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3|回复: 3

英国入侵西藏历史(摘自雅虎台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4年,英兵入侵則里拉(今在西藏亞東縣境內)
1904年,在曲米辛果屠殺1400名藏軍

1904年6月攻打乃寧寺(今西藏康馬縣境內)
1904年7月總攻江孜
1904年8月3日占領拉薩
1904年9月6日簽定了《拉薩條約》
1904年9月23日英軍撤回印度

19世紀60年代,英軍擅自越過西藏與錫金的邊界日納,進至界北的隆吐山探路,并堅持說西藏的邊界不在日納,而在隆吐山以北的捻拉山。鑒于英國人的侵略步伐日益加緊,1866年噶廈政府派出藏軍在隆吐山設卡,阻止私自越境通商,阻止英國人進入西藏邊境,并在山上修建了白光護法神靈廟(銅嘎寺)。1887年英國人在邊境集結2000兵力,設置4門大炮,由格雷哈姆率領,做了北攻准備。由于藏軍訓練差,裝備落后,加之指揮失當,在遭遇武器先進,戰朮、技朮均優于自己的英軍密集火力的射殺,最后歸于失敗。1888年是藏歷土鼠年,因此藏族群眾稱之為"土鼠年戰爭"。


我們知道,最初英國和英屬印度政府對中國西南邊疆(包括西藏在內)的政策是以獲取商業利益為主。1600年英國在印度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后,驅使代表英國政府利益的東印度公司踏上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動機是商業目的。英國打開對華貿易的目地在中國東南沿海受到阻止后,企圖從中國西南邊疆打開一條繞開清政府禁阻的對華貿易通道。1774年,東印度公司派了一個年僅28歲的年輕秘書波格爾出訪扎什倫布寺,就是試圖尋找這一貿易通道而所做的一次努力。由于清政府對西藏地方對外關系嚴禁東印度公司的監控,英國均未能達到目的。

鴉片戰爭后,英國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通商門戶,英國對華貿易并沒有英國商人所期望的那樣大幅度上升。加上各列強在華的貿易競爭非常激烈,于是英國人希望謀取通過長江向中國內地滲透的同時,打開貫通滇緬(中國云南和緬甸)、貫通中國西藏和英屬印度公司的貿易通道,將英國在中國和亞洲的勢力連接起來,以便擴大中國內地市場,加強英國在中國的貿易領先地位。英國通過同清政府締結《煙台條約》(1876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0年)等取得了云南、西藏的通商特權。

但是到了19世紀90年代后半期,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斗爭更加激烈化、尖銳化,英國開始從全球的戰略利益高度考慮和處理與西藏邊境的關系。這一時期英國在亞洲與俄國、法國、德國的矛盾尖銳、利益關系斗爭激烈。一方面是俄國與英國的中亞大角逐東移,俄國侵略帕米,進逼英屬印度西北法國插足隉羅,進逼英屬緬甸,俄聯盟對英屬印度構成了"鉗形攻勢"﹔另一面在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俄國割東北,租旅大,謀圖直隸,法國占廣州灣,划兩廣、云南為勢力范圍,形成了俄法聯盟對英國在華勢力范圍的"南北夾擊"之勢。與此同時,英國和德國在南非和西亞發生利益沖突,英德矛盾迅速上升,德國擴充海軍軍備,叫囂重新瓜分世界,對英國的威脅更為嚴重。

當時的英印政府總督寇松上任不久,帶著他的全球戰略設想到印度的。他到印度反復宣傳印度的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印度地理位置越來越把她推到國際政治的前線,她越來越成為英帝國的戰略前線。"在英俄戰爭中是印度而不是英國將成為帝國的心臟。寇松的戰略設想是以俄國為主敵、以亞洲為主要戰場,以印度為戰略依托,向外擴張與俄國展開決戰。對于寇松來說,西藏是從印度北上的戰略要地,勢所必爭。他到印度后即撇開了中國政府,三次致信達賴喇嘛要求建立英藏直接關系。1901年6月11日給英國政府印度事物大臣漢密爾頓的信函中,寇松首次提出"緩沖國計划"。他說:"雖然我們不能組織俄國奪取中國整個蒙古和土耳其斯坦,在這兩個地區我們所能做的充其量不過是俄國對土耳其斯坦的推進。"

"對于我們來說,跨越喜馬拉雅山并占領它(指西藏)這是一種瘋狂的想法。但重要的是任何人也不能占有它。它應當成為印度與俄國之間的一個緩沖。如果俄國人來到這座搭訕,她就會立即與尼泊爾人搞陰謀。這樣在我們的北部就會出現第二個阿富汗。我的意思是西藏而不是尼泊爾,必須成為我們竭力建立的緩沖國"。

這個"緩沖國"計划的目的在榮赫鵬與寇松秘密商談后給內閣的一份關于西藏問題的備忘錄中有清楚的說明:

"一旦我們得以進入西藏,并獲得使俄國的勢力陷于困境的影響,我們就能扭轉給印度帶來危險的政治局面,就能使我們處于一個可以利用難以跨越的羌塘高原作為我們與俄國未來可能的疆界之間的壁障的地位,就可能阻止俄、法穿越亞洲結合的可能性。而且另一方面,我們將處于一個支持我們進去四川和連結我們東西方勢力的地位。"

顯然,寇松的目的是將西藏納入英國的控制之下,使之成為英屬印度北上的一個前進基地,由此向前推進,將英屬印度與英國在華勢力范圍結合起來,一方面在中國的西藏地區獲取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特權,另一方面,由此擊破俄、法的"鉗形攻勢"的"南北夾擊",進而與俄法爭奪亞洲的霸權,這是英國侵略西藏的真正目的。

歷史背景:第二次抗英戰爭 1904年1月4日,榮赫鵬率領一支擁有400支來復槍、兩門炮、兩挺機槍裝備的英軍,占領堆納(今日西藏亞東縣堆納鄉)并繼續進軍,而集中在堆納嘎吾一帶的藏軍約200人出來阻攔。1月12日至2月7日,拉丁色、朗色林、吉普代本和三大寺代表兩次向榮赫鵬表態,要英軍撤回亞東再進行談判,都遭到無禮拒絕。第二次抗英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发表于 2008-3-28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4年9月,毛澤東在北京會見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班禪額爾多尼確吉堅讚

歷史資料

歷史資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國侵略西藏的經過2

曲米辛果大屠殺:(曲米辛果位于今天日喀則通往亞東的途中。)面對英軍即將發動大規模武裝入侵及來自清廷的壓力,噶廈政府內部存在主戰與主和兩種意見,在主戰一方的強烈要求之下,噶廈不顧清廷"切勿動武,著駐藏大臣同英方議和"的命令,派出拉丁色和朗色林二"代本"(團長)率1000余人開赴抗英前線--喜馬拉雅山第三峰腳下多慶湖西北的曲米辛果一帶阻止英軍進犯,把原布防在江孜一帶的防線移到堆納北部的古魯、尚木和曲米辛果一線,爭取主動出擊。據一位參加過此次戰役的老人加頓說:藏軍使用的是土槍、大刀、"鄂多"(牛毛制的拋石鞭,可將雞蛋大小的石頭甩100-200米左右),穿白色氆氌服、戴禮帽、紅絲線纏頭,手舉龍、虎、日、月旗,吹號角聯絡指揮。



見到此景,英軍一面提出"談判",一面對我方陣地進行偵察。1904年3月31日,當曲米辛果藏軍前線指揮官拉丁色和朗色林離開陣地接待英軍談判代表時,英軍已偷偷向藏軍陣地推進,在談判進行之時,藏軍已被敵人重重包圍了。英軍談判代表首先聲稱:"既然要議和,為表示誠意,我軍先將子彈退出槍膛,也要求貴軍指揮官下令將火槍的點火線熄滅!"英軍在退槍膛一剎那又將子彈上了膛,而藏軍按協議將土槍點火線全部熄滅。榮赫鵬佯裝談判,拖住藏軍指揮官,麥克唐納則指揮英軍強迫藏軍繳械。1名英軍在搶拉丁色代本隨員的槍時,被拉丁色擊斃。英方下令開火,但待命的藏軍卻無法一時點火槍。在機槍和大炮的密集掃射和轟擊中,英軍進行了殘酷的大屠殺。英軍談判代表也將藏軍談判代表拉丁色代本、朗色林代本、班禪代表蘇康努、汝本康薩及三大寺的一名代表統統擊斃。站在遠處的拉丁色的仆人占堆,一見主人中彈倒地,大吼一聲"我們的人被殺了!"拔刀沖過去,當場殺死英軍十余人,自己也壯烈犧牲。在談判場地的另一角,一些藏兵也臨危不懼,拔刀參戰,一時整個談判場地尸體縱橫,血流遍地,共有1400多名藏軍犧牲,僅380人逃出。這就是那場駭人聽聞的曲米辛果大屠殺。英軍的1名機槍手哈多于當晚在給母親寫的信中說:"這場屠殺太令人惡心了,盡管將軍命令盡可能地擴大戰果,我還是停止了射擊。那場面太悲慘了。"


曲米辛果大屠殺,激起了西藏人民的無比憤怒,點燃了藏族軍民反侵略的怒火。 一個名叫康特萊的侵略者在其所寫的《拉薩真面目》一書中說,在康馬,"几十個人會奮起進攻比他們強大得多并使他們的斗爭成為絕望的敵人。拼死命地戰斗到最后一個人倒下去。一小部分農民就為保衛一個村庄全體戰死,像古羅馬的愛國者一樣。"


乃寧寺(今在西藏康馬縣境內,通往江孜的要道)阻擊戰 6月13日,麥克唐納和榮赫鵬部2300多名英軍及8門大炮向江孜增援,并于6月25日抵達乃寧寺。藏軍前戰總指揮宇拓命令前藏代本米林巴和民兵首領頓熱娃指揮下的昌都民兵300余人,塔貢精壯僧俗民兵500名,在乃寧寺周圍筑起了防御工事。工布(今西藏林芝地區)民兵在康馬時深知侵略者要搶劫牛羊,便組織精干隊伍翻穿羊皮襖,藏在羊群中,待敵人下馬抓羊時一躍而起,最多一次曾一舉砍死敵人二三十人。但乃寧寺最終失守。乃寧寺失陷后,英軍攻占了紫金寺,將寺內文物洗劫一空,其中有高達4米、小至14厘米的銅制鍍金佛像1000多尊,唐卡(軸畫)、鍛繡佛像、金粉書寫的《大藏經》"甘珠爾",蒙古地方和祖國內地以及尼泊爾出產的各種佛事樂器,金、銀、銅質的大小神燈和聖水碗等大小器皿,有銀制曼扎、銅制嗩吶,以及各種神龕和祭品等。這伙英國強盜甚至連該寺大殿內僧眾坐的長墊子也搶走了,并放火燒掉了紫金寺。 



江孜保衛戰: 攻占紫金寺后,英軍即從東、南、西北三面包圍了江孜,切斷了通向拉薩、日喀則的道路,并切斷了江孜宗山的水源。英軍遂于7月5日上午開始向江孜城區發起總攻。在江孜宗城堡上藏軍猛烈的反擊下,英軍死傷慘重。雖然有優勢的裝備,但是仍然不敢靠近。侵略者承認,藏族軍民的火力"如同突然降臨的風暴……,將軍和他的參謀人員多次險些喪命……,宗堡上每一座建筑的輪廓似乎也讓火舌勾畫出來了。"英軍使用了大口徑的火炮,以優勢炮火轟開江孜宗城堡一個缺口,并組織步兵沖鋒。



據西藏和平解放后江孜縣83歲的偉堆旺雄和68歲的奔巴次仁兩位老人回憶,英軍進攻時,藏軍和民兵用火藥槍、飛石和石塊還擊英軍﹔山上存的水喝干了,他們就在晚上將人用繩子從几十米高的懸崖上吊下來取山下的一坑污水喝,最后污水也喝干了,就喝自己的尿。在藏軍和民兵彈盡糧絕時,英軍展開強攻。藏軍和民兵以刀、矛、棍棒等與英軍展開白刃搏斗,但終因傷亡過重,一路不得不從北面沖出,一部分從西南方向的懸崖上用繩子吊下來,突出英軍的重圍,轉移到白居寺繼續投入戰斗。一部分來不及突圍的戰士,就和敵人徒手搏斗,最后跳崖殉國。


侵藏戰爭嚴重損害了中國政府在西藏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直接導致迫使清朝政府簽定喪權辱國的條約。1890年和1893年簽定的《中英藏條約》《中英藏印條約續款》,重新划定藏錫邊界,西藏失去了熱納、隆吐等地區﹔錫金這一隸屬于西藏的中國藩屬成為英國的保護國,開亞東為商埠,允許英人進藏經商。1904年簽定的《拉薩條約》,英國又獲取了在西藏增設商埠,設立商務代表等一系列特權。

英國侵略西藏后簽定的不平等條約,為英國其后在西藏培植親英勢力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企圖策划"西藏獨立"的活動開辟了道路。事實上,所謂"西藏獨立"一詞,就是帝國主義侵略西藏的產物,在這之前,西藏歷代各種藏文文獻、來往公文中沒有出現過"獨立"二字。

歷史背景:刺刀下的《拉薩條約》 1904年7月19日,英軍越過卡若拉山,來到浪卡子(今山南地區浪卡子縣),又受到藏軍的抵抗。這時西藏地方當局內部的妥協傾向已占優勢,他們命令藏軍后撤,停止抵抗,并派出高一級的代表要求與英聯軍談判,但驕橫跋扈的敵人不屑一顧,長驅拉薩。8月3日,英軍占領拉薩,以布達拉宮后面的貴族拉魯家作為司令部。而廣大藏族人民并沒有在侵略者的淫威下屈服,英軍占領拉薩后,撤到藏東的藏軍還有3000-5000多人,他們在夜色的掩護下,以小股部隊襲擾侵略軍。



一天,當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員同英軍首領們正在舉行會談時,一位色拉寺的僧人竟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懷揣一把腰刀,只身闖進次松塘(拉薩市東郊)英軍營地內,殺傷英國軍官一名,士兵數名,當他往回跑時不幸被繩絆倒,被英軍圍起來活捉并槍殺了。此事引起了廣大僧俗民眾的強烈不滿和極大憤慨。他們散發傳單,張貼標語:"不准任何人到英軍營地附近出售肉、菜、柴、草等物。噶廈的官員無論其職位高低,都不准和英軍來往!""一陣喊殺聲響徹次松塘,如虎般的英杰沖向敵營,殺得英軍四處逃竄沒有還擊之力,重現了英雄之王格薩爾的無畏精神"等頗具鼓動性的標語也出現在大街小巷。英軍頭目見拉薩廣大僧俗民眾如此憎恨他們,加之天氣寒冷,水土不服等各種原因,就向駐藏大臣有泰提出了立刻訂立條約的要求。有泰是個軟弱無能之輩,他應英軍的要求強令噶廈訂立條約,噶廈政府在英方這種軟硬兼施的威逼下不得不于1904年9月6日與英國方面簽訂了《拉薩條約》。其內容包括開放亞東、江孜、噶大克為商埠﹔西藏賠償侵略軍費50萬英磅﹔英國在西藏的亞東駐軍﹔英國在西藏享有土地、礦山、電訊等特權。但清朝中央政府拒絕承認這個賣國條約,認為有辱大清王朝的主權,于9月14日電令有泰,令他拒絕簽字。1904年9月23日,侵略軍撤回印度,清中央政府代表始終沒有在條約上簽字。



第二年,經中英雙方磋商,簽訂了《北京條約》。此條約規定英國無權干涉西藏內政,除清中央政府外,任何國家都沒有在西藏修筑火車鐵路、公路、架設通訊設施、開采礦山等權力。



據一些零星的藏、漢文資料記載:英軍在帕里(今西藏亞東縣帕里鎮)、江孜等地,他們打開倉庫、闖入民宅,搶劫糧食和藏軍留下的彈藥。他們還闖入寺廟,搶掠文物典籍,洗劫寺院財產。據侵略者頭子之一的麥克唐納自己承認,士兵們搶奪到的戰利品堆積如山,這些戰利物品通過山間小道,陸續不斷地運往印度。其中以戚德爾和他自己收獲最大,所搶劫的件數之多,有400頭騾子才能馱運,里面包括許多珍貴而稀罕的佛教經書、神像、宗教藝朮品、盔甲、武器、器皿等物。
发表于 2008-3-29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顶起来
最好能翻译成外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07:40 , Processed in 0.23718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