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4|回复: 2

[军事广角]布我中华国威于四方:从军事角度论发展航母必要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ngguangjian 于 2009-3-26 20:38 编辑

 这是网友设计的中国航母假想图:
9efd23cbd1d605b08f70a63276d6d29e.jpg



由于历史,地缘政治,军事等原因,目前,在南沙岛群中,中国仅控制着9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抢占南海岛礁约50个。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沙都有很强的军事存在,还修建了多处军事基地和军用机场。南沙群岛的重要性,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关数据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明月不再主贴贴出,下文在介绍。
  
  
  造成这种局面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远程军事打击力量有限,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远程投送兵力。在加上美日的暗中插手,菲律宾和越南等国更是有恃无恐。所以,这时候,我们迫切的需要让无数国人魂牵梦绕、朝夕热盼的克敌利器-----航空母舰!
  
  关于我国海军是否应当装备航空母舰、我国海军是否已经拥有航空母舰也成为网络上,甚至国外广泛关注、争论的话题之一。
  
  明月注意到,在很多讨论的话题中,那些反对建造航母的人的其中一个论据就是:他们认为,建造航母就是一面子工程,认为现在航母只是单纯的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武器,而用途不大。对于这些言论,本人十分不肖。因为那些反对建造,拥有航母的网友们很少从军事角度来谈论他们的观点
  
  没错,航空母舰可担负战略威慑、牵制、对峙、救援、护航等综合任务。但请不要忘记了航母是用于真实作战的利器。
  
  今天明月从军事角度来分析下拥有航母的必要性,愿与天涯网友共勉。欢迎指正!
  
  一:航母的战略作用
  
  
  发展航母符合我国打造远洋海军,成为海洋大国的战略。从战略上讲,我们早已确立了转变为海洋大国的战略,内陆大国只是我国面临的无奈现实,从来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中国要发展,就必须突破周边的岛链封锁,把我们的海军发展成为远洋海军,到时候航空母舰必不可少。
  
  战时,航母可作为攻击利器,打击敌国,中国在东海,,西沙等地和日本,越南都有主权争端,但是海军的飞机作战半径无法延伸到这篇海域,有了机载航母,对东海西沙等地就不仅仅是威慑作用了,以后可以用于地区实战。
  
  即使在和平年代,如果再碰上印尼反华骚乱、美日太平洋联合军演、小国在南海欺辱我们的渔民这样的事件,那么我们在回击的时候就可以发挥航空母舰的封锁、救援、对峙、威慑等作用。
  
  
  二:航母的攻击能力。
  
  从以往战争经过表明,空中打击力量在现代战争中是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而航母就是是空中打击力量的延伸,因为没有航母,岸基战斗机作战半径就会大大的缩短,这样的海空军打击力量就大打折扣。也无法成为真正的远洋海军。
  
  而有了航母,其舰载机可对半径为500-1000千米的广阔海域内的水面舰艇,水下目标和地面目标及空中目标实施有效的攻击,如果使用对地(舰)攻击导弹,打击范围会进一步扩大。而舰木上的舰载机可以昼夜对面积达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实行侦察,搜索和攻击。
  
  可以看出。拥有一个航母编队,要相比无航母的海上舰艇编队打击力量强出几倍。
  
  
  三:航母的海上封锁能力。
  
  以史为柬;当年赫鲁晓夫就错误的判断了航母的作用,认为航母就是一个在水面上漂浮的棺材,认为只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导弹,完全可以以饱和式的攻击,击沉它,从而,忽略了航母的发展,但当古巴导弹危机来临的时候,当时的苏联海军缺乏有效的远洋作战能力,(苏联海上编队没有空中力量的掩护,根本无法在远洋作战,给苏联货船护航的竟然是潜艇。)面对美国海军的航母编队的拦载封锁,苏联潜艇无法首先主动进行攻击,不具备驱逐和阻止美国航母编队的能力。最终苏联海军也只能屈服于强大的美国航母编队的压力。如果当时苏联海军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航母编队,至少不会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苏联海军没有绝对的实力来应对美国的还上封锁,,美国发展了相应的航母战斗群的编队,并出现了宙斯盾系统,大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战场生存权,让赫鲁晓夫的言论成为了笑柄~~~~~~~~~~~~
  
  
  四:航母编队的防御性能很完善。
  
  由于中国还没出现航母,更别航母编队了,所以,只能拿美国的航母编队来谈。美国的航母编队的防御确实是相当完善的,敌对力量要想突破航母编队的防御是十分困难的。
  
  我来谈谈以大多数军迷都认为打击航母有效的三种战术手段:“狼群战术(潜艇打航母)”,“导弹打航母”和“饱和式攻击战术”打击航母编队有多困难。(讨论这些问题只就事论事,并不代表我认为这些战术,武器打击航母一点成绩也不会有。而只是想说下,难度有多大。)
  
  
  :)狼群战术
  
  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动物之一,生性凶暴、残忍而又十分狡猾,跑得很快,各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人都是它袭击和捕食的对象。狼通常成群活动,能够捕杀体形比它大的动物。例如,狼捕食鹿时,就采取多路追击的方法,当鹿在奔跑中遇到障碍物不得不转弯的时候,位于两侧的狼正好包抄上来,即使鹿的奔跑速度比狼快,也难逃狼群的追捕。受此启示而创造的潜艇“狼群战术”自然也就很厉害了
    
  狼群战术”:起源于世界潜艇战术鼻德国海军将军邓尼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了要封锁英国,在其空军失败的情况下,海军又无当时的英国强大,于是便派出众多数量的潜艇在海上游弋,封锁英国的海上交通运输线,艇与艇之间隔为15~20海里,“结群”平行搜索敌船队,正面 宽度有时可达300~400海里。这些潜艇一旦发现敌舰船,先不忙攻击,立即发出信号,等待其他潜艇迅速赶来,只要己方参战单位与单位之间有默契的配合,利用特有的阵型,往往能发挥出数倍与己方兵力的攻击能力,当然狼群战术的前提就是偷袭,简单的说狼群战术就是发现——招唤——集群——潜行攻击——撤出,二战时的德国海军的U型艇肆虐于大西洋和地中海,几乎断送了英国的命运。到1943年5月,就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需要说明一下,大多数是商船)
  
  二战时的德国海军的U型艇虽然肆虐于大西洋和地中海,几乎断送了英国的命运。但随着各种反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适用,尤其是声纳的运用,还有护航航母的使用,使得狼群战术的实施者潜艇本身损失惨重。装在军舰上的米波雷达帮了皇家海军的大忙。
    
  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的损失率上升到 20%,邓尼茨只能改变他的作战方法以尽量避免与英国已开始强大的护航兵力相对抗,并尽力寻找同盟国护航能力弱的海域。
    
  为了彻底摧垮德国的“狼群战术”,1943年 6月,盟国将攻击了德国潜艇的矛头直接指向比斯开 湾——德国潜艇的主要基地。整个作战行动击沉德国潜艇28艘,迫使邓尼茨于8月初下令,潜艇暂停从比斯开湾启航。 比斯开湾一战,盟国达成了对驻法国西部的德国潜艇的实际封锁,并使1943年同盟国共击沉德国潜艇的总数达到237艘,“狼群战术”已名存实亡。整个大西洋海战,同盟国被击沉商船2775艘,共约150 0万吨。德国投入战争的潜艇总计1175艘,损失了781艘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群战术在实战中的战例都仅限于攻击大量在没有什么有效护航情况下的海面货船,攻击作战舰艇的成功战例不多。
    
  2:狼群战术的使用还和已方潜艇的损失分不开的,人们往往忽略实施“狼群战术”的己方损失,而只盯住商船队的巨大损失。德国在二战中潜艇到战争末期很多潜艇第一次出航就被击沉,艇员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就全数阵亡
    
  3:狼群战术的实施还和当时的货轮没有或只有少量护航相关,随着护航的增加及空中反潜力量的加强,二战后期的“狼群战术”已经穷途末路了。
  
  我们在来看看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防线
    
  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一般由10艘左右水面舰艇和3艘左右攻击型核潜艇组成,战斗群的反潜防线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由P-3C和S-3B反潜巡逻飞机组成;第二层由多艘“洛杉矶”级核潜艇组成;第三层由“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及“佩里”级导弹护卫舰组成。
    
  第一层,由P-3C和S-3B反潜巡逻飞机组成的空中反潜防线。该防线的主要特点是反潜巡逻区域大,从航母上起飞的反潜巡逻飞机,最远可以到离航母编队500公里以外区域执行搜潜巡逻任务。反潜巡逻机主要依靠无线电声纳浮标来搜索定位。在海况较好时,浮标对潜艇的探测距离为6公里左右。
    
  第二层,由数艘“洛杉矶”级核潜艇组成的水下反潜防线。“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有先进的BQQ-5型综合声纳系统,包括多部被动声纳站和一部拖曳阵列。这种拖曳阵列最远可放离本艇1000米以上,能探测到一百公里左右处中等强度的潜艇噪声信号。
    
  第三层,由“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组成的水面反潜防线。这些舰艇装备有先进的SQS系列舰壳声纳和SQR系列的拖曳阵列声纳。SQS系列舰壳声纳的最大探测距离为55公里,SQR系列的拖曳阵列声纳的最大探测距离为130公里。
  
  可以看出,以美国强大的反潜防线,千万别天真的认为。如果有冲突,我们只要派遣几艘潜艇就能吓退美国航母战斗群。更何况,美国的潜艇也比我们多,而且全部是核动力的。美国的海狼级公开的下潜深度就达到了680米,那是大多数的鱼雷都打不到的深度。 当美国航母战斗群执行任务时候,这些核潜艇也会为其护航的。并布置水雷,阻击敌国潜艇。
  
  顺便稍带句,我国潜艇在数量上并不站优势啊(而且技术水平也是最参差不齐的。50年代老型号到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型号的潜艇都同时在中国海军中服役。)
  
  
  
  :)导弹打航母
  
  赫鲁晓夫曾经认为,航母就是一个在海上漂浮的活靶子,难逃其导弹的精确打击。我想,这点有待探讨。因为,现代的远程精确打击需要紧密结合目标的相关数据,一旦引导导弹的卫星被干扰,或者导弹本身被电子干扰,其精度就会大打折扣。更何况,航母战斗群有昼夜值班的拦截机,航母战斗群各个舰艇本身也有相当的拦截导弹的防空武器。
  
  现在世界各个国家正在考虑的攻击航母的方向是弹道导弹攻击航母。当然,这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即便是理论上,弹道导弹打航母,概率也是很低的。
  
  用“导弹海”战术打击航母迁出了下边的话题~
  
  
  :)饱和式攻击打航母。
  
  饱和攻击战术。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个军事术语。当前,对于我们所面临的航母威胁,我们当中的相当多的人极为推崇的就是饱和攻击战术。值得怀疑的是,饱和攻击战术面对先进的宙斯盾系统,真的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吗?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饱和攻击战术。回顾冷战时期的七八十年代,前苏联由于受战略思想和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在航母技术发展上远落后于美国。前苏联海军属于以核潜艇为核心的海军舰队,但却必须具备抗衡美国航母群的实力。在航母技术落后,且不真正具备航母作战能力的情况下,七十年代前苏联海军司令戈什科夫元帅依据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近海掩护苏联陆军集团侧翼不受威胁的战略思想,针对占优势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制定了饱和攻击战术。
    
  具体来说,饱和攻击战术就是攻击方为了达到攻击敌航母编队的目的,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前苏联大力发展各型远程超音速空舰,舰舰和潜舰等反舰导弹。
  
  
  相对应的就是,美国开发出了“宙斯盾系统”
  
  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有一面雕有蛇发女妖头像的盾牌,这是其护身法宝,谁见了此盾牌就会变成石头。“宙期盾”就由此得名。
  
  美海军于1970年正式开始研制“宙斯盾”系统,其全称为“全自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 调集大量人力、财力,于是“宙斯盾”这种全新概念的防御系统终于问世, 终于1983年研制成功。自1983年至今,该系统已装备美国全部27艘“提”级巡洋舰。从1991年7月起,它又开始装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目前,只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里·伯克”级驱逐舰、倭国的“金刚”级驱逐舰以及即将服役的西班牙海军F100型护卫舰等4种军舰上装备了这种系统。“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的威力实际上在于“宙斯盾”系统。“宙斯盾”作战防御系统包括6大部分:相控阵雷达、计算机系统、指挥决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武器火控和发射系统、战备状况检测系统。目前美国海军还计划增加第七部分,即作战训练系统。
  
  
  可以看出,美国的宙斯盾就是针对苏联的饱和式攻击理论而设计出来的。我认为,以饱和式攻击战术来打击航母编队,收效甚微。原因有几下。
  
  首先,采用饱和式攻击战术打击航母,需要有高超的组织艺术,大家看上边的介绍,饱和攻击战术理论中,要求攻击方在攻击敌航母编队的时候,必须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的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航母编队发射出其抗攻击能力的反舰导弹。为了达到这一饱和攻击要求,估计需要100枚以上的导弹。不仅如此,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攻击平台还必须得到电子,预警等支援平台的配合作战。对于这些信息化较高的作战,做到很困难。
  
  再有,成本太大,及战斗机计算,突破要F-18的空中拦截.敌人起飞20架的话,每架带6颗AIM-120就可以在距离战斗群500公里外拦截掉至少50架试图突防的飞机.而我们空射的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也就200公里左右,需要损失掉多少飞机才能靠近航母?
  
  以导弹计算,苏联当初就是因为无法建立与美国匹敌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才见走偏锋,走巡航导弹路线,提出饱和攻击的概念,打算呛死美国的舰载防空系统,后来西方出现了区域防空导弹,又出现了宙斯盾系统,让饱和攻击所需要的导弹量和载具的协同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每个航母编队一般有1艘提级导巡,2-3艘伯克级驱逐舰,而提级和伯克级都装有MK-41VLS垂直发射系统系统,每舰可混装"标准"和"战斧"导弹122枚,视所执行的具体任务而调整,就算每舰有80枚标准,然后算3艘就是240枚标准。加上可以升空进行拦截的截击机40架(平均每架可发射拦截导弹6枚)240枚,加上护卫舰防空力量一次可消耗500枚以上的防空武器,算25%的命中率,算上近程防空系统拦截,一次可对付130枚左右的饱和攻击。大家来算下,我们导弹才能打伤航母??
  
  顺便说句,在考虑对美国的航母进行饱和攻击之前,要先考虑到沿海的防御设施,和海上舰船是否会首先遭到美国人的饱和攻击。美国人的侦查能力从海面到空中到太空,都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比肩的。在筹备进行饱和攻击这么大动作的时候,如果被发现,那首先受到强烈打击的估计就是我们了,倒是候我们的反击是否是饱和还是断续的攻击就很难说了。
  
  
  
  
  五:打击航母战斗群最有效的利器就是航母。
  
  
  原因参见第二条,与第四条。
  
  
  
  综上述:
  
  正所谓:心无海洋难保海疆!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又是以农耕为内核的典型大陆性文明,以前,浩瀚的海洋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注定只是边界。从未认真的对待过海洋,以至于自1840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规模的入侵达84次,入侵舰船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我们从天朝上国的沉睡意识中彻底惊醒。从对海洋的无知一直到对海权的重视。我们是时候需要海上的霸主”航母舰队“了。那些说航母是活靶子,航母落后无用言论的人,其实是在误导大家,航母大国为了继续垄断航母技术,对欲发展航母的国家的一种误导。不然,美国,俄罗斯,也不会扔在建造航母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核武器是政治家的武器,航母才是军事家的真正武器.本质上,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大战略平台.他是兼具威慑\信息\投送\攻击为一体海上钢铁堡垒,体现的是国家强大的工业装备制造能力,外交干预能力,军事到达能力.

航母出航方显大国神威,航母飘洒民族自信力,企盼中国航母早日建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7 17:29 , Processed in 0.05425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