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9|回复: 2

自然国学应助科技一臂之力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独特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将会助中国科技一臂之力。京城一批学者最近提出的“自然国学”概念,以及围绕该领域展开的探讨和研究,正是这一信念的产物。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是提出弘扬“自然国学”观点的几位专家学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一提起国学,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史学、文学、艺术、道德、人生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其实,国学中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同属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国的传统科技体系,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哲学、中国科学思维方法等学科内容,可统称为“自然国学”。加强“自然国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会有利于我国科学理念及科技体系的创新,带动科技前沿探索的突破。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前沿探索的贡献由来已久。我国专家发现,这一贡献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增大,因为科学发展更明显地呈现出新的特点:由单学科到多学科、由分析为主到综合为主、由线性到非线性科学、由简单性研究到复杂性研究等,而且,人类开始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等挑战,科学观念遇到新挑战,此种背景下,自成体系的中华传统文化日益凸现出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量事例。例如,科学家发现,他们在银河系观察到的蟹状星云的位置,正好是《宋史》中记载的一个位置,北宋1054年,天关星附近爆发了一颗超新星,经过国内外学者历时多年的广泛研究,现在终于确认,这一正在膨胀的蟹状星云及其射电源正是当年那颗超新星的爆炸遗迹。再如,古代“失蜡法”弥补了当代精密铸造技术的一些缺陷;受中国古代纺织中的提花技术的启发,当代人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打孔程序控制技术。

宋正海等一批专家学者呼吁,不能无视中国科技历史的存在和价值,不能低估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的地位,应加强“自然国学”这一全新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挖掘传统科技文化精华,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吴娟)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1/07/30/000103539.shtml
发表于 2008-7-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传统科技体系,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哲学、中国科学思维方法等学科内容,可统称为“自然国学”。加强“自然国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会有利于我国科学理念及科技体系的创新,带动科技前沿探索的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的好处还在于:用自己的价值体系传承科学的成果,便于流传,交流,深入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5 18:26 , Processed in 0.05054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