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回复: 2

[现场亲历] 地震之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5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号
下午3点得到了汶川地震的消息
那一刻
我感到天混地转
那一刻
天塌了下来
那一刻
我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
我一遍又一遍的打电话
妈妈的手机
爸爸的手机
家里的座机
奶奶的座机
我一边哭一边打一切能想到的人的电话
可令人绝望的是一直都打不进去
从CCTV新闻频道
从QQ群里的老同学那里
在各大新闻网站
我疯狂的搜集一切关于都江堰的信息
可是一无所获
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下午5点我打通了身在宜昌的姐姐的电话
所有的情绪所有的不安都在此刻都爆发了出来...
姐姐一边哭着一边劝
晚上11点受到了哥哥的短信 说妈妈爸爸都很平安
于是立即打回去 和妈妈通了话
信号很不好
而且哥哥的电话也快没电了
这次通话一共进行了3分钟
不过起码让我心里稍微好受了点
起码家人都无恙
(从来没有这么讨厌中国移动,所有家人只有我哥用的联通的卡,也只有他的电话能打通)
然后又听说下起雨来而且雨势还在加大.....
一夜无眠
到了早上的时候才不知不觉地睡去
(我的外婆已经快80了 哪里受的来这样的罪啊)

13号
下午和妈妈通了电话
妈妈一边哭一边告诉我家里的房子已经塌了
婆婆到现在连一块饼干都没吃
现在又没有水有没有电
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无法抑制的涌了出来

14号 家人最后一部手机也没有电了,一天没有办法联系
15号了 虽然妈妈让我好好休息,但是心里挂着在都江堰的你们我怎么能睡得着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设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距都江堰景区24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灌县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说明都江堰水利在该市所占位置的重要。都江堰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
【面积】1208平方千米
【人口】60万人(2003年)
【行政级别】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灌口镇
【邮政编码】611830
【电话区号】028
我的家乡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城,她距离成都市37公里(由高速公路连通),交通非常便利,生活十分安定。她的北面是玉垒山,西北面是道教名山青城山,西面是大面山,东南面就是丰饶的成都平原,美丽的岷江如同一条玉带穿城而过。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她的空气十分清爽,使得旅让客们一下车就能体会到都江堰市的好客;她的水(岷江)主要来源为岷山冰川融水,干净而清新(上游的城市基本没有工业,所以可以说完全没有化工污染)。城市的气质非常和美而悠闲,让所有人到都江堰都能感到很放松很安逸,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在这里购置地产或者直接迁居至此。众所周知四川是美食之乡,都江堰虽然是一座小城但是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小吃,可惜由于地方口音我完全不知道怎么用普通话或者说用汉字表达出来,能打汉字出来的有叶耳粑,葱葱卷什么的,风味独特,味道鲜美。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成都人消夏的胜地,由于岷江是冰川融水,在夏天的时候河水也十分清凉,夹杂着河沙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地理环境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山地,东南为成都平原,境内山岳、丘陵、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大约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岷江出山进入平原处,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设计建造的。工程“深作滩、低作堰”,以“无坝引水”为特色。岷江经此枢纽後,除金马河继续为干流外,另分了六条河流灌溉农田,成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繁荣基石,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历史
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88年,撤销灌县设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区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名居,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
物产
农业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
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有川西植物园之称。
辟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区。
文化和旅游
都江堰市以世界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千年无坝古堰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市境西部的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正一道的祖庭,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前山上密布宫观,而後山则幽深古雅,保持了相当的原始风貌。目前,整个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名胜古迹
都江堰水利工程、二王庙、青城山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
都江堰水文化
都江堰走过了2260年,历史的都江堰是变化中的都江堰,是鲜活的都江堰,从而创造出中外水利的奇迹。只有从历史的变化中观察都江堰,才能深刻认识其创建、成长与发展的轨迹。
  一、变化中求工程结构完善
  都江堰以工程结构完善,巧妙配合,蜚声中外。渠首三大建筑物——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分水、分沙有机整体,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但它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完善的。
  从《史记》《华阳国志》《蜀都赋》《益州记》《水经注》直至唐代文献,记有“壅江作堋”“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堰名,却未出现渠首的典型代称——鱼嘴,直至南宋范成大亲临都江堰后在《吴船录》中写道:“庙前(指李冰庙。作者注)近离堆累石作长汀以遏水,号‘象鼻’,以形似名,西川夏旱,支江水涸,即使致祷,增堰壅水,以人支江。”说明当时有了“象鼻”之称,至清代始称鱼嘴。鱼嘴堰体之形成,是在范成大视察都江堰(淳熙四年,1177年)之前268年的五代蜀朝庚午年,即前蜀武成三年(910年),那年六月二十五日,一场大洪水改变堰体结构,由原李冰壅江作堋的横坝,冲成鱼嘴形的顺坝,此一事件,五代杜光庭所著《录异记》有生动记述,指出新堰形成后,“新、嘉、眉水害尤多,而京江不加溢焉”(京江即成都府河)。当时导江县令黄璟有奏折(载《全唐文》卷931),兹录于下:
  “伏睹导江县令黄璟奏:六月二十六日江神移堰事:
  “伏以大禹浚江,发洪源于龙冢;李冰创堰分白浪于龟城。导彼灵津,资乎民用;而涸胫泛肩之誓,表则有常;欲怀山沃日之灾,奔腾难制。立虞垫溺,必害丞黎。
  “昨者,夏潦勃兴,狂波未息,顾岷之下濑,便逼帝都;灌口之上游,遽彰神力……回山展石,巨堰俄成。浸潘顿减于京江,奔蹙尽移于峡路……编于简册,冠彼古今……”
  黄璟既高度评价了李冰,也提到洪水垫溺的忧虑,此次新堰俄成,不仅未失都江堰的效能,更有益于分洪分水,认为这是稀有之事,是古今之冠。
  自宋代以降,鱼嘴时坏时修,先人不断总结经验,将鱼嘴位置反复上下移动调整,结构上从元吉当普试创硬堰,至明代软硬堰数次交替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掌握其科学内涵,才在1936年的位置上用钢筋混凝土予以永久性加固。据有关单位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认为此是最佳位置。
  飞沙堰则始见于唐代,《新唐书·地理志》:“导江有侍郎堰……龙朔中筑”。《宋史·河渠志》对侍郎堰功能的表述已与今飞沙堰相同。
  宝瓶口,即李冰凿离堆处,无变异的历史记录。直至1970年因离堆天然岩层风化,用混凝土进行了大规模加固,口门束小,糙率略有变化。
  从以上简略表述中,可以看出,李冰创建都江堰,南北朝时,蜀即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益州记》),但其渠首工程,却历经1000多年,到宋代才演变较为成熟,又历千余年,经过不断维修、改进,工程得以完善,都江堰渠首三大建筑物,配合河势、水势,相辅相成,巧妙起到自然分水、分沙、排沙、沉沙作用,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成为科学研究的宝库。
  历史并未终结,还在持续发展。今日的渠首工程又适应新的时势演变为五大建筑物了。在岷江右岸连接鱼嘴处于1973年动工兴建“外江闸”,它的兴建不仅未改变河道流势及分水分沙的规律,而且解决了历史上用传统杩槎调流带来的劳民伤财、费时费工和分水不准的状况。1992年动工兴建了“飞沙堰”闸,称“工业引水挡水闸”,位于飞沙堰后175m处。古老飞沙堰面貌未变,但在闸门控制下,更能保证宝瓶口的流量以适应灌区扩大的用水,同时,保证内江岁修断流对成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正常需要。
  二、变化中探求科学管理
  都江堰不仅以其工程结构科学合理而著称,也以其科学管理而闻名。都江堰历史中的河势在变,水沙条件在变,地区经济发展在变,都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以适应变化,可以说都江堰历史是一部连续发展的历史,是不断维修、更新,以维持最佳运行状态的历史,这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奥妙。
  都江堰工程管理有一段由粗放到严密,由传统方式到现代化的过程,管理制度也由简略逐渐详细。
  李冰建堰时,直至唐代,都江堰的管理还是较为粗放的,也疏于史料记载。
  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到宋代已形成每岁“穿淘”制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谓之‘穿淘’”。对水则的记载,表明宋人对引用水量多寡十分关注,并得出规律性认识,管理上对待郎堰高度定在水则第4划,宝瓶口水到第六划,就够灌溉之用。“离堆之趾,旧镵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
  “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对于“深淘滩,低作堰”这一重要管理法则,明清文献中有人提出是李冰遗训,但史料不足为证,民国时期四川省水利局编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述要》引宋曾敏行的《独醒集》说此六字是宋开宝年间重刻,也就是说宋以前就有了,此说因在今本《独醒杂志》中查不出而受到当今学者质疑,文献中正式明晰记载的是元代揭篌斯《修堰碑》,《元史·河渠志》也作了明确记载,说明斯时已正式明确为维修管理法则了。
  传统的“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的治理方法,如今已进一步深化,而被赋予了更科学的内容。这一飞跃始于1938年四川省水利局设立都江堰治本工程设计室,在李赋都的主持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成都水工试验室又做了水工、冲刷、回水、高地灌溉等一系列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做了大量的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灌溉试验,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1981年,根据原型观测得出,“三字经”中的“分四六、平潦旱”这一“四六分水”已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不是目前事实的结论。按都江堰治理的根本法则是“因势利导,因时制宜”,而三字经中的“遵旧制、毋擅变”就显得呆板保守了。都江堰管理局几十年来在工程管理上就有很多改革创新,比如在继承传统岁修制度基础上,又提出“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前者可以维持工程现状,后者则保持工程的更新和稳固。历史上岁修制度都是先外江、后内江,而自1955年起改为先内江、后外江的岁修顺序,这是都江堰岁修管理上一项重大改革,缓解了成都工业用水及春灌用水等等诸多矛盾。不难看出,都江堰在历史变化中,探求科学管理,正由传统管理方法进入现代管理模式。
  三、在变化中求发展
  李冰创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成都平原的繁荣;而成都平原经济的发展,又要求都江堰在更大程度上发展,这是一种相互变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历史上都江堰的开发目标的演变与扩展,尤应注意。
  《史记·河渠书》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显然其开发目标是防洪、行舟(漂木)、灌溉。灌溉并未列在首位。《水经注·江水》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水经注》又记:“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这时诸葛亮已认识到都江堰是农业的根本,蜀汉国的依靠。不仅派堰官兵丁护之,还开凿了红安河,扩大灌溉面积,灌溉功能已大大提升。
  到宋代,提法更为明晰,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下诏“蜀江之利,置堰溉田”,指出:“李冰为蜀守凿离堆,遂捍水以溉民田。”即李冰凿离堆,拦水灌田。赵忭的《成都古今集记》中说:“灌溉川西南十数州稻田。”《宋史·河渠志》记载:“县各置籍,凡堰高下、阔狭、浅深,以至灌溉顷亩、夫役工料及监临官吏,皆注于籍。岁终计效,赏如格。”灌溉之功已升为首位。
  《元史·河渠志》记道:“至是,虽缘渠所置碓皑纺绩之处以千万计,四时流转而无穷。”水能利用已有一定程度。
  清雍正十一年(1730年)时任四川巡抚的宪德,对都江堰灌溉田亩进行了清丈,向朝廷送《都江堰酌派夫价疏》奏折,当时,灌溉灌、郫、崇、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华阳九县田76.53万亩(折合今5.1万hm2)。光绪年间恢复发展到14个县。1943年统计灌溉面积为17.7万hm2。1955年灌溉面积为18.8万hm2。
  以上记载,充分说明历史上都江堰灌溉功能逐步提升到首位,从始建到解放初,灌溉面积翻了四倍,水能也有一定的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有巨大飞跃。首先,开发目标已拓宽为灌溉、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漂木、水产、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已达66.7万hm2以上,比解放初期又翻了四倍,受益范围达36个县;其次,都江堰已由一个历时2000多年的单纯自流引水工程演变成为一个蓄引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第三,解放后建设规模之宏大,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灌区向东南西北延伸,从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穿山越岭,筑堰建闸,建筑物以数万计,干渠长近2500km,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生产设施。
  四、余论
  回顾都江堰漫长的发展史,有如下三点启示:
  ①变化发展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核心主题,清代总结出的“三字经”是难能可贵的历史经验总结,但其“遵旧制,毋擅变”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有变化发展,都江堰才是鲜活的,而因循守旧都江堰就会衰败。
  ②历史上都江堰的治理基本法则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这八字格言也应视为今后都江堰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八字格言道出时空变化与工程发展的辩证关系,只有抓住岷江水资源的大势,抓住成都平原经济发展之大势,抓住时机,才能相宜发展都江堰。
  ③历史的都江堰是天(水资源)、地(河势)、人(智慧)巧妙融合,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但更要发展它,使得天地人结合不断进入新的境界,让历史以崭新笔墨继续书写下去。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收到的短信
一起都好,部队正在赶来,都在自救,妈妈
发信人:133........发送于22:04:07 2008.05.02

我们安全,请放心,注意休息!!妈妈
发信人:132.......发送于02:14:51 2008.05.13

都江堰未发生任何化工厂爆炸,源水未受到任何污染,自来水供应正常,水质良好.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发信人:10086 发送于21:45:16 2008.05.14
发表于 2008-5-15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他们祈福!祝他们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发生余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6 21:38 , Processed in 0.04603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