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1|回复: 7

总导演陈维亚揭秘闭幕式幕后故事 实录全文[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在鸟巢顺利落下帷幕。8月26日,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陈维亚做客腾讯, 和网友们分享奥运会闭幕式精彩瞬间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王宁:摆开龙门阵,共享奥运盛事,邀来座上宾,打造文化大餐。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王宁。欢迎大家继续来关注今天我们的《盛事龙门阵》。可能在闭幕式的焰火当中,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魂牵梦绕,也感受到了一种依依不舍,有一些人在网上评论说这一次看奥运会更像是谈一场恋爱,因为体会到了什么是牵肠挂肚,我想在这场恋爱当中也许已经牵手了,也许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但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一场奥运会对待我们都是无与伦比的回忆,在这场回忆当中有很多的亮点让我们记住,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
陈维亚:您好!
主持人王宁:我看到陈维亚导演今天穿得很随意。
陈维亚:因为压力解除了,所以也给自己打扮得轻松一点。
主持人王宁:这份轻松来自于哪儿?
陈维亚:这份轻松来自于太长时间的工作,太长时间的责任的重压,太长时间的和成千上万的演员共同努力,大家怀着一个心愿不允许有任何纰漏,不允许任何有问题。
主持人王宁:您说奥运会的闭幕式是狂欢的PARTY,您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祝福和情感吗?
陈维亚:其实这个闭幕式表达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所有关心和参与奥运会工作的人。包括运动员在最后这一刻所需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就是尽情的欢乐,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热情,因为成功了,因为结束了,这种感觉。
主持人王宁:有一个问题我觉得特别冒昧,开闭幕式您更喜欢哪一个?
陈维亚:我觉得开闭幕式都是我们倾注所有的情感做,所以让我做一个选择的话,我觉得非常困难,从张艺谋导演和张继刚导演,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开幕式上,因为大家都知道开幕式成功了,奥运会几乎就成功了一半。举世瞩目的焦点首先是开幕式,它就要闪亮登场。
主持人王宁:我们也确实看到开幕式上您的一些创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家一直以来的困扰和问题。比如说点火仪式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经过那么多方的论证,您在其中有一些点子,在最后的开幕式呈现上有了最好的诠释。
陈维亚:我想说的是从这三年以来,张艺谋导演带着我们的策划班子进行了无数艰苦的创意,点火创意在其中,所以现在不能说点火创意是由于我的努力创意出来的,我觉得你们看到开幕式包括闭幕式的每一个精彩的亮点,包括服装、化妆、灯光、特效都是这个创意组大家共同在一块儿。我们完全是滚在一块儿,大家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一条是非常明确的。
主持人王宁:大家集体创意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一些争执?
陈维亚: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进入张艺谋导演的创意办公室,每天都是热气腾腾,每天都你一言,我一句。
主持人王宁:我看黑板上都画得挺乱的。
陈维亚:黑板上主要是我画的,这两三年我担任了整个创意组里面业余的创意者,有什么想法就在黑板上画出来,画出来,大家还能够看出所以然来。整个过程既热烈又紧张又是值得回味的创意过程。你知道张艺谋导演是一个优秀的导演,而且他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是一定要找到最精彩,语不惊人誓不休。今天大家觉得创意很好了,第二天他觉得还需要再来,还需要再来,还需要再来,一下子持续了将近三年,而且我们到开幕式开演前的很近的时间我们还就一些关键的创意还在反复的做,只要条件允许,有可能,还是要做一些修改。目的就是一个,把最好的东西奉献出来。
主持人王宁:那你觉得,闭幕式上那个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陈维亚:我觉得闭幕式上应该说大家创意相对比较集中,倾注的情感最浓烈的地方,也是张艺谋导演最关注的地方就是熄火。因为毫无疑问,开幕式的点火是非常精彩的,点火从腾空而起到体育场的边缘,张艺谋导演叫“碗边”,从画卷打开到画卷变成一个火炬塔点燃,闭幕式怎么把接力棒接过来,当然闭幕式的熄火不可能像开幕式那么壮观,那么激动人心,熄火的情感是一种依依不舍。好像又带一种伤感,当运动员即将离开北京的时候,当跨进机舱的时候遥遥远望北京上空燃烧的圣火。我们希望这是每个运动员带回去的记忆的画卷,当他打开画卷的时候,碗边上16天的精彩的画面又出现了,拿金牌的瞬间甚至失败的瞬间,这一切都是精彩的记忆。他合上的动作其实就是圣火熄灭的动作,随着画卷合上,圣火就熄灭了。当时开幕式的时候,口号是我定的,我说1号点火。闭幕式的时候,火炬的控制师在我的身后,我说马总,准备熄火。他就用对讲机控制上面的开始熄火。

主持人王宁:没错,镜头的语言跟我们心里的语言是一样的,它真的就走了,真的就离开了,真的就闭幕了,还没有看够。
陈维亚:我觉得你这个心情大家都是这个心情,因为16天是我们盼了百年,但是真正一天一天就结束所以我们熄火之后安排了塔上的表演。
主持人王宁:这是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陈维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表演的表达,一个信念是08年的圣火虽然熄灭了,但是奥运的圣火在这个已经永远的燃烧着,那个塔有400米长,长达10多个月的训练,用他们的精彩表演展现整个运动会上很多精彩的场面。比如说水花、快速的奔跑、攀登。现场运动员和电视观众通过这种现象能够重温一下在16天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
主持人王宁:这些运动员是专业人员,我们觉得他们表现出来的动作不太像是业余的。
陈维亚:其实对于任何专业演员来讲都没有做过这样的表演,再专业的演员面对这个塔都是陌生的。
主持人王宁:这个塔有多高?
陈维亚:25米这么高。有挂钩挂在塔上,利用这个挂钩他们做了很多安全动作。
主持人王宁:实际上用攀登的表现手法做了很多记忆之塔。
陈维亚:我们在将近一年多的创意里面我们想了很多方案,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漂亮的树叶,每一天的叶子都是漂亮的记忆,我们曾经想过在这个塔上放出很多风筝,每一天的风筝都是一天的记忆,都是由于技术问题,各种各样的不满足,不完美,最后大家发现,走了很长时间回来发现,什么样的道具都不如人的真切表演能够感染人。尤其在这么一个场合下,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交流,用他的激情感染人,最后还是选择了上人的表演。
主持人王宁:那这个上人的难度有多大呢?
陈维亚:非常大,我试图爬过这个塔,爬到第二层,我就没法儿往上爬了,因为太困难,太高了,它没有楼梯,它就是钢铁的构架,所以没抓上点就气喘吁吁了,回头看这么高,其实他们说陈导才第二层。
主持人王宁:一共五层,我数了一下。最后它变成祥云之树的创意,您个人满意吗?
陈维亚:我非常满意。因为塔上的表演完成了我们艺术创意的第一诉求,我们想通过宝表达不灭的圣火,而且表达一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尊敬,更快、更高,更强,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到这儿因为下面还有一段狂欢,狂欢的时候希望这个塔能够有一个新的视觉效应,让人们感觉到情绪再升腾一下,大家想到了这个塔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树干,上面能够神奇的长出许多灿烂的树叶来,变成一棵参天大树,大家都感觉到在节日的大树下狂欢,那不是更美吗,于是我们想到用祥云纱,无论是我们的服装上还是比赛现场的很多装饰上,祥云无处不在,百看不厌,另外那个祥云纱一共16条,每一条都是一天的感觉,升腾起来,那天晚上等16条纱升腾其他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眼含泪水,我们觉得这棵树终于长成了,就为了这一刻,所有的创意制作人员将近8000多人也是奋斗了将近两年时间,太不容易了。而且这个栈房开了,也是闭幕式大的舞美动作的最后一个动作,下面就是放焰火和狂欢了。闭幕式和开幕式不一样,开幕式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有长达两个月在鸟巢里面磨合,闭幕式基本上在外场地,我们在北京郊区有三四个场地分别排练。
主持人王宁:那天是第一次联排吗?
陈维亚:说得好,那天的综合效果,我作为一个执行导演我也第一次看到。比如说塔上站满人,整个祥云纱升起来,配上所有的灯光,只有那天晚上才出现了,这就是闭幕式工作的难度,因为没有时间进入鸟巢做实地的彩排。当然这之前我们分门别类的利用开幕式的间隙时间做了很多演练,但是毕竟不是最后的磨合,灯光我就没有看到过最后的效果,好在我们的灯光师非常有经验。他在开幕式的间隙和比赛后半夜做了很多工作,我自己都感觉到今天晚上的灯光这么绚丽。
主持人王宁:是金黄色、银白色、红色的融合。
陈维亚:整个的彩排,鸟巢总彩排之时就是首演之时。
主持人王宁:这个风险太大了。
陈维亚:刚才我说当祥云纱升起的时候我们觉得成功了,这一切都是没有练习的,没有总彩排的。大家不知道我们看的是演员,看的是舞美灯效,其实在我身后有一大排工作室,有灯光的,灯响的,有上百个技术操作人员,他们在进行着非常准确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在开幕式比赛期间,后半夜、凌晨进行的。我和张艺谋为了排开幕式凌晨4点离开鸟巢的时候,闭幕式的演员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了,他们凌晨1点起床,4点等着开幕式大概清空了以后他们才能进去,利用5点到8点的时间走走场,所以我觉得非常辛苦。
主持人王宁:我真的觉得这是整个团队的精神力量,可能作为导演你们是一种带领者,大家看到你们了觉得心里踏实,但是真正我们需要背后的支撑。
陈维亚:我非常幸运,当我在忙开幕式不在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导演班子和舞美的工作班子,他们在我和张艺谋不能亲临现场的时候他们在进行着有效的工作,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工作的话,再好的创意不可能实现。所以我觉得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很感谢他们。有一些工作人员,有一些导演们,昨天、今天都纷纷离开北京,我昨天跟他们说,我永远记住你们,就像闭幕式的主题,记忆一样的。因为时间是永远往前走的,谁都留不住,我们能留住的就是在心里面的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王宁:可能越是这种盛大的晚会,你越是感觉到时间越像一把锋利的刀,他会非常残酷的切割掉很多东西,但是还好我们应该感激它的是能够完美的留下一个回忆,在这16天,您跟您的团队打拼当中,给你留下最难忘的回忆是什么?有没有细节?
陈维亚:细节很多很多。每一次去排练场,我看见攀登塔的表演者站在我面前的时候,脸色黝黑,我看到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是厚厚的茧,10多个月,而且他们并不知道将来呈现的终归效果是什么,每天就是抓着冰冷的钢铁,艰苦的枯燥的上下上下这么去做,但是他们面对我的时候,每次一旦我到了以后,大家都是集合,一个一个人眼睛里燃烧着火焰的感觉,我就觉得中国人什么都能做成。这种感觉,这种场面可能所有观众是看不到的,观众看到的只是那一瞬间的辉煌和灿烂,其实从每个人的眼睛里就能够感觉到我们肯定能成功,就是这种感觉,再苦再累都是这样的。

主持人王宁:汉子的感觉。
陈维亚:一群汉子,有他们真是放心。
主持人王宁:那些女孩子呢?除了记忆之塔之外?让我觉得那些女孩子她们肯定笑得很累,但是她们笑得确实很灿烂。
陈维亚:其实严格说她们都还是孩子,都很年轻,都是在学校读书的一些学生,有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我一下子很难报出来,还有北京舞蹈学院,还有云南省歌舞剧院,有1300名女孩子在一块儿,大家知道现在一个家里面只有一个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忽然把他们扔在这个操场上,尘土飞扬,导演又是那么严格的你必须这样,你必须那样,一会儿疯狂的跑动着,一会儿还要这样,他们从各个地方去的话,如果是晚上6点的排练,他们3点钟就要出去,在那儿准备,有的时候盒饭没有及时供应上,有的时候没有水喝,这种事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孩子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是另外一种感动。刚才说面对这些小伙子的眼光非常感动,面对这些女孩子,我觉得她们特别特别的漂亮,平时很娇气的女孩,在那儿也晒黑了。在排练怕晒黑经常用大沿帽,手上戴上手套,她们感觉就是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我曾经跟导演说,是不是规定了到现场排练就不能这样子,后来导演说算了吧!排练这么长时间,只要不影响排练,戴就戴吧!遮就遮吧!排练完全是风景线,什么样的遮阳工具都有。因为毕竟要求这些孩子们,姑娘们一弄几个小时,而且不是一天、两天是长时间这样子,真的是很心疼他们。但是那个时候我们一点儿都不敢流露自己的情感,我们只是板着面孔,严格严格再严格,其实心里面感觉是有的时候替她们流泪的这种感觉。太辛苦了。
主持人王宁:您在排练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陈维亚:不断的说谢谢大家!到任何场所,当然前面我们面临的多艰巨,我们还有多少天,最后我还说我代表张艺谋导演,代表导演组,代表所有人衷心的谢谢大家!因为其实真是这样子,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算什么呢,我们几个人能上台表演吗?而且没有他们最后的配合的话,开幕式、闭幕式都无从体现的。所以整个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它是一个集体行为,它是一个团体的操作,它的方方面面甚至上百个之多,这就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联合,我觉得导演就是做的这个作为,始终让大家能够按照一个精致的方案保证完成。
主持人王宁:我想很多的创意来源是不是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情感。闭幕式上我们有没有受到这16天我们的运动健儿的那种拼搏精彩画面的影响或者是我们的彩排当中,工作人员的一种辛苦的影响?
陈维亚:就表演方案来说,是早就确定了。按照这个方向去排练去,比如刚才说这个塔上训练是10个月以前就开始了,这些姑娘也至少在5、6个月以前也全面投入开始了。我们很难做到由于某种感动或者是某种启示进行方案的修改,来不及了。但是我想,整个这16天的精彩的奥运会,运动员这种精彩的表现对所有人是一种无形的一种鼓励。尤其是开幕式一旦成功以后,对闭幕式的压力很大,闭幕式所有的演员都看着开幕式的电视,包括总彩排都把闭幕式导演请到鸟巢观看,看完大家第一个感觉是不行,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分钟都不能休息。大家就着急,大家最不放心的开幕式有这么长时间鸟巢精心的排练和合成,我们一点儿都没有,怎么办?陈导,你太软弱了,你得去争取。什么话都有。他们真的是把这个当作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行为,我只能告诉他们说,我们只有这个条件,但是标准一点儿都不能降低,如果你现在激动,你们现在着急,第一件事是你们立即回你们各个排练场去把大家该做的事做好。把预先没有想到的困难你们都想仔细了,记下来,一条条的落实下来。我们所有的工作班子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我们还为了闭幕式专门做了一个我们自己的发明。
主持人王宁:什么?
陈维亚:就是在20号的晚上8点钟在我们闭幕式会议室,比这个房间还大一点的地方,我们有一个会议桌,桌上我们有一个塔模型,祥云纱都是拉起来的,然后所有人按照当时在鸟巢的工作方位,比如说一号编导坐这个角,二号坐这个角度,灯光、音响、道具、舞美、空中维亚、技术、视频包括司仪所有都到,包括后台演员调配,把房间坐得满满当当的,我们从7点半开始呼叫,所有按照当时的规定回答,比如说一号门是否准备完毕,然后他就说一号门准备完毕,等于说是一个桌面彩排,灯光准备,司仪请讲,整个做了一个桌面彩排。
主持人王宁:这种节奏性只有在这种方式上才能够体会得出来。
陈维亚:因为没有进入鸟巢,我们尽可能在逼真在方寸之地找到鸟巢的感觉,然后按照鸟巢的指挥我们看有没有什么问题,音响是否做到了。什么乐器,我们觉得这个桌面非常必要,在中间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根据20号晚上的桌面彩排,我们再出一个24号晚上完整的程序指挥单子,大家按照这个走。
主持人王宁:太难想象了。闭幕式都是在桌面上完成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证明大家已经把流程烂熟于心了。
陈维亚:这些都是成功的一个步骤。
主持人王宁:我们看到网友专门在闭幕式一结束就做了一系列的调查。比如说你最喜欢闭幕式哪一个环节?大家开始去填报。我手头占的比重比较高的是炸出倒计时0。
陈维亚:这是我们的烟火总设计蔡国强先生,开幕式的烟火也都是他设计的,他也是最早参与竞标的一个团队,是我们的核心创意团队之一,在火药的运用和烟火的运用上他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开幕式的烟火也很漂亮,他说闭幕式的时候我想用烟火做一个倒计时的。我们一听4、3、2、1、0,太棒了!网友们也看得很仔细,用烟火炸出空中的倒计时数字,也是开幕式的首创。我觉得他把中国的火药的发明到今天阐释在空中绚烂的倒计时已经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王宁:我觉得正好和开幕式可以呼应,开幕式是击缶,用光影表达。
陈维亚:在开幕式结束的时候,用焰火打出一个圆环。在闭幕式结束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也打出一个巨大的圆来,就是说北京奥运会圆满的句号打出来了,这都是他非常好的创意。

主持人王宁:我觉得能够让他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烟火在闭幕式当中或者是开幕式当中占的比重这么大,也真的是导演组一个很好的决断。
陈维亚:只要他的创意好,只要一出来,我们立即就会有效应,立即就沸腾起来了。所以我觉得蔡国强先生对于烟火的设计创意是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主持人王宁:而且这次闭幕式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民族特色特别浓郁。
陈维亚:因为我们知道开幕式上篇是辉煌的历史,下篇是辉煌的时代,它会有一个历史的隐性的陷落在前面走,而且主要是把中国灿烂的文明介绍出来,闭幕式其实我们表达的就是这一天,就是此时此刻的欢乐。闭幕式不存在再去介绍历史这么一个重任,所以就轻松得多。所以说,如果说开幕式大体是一个纵向的脉络的话,闭幕式就应该是一个横向的。你站在我们国家的国土的中心四面遥望的话,56个民族围绕着,56个民族有很多绚烂的东西,为什么不把他们放进来呢?当然我们不是照办,不是少数民族运动会。大家对中心塔印象很深,其实这个创意在我们策划组成立之初就提出来的,来源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少数民族黎叔组和瑶族的登高梯。
主持人王宁:我有印象了,男孩子爬着那个刀架成的山。
陈维亚:每一节梯都是山,光着脚丫踩着刀爬刀塔,我们觉得这个登高梯特别能够表现一种精神,我们觉得在闭幕式上要狂欢,但是最后要表达对奥林匹克的一种敬意,其实一开始确立从登高梯开始的。最早是很多梯子搭起来的。
主持人王宁:后来为什么没有用?
陈维亚:因为这么高的梯子搭这么高是相当危险的,后来是一个塔,所有演员挂着梯子爬梯子,既然有了塔了,人徒步攀登不是更有表现力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案。
主持人王宁:越来越简单,难度越来越高。
陈维亚:但是表现力越来越强。这个创意就是来自于我们56个民族里面丰富的东西,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包括服饰的设计,你说1000多个银铃姑娘,那个服饰既像我们少数民族的一个民族,其实是56个民族里面优秀的东西给了我们很多优秀的灵感来源。
主持人王宁:作为女性我可能关注演员的服饰多一点,比如说麦清在设计开闭幕式的衣服的时候,一件衣服就要做四个月,我很难想象。
陈维亚:尤其是开幕式很多服装我们很较劲,比如说诸子百家里面那些拿着竹简的那些男孩子,那些服装的用料非常精细,很有一种中国古代的大家风范的感觉,一做就是几百套,上千套的做出来,每一件要求都那么细,而且张艺谋对服饰要求特别细,我们最后半年审查各种服饰小样用了半年的时间,反反复复的,提出里再修改,反反复复。
主持人王宁:最后在服装的电视的呈现方面,可能我们不能够看到每一个细节,您可能在直播操控台子上,是不是通过您的小的电视也没有办法看到,您觉得有没有一点遗憾?
陈维亚:这就是大型活动的特点。舞台剧观众距离近,大家也可以看得清楚,广场大家最近也是一百米以上,两百米以上,电视有那么多细节要表达,不可能给你一个细节看半天,不能因为这样就忽略到一个细节,一个大型广场晚会的成功是成千上万个细节累积起来的。
主持人王宁:所以要感谢这些服装的设计师们,他们那么默默无语的做了很多的设计。
陈维亚:服装设计还有很多幕后工作人员。大家看到的只是在表演平台上呈现的这些灿烂的东西,因为这些灿烂的东西很多人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可能永远大家也不会知道。
主持人王宁:您累计过多少人吗?
陈维亚:我没有确切的计算过。像开幕式我们的演员达到13000、14000人,其实配合工作人员,几千人是少不了的。
主持人王宁:站在总控制室的人您有没有大概看一眼?
陈维亚:我们几个总导演和技术在一块儿,在我后面有一流工作室。这是空中技术,这是地仓技术,这是灯光、这是影像,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电视,好像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样的。
主持人王宁:我们还真的希望通过您的描述来了解后面的东西,因为可能对于很多的听众和网友,他们所看到的只是展现出来的表演。
陈维亚:我刚才说了在我身后我看到的,还有很多我没有看到的,比如说我们体育场有四个门,所有观众看到的是门里面的一切,门外呢?从门外那个地方算起一直到奥运村每一个运动员的住宿到房间的门口,整个这段距离都是需要控制的,都是需要安排的,我们还有一个庞大的场外队。
主持人王宁:他们负责什么?
陈维亚:他们负责运动员的集结,运动员的输送线路,设计安排。运动员下车以后我们说三号候场区,在那儿要整队,要点名,还要发放各国的国旗,各代表团的团旗,要准确的按照顺序排好,必须准确的时间到了二号位,一号位就是门口,要准确的进来,他们要交给场内的指挥和控制。外面的工作是从白天就开始了。那儿是否组织得好,是否流畅直接影响到里面的进行。我不敢想象,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入场,人没有进来,没有到位,或者是某种车辆堵住了,那是不敢想象的。而且在他们入场之前,大量的表演在进行,大量的人流调度都在进行,闭幕式更复杂,大家记得第一张相聚表演一结束以后,运动员从四个门自由进场的,那就意味着四个门外的所有区域都被运动员站好了。这里面大量的演员、运动员怎么出去,这些都是场外指挥和场外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辛勤调度就没有场上的精彩。我自己也没有看到他们工作,但是我们开过无数次会议,我相信他们这个时候比我们还紧张,他们是输送弹药的,弹药没有了,那怎么去发射。
主持人王宁:其实这次让我们感动的也是我们的演职人员,因为闭幕式的这些歌手或者是表演者,他们可能要比开幕式承担的责任要重,在最后狂欢的时候我们就看这些歌手用什么方式表达,您对他们有什么评价吗?
陈维亚:我觉得他们表现都很优秀。因为闭幕式的第三篇我们叫狂欢,狂欢按照历届奥运会,尤其是这几届奥运会闭幕式,我们大家叫惯例,最后奉献给所有观众和运动员一个热情的party,都是选择大家喜爱的和知名度很高的歌唱家,跟大家进行情感交流,用歌声结束这个party,我们选择很困难,因为太多的优秀歌曲了。但是你不可能都演唱,你只能选取一首两首三首,另外我们面对的歌手也太多了。中国的,外国的很多,你怎么选择,只能是忍痛割舍,但是我们发现凡是选来参加唱歌的,不管是唱还是群体一起合唱,不管在什么位置,大家一概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任何怨言。他们说,陈导、张导我们只要参与就行,你们请我们来,我们就感到非常高兴,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能够参与,我们能够为奥林匹克贡献,其他的什么都不谈。
主持人王宁:我知道他们在闭幕式当天11点钟就进场开始一些彩排或者是准备。
陈维亚: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王宁:盒饭肯定是没有了,因为在场地内基本上就是面包和快餐包。他们一直等到,因为该他们上场都快十点了,等于说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而且有的时候还录不到一个镜头。
陈维亚:绝大部分没有出现的镜头。比如说最后是《远方客人》的时候…
主持人王宁:我就看见周华健、成龙和刘德华了。
陈维亚:像容祖儿包括孙悦都在旁边。最后围着这个塔有一圈将近60多位演员一块儿演唱这首歌。当时下面都是演员,这个摄像机不可能转一圈,而且摄像师也是第一次看这个场面,他们也不熟悉,当然他们的镜头对准容易对准的歌手,所以后面的歌手他们只能和现场观众交流,但是他们也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我觉得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大家不一定每个人都得进金牌,奖牌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只要站在这个场地上,你就成功了,这是一个精神的延续。
主持人王宁:那你怎么看待伦敦那8分钟呢?我听说8分钟是咱们创的一个先河。人家说奥组委给中国当时是5分钟,后来说我们要求8分钟,那就给8分钟,现在伦敦自然而然成了惯例。
陈维亚:雅典我们去接8分钟是张艺谋导演和我在那儿做的。那个时候我们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奥运会,当时一开始不是是5分钟,当时说是7分钟,你们前面有40、50秒的电视片,然后有7分钟的表演,后来我们还是长到8分钟,因为8比较吉利,当时是讨价还价,分秒必争。
主持人王宁:生抢过来8分钟。
陈维亚:谁不想在这个时候哪怕多一秒钟也是好的。伦敦按照雅典这么一个惯例下来的,其实他们的表演超过8分钟了,他们是8分40多秒,加上短片9分多钟了,没有办法。我觉得伦敦8分钟还是很有创意的,当时张艺谋导演当时半年前他们英国人给我们介绍,我们想用一个英国伦敦最典型的双层巴士,这个双层巴士一看就知道是英国人拿点东西,我们从伦敦开到北京,觉得这个创意就是一个好东西。真是,一个是他有行为。第二是完全看了就是伦敦的符号。第三,它进了场地,不需要舞台,我自己自成一体,演完就走人。因为大家知道闭幕式上8分钟的表演是受很多局限的,当时我们在设计我们的8分钟,我们也想了很多很多漂亮的想法,但是人家只给你一个6米×7米的一个小方台,你只有去适应它,没有办法。它不会给你提供一个专门的表演台。英国人很聪明,反正我开车我走一圈表演完就走人了,一切都在里面。想法是很好的。
主持人王宁:他们时尚的元素确实跟我们开闭幕式的风格有了很明确的区分。
陈维亚:那就对了,如果大家都做得差不多的话,那就不存在区别了。我觉得英国人做得很时尚,甚至有一些前卫。尤其是小贝足球踢得还是画龙点睛之笔。
主持人王宁:我特别想了解,任何一个演员在大幕即将拉下,这么多年的辛苦,唱完了之后都会觉得失落,您呢?
陈维亚:其实电视上没有转播,因为结束之后电视就换其他节目了,其实前天闭幕式完了以后在场上这种激动的拥抱、话别、流泪、拍照留影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以至于场馆的工作人员都着急了。我们通过话筒再怎么喊已经失效。平时这么人都是非常听指挥的,在那个时候谁都不听指挥了,包括很多运动员一直很长时间没有离开,我们现场的工作人员、演员、运动员等等在场内大家这种话别,很长很长时间不愿意离去。最后没有办法我们请现场的很多演员队伍,你们排成一长排手拉手一点点赶。你这边赶他就钻过去又去照相去了,反反复复很多遍才把场地清空,这就是依依不舍。其实这种场景如果电视能够转播的话,同样感人。
主持人王宁:我知道你们那天晚上一定到很晚吧?比如说大家会不会在一起继续来回顾?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情感交流?
陈维亚:其实从那一刻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工作一直在进行着,不同方面的,不同层面的,最后的话别,最后的回忆,昨天晚上我和闭幕式团队在一块儿弄了大半夜,昨天晚上大家都回自己的家去了。
主持人王宁:我们现在的整个开闭幕式都在大家的记忆当中留下了一个句号,作为导演,您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些什么呢?
陈维亚:需要和值得记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是我想,就向昨天我跟我们所有的团队说的话,时间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无情流动的一条河,谁都没有办法把它截断、留住。唯一留住的就是记忆,记忆什么呢?你可以记忆欢乐,可以记忆成功,我觉得最值得记忆的是在这段时间大家情感上的交融。有的时候你可以记住一个眼神,有的时候你可以记住一个动作,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旁边的同事给你一个帮助,给你一个眼神,这是最值得记住的。
主持人王宁:有没有让你觉得值得遗憾的地方?
陈维亚:遗憾太多了,本身广场表演就是有很多遗憾。比如说我们在闭幕式最后高潮的时候,满天烟火的时候,原来我们设计是在碗边上有无数条祥云绸像瀑布一样,既像落幕又像泪水,在空中就像瀑布一样,非常漂亮。为此我们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也是由于技术原因,没有实现。我们在给奥组委领导汇报的方案的时候都有这个图象,非常的壮观,整个鸟巢是祥云的瀑布下来了。像这种遗憾很多。
主持人王宁:也没有办法再去把它实现了。
陈维亚:已经过去了。
主持人王宁:残奥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也会投入其中,开始一个新的展开?
陈维亚:我们三位有分工。我们三位都在抓开幕式,然后我是作为闭幕式的执行总导演,张继刚是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执行总导演,所以他现在的担子很重,当时我们为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庆功的时候,张继刚导演正在残奥会的开闭幕式辛勤的工作着,当然我和张艺谋导演会在张继刚身边,但是是以他为主。他的担子很重。
主持人王宁:其实大家都对你们三个人非常了解了,张艺谋、陈维亚、张继刚。如果您把自己挑出来回望这三个人,您觉得这三个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分别评价各自?
陈维亚:大家经常评价,其实我对我们三个人的评价和大家的评价基本上是认同的,像刚才说的,张艺谋导演是一个大导演,他能够掌控全局,他对艺术的精彩永远孜孜不倦,这一条作为领军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正因为他这个优秀的素质带领我们这个团队不断的在摸索进取,才有今天的成功,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导演。
主持人王宁:他是一个要求很高,要求很多的人。
陈维亚:有的时候对我们很苛刻,因为我跟他太熟了,对他说话比其他人放松一些,经常说陈维亚,我要警惕你,你搞晚会搞太多,我们不能搞成普通的晚会,我经常说,好好好,行行行。张继刚导演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导演,而且他非常冷静,非常细致。就像他的《千手观音》一样,每一个动作都设计得非常到位,给人一种特别美的享受,他这种冷静、细致、智慧的东西我相信在残奥会的这些段落里面会达到一个非常充分的表现,非常唯美,非常好。这也是我需要向他学习的。他对任何东西,他那种感觉好极了,精细到极致,艺术精雕细刻的感觉。大家对我的评价就是,我是属于那种气势恢弘派,大场面掌控,大色块的组织,大情感的宣泄,比较擅长一些,我们三个人在一块儿是优势互补。虽然个性不尽相同,在艺术上个人的长短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条是相同的,大家在一块儿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成功,没有第二选择,为了这个成功,个人所有的东西都是第二位的,这也是刚才所说的,这是我们三个人三年以来始终保持高度的默契最根本的原因。

主持人王宁:这一刻默契和性格无关了。
陈维亚:个人的什么性格,什么都是第二位的,可以有性格,你在创意过程中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性格,但是在创意的时候大家严肃的探讨究竟谁好,谁坏,谁最好,谁一般的时候必须只有一个标准。
主持人王宁:那我就不问您当有争议的时候听谁的了?
陈维亚:最后我们是听张艺谋导演的。最后张艺谋认为怎么好,我们坚决执行,否则这个事就没法儿干。
主持人王宁:尤其是做艺术的人自己对于自己是有要求的,而且都是比较张扬的,不太好容易受到任何限制和束缚的。
陈维亚:所以我们大家都有默契,当大家各执己见,最后张艺谋导演你确定,只要你确定了,我们就坚决去做,我们做得比你想得还要好,这是我们的责任。
主持人王宁:所以我们也看到这么多的坚持才成就了最后罗格说的“无与伦比”,我觉得他说的不仅仅是16天的比赛。
陈维亚:整天印象给他。
主持人王宁:我们在你的话语当中听到的最多的还是感谢,说到最多的都是别人别人别人。
陈维亚: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王宁:把你自己好多的一些情感或者是一些做法都隐到后面了。其实我们知道,你在这其中闭幕式的整体创意上和整体的执行上其实也是夜以继日的做。
陈维亚:我们不敢有任何怠慢。我们说大一点,全世界都在注目,交给北京了,坦率说很多人对北京能不能做成功是有问号的。各式各样的因素都有,全国人民觉得好家伙,中国上下五千年,上百年的奥运期盼,开闭幕式能不能成功,就靠你们哥儿几个了。全国人民期盼,这个压力。再加上各种领导,所有的人都在围着你转。
主持人王宁:你听到最多的话是什么?这段时间?
陈维亚:别人对我们说的就是话太多。我们听到的很多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安全,安全没有,什么都是零,这个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重重的秤砣压着,再精彩的创意必须安全。所以我说奥运会运营中心,从领导到这么多工作人员其实都围绕着我们做的,我们一个想法,那边就得批,就得忙,需要什么东西,马上还得要有采购,还有什么,一系列的事,一旦改了,那边就跟着改了,一个龙头改了,那边就改了,一个庞大的工作机构。所以我们觉得,我们任何一个决定就是你是否定,如果是定了,很多程序就随着排开了,不像原来排一个小节目。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操作程序,因为奥运会整个各方面,包括审计方面是非常严格的。要廉洁办奥运,整个程序是非常严格的,所以我们也觉得我们导演会有的时候一拍脑子,一个灵感就有想法,可是后面有很多人要跟着你工作。
主持人王宁:我觉得演员最害怕的是不行,这个时间有限,这段删了吧!你是不是也经常干这个事。
陈维亚:这次是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人,很多人为你工作很长时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慎之又慎。第一个环节是你在创意之初就得想好它,第二在编排实现过程当中你要随时审视它,出现问题随时改还来得及。第三,当整体出现之后,你要有一个果断的心态,如果真是不行,当段则断,不能把遗憾留到成功以后。这个环节抓住了就好。
主持人王宁:闭幕式有这样的情况吗?
陈维亚:闭幕式很幸运,闭幕式没有这个情况。因为闭幕式没有现场彩排,没有现场审视的机会,它的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苛刻,所以在设计之初,我严格要求我们所有导演组也是按照严格要求的你的预想一定要十分准确,尽可能的准确,将来什么样的尽可能想到它,因为没有时间让你改,没有时间给你看,你改什么呢。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什么我说我有一个优秀的班子,他们努力的工作,每一步都是按照计划实现,每一步都是按照实际情况实现,一直到演出那一天。
主持人王宁:您平均往这些大型晚会基地跑得多吗?
陈维亚:其实跑得并不是很多,因为在中心大量的创意需要在这儿解决,我每天跟各个地方保持高密度的练习,定期到各个地方去检查。因为他正在排练,你去也没用。你去还耽误导演大家列队欢迎,请你讲话,你干扰他们,你让他们先排,排一个星期,十天以后有了初步东西你去看一下,再过十天,你再看一下,成了。你是要点状的去,总去并不有利于他们工作。
主持人王宁:最高境界的艺术不是有自由,而是有分寸。
陈维亚:刚才你说的分寸太重要了,尤其是像这样的国际的,关注度这么高的体育盛会,各种因素这么多的情况,你的分寸是最重要的,掌握不好分寸就容易出现乱子,出现乱子就没法儿解决。
主持人王宁:希望整个的开闭幕式的团队怎么样评价,再回想起陈导的时候,想到您什么?
陈维亚:我希望我的团队回忆在评价我的时候,不要说我是大导演,我觉得“陈维亚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这是最重要的。昨天我还说,从今天开始一切都是过去了,但是我们之间这种朋友,这种友情一定是延续下去的,所以不存在大导演,名导演或者是我们的领路人,其实这些都是不合适的。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有始有终的,但是友谊是永远的,我希望大家记住我是大家永远的朋友,值得信赖的朋友。
主持人王宁:开闭幕式在你心里的位置呢?
陈维亚:开闭幕式在我心中是一个永远的烙印,永远抹不去的,它里面有很多快乐、幸福,焦虑、痛苦都在这儿了,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面,永远抹不掉。
主持人王宁:希望我们的镜头能够推近陈老师,因为我们看到陈老师的眼睛里面有一些泪水,我知道百感交集。因为时间太长久了,而经过的事情太多了,失落的、欢喜的,都会在心里。
陈维亚:整个的过程无法想象,什么样的过程都经历,所以现在想起来就是一条,永远的朋友。
主持人王宁:谢谢,谢谢陈导告诉大家了这么多我们希望知道的故事,还有他跟我们说的这个“朋友”两个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多的非常棒的作品。
陈维亚:谢谢!
主持人王宁:也希望您能够成为我们的朋友,时常来作客,时常跟我们大家交流,不要老做幕后英雄。谢谢陈导,我们也代表所有的全国的观众朋友、听众朋友、网友,感谢你!谢谢!
陈维亚:谢谢!



http://www.henannews.com.cn/newcnsnews/40/2008-08-28/news-40-108163.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算什么呢,
为了这个成功,个人所有的东西都是第二位的,
----------就冲这几句话 陈维亚 懒猫从此抬头45度看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是他们嘴欠,什么东西都“解密”的话,也不至于给他们自己和国家形象抹那么多的黑。开幕式结束了,马上功臣似的,到处去解密,天真和幼稚最终导致一连串的丢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是他们嘴欠,什么东西都“解密”的话,也不至于给他们自己和国家形象抹那么多的黑。开幕式结束了,马上功臣似的,到处去解密,天真和幼稚最终导致一连串的丢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iyi 于 2008-8-28 15:59 发表
要不是他们嘴欠,什么东西都“解密”的话,也不至于给他们自己和国家形象抹那么多的黑。开幕式结束了,马上功臣似的,到处去解密,天真和幼稚最终导致一连串的丢脸。 ...



虽不想这么说但事实真是有点了,为啥人家悉尼就能签一个8年的保密协议呢,不过反过来看也是好的,说明中国的心胸真的放开了,没有啥丢人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8 12:35 , Processed in 1.54996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