过!山梁宽度不过一二百米,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没有任何隐蔽物,只紧贴着路边,过去国民党军做了些简单的工事。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发楞,怎么办?还打不打?黎、潞之间20多公里的路上还有没有更合适的伏击地点?指挥员们议论纷纷,陈赓和政委王新亭交换了意见后,决心还是要在神头岭打一场伏击战。他对各团干部解释:地形不险要,敌易麻痹。山梁狭窄,我不便展开,敌就更困难。路旁废旧工事,敌司空见惯,是我隐蔽依托的好条件,只要伪装好,敌人是很难发现的,完全可以达到突然攻击的效果。统一认识后,386旅定下达了作战任务,部队进行了深入动员,情绪极高。陈赓鼓励战士们要勇敢杀敌,日本鬼子没有什么了不起。在阵地伪装上,他指示战士们不要随便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了的草,一定要顺着风向扶起来,只要伪装做的好,就是敌人踩到了我们的头发也不会发现。

陈赓在神头岭勘察地形

16日凌晨4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隆声,那是担负"钓鱼"任务的769团对黎城的袭击开始了。与769团相配合的是,771团特务连于凌晨5时将浊漳河赵店镇木桥烧毁,切断了潞城和黎城间的交通。386旅的设伏指战员们加快速度,做好伪装,隐蔽了起来。

"鱼饵"投了下去,"鱼"是否"上钩"了呢?潞城的日军确实出动了,但根据日军资料显示,出动的日军并不是前去增援黎城,而是一次正常的辎重输送:其辎重第2梯团于15日先由黎城运来一批粮食到潞城,再于16日返回黎城。该梯团由3部分组成:真铜中佐带领的第12兵站辎重兵队本部、林清中尉带领的16师团第3兵站辎重兵中队和笹尾中尉带领的108师团辎重兵联队第3中队,共计官兵924人、乘马100匹、挽马746匹。

3月16日上午7时,日军辎重第2梯团由潞城出发,向黎城前进,当进至神头岭时,八路军伪装严密,冷静沉着,至敌搜索骑兵最近处只有25米仍未暴露。敌人只注意到沟对面的申家山,对鼻子底下那些见惯了的废旧工事,丝毫没有放在眼里。我为打击其大部队,未予拦截,将辎重兵本部的两辆汽车放了过去。9时30分,先头的辎重兵队本部接近浊漳河,居中的林清中队抵达神头村,在村南洼地上休息。10时左右,断后的笹尾中队各小队已过微子镇,陆续赶到神头村附近。敌已全部进入我伏击区!10时10分,当林清中队启程时,八路军386旅指挥所发出了攻击的信号,771团拦头,772团主力和补充团分别由公路东西两侧向日军行军纵队猛冲。刹那间,平静的山梁变成了一座火山,埋伏在村北1187高地及其两侧的八路军机枪突然急速射击起来,成百上千的手榴弹蓦地在日军脚下齐声爆炸。

"冲啊!杀呀!"没等再下命令,埋伏在公路两侧的772团1营和补充团1、2营的战士们便从工事里、草丛间飞奔出来,冲进敌群,用刺刀、大刀、长矛奋勇砍杀,与敌展开殊死战斗。日军被我截为数段,在狭窄的地形上无法展开,顿时陷入混乱,不少士兵还没有辨清方向就被打死。但是,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撑下,日军作战亦十分凶狠,他们凭借大车、人马尸体顽抗,八路军以短促火力和刺刀、手榴弹、梭标、石头与敌激战。正杀得难解难分,远在申家山的772团2营也冲了上来。战斗中,2营8连在夺取一段公路后,连长邓世松头部、胸部负重伤,不能说话,牺牲前一刻,仍挥着手榴弹指挥战士们向敌人冲击;1营1个战士负伤4处,用毛巾勒住伤口后又一口气刺死了3个敌人,牺牲时手里的刺刀还深深插在敌人的肚子里;司号员杜旺保抱着块大石头冲上公路,把一个日军砸得脑浆迸裂;炊事员老蔡也用扁担劈死了一个敌人,夺来了一支三八枪------2营这支生力军的到来,马上使战斗局面起了变化。看到伏击的八路军太多,再战斗下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日军林清中队余部拼死杀出包围,向黎城方向逃去。

战斗打响后,断后的日军笹尾中队见势不妙,马上停止前进,迅速以神头村为中心采取圆阵防御态势,企图依托房屋和村边高地固守待援。10时30分,八路军补充团一部首先向神头村东方高地发起攻击,该处守敌在我到达最近距离时突然一起开火,紧接着发起白刃反击,将我击退。此时,旅长陈赓在村西772团指挥所亲自命令村边的2营7连1排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神头村。该排排长蒲大义作战一贯勇猛顽强,能打硬仗,曾多次受到陈赓的表扬。这个排在团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以一个班做正面牵制,两个班从翼侧主攻,连续夺占了两幢房屋,以伤亡5人的代价,一举毙伤日军十几人,击毙指挥官笹尾中尉,将敌逐出村外。敌见我兵力不多,即进行反击。正当我1排与敌激战时,772团团长叶成焕率8连也冲进了村里,并与1营、补充团对敌形成内外夹击。

日军实力大损,战况渐趋不利,于是收缩阵地,向村东南方高地集中,准备突围撤回潞城。在微子镇附近警备补给线的日军1个小队得知辎重梯团遇袭,立即前来救援。此时八路军因消耗弹药过多,攻势也弱了下来。稍有遗憾的是,因补充团撤出战斗过早和772团3营迂回过迟,未能将被围之敌全部歼灭和切断神头岭与潞城之间的联系。下午15时,潞城日军救援队赶到了神头村,16时,八路军撤出战斗。

神头岭伏击战,386旅设伏地区适当,行动隐蔽,攻击迅猛,给侵入晋东南的日军以有力打击。该战日军伤亡550余人,我对外公布自身伤亡240余人,但根据772团一个团就伤亡164人的明确数字推断,八路军的伤亡也应在500人左右。

两次伏击均获胜利,386旅打的越来越有经验。3月下旬,陈赓把目光转向了在东阳关至涉县之间的响堂铺,该地区公路沿小河床而过,路南是高山,多悬崖峭壁,不易攀登。路北为起伏地,多谷口,便于我隐蔽和出击。再来一次,狠狠打击日军邯长补给线。129师命令,771团、769团为第一梯队,在公路以北占领伏击阵地,772团为第二梯队,部署于响堂铺以北之马家拐,负责警戒和阻援。

3月31日早8时,日军第5兵站两个汽车中队180余辆汽车,在170余步兵的警卫下,经东阳关向响堂铺开进。9时许,进入我伏击圈内,771团和769团轻重武器一齐开火,随之勇猛冲击,与敌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敌遭我突然打击,忙乱一团,大部未还击就被消灭。战斗激烈进行之际,东阳关日军出动步、骑兵400余人和黎城出动日军200余人先后来援,被我772团阻拦击退。响堂铺战斗,八路军伏击的突然猛烈,阻援的坚若磐石,撤退的从容不迫,共毙伤日军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甚多,并烧毁汽车百余辆。我自身伤亡320余人,其中386旅210余人。

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40天内三战三捷,386旅又歼敌上千人,堪称八路军主动寻敌出击的榜样,部队越打越有章法,战斗明显提升,老百姓的抗战热情大为鼓舞。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九路围攻,血战长乐村

1938年4月初,日军以第108师团为主力,并纠集第16师团、20师团、109师团、116师团和酒井旅团各一部,共10多个联队3万多人,南自邯长公路、北自正太路、西自同蒲路、东自平汉路,由博爱、邯郸、阳泉、榆次等9个城镇向晋东南地区大举进攻,妄图以"分进合击"的手段,把晋东南八路军合击消灭在辽县、榆社、武乡地区。

4月10日前后,各路进犯的日军,相继侵入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过我内线军民和友军的英勇战斗,只有三路深入根据地内,其余各路均被阻滞。第129师主力部队由辽县以南,向东跳出合围圈,进至日军合击线外边的涉县以北,准备待机抓住日军一路歼灭之。

4月15日,129师师部率主力部队和344旅689团由涉县至武乡的大道经西井、蟠龙向武乡挺进,傍晚到县城西北15公里处,准备围歼侵占武乡的日军第108师团25旅团117联队。而此前黄昏,日军因武乡粮草缺乏,找不到吃喝,放火烧城而走,已经沿着浊漳河撤往襄垣。八路军得到这一消息是晚22时,刘伯承立即作出部署:772团和344旅689团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追击敌人;771团为右纵队,沿南岸与左纵队平行追击;769团为后续部队。

陈赓受命立即率部队火速出发,沿着浊漳河向敌人展开猛烈的追击。擅长夜行军的八路军战士们士气高涨,扔掉所有不必要的装备,轻装前进,互相鼓舞着向前赶。日军虽然距八路军30里之远,但由于饥疲交困,装备笨重,又不善于夜间行动,前进速度十分缓慢。

陈赓率772团,飞速前进,经过9个小时猛追,到16日清晨7时,发现左前方巩家垴有敌人侧翼警戒部队四、五百人。陈赓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隐蔽观察。这时,侦察员前来向陈赓报告,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过了长乐村,但行军队伍稀稀松松地拖得很长,他们的辎重部队还在白草地,而后卫部队却在马家庄。这正是个歼敌的好机会。但此时同为左纵队的689团还未赶到,来不及等他们了,陈赓果断地命令部队出击,772团1、2营沿着山谷小路隐蔽迅速地占领了浊漳河北岸高地。

长乐村战斗遗址

此时,日军人马、辎重正沿着白草地至长乐村大道东撤,我轻重武器一起开火。刹那间,子弹、炮弹、手榴弹如急风骤雨,同时倾泻到日军队伍之中。顿时日军人仰马翻,队伍大乱。与此同时,771团赶到,占领了河南岸之窑头、西岭村北侧高地。陈赓一声令下,随着冲锋号声,两团指战员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山头上、谷口处,甚至2丈高的陡坎上冲入敌群,展开了白刃格斗,迅速将日军1500余人截为数段。日军有的钻到车底下,有的躲到人马尸体后向八路军射击。有几股日军调整了力量,端着刺刀向八路军阵地反扑。向北岸高地进攻的日军,在李庄被772团2营迎面打了回去;扑向南岸高地的日军,也被第771团密集的火力压回河谷。还有一些日军没命地逃进山脚下的几个窑洞里,被八路军堵住洞口全部歼灭。

正当八路军胜利在望的时候,已经走过长乐村的日军主力部队,集中了1000多兵力,掉转头来解救被围的日军。他们向我772团左翼的戴家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刘伯承原部署344旅689团坚守戴家垴阵地,因接到命令过晚,尚未赶到。陈赓急调772团10连火速赶来救急,挡住进攻的日军。10连的勇士们同十倍于自己的日军浴血激战了4个多小时,终因寡不敌众,伤亡大部,前哨1排亦全部壮烈牺牲,阵地被日军占领。紧急关头,689团急驰而来,向占领戴家垴阵地的日军发起反攻。日军十分顽固,打退了689团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八路军战士们更加顽强,被打下来再冲上去,这样反复冲击了7、8次,最后于午后终于夺回了阵地。日军不甘心,又反扑了数次,均被689团击退。

下午15时,辽县日军108师团104旅团105联队3000余人经蟠龙赶来救援。敌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以一部兵力由蟠龙向马村南689团阵地攻击,另以一部兵力会合已过长乐村的117联队主力向我772团阵地猛攻。一时间炮轰如雨,战斗之激烈胜过以往,八路军两团顽强抗击,巩固了阵地。17时后,辽县日军又派出1000余人再来增援。此时,我已将被围之敌大部歼灭,考虑到缺乏足够的预备队,附近国军曾万钟部在阻击援敌时也伤亡过大,无力支援,再吃掉援敌扩大胜利没有把握,于是刘伯承下令689团和769团各抽出1个连,从侧翼打击、迷惑敌人,掩护参战部队撤出战斗。

长乐村战斗给日军主力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他各路日军纷纷撤退,对粉碎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九路围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非常痛惜的是,772团撤出战斗时,团长叶成焕率8连殿后掩护,不幸头部中弹负重伤,两天后光荣牺牲。

4月17日,129师关于长乐村战斗向集总、军委发电报称:"日军死伤在1500人以上,我伤亡800余人。"我军伤亡中,386旅772团就有400余人,血战戴家垴的689团也有500余人,再加上771团的伤亡,则实际损失超过千人,打出了一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单次战斗歼灭纯粹日军最多的经典战斗。

创建冀南根据地,诱伏香城固

早在1937年底,386旅参谋长孙继先就率部进入冀南,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开展工作。随后,386旅副旅长陈再道也奉命率769团几个连组成八路军东进纵队,于1938年1月进至平汉路以东,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清除会门土杂,进一步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4月下旬,386旅奉命东出太行,分两路向平汉路东西地区推进。旅长陈赓带772团和771团1营去路西冀豫地区,相机向豫北发展。政委王新亭带771团主力,开赴路东之永年、肥乡、成安地区。两路均广泛开展游击战,打击日伪军,破坏敌交通,镇压汉奸,改造与收编游杂武装,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八路军力量,扩大抗日根据地。短短几个月,就歼灭日伪军1400余人,建立起以肥乡为中心的冀南3地委、专署、军分区和7个抗日县政府,组织了各县游击大队,抗战局面一片蓬勃。

7月底,386旅进行整编,771团调出,编入129师独立旅。129师补充团和新1团(东进纵队第1、3团合编而成)调入386旅建制。补充团原团长韩东山升任386旅副旅长,团参谋长周希汉升任旅参谋长。周希汉,能征惯战,个性鲜明,才干过人,自此成为陈赓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陈赓曾戏言386旅叫"三子一郎部队",意思是陈赓腿有伤残,人称"瘸子";政委王新亭高度近视,戴眼镜,人称"瞎子";参谋长周希汉奇瘦,人称"瘦子";副旅长陈再道号称"拼命三郎",这不正好是"三子一郎部队"嘛。9月底,386旅分开的两路先后返回太行会合,进行整训。此时,386旅下辖3个团,实力发展到近8000人。

1938年11月,日军第114师团和第3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共3000余人,向我冀南根据地发起"扫荡"。386旅奉命将772团留太行归集总指挥外,主力挺进平汉路东,以巩固冀南根据地,坚持鲁西北地区斗争。

1939年1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以第10师团主力和第110师团、第27师团、第114师团各一部及各地伪军共约3万余人,由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东西两线出动.分十一路对冀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我军民以平原游击战屡屡袭击进犯之敌,但日军还没有受到较大的打击与挫折,仍然是骄横狂妄,气焰仍十分嚣张。

威县是"扫荡"之敌后方补给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由第10师团8旅团40联队一部守备,兵力较多。周围的曲周、广宗、清河等县城亦仅有少数守军,而广大乡村与威县以南之邱县、馆陶地区尚在我手。2月4日上午,386旅遵照师部命令进驻邱县香城固。即将去东进纵队担任副司令员的副旅长韩东山和旅参谋长周希汉,立刻对周围的地形进行了勘察、发现香城固西北-带的沙滩是个理想的设伏战场。

陈赓作出战斗部署:344旅688团率领该团第l营在香城固担任正面阻击任务,团主力进至张家庄担任从西向东的侧击任务;补充团位于庄头村一线,担任从东向西的侧击任务;新1团以1个营位于西孝固,向曲周县城方向警戒,防其增援,该团主力位于马落堡地区,担任切断日军退路的任务;以骑兵连进至香城固以北之第什营、南草厂,向威县之敌侦察、游击,担任诱敌任务。当时,原红四方面军的猛将许世友从延安来到抗日前线,被任命为386旅副旅长,他向陈赓提出到688团和新l团方向参加战斗,获得陈赓同意。

2月9日晚,386旅的干部战士在香城固西北老沙河西岸一带,投入了紧张的工事作业,附近几个村的民兵模范班和老百姓也前来协助。天快亮时,这个口袋阵神不知鬼不觉地筑成了。参谋长周希汉对阵地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即命令部队进入阵地,迅速做好战斗准备,10日晨,688团两个营和386旅骑兵连佯攻威县县城,不久向南撤退,守城日军恼羞成怒,遂派出40联队补充大队一部和安田步兵加强中队,分乘9辆汽车,拖着1门41式山炮,载着2门92式步兵炮,携带1门迫击炮组成快速部队,象饿狼一样扑向我断后的骑兵连。我骑兵连且战且退,引诱日军步步深入。当日军到达香城固村北街口时,埋伏在那里的688团立即给日军以迎头痛击,击毁了头一辆汽车。日军遭此突然袭击,慌忙组织兵力反击。安田中队长命令部队向正南我军阵地冲击。然而,两次冲锋都被打了回去。他又分出一股兵力,由东向南迂回,企图抄我后路。但这个小分队刚接近庄头村,就被我埋伏在那里的补充团1、2营堵了回去。安田再向西突围,企图经马落堡向曲周城逃跑。遭到埋伏在张家庄的688团主力顽强阻击,寸步难进。于是,又组织兵力向北突围,企图逃回威县城。

北面是伏击圈的入口,地势低,无法预先构筑隐蔽工事,也无法事先设伏部队。因此,当时决定待战斗打响后,由隐蔽在马落堡附近的新l团抢占。副旅长许世友带领新1团的勇士们冒着日军的弹雨,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勇猛地冲上坡岗,把刚刚踏上大沙滩北坡的日军先头部队压了下去。用火力封死了日军北逃的唯一退路,扎住了"口袋"。

日军被堵在了椭圆形的沙窝里,汽车大部分陷入泥沙,安田即令部队下车,组织兵力向新1团阵地冲击。并集中全部重火器向新1团阵地猛烈轰击。射出的炮弹、子弹形成了一道火墙,炮火压得人抬不起头来,炸起的沙尘迷得人连眼也睁不开。新1团的战士们沉着应战,依托着临时挖成的掩体顽强阻击日军,并多次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从16时30分左右到傍晚,日军发起了4次冲锋,都未能突破我阻击阵地。无计可施、灭绝人性的日军朝新1团阵地投掷了毒瓦斯弹。即便如此,干部战士们也毫不动摇坚持战斗,牢牢地守住了北阵地。新l团指战员们英勇战斗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许世友,后来他对人说;"新1团从团长、政委到每一个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东、西、南3面部队集中火力向敌侧击、尾击、堵击,协同一致积极向中心压缩,渐渐缩小了包围困。入夜后,八路军发起总攻,突击队和武装群众跃出阵地,端着刺刀冲向日军。这时的口袋阵内,到处是日军横七竖八的尸体和绝望的嚎叫声,一辆辆被击毁的汽车冒着烟火,安田也被我击毙。至此,出城的日军全部被歼,共毙敌200余名,生俘8名,毁掉汽车9辆,缴获了日军携带的全部火炮。八路军伤亡50余人。

缴获的日军武器弹药

第二天,2000多名日军分乘70辆汽车在2驾飞机的掩护下前来报复,但八路军早跑的不知去向。日军最前头的装甲车上写有"专打386旅"字样的标语,可见对我386旅恼恨异常,386旅实为日军劲敌。政委王新亭说:"这条标语是对我们的高级评语!"

香城固战斗,是八路军在冀南以小的代价消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斗,创造了平原反"扫荡"作战的光辉战例。蒋介石和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也分别致电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嘉奖第386旅。这次战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冀南广大抗日群众,对坚持冀南平原游击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在战斗中,刚组建不久的新1团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动作神速,打得勇敢,守得顽强。朱德总司令誉之为"模范青年团",后来八路军总部授予该团"朱德青年团"的光荣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团大战中强攻榆社

1939年3月,386旅返回太行黎城地区,772团也由和顺、昔阳南下归建。4月,开始旅成立以来第一次政治大整军,坚定了长期抗战思想,整顿了部队纪律,总结了两年来的作战经验,386旅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都有了较大提高。

7月,日军以5万兵力对我晋冀豫边区进行"大扫荡",386旅投入到激烈残酷的反"扫荡"作战中。新1团夜袭敌黄挂据点,毙敌30余人,缴获密码3本,受到集总表扬。西周村战斗中,新1团团长丁思林壮烈牺牲。补充团7次破袭敌铁路,歼敌44人。新1团9次破袭,毙敌中队长以下350余人。772团2次破袭,毙敌百余人,烧毁敌军衣万余套。至12月,386旅在白晋线及其两侧分遣作战中,深入敌后,化整为零,集中歼敌,共消灭日伪军千余人。期间,129师先遣支队第3大队于8月划归386旅建制,仍留冀南坚持斗争。年底,该大队改番号为第4团。

1940年1月,386旅进入太岳区。3月,白晋线日军第36师团集结5000人马,兵分5路,围攻我386旅,被我彻底粉碎。6月,八路军太岳军区成立,由386旅兼,隶属于129师建制。386旅所属4个团,除772团不变外,新1团、补充团、4团依次改番号为第16、17、18团。

当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制止一些顽固派的投降活动,扩大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这就是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

在第一阶段中,386旅各团积极开展对交通线的破袭战,重点是摧毁正太铁路。先后进行了芦家庄战斗、治西战斗、卷峪沟战斗、双峰战斗,歼灭了大量日伪军。

第二阶段中,386旅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榆社。榆社是日军自正太路经平辽公路、辽榆大道向白晋公路各据点,转运粮秣弹药的重要枢纽之一,因此设防最为坚固,守军为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板津大队之滕本中队。该中队除派出1个分队固守外围王景、沿壁据点外,尚有220余人,并配有伪军60余人。129师令陈赓统一指挥386旅和决死1纵队攻取榆社、沿壁、王景三个据点。由参谋长周希汉率领772团和16团打榆社;陈赓指挥决死1纵队的25、38团,打沿壁和王景这两个小据点。

9月23日夜,部队按预定计划开始向榆社秘密推进,由于部队在第一阶段的正太路破袭战中连战皆捷,干部产生轻敌思想。772团刚到河南街准备展开时,狗吠声四起,惊动了敌人。16团尚未到达,日军便开始射击,八路军的奇袭不得不变成了强攻。23时,对榆社的攻击正式展开了,尽管八路军人数是守城日军的10倍,但在火力上却并不占优势。打了整整3个小时后,主攻部队仅仅占了西关靠近城墙的几排房子,离敌军堡垒仅10余米。但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再也无法靠近一步。周希汉命令各团立即就地构筑工事,以小部队坚守,主力疏散隐蔽,待命再攻。

24日下午16时,386旅发起第二次攻击,经过一番恶战,敌人核心阵地西北角及西面的碉堡,都被八路军攻克,守敌大部被歼。滕本下令向城东的榆社中学转移,并利用西南角和东北角堡垒继续负隅顽抗。我为避免过大伤亡,决定夜间再行攻击。周希汉要各团广泛开展军事民主,研究战法,并积极准备攀登峭壁的梯子和破坏铁丝网的刀具。这时已顺利解决了沿壁、王景据点的陈赓坐不住了,也到前沿督战。

陈赓(前右)和周希汉(前左)在战斗前

当日晚23时30分,开始第三次攻击。我突击部队几度猛冲都未奏效,残余日军大肆施放毒气,波及全城,靠前指挥的陈赓和我攻击部队一路全部中毒,一个个感到头晕眼花,又咳嗽,又流泪,还淌鼻涕,非常难受。我另一路两个营攻入了中学土围子,遭敌火力封锁,不能前进。周希汉不得不又一次命令暂停攻击,他再次召集阵前干部会议,研究打法。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采取坑道作业,把坑道挖到敌人核心阵地内,用棺材装上土炸药实行爆破,让敌人坐一回"土飞机"!

方案定下来了,各团立即分头行动。坑道从榆社中学西北角的峭壁开始一直要挖到中学里的碉堡下面,工作量相当大,战士们不辞劳苦,日夜奋战,挖了近一个昼夜,到25日下午16时,坑道作业胜利完成。早已准备好的装满500斤炸药的棺材,被战士们运进了坑道。

在日军支援飞机的低空扫射和轰炸声里,八路军开始了第四次攻击。16时45分,炸药在地下爆炸,像闷雷滚过低空,敌人那高大堡垒的墙壁被炸塌了!血肉模糊的肢体与炸飞的碉堡木石混杂在一起,四处飞散。

趁着爆破的瞬间和烟雾迷漫之际,16团团长谢家庆亲自率领第2营的两个连,端着上了刺刀的长枪,通过缺口迅速冲入堡垒里面,与残敌展开肉搏。同时,772团团长郭国言也亲自率领战士们,分别从西南角和西北角攻入马厩。残敌仓皇退守几座坚固的平房里顽抗,八路军战士把-排排手榴弹扔了进去,炸得敌人血肉横飞。激战40分钟之后,敌人再也坚持不住,藤本在绝望中剖腹自杀,有30余名残敌趁着混乱之机,拼死突围出去,向东北辽县大道上逃窜,但没跑多远,就被我预伏部队截歼。

进行了三天的激烈战斗终于结束了,守敌全部被消灭。八路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其中有山炮3门,平射炮4门,迫击炮5门,轻重机枪10余挺,掷弹筒20余个,步枪200余支,无线电设备2架,有线电话机10余架,这些都是八路军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八路军攻克榆社日军据点

当然,陈赓、周希汉他们并没有因为这次胜利而感到轻松,他们很清楚,为获得这样的胜利曾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这一仗,八路军伤亡官兵达五六百人(含中毒受伤),其中772团就有53人牺牲、277人负伤。16团损失也很大,牺牲了3个营长,8连始终担任第一梯队,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了18个人。

仅仅过了一个月,在第三阶段中,386旅与兄弟部队一起围攻关家垴日军冈崎支队,打了一场山地攻坚战,遭受巨大损失仍未能全歼,实为8年抗战中八路军打的最惨烈的一仗。

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386旅全体指战员,特别是机动作战的772团和16团,经受了严峻考验,前赴后继,英勇杀敌,为战役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仅772团就牺牲190余人,负伤1050余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太岳擎天柱

1941年开始,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遭我百团大战的沉重打击后,重新估计了共产党的实力,加紧进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对我根据地的"扫荡"、"蚕食"日益增多。

386旅坚持太岳根据地斗争,加强部队建设,发展区县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打破日伪的封锁、分割,粉碎日军"扫荡"和其他武装进攻,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1941年年初,386旅在武乡王家峪进行整训,历时半年。因部队减员很大,各营由4个步兵连合并为3个连,同时补入冀南游击队580余人。将留在冀南的18团调回归建,该团约700人,战斗人员仅290人。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386旅被确定为129师机动兵团,免兼太岳军区。整训也是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下进行的,期间,旅政治部主任苏精诚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当年8月,386旅归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建制。

1942年1月,386旅开始精兵简政,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将772团和16团编为甲种团,17团和18团分别编为乙种团和丙种团。当时,太岳军区组织南下支队,386旅政委王新亭、副政委刘忠带旅直一部17团、18团和决死1纵队之57团及晋豫区党委机关,南下开辟中条区。5月,陈赓和王新亭分别免兼旅长和政委,王近山和聂真分别接任。

1943年,敌后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再发展。3月,386旅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政委刘忠。下辖高平、长子、晋城、冀氏、士敏(纪念为国捐躯的国军98军军长武士敏将军而设)等5县。

9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王近山带16团参与组建新4旅,赶赴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同时,冀南军区1分区20团(仅5个连)调归386旅兼2分区,刘忠改任旅长兼司令员。

386旅(2分区)在坚持对敌斗争的同时,大力开展整风运动,统一思想,纯洁队伍。同时开展节约救灾和大生产运动。当时根据地军民物质生活都十分困难,部队的供粮标准进行削减:战斗连队每人每天由1斤半小米减至1斤(16两旧制),机关和后勤人员每人每天由1斤2两减到13两,地方武装人员则由1斤减为15两。并规定部队每人每天采集3斤野菜或能吃的树皮树叶,晒干后上交,作为备荒救灾储备粮。为保证驻地附近不饿死一个群众,干部战士宁可多吃野菜,也要从已节减过的供应标准内再节约2两粮,以救济灾民。此外,部队还积极协助群众扑灭蝗虫,防疫治病,兴修水利,组织生产自救。人民群众深受感动:"八路军真是人民的子弟兵!"1944年开始,386旅(2分区)开始向日伪军发动局部反攻,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整训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从各方面积蓄和壮大力量。1944年10月,20团增加了营的编制,辖2个营6个连。士敏独立营补充了由772团和20团抽调的5个建制排及大量民兵后扩编为分区独立团,下辖5个连。

1945年春,386旅(2分区)发起豫北战役,主要作战对象是盘踞沁县、孟县、济源地区的日伪军。此时,日军大多龟缩于各县城,散落城外的诸多伪军据点就成为了首选打击目标。在八路军的英勇反攻下,攻克大小据点40余个,消灭了孟县杨庄、毛庄伪军张伯华部和济源伪军李正德部这两股最大的汉奸武装,共歼敌2800余人,又争取了伪军反正1700余人,控制了三座县城外的广大乡村,太岳、太行两区在道清路以南连成一片。

此后,我越战越勇,先后收复了晋城、高平。当年8月,参加对敌大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2分区以772团、20团、士敏独立团及决1旅38团、洪赵支队等,组成一个作战集团,向平遥、介休出击,配合兄弟部队解除日伪军武装,又收复了部分县城。9月2日,日本正式签字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在8年抗战中,386旅转战晋、冀、鲁、豫四省,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敌后游击战,先后参加战斗850余次,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战斗中,386旅作风硬朗,顽强英勇,敢打大仗、恶战,尤善突击,少有败绩,实为刘邓129师麾下第一主力旅、太岳根据地的擎天柱。70年后,当年的386旅已经沿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陆军第13集团军步兵第37师(红军师),中央军委确定的全军战略预备队之一。(文/朱晓明)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9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9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就是在与日伪军的顽强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当彭德怀在指挥百团大战的时候,国民党在杀害他的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说359旅,是中国农业部前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386旅在抗战中战功赫赫成了日军眼中钉肉中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17:52 , Processed in 0.0430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