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0|回复: 3

惠州之美丽!我爱我家!之苏东坡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湖与苏东坡
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的东坡区)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fu2]、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不辞长做岭南人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此次贬谪只是苏东坡动荡生涯中又一段漫长的异乡之旅;但对于时人称为“蛮貊之邦,瘴疠之地”的岭南,一次“彗星撞地球”式的文化冲击却由此开始。
  寓惠期间,苏东坡虽无实权,但仍上下奔走,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遍游惠州,屐痕所至,光彩顿生。凡有诗句出处,皆成一景。他用锦绣文字点亮了惠州的精魂。他关注民生的亲民思想和勤于实践的世界观,自成大家的诗词、书画艺术乃至饮食艺术,在惠州影响殊深。
  惠州对于苏东坡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他在杭州西湖上初识朝云,写下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20多年后,朝云在惠州病逝,他又将“每逢暮雨倍思卿”的哀思,永远留在西湖六如亭的楹联上。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与杭州西湖齐名,惠州的人文历史,也因苏东坡的这段奇缘平添了一份凄怆的独特气质。
  如何利用“东坡文化”效应,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这已成为惠州各界人士的重大话题。惠州正逐步形成以西湖和罗浮山为主线的“东坡文化”旅游热潮,但惠州在“苏迹”开发、维护上还存在不足。例如,苏东坡游览过的一些遗迹,或至今尚未考察出准确地点,或长期被占用。苏东坡曾长时间居住的合江楼等重要文化遗址,也尚未修复……
  惠州人正努力改变这一切。尤其是“东坡村”兴建方案,让人们看到了依托“东坡文化”振兴特色经济的前景。假以时日,惠州定能擦亮“东坡文化”品牌,让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体会到“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深意。


[ 本帖最后由 高飞 于 2008-4-4 19:4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之美丽!我爱我家!之苏东坡篇<2>



本贴取自黄澄钦画文集 西湖与苏东坡

[img=600 border=0,504 alt=]http://www.hzxihu.net/hsxh/images/hs1.jpg[/img] 惠州西湖成于苏东坡之谪惠。宋绍圣元年1 0 9 4年东坡被贬惠州,得朝云相伴,又得西湖之秀美,更有惠州父老相携迎迓,非常感慨,诗曰:"岭南万户皆春色’’。有了地利人和,从此留连湖上,步芳草、至逍遥堂、傍西山、宿罗浮道院、置栖禅寺、葺永福寺放生池、题天庆观、铭潜珍为写《金刚经》文,或步月与客野饮山下。在惠三年写下1 9 2首诗, 其踪迹所及如合江楼、嘉佑寺,钓矶、 白鹤峰皆列为胜景。 故明张萱《惠州西湖歌》有“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句。清诗人江逢辰说: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似乎是景因人胜,地以名传的效应。其实更重要的是东坡关心百姓疾苦,说为官之秘诀就是“使民不畏吏’’, 他不能为公仆,却可以做一个关心公务的百姓。于是他捐资修西新桥、东新桥、推广秧马,为百姓做好事。绍圣三年(1 0 9 6年)在白鹤峰筑室作终老计,长作惠州人,建“德有邻堂’’。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东坡自信与西湖和惠州人民所结下的不解之缘,能使他安度晚年。而新居快要落成,朝云却去世,东坡为纪念他们之间不朽的友谊, 在朝云墓上建“六如亭, 丘逢甲诗:"东坡到处有西湖, 老尚湖堤遗姓苏, 不是湖光胜杭颍, 那教留冢葬名妹’’可以说东坡在惠州所产生的文化精神, 长存山水之间。 这才有清道间杭州美术家戴熙入粤督学,游诸名胜而得出“西湖各有妙,此以曲折之定论。[img=600 border=0,486 alt=]http://www.hzxihu.net/hsxh/images/hs2.jpg[/img] 东坡晚年在政治上屡遭打击,贫病交加之际妻逝妾离,唯朝云生死相随从谪惠州。朝云学佛识大意,绍圣三年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四句偈语而绝。东坡失去朝云极为悲痛,遵从朝云生前遗愿,把她葬在孤山栖禅寺旁。后寺僧筑亭覆盖,取四句偈意为“六如亭”,周植梅花。次年东坡又逐海南。清人宋湘有诗及此: “一骨何难共北归,东坡心事太深微。”可知东坡当时心情的凄惋,但亦看出东坡和朝云与惠州西湖有着深切的因缘。 “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这是东坡到惠写下的诗句,他得朝云相伴患难与共,又得西湖明月相随,心胸豁然开朗。东坡对朝云的追随不舍是满心感谢的,他赞美朝云为天女维摩,与朝云彼此忠敬若一, 把彼此的热情化为共寻不朽的友谊。 东坡《王朝云墓志铭》记谓: “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这正是他们不朽的友谊托付予西湖山水的写照。今日,东坡塑像挺立在孤山东坡纪念馆前,傲骨豪气,览尽湖光山色;近在咫尺的六如亭下朝云卧瞻七级浮屠,彼此共魂系孤山。杭州西湖有一对丑恶的秦桧夫妇给人千古唾骂泄愤;惠州西湖有东坡与朝云的不朽友谊让人千秋敬仰感怀。真是“西湖各有妙”把“六如亭”作天下第一苏迹也毫不过份。[img=600 border=0,504 alt=]http://www.hzxihu.net/hsxh/images/hs5.jpg[/img] 昔日明月湾湖岸迂回,弯环如月。北宋唐子西在此放歌: “太白持杯问明月,为余题作谪官湖”,以宣泄其作为 “逐臣” “迁客”之感怀。子西(唐庚)绍圣元年(1 094年)初举进士第一,徽宗大观初为宗子博士。111 O年谪惠州居六年,写下不少诗文,有《子西集》,佳句不减杜甫,为一代“奇才”。时人有 “小东坡”之称。子西之来距东坡之去前后仅1 2年。这两位文学史上的巨星同是四川眉山人,先后谪居惠州真是巧合难逢的盛事,虽说在《子西集》中有“碑坏诗无敌,堂空德有邻”, “到今佛迹在,千古鹤峰尊”等诗句,表达了对东坡诗才和人格的赞叹以及极尊敬的怀念。而《东坡集》却则只字不提子西,时至今日,惠州有几人不识东坡?又有几人识唐庚?他俩都爱惠州的月亮,所不同者,东坡以月亮为伴,有“送归帆于天末,挂落月于床头”的豪迈之句: 而子西则托太白问月, 东坡之胸襟怀抱,似乎为子西所不可及。倘若今天,我们在明月湾卧波回廊倚栏问月,把两位巨星给惠州人遗爱的多少探个究竟,想必有更多的新启示。  在清幽、深邃的鳄湖,透过岸边那一排棕榈树,看湖中小渚上那座大鳄鱼雕塑,使人产生几分好奇。想起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苏轼都是被贬来岭南,韩愈“得”潮州之西湖,东坡“得”惠州之西湖,都给当地留下很深层的文化底蕴。韩愈写上了《祭鳄鱼丈》借警告无知的丑类——鳄鱼,来晓喻那些有知的丑类——危害民众的恶人。苏轼明知鳄湖曾有鳄患,却捐助永福寺海会长老在此筑放生池。在东坡心里,天下间都是好人,事实如此。当东坡北归时,迫害他并欲置其于死地的章悖则被贬岭南, 其子章志平是东坡门生,怕东坡重掌朝政报复其父,特写信给东坡代父道歉,并求网开一面。东坡也致信章悖,说岭南也并非那样可怕,自己也是那样挺过来的,要他放开心, 并赞他有个好儿子。 清人江逢辰有诗云:“鳄湖深浅那复问,可有禅心安毒龙。”真的,置身在这半面湖光半面山的环境之中,就会感到有一股禅气。 [img=600 border=0,492 alt=]http://www.hzxihu.net/hsxh/images/hs7.jpg[/img] 东坡葬朝云于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旁,作《西江月》词悼云: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赞朝云品格高洁有如红梅。后作亭覆墓,曰“六如亭”,周植梅松长伴芳魂。十二月十五日是朝云生日,惠城妇女“多立会祝寿”,并补种梅花以见心诚。清·陈寿祺说他们“不羡成仙共成佛,羡她生死托才人”,祈求嫁得如意郎君,相知相爱如东坡朝云,表达了人们对东坡朝云的敬仰和怀念,岁岁如是,蔚然成为鹅城一方之风俗。故江逢辰诗谓: “仕女倾城补种花”盖记其实。北宋末年盗匪谢达攻占惠州城,焚烧了不少商店和民居,但却对朝云很尊敬, “修理坟墓致祭而去”,这也许是人格力量的感召所致。正因为有此风俗,孤山环境才得以保护,成为湖上胜景。多有迁客骚人慕名来赏梅吊古、诗题满壁。刘桂年诗: “踏青都上六如亭”。李次卿的《水中梅影》三十首第一首: “悟到前因彻底空,香魂长住水晶宫。似曾相识孤山下,却好寻来灞岸中。几日浮生成昨梦,一年浪迹为春风。冰心不共流波逐,看取幽情脉脉通。”正是他在序中所云: “真者之原幻耶!感于遇、发于情而托兴于梅,天下事盖可知矣。”可以看出《水中梅影》的创作灵感得自“六如亭”。李次卿系清嘉庆七年(1 8 O 2年)御史,为整治江南盐商之积弊,反遭报复,避祸举家l、居西湖,在湖上“感于遇发于情”写下三十首《水中梅影》。吴仕端在《惠州西湖艺丈丛谈》中把李次卿与杭州西湖的林和靖作一比较:他们同样是志行高洁,喜爱梅花,写梅花诗,同样隐居“西湖”。林和靖的咏梅诗,一千多年来公认为压卷之作。而李次卿因僻居岭南其咏梅诗则鲜为人知, 若不以成败论人, 《水中梅影》应该是诗苑中的一簇鲜花, 在洋洋诗海中应排上一个不低的座次。这一比较说明,不论是“吴宫之西子或苎萝村之西子”同样体现出山川有助人文之道理,更应该认识到“孤山”所潜在的文化力量,是一种稀有资源。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600 border=0,484 alt=]http://www.hzxihu.net/hsxh/images/hs3.jpg[/img]

西新桥八十年代重修。那线条优美的花岗岩石板桥面与雕刻精美的桥栏,在月光下显得色彩柔和灰亮,与湖面轻波皓月相映,那色彩的微差之美,恰如一双情侣相对欲诉心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那样妙不可言。月亮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思念。当年东坡为建西新桥发动亲友捐助,连皇帝赐给其弟,子由之妇的数千黄金也捐助出来。竣工之日,官民设宴庆祝,东坡赋诗曰: “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其盛况可见。 东坡又云: “后勿忘今”。的确,此桥历代都有修葺。吴骞在一次修葺记略中说:“坡公‘后勿忘今’语,其望深矣……自今以往则固赖后人补葺。”清。黄克梅诗: “古人玉带岂不惜,此日金钱安足怜。”表达了后人维护此桥责无旁贷的决心。 解放后几经维修改建, 现在的西新桥应是最具规模最完美的了。在那明月当空之时,站立桥头,凭栏仰望,自不禁会想起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它那时空交汇的“焦点”永远照灼古今。他与惠州人民结下的深情千秋传颂。
[ 本帖最后由 高飞 于 2008-4-6 13: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堂话逍遥】

[img=600,489 src=]http://bbs.m4.cn/[/img]

      东坡寓惠诗: “寻幽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逍遥堂”是何宗一道士居所,东坡常到访并与黄焘、宝积寺僧昙颖、栖禅寺僧希固等在此饮酒、赋诗、赏月,直到“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夜阑而归。逍遥堂便成为他哥情山水,解闷逍遥的好去处。现在的 “逍遥堂”是一九八七年重建,为四川古建筑风格,其创作构思应是从东坡《白鹤峰新居诗》“连娟月缺黄昏后, 缥渺新居紫翠间”中得来的灵感, 更以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审美观,结合现代审美意识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此堂有廊鬲低错落,曲折回环延至湖面,借三面湖山之景,得四时变化之妙,诗情画意盎然而生。早晨可望鸥鹭翱翔,黄昏可观雁塔斜晖。若遇细雨斜风,湖水拍岸声声入耳。晓雾朝霞,暮霭红云,更空灵得使你销魂,有回归自然逍遥于太虚的感觉。这与当年东坡作为逐臣在此间解闷逍遥, 同样是得益于西湖的造化。正所谓“心有湖山明媚相,自无世界龌龊相矣”。 大自然的恩赐,必须是热爱她的人才能得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15:44 , Processed in 0.03992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