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在鸟巢顺利落下帷幕。8月26日,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陈维亚做客腾讯, 和网友们分享奥运会闭幕式精彩瞬间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王宁:摆开龙门阵,共享奥运盛事,邀来座上宾,打造文化大餐。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王宁。欢迎大家继续来关注今天我们的《盛事龙门阵》。可能在闭幕式的焰火当中,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魂牵梦绕,也感受到了一种依依不舍,有一些人在网上评论说这一次看奥运会更像是谈一场恋爱,因为体会到了什么是牵肠挂肚,我想在这场恋爱当中也许已经牵手了,也许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但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一场奥运会对待我们都是无与伦比的回忆,在这场回忆当中有很多的亮点让我们记住,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
陈维亚:您好!
主持人王宁:我看到陈维亚导演今天穿得很随意。
陈维亚:因为压力解除了,所以也给自己打扮得轻松一点。
主持人王宁:这份轻松来自于哪儿?
陈维亚:这份轻松来自于太长时间的工作,太长时间的责任的重压,太长时间的和成千上万的演员共同努力,大家怀着一个心愿不允许有任何纰漏,不允许任何有问题。
主持人王宁:您说奥运会的闭幕式是狂欢的PARTY,您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祝福和情感吗?
陈维亚:其实这个闭幕式表达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所有关心和参与奥运会工作的人。包括运动员在最后这一刻所需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就是尽情的欢乐,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热情,因为成功了,因为结束了,这种感觉。
主持人王宁:有一个问题我觉得特别冒昧,开闭幕式您更喜欢哪一个?
陈维亚:我觉得开闭幕式都是我们倾注所有的情感做,所以让我做一个选择的话,我觉得非常困难,从张艺谋导演和张继刚导演,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开幕式上,因为大家都知道开幕式成功了,奥运会几乎就成功了一半。举世瞩目的焦点首先是开幕式,它就要闪亮登场。
主持人王宁:我们也确实看到开幕式上您的一些创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家一直以来的困扰和问题。比如说点火仪式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经过那么多方的论证,您在其中有一些点子,在最后的开幕式呈现上有了最好的诠释。
陈维亚:我想说的是从这三年以来,张艺谋导演带着我们的策划班子进行了无数艰苦的创意,点火创意在其中,所以现在不能说点火创意是由于我的努力创意出来的,我觉得你们看到开幕式包括闭幕式的每一个精彩的亮点,包括服装、化妆、灯光、特效都是这个创意组大家共同在一块儿。我们完全是滚在一块儿,大家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一条是非常明确的。
主持人王宁:大家集体创意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一些争执?
陈维亚: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进入张艺谋导演的创意办公室,每天都是热气腾腾,每天都你一言,我一句。
主持人王宁:我看黑板上都画得挺乱的。
陈维亚:黑板上主要是我画的,这两三年我担任了整个创意组里面业余的创意者,有什么想法就在黑板上画出来,画出来,大家还能够看出所以然来。整个过程既热烈又紧张又是值得回味的创意过程。你知道张艺谋导演是一个优秀的导演,而且他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是一定要找到最精彩,语不惊人誓不休。今天大家觉得创意很好了,第二天他觉得还需要再来,还需要再来,还需要再来,一下子持续了将近三年,而且我们到开幕式开演前的很近的时间我们还就一些关键的创意还在反复的做,只要条件允许,有可能,还是要做一些修改。目的就是一个,把最好的东西奉献出来。
主持人王宁:那你觉得,闭幕式上那个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陈维亚:我觉得闭幕式上应该说大家创意相对比较集中,倾注的情感最浓烈的地方,也是张艺谋导演最关注的地方就是熄火。因为毫无疑问,开幕式的点火是非常精彩的,点火从腾空而起到体育场的边缘,张艺谋导演叫“碗边”,从画卷打开到画卷变成一个火炬塔点燃,闭幕式怎么把接力棒接过来,当然闭幕式的熄火不可能像开幕式那么壮观,那么激动人心,熄火的情感是一种依依不舍。好像又带一种伤感,当运动员即将离开北京的时候,当跨进机舱的时候遥遥远望北京上空燃烧的圣火。我们希望这是每个运动员带回去的记忆的画卷,当他打开画卷的时候,碗边上16天的精彩的画面又出现了,拿金牌的瞬间甚至失败的瞬间,这一切都是精彩的记忆。他合上的动作其实就是圣火熄灭的动作,随着画卷合上,圣火就熄灭了。当时开幕式的时候,口号是我定的,我说1号点火。闭幕式的时候,火炬的控制师在我的身后,我说马总,准备熄火。他就用对讲机控制上面的开始熄火。
主持人王宁:没错,镜头的语言跟我们心里的语言是一样的,它真的就走了,真的就离开了,真的就闭幕了,还没有看够。
陈维亚:我觉得你这个心情大家都是这个心情,因为16天是我们盼了百年,但是真正一天一天就结束所以我们熄火之后安排了塔上的表演。
主持人王宁:这是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
陈维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表演的表达,一个信念是08年的圣火虽然熄灭了,但是奥运的圣火在这个已经永远的燃烧着,那个塔有400米长,长达10多个月的训练,用他们的精彩表演展现整个运动会上很多精彩的场面。比如说水花、快速的奔跑、攀登。现场运动员和电视观众通过这种现象能够重温一下在16天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
主持人王宁:这些运动员是专业人员,我们觉得他们表现出来的动作不太像是业余的。
陈维亚:其实对于任何专业演员来讲都没有做过这样的表演,再专业的演员面对这个塔都是陌生的。
主持人王宁:这个塔有多高?
陈维亚:25米这么高。有挂钩挂在塔上,利用这个挂钩他们做了很多安全动作。
主持人王宁:实际上用攀登的表现手法做了很多记忆之塔。
陈维亚:我们在将近一年多的创意里面我们想了很多方案,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漂亮的树叶,每一天的叶子都是漂亮的记忆,我们曾经想过在这个塔上放出很多风筝,每一天的风筝都是一天的记忆,都是由于技术问题,各种各样的不满足,不完美,最后大家发现,走了很长时间回来发现,什么样的道具都不如人的真切表演能够感染人。尤其在这么一个场合下,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交流,用他的激情感染人,最后还是选择了上人的表演。
主持人王宁:那这个上人的难度有多大呢?
陈维亚:非常大,我试图爬过这个塔,爬到第二层,我就没法儿往上爬了,因为太困难,太高了,它没有楼梯,它就是钢铁的构架,所以没抓上点就气喘吁吁了,回头看这么高,其实他们说陈导才第二层。
主持人王宁:一共五层,我数了一下。最后它变成祥云之树的创意,您个人满意吗?
陈维亚:我非常满意。因为塔上的表演完成了我们艺术创意的第一诉求,我们想通过宝表达不灭的圣火,而且表达一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尊敬,更快、更高,更强,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到这儿因为下面还有一段狂欢,狂欢的时候希望这个塔能够有一个新的视觉效应,让人们感觉到情绪再升腾一下,大家想到了这个塔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树干,上面能够神奇的长出许多灿烂的树叶来,变成一棵参天大树,大家都感觉到在节日的大树下狂欢,那不是更美吗,于是我们想到用祥云纱,无论是我们的服装上还是比赛现场的很多装饰上,祥云无处不在,百看不厌,另外那个祥云纱一共16条,每一条都是一天的感觉,升腾起来,那天晚上等16条纱升腾其他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眼含泪水,我们觉得这棵树终于长成了,就为了这一刻,所有的创意制作人员将近8000多人也是奋斗了将近两年时间,太不容易了。而且这个栈房开了,也是闭幕式大的舞美动作的最后一个动作,下面就是放焰火和狂欢了。闭幕式和开幕式不一样,开幕式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有长达两个月在鸟巢里面磨合,闭幕式基本上在外场地,我们在北京郊区有三四个场地分别排练。
主持人王宁:那天是第一次联排吗?
陈维亚:说得好,那天的综合效果,我作为一个执行导演我也第一次看到。比如说塔上站满人,整个祥云纱升起来,配上所有的灯光,只有那天晚上才出现了,这就是闭幕式工作的难度,因为没有时间进入鸟巢做实地的彩排。当然这之前我们分门别类的利用开幕式的间隙时间做了很多演练,但是毕竟不是最后的磨合,灯光我就没有看到过最后的效果,好在我们的灯光师非常有经验。他在开幕式的间隙和比赛后半夜做了很多工作,我自己都感觉到今天晚上的灯光这么绚丽。
主持人王宁:是金黄色、银白色、红色的融合。
陈维亚:整个的彩排,鸟巢总彩排之时就是首演之时。
主持人王宁:这个风险太大了。
陈维亚:刚才我说当祥云纱升起的时候我们觉得成功了,这一切都是没有练习的,没有总彩排的。大家不知道我们看的是演员,看的是舞美灯效,其实在我身后有一大排工作室,有灯光的,灯响的,有上百个技术操作人员,他们在进行着非常准确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在开幕式比赛期间,后半夜、凌晨进行的。我和张艺谋为了排开幕式凌晨4点离开鸟巢的时候,闭幕式的演员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了,他们凌晨1点起床,4点等着开幕式大概清空了以后他们才能进去,利用5点到8点的时间走走场,所以我觉得非常辛苦。
主持人王宁:我真的觉得这是整个团队的精神力量,可能作为导演你们是一种带领者,大家看到你们了觉得心里踏实,但是真正我们需要背后的支撑。
陈维亚:我非常幸运,当我在忙开幕式不在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导演班子和舞美的工作班子,他们在我和张艺谋不能亲临现场的时候他们在进行着有效的工作,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工作的话,再好的创意不可能实现。所以我觉得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很感谢他们。有一些工作人员,有一些导演们,昨天、今天都纷纷离开北京,我昨天跟他们说,我永远记住你们,就像闭幕式的主题,记忆一样的。因为时间是永远往前走的,谁都留不住,我们能留住的就是在心里面的记忆。 |
全文, 实录, 幕后, 故事, 全文, 实录, 幕后, 故事, 全文, 实录, 幕后, 故事, 陈维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