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画面:美驻菲使馆前的抗议和等待 在马尼拉出生的女作家吉娜·阿珀斯托拉2012年在《纽约时报》撰文称,菲律宾一直受困于对美关系。1991年两国间的军事基地协定被废除时,菲主流媒体都在高呼“自由”。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海军基地曾是美国的最大海外前哨,可以解决6.8万菲律宾人的就业,该人数仅次于菲律宾政府雇员,还每年为菲经济注入10亿美元。但对一些菲律宾人来说,这些基地是美国对菲律宾殖民半个世纪的残留物,美国人的存在就像一个随时会破的大气球,令人恐惧。此外,美国在菲驻军,催生出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红灯区。 美国《洛杉矶时报》26年前的一篇报道生动描绘了菲律宾人对美国的“爱恨交加”:“在美驻菲使馆门前,约2000名愤怒的抗议者高呼‘美国佬滚回家’,并与数百名携带警棍、催泪瓦斯和水枪的警察对峙。然而就在抗议现场附近,数十位申请美国签证的菲律宾人正在树荫下耐心等待,以期成为每年约4万名赴美菲律宾人中的一员。这也是美国与其前亚洲殖民地之间超现实‘爱恨交加关系’的另一个例证。” 悉尼大学政府和国际关系问题专家阿黛尔·韦博认为,美菲交恶的历史被美国人刻意隐藏。这段看不见的历史始于大多数美国人闻所未闻的“三年战争”(1899年至1902年),导致可能多达100万争取自由的菲律宾人丧生,但在美国殖民主义作家的笔下,这只是一场“大误会”而已。二战结束后,菲律宾还是被美国这个民主“教师”看管和评判。在菲律宾长大的夏威夷大学教授阿比内尔斯曾撰文说,“在被殖民时期那场众所周知的大屠杀中,一个美国将军曾命令其手下杀死所有10岁以上的人”,但他也承认,英语首次成为菲律宾的通用语,1906年美式选举也被引入。公立教育和选举“抵消”了菲律宾人对那场血腥战争的记忆。此外,菲律宾人对麦克阿瑟将军重返菲律宾并赶走日本侵略者也有着良好记忆。在阿比内尔斯看来,如今许多原因仍使菲律宾人在总体上对美国持正面看法。 就《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而言,最近几年,“美国人”在菲律宾的存在感有所加强,阿基诺三世任内,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之下,美菲同盟关系日趋明显。“我们到底是不是朋友?”对于杜特尔特的强硬言行,菲律宾前驻美国大使何塞·库西亚近日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此,菲律宾各媒体有不同回应。《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刊文称,“历史证明了杜特尔特对奥巴马放狠话的合理性”,美国殖民菲律宾期间,菲律宾人就像奴隶一样。而且,无利不起早——美国不会无缘无故帮助菲律宾在二战时打日本。该报还援引马尼拉外交事务分析家海德林的话说,在杜特尔特任期内,美国不可能期待从马尼拉获得之前等级的战略配合和外交支持,这就是菲美关系新常态的内涵。《菲律宾星报》认为,“菲美关系: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国家利益”,并提醒读者说:“像菲律宾这样灾害频发的国家需要尽可能多地从盟友美国那里获得援助。如果总统是泄私愤,那么他需要三思而后行,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1.1亿菲律宾人——他们中大多数人依然认为美国是最好的盟友”。还有媒体担心:“历史上的菲美关系既动荡又亲密,杜特尔特声称自己不是美国跟班,华盛顿未来6年可能都将疏远菲律宾。” 菲律宾网民:与美国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也断不了” 谈及菲美间的恩怨,《菲律宾星报》《太阳星报》等菲律宾媒体网站上的网民跟帖很多。网民“真理”称,菲美纽带谁也斩不断,彼此在文化、法律、饮食、商业、安全、经济以及生活方式上相互联系的纽带“千年也断不了”。网民约翰·贡兹说,菲获得美国援助都有附带条件,美国为的是介入菲内部事务,“如果不要回报,美国人不会轻易这么大方”。他还说:“如果美国真的致力于菲美同盟,为何卖二手舰艇给菲律宾?从一开始,美国对菲律宾的政策就是独裁式的。”网民EBR说:“我们靠美国这么长时间,而我们的军事实力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差的之一。”网民皮多特认为杜特尔特不能代表菲律宾人,外界对他的仇美言论不必当真。还有反对杜特尔特反美言论的网民说:“我们喜欢美国人。没有美国,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美国完全撤出菲律宾,我们将面临无法想象的困境。我们不应侮辱盟友,有分歧可以谈,别只知道放狠话。” 美国殖民者奠定的制度和战后援助,曾让菲律宾一度发展成“亚洲四小虎”之一,但随着弊端日益暴露,菲学界尤其是左派学者,对于社会的反思也在增多。菲律宾被称为“亚洲民主的橱窗”,但权力高度集中的家族政治、积重难返的寡头经济和贪污腐败、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又常被人诟病。有人感叹:美国人当年种下的“种子”,在菲律宾畸形成长。《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评价说:“现行制度下,任何政府都很难有所作为,唯有革命。” 如今,美菲关系充满变数。除私人恩怨外,以杜特尔特为首的非亲美派,在思考过分依赖美国给国家带来的主权独立问题。更有人担心,菲再度向美开放军事基地会不会有卷入战争的危险。菲教育部一位前官员开玩笑说:“美国在这里的军事基地,连菲官员都难得一见,假如搞不好里边放了核武器呢?”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葛红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杜特尔特和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有很大的不同,包括阿基诺在内,菲律宾几大传统家族都跟美国有利益上的牵扯,而杜特尔特没有。葛红亮表示,未来美菲关系走向还不确定。如果杜特尔特坚持要求美军撤出,美菲关系将较阿基诺时期出现倒退,但两国关系肯定不会断。 相关链接: 哪些菲律宾人反美?哪些菲律宾人亲美? 谈到菲律宾人对美国的复杂情绪,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代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某种程度上,菲律宾在东南亚是个“异类”——它是整个东南亚地区唯一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经过西班牙人300多年和美国人40多年的殖民统治,菲律宾在文化上深受西、美两国影响。如美式文化很受欢迎,菲律宾人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篮球。此外,菲律宾政治制度差不多全盘复制美国,如实行美式参众两院制度。正因如此,菲律宾一度自诩为“美国在亚洲的民主橱窗”。 代帆认为,普通菲律宾人对美国一直是爱恨交织。一方面,相比日本和中国等国,美国在菲律宾的软实力影响最大。很多菲律宾人从心底里佩服美国的强大,喜欢美国;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菲的殖民统治,以及美国在菲驻军期间发生一些霸道和伤害当地人情感的事件,如美军强奸菲女性,也引起很多菲律宾人的反感。因此,有部分菲律宾人存在强烈的反美情绪。但整体而言,菲精英层内心还是比较认可美国。但也有不少例外,代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认识的一个菲律宾大学教授,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回菲教书,一般像他这样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人都会比较亲美,但他恰恰相反。他经常在一些学术会议或论坛上批评美国,在他看来,美国要为今天菲律宾的贫困和落后负责。美国腐朽的文化腐蚀了菲律宾社会,而且美国在菲的所作所为侵犯了菲律宾的主权。” 1946年7月4日,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后,鉴于美菲同盟的存在,美确实给予菲律宾很多帮助,如美国国际开发署长期给菲提供各类援助,对进口菲律宾的产品尤其是初级产品给予关税优惠政策等。但另一方面,美对菲的一些经济扶持政策是服务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又导致菲律宾产业的畸形发展。 代帆认为,菲律宾人确实不怎么记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菲经济落后,普通人没钱买书,顶多看看报纸,所以对于本国的历史未必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菲律宾人的天性。一些带有民族主义倾向或左翼色彩的学者、社会精英以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就未必喜欢美国。比如菲律宾的左翼就经常在美国大使馆前游行示威,他们喜欢将美国的“旧账”和“新恨”混杂在一起,表达对美国的反感。但菲律宾的一些商业精英,有的在意识形态上接受西式民主思想,有的在美国接受过教育,或与美国有着各种经济和社会往来,这些人通常都是亲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