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0|回复: 6

为奥运,我们付出和收获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奥运,我们收获了什么?


成果一:空气质量转好 北京天更蓝  ——国际奥委会官员:亲眼见证北京5年来空质改善

“北京近5年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果是欧洲20年到25年才能完成的。”意大利国家研究院空气污染研究所所长伊沃·阿莱格里尼4日在罗马附近的内罗拉举行的空气质量研讨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连日来,在瑞士洛桑、意大利罗马,备战奥运会的北京为实现空气质量承诺做出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国际奥委会官员和意大利环保专家的肯定。

离奥运会开幕还有64天,什么是北京真实的空气质量?5月28日至29日、6月4日,来自北京市环保局、奥组委、中科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在瑞士洛桑、意大利罗马,向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意大利环境保护领域的官员、专家,介绍了北京市自申办成功以来在改善环境质量和履行“绿色奥运”承诺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的良好空气质量,在中央政府支持下联合6省市制定的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帕尔·施米特表示:“国际奥委会一直致力于通过体育赛事促进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北京市认真地履行了申办奥运会时所作的承诺,几年来采取了大量的环境改善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相信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会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并将留下丰富的环境遗产。”

意大利国家研究院空气污染研究所所长伊沃·阿莱格里尼亲眼见证了北京5年来的空气质量改善。从2003年起,他所在的研究所就开始参与北京和中国国内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控制。他说:“长期环保控制措施是保证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基础,一旦出现突发的不利气象条件,就需要采取短期环保控制措施,我非常赞同北京奥运空气保障措施中既有长期控制措施,也有短期保障措施”,他认为,北京这些年在环保方面取得的经验应该能成为中国其他城市效仿的对象,相信再过几年,中国的空气质量会有一个整体的提升。


成果二:绿化增加 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北京每年绿化面积 等于70个颐和园与圆明园总和

绿色奥运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三大理念中的第一条,它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使绿色观念深入人心等。7年前,北京申奥委曾向世界做出了7项绿化美化承诺,如今已全部实现,就等着向全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绿色奥运会。

7项绿色奥运承诺超标完成

北京做出的7项承诺包括: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形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在申奥成功7周年、距离奥运会开幕只剩20多天之际,这7项承诺的实现情况究竟如何?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新闻发言人王苏梅介绍,到2007年年底,北京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了70.49%,京石高速等“五河十路”两侧建成了2.5万公顷绿化带,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建成了1.26万公顷林木绿地,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建成,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18%。这也就意味着北京申奥承诺的七项绿化美化指标已全部兑现,而且各项指标都要超过承诺的标准。

绿化面积七年来大大提高

如今走在北京的街头,最大的感觉就是绿荫越来越多,出门不到500米就能看到公园或绿地。记者从首都机场打车到崇文门附近,一路上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进入市区之后也是如此,绿意盎然的面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7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树木增加了2271万株。北京市的林木绿化率已经达到了51.6%。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苏梅说,“我们七年平均每年增加国土绿化面积35.8万亩。打个比方来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是680公顷,10200亩,这样计算下来,就是从申奥以来,我们平均每一年的绿化面积相当于35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园林,再做一个形象的比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比颐和园和圆明园的面积之和还大,也就是说,每年的绿化面积至少是70个颐和园与圆明园之和。

能源利用实践绿色标准

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都是我们看得见的,但除此之外,7年来北京在控制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浪费过程中也在不断实践着绿色奥运的理念。

北京奥运的场馆建设最能体现绿色奥运的内涵,节能和高效利用能源是场馆建设的标准之一。比如奥运村全部生活热水供应来自太阳能,太阳能提供90%场馆草坪灯、路灯照明,所有奥运场馆都采用了中水回用系统等。从雨水利用到太阳能光伏发电;从导光筒系统工程到生态水系和再生水的利用;从高效节能灯到节水厕所;从新能源的利用到固体废弃物的收集管理;从国家体育馆到奥运村再到奥运场馆,几乎可以说,都是经典的环保案例。

以水立方为例,在设计之初“水立方”整体严格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节能、环保建材使用和水资源保护。“水立方”采用ETFE膜围护结构设计,通过空腔通风、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一系列的节能措施来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水立方”采用了大量专门措施降低自来水消耗,减少废水排放。全年可收集雨水1万吨、洗浴废水7万吨、游泳池用水6万吨。建筑物所需的绿化、冷却塔补水、护城河补水、冲厕、冲洗地面等用水全部通过废水回用解决,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量14万吨。

此外,以下数据也很好地体现了北京在绿色奥运方面的成效:2006年北京市区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和96.5%,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50和15个百分点;到2007年,北京的污水处理率已达到了90%。北京向世界做出的承诺正在变为现实。

市民绿色环保观念极大提高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惠表示:“绿色奥运不光是指绿化的面积和美化的程度,更重要的意思是环保,是要天蓝、水清、树绿,是要把环保贯穿到整个奥运的策划和准备工作中去。”其实更重要的就是让绿色的环保观念走到每一个市民的观念中,这才是“绿色奥运”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的表现。

自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市民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许多市民以认养一棵树或者一片绿地为荣,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市民们认养的树木就达到了4.4万多株。现在北京园林绿化局值班工作人员经常接到居民的电话,反映家门口的树杈被风刮折了,请给予关注。如果有树被砍伐了,也会有市民询问砍伐单位是否拥有砍伐证,有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记者这几天在北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很多都是退休的老人,他们会在各自的社区附近活动,为行人解决难题的同时,也将捡拾垃圾和污染物作为义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曾向世界承诺办一届无烟奥运会,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也开始实施,公共场所吸烟被评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十大生活陋习之首,在北京十大环保公约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也位列其首,而不管是烟民还是非吸烟者,对北京的禁烟令基本都保持赞同,这也是市民绿色环保理念大大提高的很重要方面。


  成果三:水污染改善 北京水更清 ——高效完成奥运水环境治理 实践绿色奥运

北京奥组委新闻中心、北京排水集团今天下午在清河污水处理厂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北京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工作,10多年来,北京市投入约10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改善,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水设施和再生水设施建设,通惠河、坝河、清河、凉水河水系的水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城区水环境得到改善。2006年,北京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0%,提前实现了绿色奥运水环境治理目标;再生水回用率达46%,为实现再生水回用率50%的奥运承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化学需氧量(COD)消减总量近30万吨,约占北京市COD消减总量的75%。

优质高效完成奥运水环境治理目标

从1990年至2000年,北京建成了北小河、高碑店、方庄3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08万立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0%。

2001年至2006年5年间,北京市以奥运为契机,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新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250万立方米/日,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基本完成了城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城区通惠河、坝河、清河、凉水河4条主要水系水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城区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

推广再生水补充城市水资源

为完成再生水回用率达50%的奥运水环境目标,北京市投资十几亿元建设再生水回用设施。截止2006年底,市区共建成再生水厂4座、再生水泵站2座,铺设管线35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96万立方米。2006年全市再生水用量达3.6亿立方米,约占北京市供水总量的10%,再生水回用率达46%。2007年,北京市将采用先进的MBR和反渗透处理工艺建设完成北小河再生水厂,为奥运中心区提供高品质再生水,再生水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将达到50%。
清河再生水厂于2006年底建成,日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主要向奥运地区提供高品质景观补充水,每年可节约清洁水源3000万立方米。它是以清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水源,经过深加工后达到回用要求,供给奥运公园、清河、圆明园以及海淀区、朝阳区部分居住区作为景观补充水和市政杂用。清河再生水厂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超滤膜过滤处理技术,设置6组超滤膜箱,二级出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膜箱底部流入0.02微米超滤膜进行过滤,再经过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后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这一技术在国内大型再生水厂中首次应用。

目前,再生水已成为工业冷却用水、园林绿化、河湖景观补水、农业灌溉、市政杂用的又一新的补充水源。其中再生水用于工业发电厂冷却用水是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的重点。2006年国华、华能2座热电厂用水总量为8500万立方米;今年高井、石景山、郑常庄3座热电厂也将使用再生水;到2010年,太阳宫热电厂、高安屯垃圾焚烧厂等工业用户将全部使用再生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年供水量达1.4亿立方米。

再生水用于园林绿化也将逐步展开,2007年,奥运森林公园、奥运中心区、民族大道(北中轴路)及机场路共计250万平方米的绿地实现再生水浇灌。

同时,为方便用户使用再生水,北京排水集团研发了智能加水机,以满足市政环卫、园林绿化、洗车、施工降尘等用水需求,用户可直接就近取水,主要用户有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环卫工程集团、朝阳环卫服务中心、市政工程公司等大单位用户。2006年加水机供水总量为6.5万立方米。

利用现代化手段确保奥运管网安全

北京城区现有排水管线4000余公里,为保障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安全,北京排水集团通过组建专业排水抢险队伍、装备先进专业设备、强化应急抢险能力、建立排水管网信息系统(GIS)和管网气体预警系统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能力,确保首都公共安全。
目前,排水管网信息系统(GIS)正在建设中。该系统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北京市排水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提高突发事件和应急抢险处理能力,为保障排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现代化的数字管理手段。

同时,为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保障排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排水集团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排水管道检测、疏通、修补等先进设备。今年年初,北京排水集团利用管道电视检测(CCTV)设备陆续对奥运中心区和场馆周围的排水管线进行了普查,目前普查工作已完成,针对普查发现的问题正抓紧解决,全力保障奥运测试赛和奥运会期间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另外,根据奥组委要求,北京排水集团建立了奥运场馆及城市重点地区排水管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预警网络系统。这一系统可用于检测排水管道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是否超标,并定时向监控中心发送管道内气体状况。根据奥组委的要求,2008年前将完成全部30处监测站的建设任务。

逐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置 推进资源化利用

目前,北京城区各污水处理厂平均每天产生污泥约2400吨,年产80多万吨。现代排水系统需将这些污泥予以妥善处置,使之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并逐步推进资源化利用。污泥的妥善处置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和挑战。
北京已全面展开污泥无害化处置的有关工作,正在制定污泥无害化处置规划方案,拟采用堆肥、焚烧、沙荒地土壤改造等方式多渠道处置污泥。污泥堆肥生物发酵后可用作林地、绿地及土壤改良的有机营养土,北京排水集团已建成大兴庞各庄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年处置污泥约15万吨。污泥热干化后可用作燃料、有机营养土或制造建材。目前,正在建设清河污泥热干化厂,年处置污泥约15万吨。

根据规划,还将建设高碑店污泥热干化厂及东部污泥无害化处置场、西部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利用北京水泥厂、门头沟煤矸石热电厂等社会资源,力争尽早实现全部污泥的无害化处置,推进资源化利用。

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2006年北京市完成了国家节能减排任务,北京排水集团化学需氧量COD消减量近30万吨,约占北京市COD消减总量的75%。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可实现污泥稳定化,同时消化过程产生大量沼气,通过回收利用沼气可为生产运行节约大量能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泥沼气发电,年发电量1280万千瓦时,占全厂年用电的25%;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利用沼气作为燃料进行污泥加热、厂区冬季采暖和拖动鼓风机,今年年底投入运行,全年可节约用电约960万千瓦时,占全厂年用电的17%。

同时,推广污水水源热泵技术,充分利用污水温度和外界气温的温差,经热交换用于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既环保又经济。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北小河、卢沟桥、酒仙桥、清河等污水厂和再生水厂都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污水热泵技术,服务面积总计6万多平方米;在奥运地区清河宝盛里小区居民楼推广了污水热泵技术,服务面积8万多平方米。



成果四:绿色建筑 奥运场馆实现环保——北京奥运工程环保项目共190多 场馆都是"绿色建筑"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伟光近日透露,为了确保奥运会建设不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北京奥运工程大力采用环保新技术,实施的环保项目190多项,确保了每一座奥运场馆都成为一座“绿色建筑”。

杨伟光介绍,奥运工程所用材料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全部依据由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负责编制的《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绿色建材》确定,这个环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同时又做了适度的提高。另外,由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组成的课题组编制了《奥运改扩建场馆环保指南》、《奥运临建场馆环保指南》和《奥运改扩建工程绿色导则》,为奥运建筑达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规范的指导。

“奥运工程中所采用的每一项环保技术,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杨伟光说。在190余项环保项目中,环境与生态保护项目有77项,涵盖了噪声控制、园林绿化、环保设施、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几个方面;水资源利用及中水处理利用11项技术;绿色建材应用46项;环保技术及产品应用57项。这些统计是初步的,随着奥运活动的进行,场馆陆续投入使用,还在陆续统计当中。

环保项目不仅仅追求节能,而是要在节能的基础上做到美观大方。杨伟光介绍,LED照明比普通灯具的照明节电60%—70%,不仅如此,LED照明在场馆的美化上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比如水立方外墙建筑上的LED灯就可以变换6种颜色。
杨伟光表示,在奥运会之后,将会通过大力推动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一批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而为了促使特别适合人民群众生活的环保技术快点进入到平常百姓家,政府部门也将通过提供科技新产品应用推广的补贴经费等方式促进项目推广。


北京实现“碧水绕京城”  ——  北京六环以内实现“碧水绕京城”湖水20天一换

绿色景观、奥运花卉将复兴门、西单等道路装扮一新。为实践“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市加强了城市绿化和生态环保建设。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43%,中水和回收雨水占绿化用水60%以上,北京市六环以内的城市主干水系治理也全面完成,水环境质量已达到奥运要求。

从国内外2000多种鲜花中精选20多种迎宾


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苏梅女士介绍,奥运会期间,将有来自国内外4000万盆鲜花,“最初有2000多种鲜花,后来筛选出了576种,然后根据北京的特点,选用了耐旱的、耐高温的,夏季花期又相对比较长的,一共有20几种。”据记者了解到,这20多种鲜花品种包括了非洲凤仙、醉蝶花、彩叶草、金鸡菊、四季海棠等, 并且这些鲜花将不仅迎接奥运会和残奥会,还将迎接跟着到来了国庆节。


北京地下水含量相对丰富,回补条件良好


北京一直推进河水治污工作,还清水质,让水循环起来,同时使用再生水充填河湖,将利用再生水和适度开采地下水结合保证北京供水。近几年来,北京平均每年使用再生水都在3到4个亿,2007年则达到了4.8个亿,2008年准备使用再生水6个亿目标。据悉,奥运湖湖水以高标准的再生水为主,最大日循环水量可达3万立方米,每20天可将奥运湖水换一次。面对北京开采地下水问题,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表示:“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表明,北京的地下水含量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回补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同时他还强调“北京水资源的调度上使用了地表水和湿度开采地下水,以及使用再生水相结合的措施保障北京的供水。合理的、合度地开采地下水和地表水结合、联合调度不会影响北京地下水”,“北京地下水是在适度开采的过程中”。


市民认养绿地树木 大部分公园免费开放


据悉,北京市城市绿化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沿四条环城道路形成环状绿化带,在城市周边建成了环绕京城的生态屏障。目前,北京人均公共绿地已达12.6平方米。王苏梅女士说:“到目前,北京市民累计义务植树1.68亿株;认建认养绿地146块,面积达357公顷;认养树木4.4万株。”同时,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一部分,也有70%公园免费对外开放,让市民享受城市绿色。
  


  奥运北京将史上最美 ——奥运北京将史上最美 机场路上首次布花

4000万盆鲜花走上街头 机场路上首次布花

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在各主干道摆放近4000万盆(株)鲜花。按“两区花港、三线花廊、五环花带、六类花境、百座花园”的布局方案进行布置。两区花港是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这两个区域最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三线花廊是指南北中轴线、东西中轴线以及机场路。五环花带是指城市环路,主要是集中在二环、三环、四环。六类花境主要指签约的饭店、大型商场、交通枢纽、航站楼等。百座花园主要指城市里的公园、绿地,特别是颐和园、天坛等这些古典园林。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强健介绍,机场路过去是没有布置过花的,从去年开始在机场路的绿化过程中种了许多地栽的花卉,机场路两侧围栏外面也临时布置了800多个花槽,同时航站楼也进行了布置。目前奥林匹克中心区和各个景观节点摆花已基本完成,天安门广场还需要几天时间,到月底能够完成。

570个品种选出20种 耐高温高湿特"皮实"

北京八月份是花卉最少的时候,此时的高温高湿让很多花卉难以存活。但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强健介绍,为了在奥运会的时候达到一种花团锦簇的效果,在很早时候园林局方面就筛选能适应这种气候的花卉品种作为奥运花卉,从很多品种包括国外引进的品种中选出了570多个品种,又在此570个品种中选出了花期比较长、抗性好、能够经得住高温高湿天气的20个品种。“这20多个品种都比较皮实,除需水量特别大的个别品种如凤仙花,在全光情况下需要每天浇水外,其他的都只是每周或每月浇水一次就可以可以了。”

*********************************************************

为奥运,我们付出了什么?


首钢5个高炉只运转1个——北京环保进入“奥运时间”首钢践诺绿色理念

位于京城西郊石景山的首钢集团,作为冶金、石化等重点企业的龙头,从1979年到2003年,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358亿元。首钢在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一直以来也被外界视为北京奥运会环境治理的“风向标”。7月20日,30余位中外记者来到这个昔日的污染排放大户,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轰隆隆的机鸣,也不是浓烟滚滚的巨大烟囱,首钢石景山厂区里一片寂静……

5个高炉只运转1个

7月20日,继北京实行机动车单双号措施后,北京实行绿色奥运的重要措施之一——减排措施开始全面实施。北京市27家水泥厂和106家采石和石灰生产企业已陆续暂停生产。北京的4家燃煤电厂将通过强化治理设施、使用优质煤等措施,在达标排放基础上再减排三成。这是北京排污企业有史以来,为了改善环境所采取的最大规模的停产、减产。

7月19日首钢按计划也暂停了3号炼铁高炉、第二炼钢厂1台转炉、第一烧结车间2台烧结机等生产设备的运行。每月按20万吨钢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排放。而在这之前,首钢已关停了5号、4号、2号高炉以及2号焦炉、4台烧结机和第三炼钢厂,完成压产400万吨钢铁的任务。“首钢的5个高炉在奥运会期间只运转一个,为的是保障城市煤气的供应以及高炉的煤气管网维护。”首钢党群办公室主任邓家禹说。

记者20日下午在位于石景山的首钢总公司看到,运转了35年、生产出4295万吨钢铁的4号高炉已经停产许久。据了解,奥运期间的产量将不足平时的30%。预计今年三季度首钢排放的污染物,将比去年同期减少70%以上。而这一状态将持续至9月下旬的残奥会结束。

新“首钢”可“零排放”

北京目前每年对大气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1万吨。首钢搬迁后,1.8万吨污染物的减少,不仅能明显改善石景山区空气质量,而且也能让北京天更蓝。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首钢搬迁方案做出正式批复,除了进行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之外,也为了完成北京申奥的承诺,搬迁这个有着87年辉煌历史、拥有8万多职工的大型企业。首钢的冶炼部分全部搬迁至位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首钢搬迁绝不是简单地异地复制,不是把原有的钢炉等设施换个地方生产。它的重污染并不会转移到这个地区。

新首钢项目建立在全新的起点上,共采用22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确保了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钢铁厂对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

记者还了解到,预计新首钢今年10月一期工程将投产,年产钢坯485万吨,到2010年,千万吨级别的新首钢将全部建成。

老“首钢”将建工业博物馆

作为建厂于1919年的老工业企业,这里的每一段铁轨和每一间厂房,无形中都已成为北京近百年冶金工业史的见证。此前曾有多位专家呼吁,通过对首钢现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建成一座类似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博物馆。

“对于这些陆续退休的老高炉,我们正在为它们安排出路,其中一些代表首钢历史的典型建筑我们会予以修复并保留,成为未来首钢钢铁博物馆里活生生的展品!”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介绍,北京市已经明确首钢搬迁后将重点开发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在首钢旧址建立钢铁博物馆已经提上日程。首钢这些设备的防腐,防雨、防火投入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退休”高炉和厂房,将有选择地保留,成为首钢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钢工业博物馆的建立,不仅是首钢搬迁的历史,更是北京实现申奥时承诺环境改善的见证。


百万机动车奥运期停驶——“单双号”限行令实施 北京为奥运停驶百万机动车

在北京最为拥堵的三环路,平日缓慢挪动的车队长龙随着20日开始实施的“单双号”限行令而消失。
“单双号”限行令的实施,加之此前停驶排放不达标的车辆,预计北京日行驶车辆将减少近200万辆,这将有利于保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交通运行和空气质量。

为保证限行令顺利实施,北京市将对限行车辆减征3个月车船税和养路费,总额达13亿元。

限行首日,北京主要道路车流通畅。“今天长安街上的车辆明显少了,车好开多了,平时40分钟的路程今天只用了一半时间。”开车经过天安门的北京市民周松说。

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数据显示,20日早高峰车流量同比下降50%。由于道路通畅,北京公交各线路准点率在95%以上,没有接到拥堵报警。

在西三环六里桥段,路上行驶的几乎都是双号车。执勤交警说,偶尔会有一两辆单号车上路,主要是因为车主一时疏忽。在为期两月的限行令期间,这样的马虎大意将带来一张百元罚单。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周正宇说,对限行成果真正的检验还要等到有更多车辆出行的工作日。但限行首日,交通压力的减缓和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

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日北京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达到奥运承诺的标准。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贺克斌说,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实施后,北京市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将减少60%。而数据表明,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占北京全部空气污染物总量的三分之一。
此前,北京已停驶政府部门50%用车和所有黄标车(即排污严重的老龄车辆),并规定外地进京机动车尾气排放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贺克斌说:“这一系列限行措施都是国际公认、解决污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单双号”限行在去年8月“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曾试行4天,北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共减排约5815吨,主要污染物下降15%到20%。近九成的被访市民认为实行单双号行车使北京交通明显好转,认为空气环境变得清新的占四分之三。

周正宇说,限行后,大量私家车主将转乘公交、地铁出行,这将给北京公共交通系统日客流量增加400多万人次。

为平衡“变”与“便”,疏导新增客流量,北京新增2000辆公交车,缩小地铁发车间隔,并于限行前一天新开三条地铁线路。奥运期间,北京还将开通34条奥运公交专线,补充奥运场馆周边运力。

此外,多数企业、商场20日起实行“错峰”上下班,并鼓励网上办公。

周正宇说,通过这些措施,基本能够做到“限”而不扰、“错”而不乱,满足新转移的运量需求,保障奥运交通和环境的良好以及乘客出行。

限行令得到了大多数北京市民的支持。据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在千余名受访者中,94%以上的人表示支持“限行”。

但也有人提出限行给出行造成不便,尤其是早早选定在双号车限行日结婚的新人,他们不得不放弃尾号为“8”和“6”的汽车或者改变婚期。

同时,在这个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34万辆的大都市中,限行令也将对许多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不小的改变。

平时开车上班的人重新走进地铁站,骑自行车和“暴走”(徒步上班)已然成为京城新时尚。各种“拼车指南”“地铁换乘攻略”也在网上风靡。

家住城北、在城西工作的市民王智全说,限行期间,他将和在小区论坛上结识的“拼友”们轮流开车上下班。“拼车不仅环保、省钱,还能认识朋友。”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限行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北京允许公交车、出租车、警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以及运送鲜活农产品等生活物资的“绿色通道车”不受限行令的限制。

同时,每天0时至3时机动车上路不受单双号限制,以方便晚上零时以后下班或晚归的市民。


沈阳新增污水处理厂——新增14座污水处理厂 绿色奥运沈阳准备好了

7月27日上午,头顶湛蓝的天空,从沈阳大学骑车而来的环保志愿者开始了当天的活动——在浑河沿岸杨柳摇曳的绿化带内,学生们在完成草本采集的同时,对着几种飞舞的蝴蝶不停地拍照。当天,市环保局网站上的监测数据显示:大气污染指数67,天气良好。至此,今年的大气优良天数已达177天。

绿色之城,是沈阳人的梦想。如今承接奥运赛事的沈阳正在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新增14座污水处理厂涤清环城水系

围绕生态市建设,今年以来沈阳全面开展了水环境的综合治理。5月6日,沈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日处理能力60万吨的南部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式启动,建成后,将结束沈阳上百年向浑河排放污水的历史。今年年底前,沈阳还将陆续新建14座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后,沈阳环城水系的污染状况将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兴建,浑河沈阳城市段干流主要污染指标从2000年的劣Ⅴ类,达到了Ⅳ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区段主要污染指标已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的浑河水质可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最近,沈阳还加大浑河城区段、环城水系、秀湖、丁香湖、北陵湖、仙女湖等重点水体的水质监测频次,同时确保环城水系沿线所有的雨污合流制溢流口不排污水,保证浑河和环城水系绿水常流。

全方位监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为了让沈城的天空更加湛蓝,沈阳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一系列工作中,强势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重污染企业。

此外,沈阳今年新增500辆、改造1200辆公交车,上路运营的公交车辆全部使用燃油清净剂。

为了强化污染源监管,市环保部门统一调配全市环境监察人员,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推广全覆盖网络化定量化执法,对污染源实行驻厂员监管制度,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高限处罚;同时启动大气视频监控系统,实行专人值守,严盯烟尘超标源。今年以来,全市先后组织开展“迎奥运百日行动”“大气加压行动”、“水加压行动”等近10次环境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行为实施月登报公开制度,提高了达标率。

生态文明成为全体居民的共识

沈阳市在推出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举措的同时,更注重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

今年,沈阳市将建设30个环境优美村,100个绿色社区,500户“节能减排”家庭。这个旨在普及生态文化的“绿色单元”系列创建活动,将培养公众的环保理念,倡导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目前沈阳市以迎奥运为契机,先后开展了“迎绿色奥运,做绿色大使”评选、绿色公交评比、“迎绿色奥运 做环保市民 市民环境论坛”等活动,制定《市民环境公约》,在大型公共场所组织市民签约;同时沈阳市还联合辽宁中部七城市环保志愿者进行跨区域自行车巡游宣传绿色奥运,从而在市民群众中倡导崇尚文明、爱护生态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让每个沈阳人都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文明使者,让生态文明成为全体居民的共识。


太行水泥子公司奥运停产——太行水泥一子公司奥运期间停产

太行水泥22日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保定太行兴盛水泥有限公司(太行水泥持有该公司82%股权)接到了保定市环保监察大队《保定市环境监察现场通知书》,通知书要求,“按照保定市迎奥保空气质量实施方案要求,保定太行兴盛水泥有限公司自2008年7月25日停产。”具体恢复生产日期,等待保定市环保监察大队通知。该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为亏损2415164元。
发表于 2008-9-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全看不到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到图索性就不要图了...看链接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代价那是高昂的.
其实就是宣传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发展,
我们要向前看,要有前瞻意识,
为经济而污染环境,看到的只是暂时的利益,
可是环境如果污染了,我们就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让世界认识了真正的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4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期间,要给朋友寄一些东西因为禁令而不能寄。只好自己用了。感觉挺怪的,一直没觉得影响到自己什么还是影响到了。呵呵~~不过很能理解和接受!



希望北京能变的更美好一些,作为祖国的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7 15:19 , Processed in 0.04589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