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回复: 7

美军寻找中国空军软肋 称最优飞行学员不下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军寻找中国空军软肋 称最优飞行学员不下部队

2009年03月28日 09:43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美军专家研究称,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学员毕业后直接留校,并不前往一线部队,这个举措具有很关键的意义。
中国军队越来越引起各国“同行”们的兴趣。3月24日,在多家国际媒体报道中国空军飞行员勇救突发空中停车的歼-10战机的同时,美军《星条旗报》披露:驻日本的美国空军邀请相关专家介绍中国空军的情况,并把目的放在寻找中国空军的“软肋”上。
说歼-10故障暴露发动机问题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空军航空兵某团特级飞行员李峰日前在驾驶歼-10战机训练时突遇故障,发动机空中停车。他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历经104秒险情后成功迫降,为国家避免了上亿元损失。这一报道立即引起国际媒体高度关注。
在多数媒体聚焦中国飞行员心理素质与飞行技能时,英国《泰晤士报》24日的角度显得很“另类”,该报称此次罕见的举动是,通常极保密的解放军居然允许国家电视台报道这一意外,甚至提供战机在空中试图保持平衡的录像资料。(驻北京的)外交官们宣称,这次意外凸显解放军自行研发的战机存在发动机问题。中国的歼-10研发耗时近20年,其中最关键的是发动机。据透露,迄今为止,中国生产的歼-10全部装的是俄罗斯生产的AL-31F发动机。由于对俄发动机的依赖,所以直接影响歼-10开拓海外市场。
《泰晤士报》的文章还说,中国一直想在歼-10上安装自行研发的发动机,但目前还不可能。中国曾研发成功“昆仑”发动机,并且开始装在自己的战机上。但这种发动机目前只用于双发动机的歼-8上,而歼-8是依据苏联时期的苏-15改装的。中国发动机因为动力不足,所以导致战机在做同一动作时,所耗费的时间是装了俄制发动机战机的两倍。而在空中,一分钟的时间差对于飞行员来说可决定生死。
美专家称要了解我空军“软肋”
3月24日的美军《星条旗报》报道称,驻日本三泽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近日邀请曾任驻华空军副武官、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担任要职的专家,介绍中国空军的详细情况,研究中国空军的“软肋”。
据《星条旗报》报道,3月20日,三泽空军基地的官兵们迎来了“数十年专注中国空军研究”的资深专家肯尼思·艾伦。艾伦曾在美国空军服役21年之久,先后驻过中国台湾、柏林、日本、夏威夷、华盛顿和中国大陆,1987年至1989年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副武官,此后也频访中国,出版多本专门研究中国军队的专著。此次艾伦应三泽空军基地的邀请,专门介绍中国空军的情况,尤其是与美空军相比,中国空军的“特点”。艾伦说对这些特点好好研究,能了解中国空军的“软肋”。
美方认为,歼10迫降的事件凸显中国自行研发的战机存在发动机问题。图为功勋飞行员李峰正在检查座舱设备。
中国空军最出色的学员不下部队而留教。艾伦说,中国空军招收飞行员的计划相当庞大,过去基本上是从高中生里千挑万选,然后送到飞行学校训练,但现在已经开始从高校中选飞了。不过,艾伦表示,中国空军飞行学校最好的毕业学员不是分配到作战部队,而是留在飞行学校任教,他们将终身任飞行教官。
战机飞行员往往终身在某部服役。艾伦说,中国空军飞行员更像一个大家庭,因为多数飞行员往往终身在一个飞行部队服役,所以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地勤人员往往只对一架飞机负责,而飞行员们往往只飞过一两个型号的飞机。由于中国的战机是在工厂里手工而非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地勤人员和飞行员必须了解战机每个零部件的组成。按艾伦的说法,当中国空军部队获得一款新战机的时候,飞行员要“摸透”每一个零部件,飞行员们在点着发动机前,会呆在驾驶舱里好几个小时来研究仪表盘。
中国空军飞行员的主动权不大。艾伦表示,与美国空军飞行员非常不同的一点是,中国空军的指挥员们都在塔台和维护保养机构内“操纵”战机飞行,飞行员们的独立决策权甚至比不上美国空军一个“菜鸟”飞行员。相反,指挥员们通过无线电告诉飞行员启动战机,什么时候可以滑行,什么时候可以起飞,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对此,艾伦希望三泽空军基地的美军飞行员们要牢牢记住“这点很大的不同”。
“中国空军擅长与外界交流”
艾伦还详细介绍了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艾伦说多数中国军官没有驾照;中国军官需要达到一定级别,家属才能随军;在退役后,高级军官可以继续住在家属区内;飞行员是中国空军部队里的“真上帝”。还说中国空军非常擅长与外界交流,频频派出飞行员与其他国家沟通,并且做得很出色。
据介绍,艾伦的三泽行是美国空军“知已知彼”计划的一部分——美国空军邀请不同行业的专家,到驻军内介绍外国“同行”的情况,好让美国空军官兵做到“心中有数”。
驻三泽空军基地的第35战斗机联队司令戴维·史迪威上校透露,他已经邀请艾伦到其他指挥部作类似介绍,并且强调对“不同文化了然于胸”的重要性。史迪威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称:“我非常支持我们的军人了解亚洲文化,亚洲文化与我们的完全不同  。”



二战期间的日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均采用“精兵”政策,最优秀的飞行学员毕业后全部充实一线部队,二流毕业学员才留校任教。上图为日本海军头号战斗机王牌西泽广义,下图为日本海军“零战52”型  战斗机。





日军以优秀学员充实一线部队的做法,在战争初期使其在战场上拥有较强的素质优势,然而却令后备力量的培养恶性循环。一线的王牌飞行员在长期战争中消耗殆尽,由二流飞行教员培养的后备飞行员素质远远达不到老飞行员的水平。图为日本海军的“雷电11”和“紫电1  1”战斗机。




与日本截然相反,美国和德国在二战期间非常注重后备飞行员的培养。尤其是美国,不贸然让王牌飞行员白白消耗在一线战场,王牌飞行员一旦达到一定战绩就  就会被转为教官。




美空军专家艾伦指出,中国空军最大的软肋不是飞行员本身,而是指挥作战体制。指挥员们都在塔台和维护保养机构内“操纵”战机飞行,飞行员们的独立决策权甚至比不上美国空军  一个“菜鸟”飞行员。






美空军专家艾伦指出,中国空军的指挥员们总是通过无线电告诉飞行员启动战机,什么时候可以滑行,什么时候可以起飞,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对此,艾伦希望三泽空军基地的美军飞行员们要牢牢  记住“这点很大的不同”。






由于长期受前苏联以及俄罗斯空军作战体制的影响,中国航空兵战机过于依赖地面指挥,飞行员自身的独立决策权较差,在战时很容易令敌方有机可乘。
发表于 2009-3-2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的感受,就民航飞行员来说.技术真的不行.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

平时乘飞机,国内航班的着陆颠簸感很重,原苏联的飞行员着陆很平顺,甚至感觉不到着陆时的撞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心,虽说中国空军的实战经验不如美国,但是以我们中国人和中国军人特有的快速适应应变能力,若中美交战,我军飞行员的掌控能力及其指挥体制绝对不在美军之下.

美军称我歼10发动机有问题,同样如此,我们也有理由怀疑美军隐形战机的作假水分.

注意请别被这条消息误导忽悠,
美空军专家艾伦指出,中国空军最大的软肋不是飞行员本身,而是指挥作战体制。指挥员们都在塔台和维护保养机构内“操纵”战机飞行,飞行员们的独立决策权甚至比不上美国空军  一个“菜鸟”飞行员
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打了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因为中国穷,没有足够的飞机供飞行员“玩”即便这样还有人拿中国军费说事,中国训练用机的缺口恐怕要用千做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中国更多些王牌飞行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的感受,就民航飞行员来说.技术真的不行.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

平时乘飞机,国内航班的着陆颠簸感很重,原苏联的飞行员着陆很平顺,甚至感觉不到着陆时的撞击. ...
huina-cnn 发表于 2009-3-28 11:37


不知道你在哪里感受过"原苏联"飞行员驾驶的民航机?  我只知道我每次在俄罗斯境内坐民航客机时,安全降落后,乘客都鼓掌相庆,不知道是习俗还是什么。那着陆还真不敢恭维,当然民航不见得是“原苏联”飞行员,而且降落效果也跟飞机有关。  但明显的是,在国内坐飞机跟在欧美坐飞机,起降感觉没什么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ina-cnn 于 2009-3-28 13:53 编辑
不知道你在哪里感受过"原苏联"飞行员驾驶的民航机?  我只知道我每次在俄罗斯境内坐民航客机时,安全降落后,乘客都鼓掌相庆,不知道是习俗还是什么。那着陆还真不敢恭维,当然民航不见得是“原苏联”飞行员,而且降落 ...
北欧海盗 发表于 2009-3-28 13:30


应该是10年前,多次去俄罗斯,乌克兰,基本都是乘俄航的飞机,不知道兄弟有没有细细去感觉.
在轮胎触地的瞬间,你觉得国内航班和俄航的有什么区别.当时乘的飞机有IL-86,TU-154,上海去莫斯科好像是IL96
的确,老毛子飞机降落后,乘客都喜欢鼓掌庆贺安全着陆.

2000年左右的独联体国家的民航或者军机飞行员,我看也都是前苏联培养出来的.所以我喜欢称之为原苏联飞行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7 19:14 , Processed in 0.34548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