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回复: 1

[东方区] 皖南事变亲历者回忆:何以全军覆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皖南事变亲历者回忆:何以全军覆没-搜狐读书
http://book.sohu.com/s2015/wannanshibian/

皖南事变亲历者回忆:何以全军覆没
前中顾委常委李一氓的回忆录最新修订出版,他是南昌起义、万里长征、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作为新四军秘书长,还特别奉命协调叶挺、项英的关系,是了解皖南事变真相的人……
本策划摘自《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出版。


























老照片



  • 1941年1月,北移的新四军军部行至皖南,遭到国民党军八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9000多人大部牺牲和被俘。政委项英遇难,军长叶挺孤身下山谈判,被无理扣押。




>


       
  • 1
  • 2
  • 3
  • 4
  • 5
  • 6

        >




新闻追踪01

国民党提出整编江南红军游击队 促生新四军

对散在江南各省的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当成一个问题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只想把它变成当地的保安团队,国民党则坚持要把这些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调离本地。因此,就有编一个新四军的说法,又有要叶挺当军长的说法。1937 年10 月底叶挺到了延安,11 月初项英也到了延安,可能都是涉及到江南游击队的事情。

直到他们走后,李富春才把我找去说,江南游击队准备编为新四军,由叶挺当军长,项英当政治委员性质的副军长。叶挺临离开延安时,向中央要求派几个与他在大革命时期熟悉的干部去新四军工作。他曾点名要周士第去当参谋长,他们都是广东人,都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都经过南昌起义,但中央没有答应,另派了张云逸,广东人,去当参谋长。周子昆,广西人,去当副参谋长。周是叶挺当独立团团长时独立团里的一个排长,后来当连长、营长。冯达飞,广东人,是黄埔一期学生。还有我,去当秘书长。武汉时期,我们都同在一个军队党组织。李富春还提了一个问题,因为项英、叶挺我都熟悉,要我作为他们之间的缓冲人。当时听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反应,但后来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延安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中央为新四军配备了一些中级干部。军事工作人员由赖传珠带队先走,约三十人左右。政治工作人员由我带队后走,约三十人左右。1938 年1 月,我们从延安到西安,从西安到汉口。在我们到武汉以前,新四军军部已在汉口大和街26 号正式成立,挂有军部的招牌。新四军的战斗序列属第三战区,因此军部第一步由武汉移南昌,准备第二步由南昌移安徽歙县的岩寺。南昌军部设在南昌的三眼井1号,那是北洋军阀时期著名军阀张勋的私宅。军部移至岩寺以后,就把它当作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了。

新四军的作战区是在皖南,面对长江和京沪线的左侧面,所以军司令部准备设在皖南。1938 年4 月5 日,军部从南昌搬到安徽歙县的岩寺。

我们在这个地方进行了全军的集结和整编工作。任务完成以后,5 月初又搬到太平。住了将近一个月,国民党不答应,认为那个地方太靠近大路。最后,6 月中旬进驻泾县章家渡以北的云岭。军部在这里一直住了两年半的时间,到皖南事变前夕为止。

皖南的山水景色优美,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美的地区,1941年我们万般无奈,被迫地把它作为战场,攻不能前,退又无据,只落得一个全军覆灭的悲惨结局,至今想起来,还是一件恨事。


02新四军构成分析:装备差 多游击习气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进行长征,留下来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一直到1937 年秋天。这些游击队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个省十五个地区。跨省界的有八个游击区,在一个省内不跨省的独立游击区共七个。各游击区的红色游击队集合起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新四军。长江以南的编成了三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第二支队张鼎丞;第三支队张云逸。长江以北编成一个支队,即第四支队高敬亭。另湘南李林、刘厚总两部约三百人编为军部特务营。这个刘厚总就是皖南事变后谋害项英的那个刘厚总。

这跟八路军的兵力构成大不相同。八路军是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的正规部队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来源于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的农民。他们不但抗日坚决,而且经得起大的战斗。这一点八路军比新四军强。新四军装备差,新兵多,游击习气浓厚,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思想准备不够。其次,抗战一开始,由于国内政治生活的要求,新四军从上海、江苏、浙江吸收了上千的男女青年知识分子,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也只能就近涌向新四军。从文化水平的构成来看,八路军就不如新四军了。八路军知识分子主要来自当时的北平,但为数不多。

新四军的领导机构——军部,主要领导干部是从延安派去的,勉强可以组织成一个参谋处,后勤部门一部分,政治部的组织人数也很少。因此形成了这么一种情况,譬如组成医务处的医务人员全是由叶挺介绍来的,没有一个党员,当然业务水平比较高。副官处也是叶挺介绍的,有的还是他的亲戚。后勤部门,包含兵站,有叶挺的叔伯兄弟,还有后来上海煤业救护队的主要工作人员。延安来的同志如朱裕和等,他们实际上占少数。政治部的宣传部、组织部、民运部、保卫部的负责同志,如李子芳、朱镜我等倒都是党员。只有敌工部是由叶挺介绍,任用林植夫当部长。说来奇怪,林植夫是国家主义派《孤军》的总编辑,在国家主义派里面是极为反共的,但他参加了1933 年的“福建事变”。因为他是日本留学生,日文不错。由于叶挺的介绍,而他本人又愿意参加新四军的对敌宣传工作。这是一个抗日统一战线,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他。

从上面情况看,新四军指挥机构和八路军指挥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开始的时候,应该说统一战线的色彩是比较浓厚的。


03回忆从战争的最后时刻开始:连夜奔逃人心纷乱

我找机要员译出叶挺署名的向延安发的最后一份电报,并要求电台立刻拍发。拍发完这份电报以后,我就招呼电台台长立刻把这套电台的所有设备全部砸毁。回头我又招呼机要员把所有的密码本全部烧毁,为求烧得快些,分成两处烧。等到我去检查完电台砸毁情况,回头来那些密码本就已经烧光了。我就带着这两批人从后院出来。但是作为军部指挥的前院,上至军长下至勤务员,一个人都没有了。

当晚天色很暗,伸手不见五指。出大门后,只看见山坡上密集的人影很纷乱地在奔跑。最后我也爬上山追上了一个战士,我问他军长他们哪里去了,他就用左手指了一下。我要跟着上去的时候,后面的人也不知是谁把我挡住,不准我向那个方向去,说:“不要去增加他们突围的困难,人多了,目标大。”那时已经跑得很乱,我身边报务人员已经没有几个,机要人员也跑散了。我就同这少数人跑到一个山沟里面。

在行动中,我遇到了一个警卫班,我立刻要他们跟我一路走。住下来的时候,在路上捡到一支全新的俄国式的手提机关枪。同行的还有几个干部,我就说服他们同我在一起,反正只要我们没有什么动静,不被国民党的包围部队发觉,是绝对安全的。就在这个时候,听见左面二里外的山上山下枪声非常密集,但是没有几分钟枪声逐渐停止了,我猜想叶挺去的那个方向发生了问题。后来证明,大概就是那阵枪声后,叶挺就被俘了。叶挺怎么被俘的,后来有不同的说法,我不在场,就弄不清楚了。

当天晚上,我把图囊里面所带的一些重要文件,如我回四川时毛泽东写给我的指示信,叶挺和项英之间互相不满意,叶挺写给我的一封长信,还有我那一本仅仅整理了《从金沙江到大渡河》一段的,其他还都是素材的长征日记,都埋在皖南的山上了。埋的时候是很舍不得的,现在也还是很后悔的。但是即使不埋,后来下山的时候,也不可能把它带出来。

实在太疲劳了,我也就在茅草里睡熟了。但醒来向左右一望,又少了好多人,各奔前程去了。特别是那个警卫班都是短枪,是很有战斗力的。当时我留他们在一起,意思是即或冲不出去,有这么一班人,我们也会在皖南的山里活下来。他们这一走,使我全然不知所措。在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偶然的事情太多了。

注意一下周围山头的情况,看来国民党的部队已经开始撤出战场。当天晚上,我们就试着摸下沟去,想找个单独的农家去弄饭吃。但是就在那个沟里面,这个山坡、那个山坡都下来一些人,有二三十个。这些人中有胡金魁,他原来是江西国家保卫局的人,长征以后在瓦窑堡入党,后来在保安当中央的交际处处长。斯诺访问陕北时,所有的接待工作都由他安排。《西行漫记》的中文版上有他的照片,但是他的名字却译错了。新四军成立的时候,他当三战区所在地的新四军的上饶办事处主任。我们大家就都推举他带一两个人,到农民家里弄饭,弄到后拿到这个山脚下来。但是我们左等他也不来,右等他也不来。因为在战争环境下,有人怕出问题,所以这顿饭没有吃成,大家就散到各自的山上去了。

又爬上山去过了一个夜晚,等到天亮就陆续下山了。山沟的水很清凉,大家都饱喝了一顿。估计周围已没有国民党的军队,就想大胆地闯进农民家里去弄饭吃。去的人还算警觉,看出有个小村有地主武装,就赶快回来了,说不行。但为时已晚,他们已经被地主武装发现,地主武装跟上来了,虽然人数不多,不过两三个人,但我们不能公开抵抗。他们首先开枪,虽然没有伤人,也没有继续进攻,却把我们的一顿饭给弄吹了。我们在山沟里隐蔽了一会儿之后,决心转移目标,到另一个山沟里去。大概在新的山沟里住了二三天(1 月20—22 日),找到一家对我们很同情的农民,每天晚上都能弄到饭吃。

我们估计,国民党部队认为战斗已经结束,都撤走了,而这样无限期地住下去,总不成一回事,商量的结果是一起下山到徽州,然后分散。时间离过旧历新年不远了,我们是白天躲在树林里,晚上到一个农民家里吃饭。我们向他提出要下山的计划,要求找几套冬天农民的衣服来改换便装,他满口答应好办。果然,在晚上他拿来一些棉衣和棉裤,大家选择了自己适合的棉衣,当然都是粗布的,我们脱下了军服,并把所有涉及军队嫌疑的东西,不管有用没用全丢给主人了。其中包括我用了十年的一支红色派克笔,实在有些舍不得。有些短武器,没有告诉主人,都悄悄塞进他的粮食堆里面去了。主人还替我们设计了一些道具,我拿一个竹杆子,上面挂了一些小的野兽皮,如黄鼠狼之类的皮,可以冒充上山收皮毛,现在年底应该回家了。


04六份报告详述皖南事变全过程 总结11条失败原因

从桂林辗转衡阳、韶关,又到香港。在韶关的时候,广东省委书记张纯清(张文彬)不知怎么得到了消息,要见我。问起皖南事变的情况。我简要地叙说了事变的经过,并附带说明我突围出来的情况。他深为震动。因为我党独立作战的一支部队,因行动错误而遭受严重损失的,只有1936 年11 月四方面军北上时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军部全军约万人,在皖南泾县覆灭又是一次。他听了我的简要叙述之后,把皖南事变后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给我看了。

自突围以来,大概已近一个月了,由于切身关系,这个决定对我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就要求他替我发个电报给中央,这个电报广东省委替我向中央发了,即作为我打给中央电报的第一号。

那时在香港负责的是廖承志和潘汉年。我有责任向他们详细报告皖南事变的经过。他们两个人大概听了我好几次报告,听完以后,要我写成电报报告中央。我把电报编了号,以在韶关发的电报为第一号,在香港发的就从第二号算起,一共发到第六号。

报告第二号主要是报告了:一、我军之编组;二、敌军军力;三、我军行动路线;四、我军行动迟缓之原因。报告第三号详细报告了新四军作战部署和行动方案,报告第四号、第五号则详细报告了突围的经历。

报告第六号则总结了战役失败的政治原因和军事上的错误:

1.出动太迟,假如能提早四五天,结果也不会如此之难堪;

2.估计敌人太低,估计自己太高,以为四十师不堪一击;

3.在地形选择上当把自己放在高山上,放在深谷中毫无作用;

4.战斗准备不足,非战斗员太多,行装太多;

5.行军过久,行军力不强,敌人是每天一百里路,我们仅四十里路;

6.使用兵力不恰当,兵力分散,假如全军作一路攻击,不会感到兵力不足与彼此脱节;

7.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过去三年,战斗都是团为单位,这次六个团一齐打,毫无协同作战可言;

8.因过去子弹多,不注意节省弹药,到后来有枪无弹;

9.参谋长工作差,周子昆只能管后方勤务与教育工作,对作战部署与指导毫无把握;

10.项毫无指挥山地攻坚作战之经验;

11.战时工作全无计划,对连指导员只要求单纯的鼓动工作,缺乏整个战役的组织工作。


05叶挺与项英究竟有何矛盾 国民党兴高采烈实为自吞苦果?

我离开延安的时候,李富春要我作为叶挺和项英之间的缓冲人。当时,我也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过什么设想,也没有向李富春提出过什么要求,就这样很轻率地答应下来。到了军部以后,一直到皖南事变,你说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也很难说出来。在日常情况下,项英还是很识大体的。军部的正式会议都由叶挺主持,前方部队的报告、请示,项英都请叶挺首先批注意见。1940 年秋季反日寇对泾县的扫荡,作战计划是叶挺定的。凡是叶挺介绍到军部工作的非党干部,不管人数多少,项英都表示欢迎和信任。至于说一些小事如叶挺单独有厨房,项英从未表示异议,甚至项英还在叶挺的生活细节上,做了适当的处理,维护了叶挺的威信。

对于叶项的关系问题,有人说是叶挺作为部队首长,不习惯政治委员制度,因此,叶项矛盾好像应该由叶挺多负些责任。这个理由不是事实,因为大革命时期,叶挺当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在武汉时期当第四军二十五师师长(1927 年1 月),后又改当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南昌起义时,又改当第十一军军长,团、师、军都有党代表,也就是政治委员。南昌起义的时候,聂荣臻就是他的党代表,他们合作得很好,不能说叶挺不习惯于政治委员制度。但是新四军的这两位———部队首长和政治委员,却在平常情况之外,另有两个特殊情况:

(一)是大革命时期叶挺和他的团、师、军的党代表,两个都是共产党员,他们之间的问题,可以在党的会议上得到解决。而在新四军,部队首长叶挺却是脱党十年之久的非党员,叶项之间只有行政关系,只有抗日统一战线的关系,没有党的关系。这就使得两方面之间很难于自处一方面和对待另一方面。

(二)更重要的是,部队的构成和直接指挥的关系与叶挺当团长、师长、军长时不一样了。那时,部队的构成和直接指挥关系属于叶挺方面,而派去的党代表跟部队的构成和直接指挥却没有历史关系,或很少历史关系。而新四军的情形却恰恰相反,部队的构成和直接指挥关系属于以副军长名义出现的项英方面,而派来的叶挺跟部队构成和直接指挥历史上却毫无关系。这种基本情况,自然会在叶项两方面发生各自的影响。但两方都不能明白地摆出来,叶挺摆不出来,项英更不能摆出来。因此叶项之间的关系,这个矛盾却是来无影去无踪,双方都没有直接向我表示过。我当时也没有完全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程度,而且我无权把他们拉到一起进行仲裁。

皖南事变我们失败了,国民党兴高采烈。在1 月17 日用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又在1 月30 日用行政院的名义把这个通令转发一次。其实委员长也好,行政院也好,都是那个蒋介石。

历史的进程总是朝着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反方向前进。有如毛泽东所总结出来的那条规律“坏事变好事”。国民党这个命令一发,事情就好办了。他没有料到,这样他就给中国共产党一个无法无天、独往独来的自由。事已至此,中国共产党于1 月20 日自行宣布:任命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他们随即于23 日宣布就职。国民党行政院1 月30 日发的通令,是在陈毅他们建立新四军新军部并宣布就职以后的事。国民党无非追说一次新四军的番号已被撤销了,但它却不敢下命令再解散新四军,通缉那个代军长。他们那时可能过低估计了中国共产党反击的决心,认为共产党无可奈何,只有忍着把这个苦果吞了。

如此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这个新四军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新四军,完全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国民党没有这个编制的番号,也不属于哪一个战区的战斗序列,跟国民党的军政部不发生任何补给关系,并且这个新四军从四个支队一下就改为七个师,比原来国民党答应新四军编两个师的编制还要多出五个师来。只要是敌后,它愿意去就去,跟国民党的军队不发生任何友军关系。在长江以北的江苏地区和安徽地区,在皖南事变以后我们有权利去打那些和伪军、土匪勾结的国民党军队,把我军、国民党军、敌伪军这个三角关系,简化为我军和敌伪军的单纯对抗关系。就在这个广大的苏北和皖东地区,我们建立了以新的新四军为主的根据地。逍逍遥遥地、无拘无束地一直打到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了,蒋介石要勾结美帝国主义,发动反共的内战了。但事先美国的马歇尔还出面,做出调解的样子。这样就有所谓调解执行部的组织在北平成立了。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忘性也太大了,它不是连续两次宣布把新四军的番号撤销了吗?但这个执行部,还在新四军作战地区,成立了六个调解小组。皖南事变的苦果不是我们吞下了,而是它自己吞下了。 [>>点击返回读书频道首页]



发表于 2015-10-1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项英缺乏军事指挥才能,与国民党部队发生交火后,用了七个小时的时间开会讨论行动方向,贻误突围的时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9 05:30 , Processed in 0.04549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