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就急不可耐地推出了大中东计划,没想到转眼之间,美国经营已久的这片肥沃土地,就成为了普大帝施展雄才伟略的舞台。
叙利亚女性亲吻普京头像
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同意修复俄土关系
“大中东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子战略,即控制西起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东至与中国接壤的阿富汗,涵盖中东的一大片区域,目的就是要牢牢控制世界石油的输出与交易。之所以有“大中东计划”,源于世界顶级战略家基辛格的一句话:“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苏联倒下之后,中东也成了权力的真空地带,为了趁机在中东立威,美国先是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萨达姆,然后以反恐为名,迅速入驻阿富汗。在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对那些死硬的“持不同政见者”进行了疯狂的进攻,萨达姆,卡扎菲先后倒下,对一些摇摆不定的,也用颜色革命清理得差不多了。
阿富汗就在中国与俄罗斯的门口,控制了阿富汗,无疑也会对中俄形成一种战略威慑
自推翻卡扎菲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美国紧扼“大中东”两端据点,重兵把守伊拉克,对伊朗形成包围之势,下一个目标,就是叙利亚。此时,美国的国力达到空前的高度,一个美国人甚至称当时的美国成为人类
历史上空前强盛的帝国,超过了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建立的功业。的确如此,美国想打谁就打谁,想欺负谁就欺负谁,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大有包举宇内,囊扩四海之势。但卡扎菲之后,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扩张暂时放缓,毕竟纵使美国财大气粗也经不起连年用兵。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投入1万多亿美元
2001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了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组织的战争,但美国入驻阿富汗似乎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阿富汗人不但未如期望的那样获得“自由与民主”,反而饱受战乱之苦。“夫兵久而国之利者,未之有也”,美国不得不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兵。
阿富汗战争中无家可归的阿富汗小孩
“屈力殚货,刚诸侯乘其毙而起”,俄罗斯悄然崛起,并选择了恰当时期突然出兵叙利亚。在俄土关系因战机事件而交恶时,俄罗斯并没有急着找回尊严,毕竟“王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则行,不合于利则止”。当美国落井下石对土耳其的政变不管不问,甚至幸灾乐祸时,俄罗斯不记前嫌,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机会,给埃而多安提供了关键信息,俄土关系一下子从坚冰变成了暖融融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