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liuxinto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228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转帖:本来的完美

已有 286 次阅读2011-7-23 01:18 |个人分类:人生哲学| 人生, 生命, 本来的完美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一个生命不可避免要承受很多的伤害,无论生理或心理,基本上心理层面会更多,有资料显示,现在超过80%的疾病都是心身症,都是因为心理上受到的创伤而躯体化。所有的创伤、心理坑洞、生命铠甲基本上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和背负的,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意味着要走向死亡,任谁也逃脱不了,周而复始,每一个生命都在上演一幕幕的生死话剧,在其中沉醉、在其中喜乐、在其中哀痛。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人有这样多的伤痛?

 

我们一直在经验生命,一直在不断的成长,无论是否意识到,生命一直在持续,分秒不停。从小到大一直有人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走过这一生,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为一个好孩子,成为一个好学生,成为一个好职员,成为一个好老板,成为一个好伴侣,乃至成为一个好佛教徒。我们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外面,看着他人的脸色,活在别人的心中,一心想着怎样才能更漂亮,怎样才能更有价值,怎样才能更可爱,怎样才能更有影响力,怎样才能更加被尊重与认同,我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团体、宗教团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始终如一的是,我们坚持跳着同样的四步舞:

第一步:看别人的眼色;

第二步:看自己的状态;

第三步:修理、压抑、强迫自己;

第四步:端出化妆后的自己给别人看。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舞步中,学会了放弃和压抑自己,学会了不和自己内心接触,学会了强迫别人,学会了实际活在压迫和恐惧中,却在嘴上宣讲着快乐与平安。我们生活在人人争做“好”人的世界里,人人要去成为那个“好”,那个在他人眼中的“好”。因着这份追求,我们被引导到外面的世界。我们不断的向外在世界去索取,期望透过他人来发现自身的价值。这份索取和期望背后就是深深的匮乏,因这份匮乏而心生恐惧,害怕被人拒绝,害怕被人看轻,害怕被人看不起,害怕被人看不见,乃至害怕被人抛弃,在这份深深的恐惧中,我们成功的让自己活得卑微,活得焦虑,活得沉重,我们也成功的在这股恐惧不安的力量推动下,让自己走向了“成功”,活在聚光灯下,活在大众瞩目中,扮演着大众情人,扮演着社会典范,但越是这样,那份不安越是强烈。什么人要追求成功?心底认定自己不够好的人才会一心想着成功,而事实上,匮乏与索取是渴与盐水的关系,而外在的一切全是盐水。

 

生命中,为什么我们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内在一直有一种深深的匮乏?

 

这个外在的世界本来就是变幻无常的,如果没有窥得生命的奥秘,发现每一个生命本来的圆满,只是活在外在的世界中,随着自己的情绪、感受、观念而转,注定是不安、匮乏、焦虑、恐惧,注定是永远只能获得暂时的满足,随之而起的又是饥饿,就好像我们的身体一样,一顿不吃都不行,其实内心世界同样如此,都是在不断寻找食物,或者一段感情、或者一份事业、或者一段旅程、或者一本书、一首歌乃至把宗教信仰也变成自己另一份装点,世间所有的人、事、物都可能成为内心贪着的食物,不断的吞噬,不断的变换花样,永不知足。因为内在就有一个永不满足、深深的匮乏、一直在要的心,所以在这个世间试图去寻找快乐,最后只有苦,因为快乐生起,就有心想要留住,而后执着之心、掌控之心、不安之心、焦虑之心、恐惧之心乃至痛苦烦闷之心就会次第登场。更因为追求快乐的底蕴,本就是认为自己是不快乐的,这份坚持的认定必然带来不快乐!所以,娑婆的快乐只是刹那,娑婆的不安永远是主旋律,我们只为了那刀锋上的点滴蜜汁而付出了一生又一生……不是外界的无常变化使我们不安匮乏,而是我们内在的匮乏与不安引发外在的无常变化。

 

看不到自己的完美,感觉不到自己的富足,只好活在不安与匮乏中。我们认为自己是谁,我们就会活在怎样的世界里。生命所有的痛苦,全来源于我们认为自己是谁,从此就把自己锁在了自己认定的世界中。

 

虽然世间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人在外面的世界中,活的快乐点,活的平静点,获得暂时的平衡,但这个外在世界注定是变幻无常,平衡注定是要被打破的,因此无论是做怎样的黄粱美梦,还是在梦中不醒。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才可以从烦恼的生命中解脱出来呢?

 

 2500年前,释迦世尊也正是因为目睹了“老病死”,而走向了觉悟之道。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成佛后,世尊所发出的第一声感叹就是:“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我们都被囚禁在妄想执着中,我们都生活在对于真相的颠倒梦想中,不见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因此,世尊于《金刚经》中,对须菩提开示道:“如何降服其心?”,就是找到本来的自心如来,就是亲睹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透过变化无常的万相,瞥见本来就在、不生不灭的无相存在,就是见到如来。这个自心如来是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有的,各个不缺,也被称为“如来藏”。找到如来藏,再返观世间,就发现,世间万法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其所幻化,“佛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就是说,世尊所说的一切法,不是世间人所讲所见的一切法,世间人所讲所见的一切法都是生灭法,世尊讲的一切法是看见这一切生灭法都是那“非一切法”的如来藏所生所显,如来藏不生不灭,其所变现的生灭法因如来藏体性本来性净涅槃而也显露出本来性净的特性。这才是佛所说的一切法,这才是中道。内在的如来藏清净圆满,其所变现的万法也是清净圆满,一切都是这样的清净圆满,合一自在,又何来的烦恼?

 

因此,对每个生命而言,我们都有两个层面的存在,一个是外在的生命,包括记忆、心智、身体、情感、思维等,还有一个是本来就存在的完美——自心如来藏,祂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是本自具足的无我、清净、永恒。

 

《大乘起信论》云:“所谓真如从无始来,具足一切无量无漏,亦具难思胜境界用,常无间断熏众生心;以此力故令诸众生厌生死苦,求涅槃乐,自信己身有真实法,发心修行。”

 

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 “本来圆满的自心如来”,而这个无相的如来,一直在呵护和照顾着我们,也一直在默默引导着我们回头。只因外在诱惑太多,加之因为自身无知的原因,而不知道自己拥有这样一个生命的宝藏,不知道自己以及自己所面对的世界,根本就是自心如来所变现,“譬如工画师,遍布诸彩色。”,于此真相,不觉不知。虽如此,依然无法掩饰内在回归的渴望,希望和自己内在的如来链接,希望能内外一致,只有在内外达成完全的一致,生命才会出现全然的合一,才会拥有全然的大爱。

 

迷失于外在社会要求的我们,学会以社会的爱来彼此要求,以这种社会爱来替代了“大爱”,以彼此外在的亲密关系,来替代自己生命内外的全然合一,但赝品终究是赝品,其一定会带来生命深刻的不安,唯有找到那个“本来圆满的自心如来”,在“自心如来”的指引下,内外合一,才是生命狂喜的诞生,才是活出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从内在匮乏,到处索爱,希望得到别人认同,得到别人照顾的依赖状态下解脱出来,才会停止那持续生生世世的四步舞,从而转变成有自心有爱,并有能力给予爱,自此爱不再成为索取的手段,不再成为“自我”的附丽,这份爱成为自然的分享,无我的给予,成为《金刚经》所说的“不住相之爱”,进而成就真正的“无缘之慈,同体大悲”,因生命本来如是。

 

既然是这样,那么生命真正得疗愈,并不完全在于修理已经出问题的部分,而在于协助人们经验到内在本来就存在的那份完美,协助人们发现自己本来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些所谓的伤痛原来并不存在,所有的伤害都存在于思维解释中。没有痛,没有恨,没有怨,都只是梦,梦醒后梦里的一切好坏只是一个假象而已,而唯一真实就是本来完美。自心如来本是完美,而如来所变现的这个世界原来也同样完美。在我们眼中,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是匮乏残破的秽土,但在释迦世尊眼中却是清净庄严的净土,释迦世尊在《维摩诘经》中对弟子舍利弗开示到:“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因此,协助每一个人发现并体认到自心如来,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这在佛教禅宗而言就是所谓的开悟明心,找到自己的真实心,此心即是“如来藏”。所以,生命疗愈的关键不是在梦里进行如何的修正,那些梦中的修正,无非是协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所面对的一切都是真实。释迦世尊在《金刚经》中说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找到每一个人本具的如来藏,才是修道的开始。

 

但大多数人由于活在自我世界中,颠倒梦想,将本来虚妄以为真实,所以不免认为生命中总是欠缺点什么,一直沉溺在自己过去的悲惨和不幸中。在“自我”的最深处,一直潜藏着深深的自卑和恐惧,总有着一个不被满足的无底坑洞。停留在“自我”伤口上疗愈,是永远无法彻底完成的工作,因为生命本无常,因为本来就只是一场梦而已。释迦世尊说:“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这里的罪不是指我们做了什么,而是“自我”存在本身,因为事实是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着,“我”尚不在,又何来的关于“我”的种种故事、欲求、匮乏、伤痛?

 

因此,若有幸与自己本具的自心如来有一个相逢,这个相逢就会化作一个邀请,邀请我们转换对于生命的认同,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完美而不需要改变的本质。这份本然的存在与功利主义没有关系,祂并不想要改变我们,祂只是带着我们去经验生命,引领我们逐渐放弃“自我”种种改变的冲动,远离颠倒梦想,并发现原来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自我”,自此走向觉悟之道。

 

如来藏——祂从不滋养人们的欲望,因为祂本身就是完美。因着祂的完美,祂所创造的世界同样完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7a2570100bedl.html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20:40 , Processed in 0.0282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