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9|回复: 1

美国执意出台“军力报告”幕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jpg
  美国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封面。
  
  
  
  五角大楼及国会借报告向奥巴马喊话:别和北京走得太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晴川、董晓宾发自华盛顿、北京

    亦如往昔,那份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年度报告还是雷打不动地出台了。
  
  尽管中国方面之前已经公开表态希望美国不要继续发布《中国军力报告》,但3月25日,美国人又一次展现了他们“固执的一面”。
  
  奥巴马上台后的首份军力报告
  
  由于去年10月布什政府宣布售台武器,中美军事交流一度受到影响,直到今年2月底,在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谢伟森共同主持下,中美两军才进行了奥巴马政府就任以来中美国防部官员的首次正式接触和会晤。
  
  当时钱利华就很清楚地指出,“正是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中方才同意美方提出举行国防部工作会晤的提议。”在这次会晤中,钱利华提醒美国方面,中国对美国即将发表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表示严重关注。“在当前中美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执意发表《中国军力报告》,只会给两军关系造成新的伤害,对两军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其实我方每年都通过各种管道向美国提出这个问题,不只是今年。但为什么媒体会感觉最近我们中国强硬了或者别的什么?这不在于我们今年态度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而在于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释放的信息。”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在2009年1月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电话时,奥巴马曾表示,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2月份访问北京的时候,也说中美是同舟共济,“我们在同一条船上,要共渡难关”。由于以往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中美关系总要磨合一段时间,奥巴马政府这种示好的态度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奇迹,是中美关系进入到新阶段的机遇。
  
  孟祥青认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美国再出台像《中国军力报告》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冷战思维与奥巴马政府的表态和趋向也不吻合。”
  
  意图影响奥巴马对华政策
  
  报告的公布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月26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国防部发言人胡昌明也在同一天透过媒体指出,这份报告内容无视客观事实,对中国正当、正常的国防建设横加指责,渲染所谓大陆对台“军事威胁”。“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其实看过报告后不难发现,这份报告基本上是“新瓶装旧酒”,就连五角大楼也不否认这一点。美国防部发言人惠特曼在3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这份报告只是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军力发展的“新的细节”,而并无“关于重大战略观察和军事能力的新内容”。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浪费笔墨纸张呢?孟祥青点出了其中的门道,“美国每年出中国军力报告,它背后隐藏一种意图,美国军方通过这种报告向政府施加压力,以前是布什政府,现在是奥巴马政府,向新任政府施加压力,讨要更多的军费。”
  
  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虽然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中国军力报告”已为例行公事,但时机的选择却也存玄机。以往推迟提交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今年却相当及时。除了报告完成的技术性问题外,国防部选择现在提交报告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两点:中美南海舰艇摩擦不久前发生,而两国首脑会谈也将进行,这两点联系在一起,不难推断出国防部意欲此时在对华问题上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其实,从这份报告2000年“瓜瓜坠地”开始,就缠绕着美国国内政治争斗。五角大楼每年向国会提交《中国军力报告》的依据是《2000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这部法律制定和通过的时间正值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第二任期的最后阶段,当时克林顿与共和党把持的国会之间争斗空前激烈,对华政策被严重政治化。国会在中国问题上做了很多手脚,使克林顿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上受到极大掣肘。实际上克林顿政府对国会的做法也不满意。在签署《2000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当天,白宫发表声明,在对该法进行正面评价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进行臆断”的担心。因此,《中国军力报告》可信度到底如何,直到今天,美国朝野对其质疑者不乏其人。
  
  美国防范心态不会改变
  
  “我认为美国对中国这种防范的心态始终不会改变,不是说奥巴马上来了这个就会改变。美国对华战略还是会保持遏制和合作两手。”孟祥青认为,如果说有所变化,只是策略手段在不同时期的倾向会不同——比如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会以合作为主,但防范和遏制这手也不会消除,只是在某个阶段可能会减缓而已。
  
  中国军方对此也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早在2月份向美方表达对《中国军力报告》的严重关注时,钱利华就曾表示,虽然恢复工作会晤,但“目前两军关系仍处在困难时期,阻碍两军关系发展的障碍仍未排除。”专家们当时也普遍认为,中美军事交流并没有因为那次会晤而完全恢复。
  
  “所以在这样一个敏感和关键的时期,美国又出台中国军力报告,这对于两军关系就是雪上加霜了。”孟祥青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caa320100d9nn.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美军航母常年在东亚活动。图为3月16日,美军核动力航母“斯坦尼斯”号在韩国参加美韩联合军演。法新社
  
  【作者】啸宇本报特约军事观察员
  
  编者按:
  
  3月25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在这部总共78页的报告中,包括六部分正文章节——依次为“理解中国的战略”“中国的军事战略和方针”、“军力现代化的目标与趋势”、“军力现代化的资源”、“军力现代化与台湾海峡安全”和“年度更新”,以及一个名为“中国的全球军事参与”的特别专题部分。这是自2000年以来美国发布的第九本“中国军力报告”,延续了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基调,引起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那么,美国军队自己又做得如何呢?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国的军力膨胀和全球扩张在全世界可谓有目共睹。我们不妨通过此文,来大致了解一下美国的军力情况。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迄今为止,美军是世界上唯一能向全球实施大规模投送,并远离本土在全球任何地方发动局部战争的国家。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最大的军事开支和国防工业,同时也拥有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最强的美军未在世界政治板块的破碎和重整中发挥应有的平争止息作用,反而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和巩固亚太军事联盟,大力建设反导系统导致全球战略失衡,以军力为后盾推广本国意识形态和市场规则,并在伊拉克、前南联盟、阿富汗频繁用兵,介入地区事务失当,甚至干涉别国内政。对世界上一些人来说,美军是他们的保护者,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美军是战乱、封锁与侵略。
  
  国防战略:为美称霸世界提供武力保障
  
  2008年6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国防战略。此战略报告指出,美国的国防战略有5项目标:防卫本土、赢得长期战争(当前指针对恐怖主义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战争)、提升安全、慑止冲突、赢得国家战争(指可能与主权国家发生的战争)。为此要采取的战略措施是:塑造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防止敌手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加强和扩大联盟、确保美国战略通道和行动自由、加强力量整合。
  
  在新版战略报告中,除美国要消除直接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与有些遥远的导弹和核武器威胁外,美军一再强调的战略信条实际上是为美国领导世界提供武力保障。诸如“塑造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确保美国的行动自由”,实际上是指要通过军力威慑和战略手段,使其他大国不能抗衡美国在国际社会的行动,从而让美国可以为所欲为。
  
  为此,美军要千方百计维护自己世界最强的地位。在2008年7月25日发布的《美国陆军现代化战略》中,直接点明美陆军建设的目的是“确保美国士兵拥有可能条件下最好的装备,使美国陆军成为世上最具优势的陆上力量,拥有全能作战能力”。
  
  从美国军费投入、军事装备发展、对外作战、全球结盟与驻军体系看,美军是全球驻扎、全球干预,谋求全面优势,打击任何反美力量,遏制任何潜在挑战者,目的只为保证美国在21世纪领导世界。
  
  军力提升:要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美军现役总兵力143万人,海岸警卫与后备役人员90余万人。美国人口不到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战略地理上东西拥有两洋天险,南北没有陆上争端,其军力规模大大超出本土防御需要。美军现役主战装备在战场上经常领先于对手一代,并形成陆、海、空、天、电磁联合作战体系。在最近的几场战争中,美军在单向透明的战场环境下作战,以非接触、非对称的方式迅速达成战场胜利。在美军制天、制空、制海、制电磁优势下,中小国家及反美武装除使用近身自杀袭击、利用复杂地形偷袭外很少有办法对美军造成伤亡。
  
  在已经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军仍在不断加大军事投入,发展新型武器,以图始终保持军事领先。
  
  美国目前在18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中配置着432枚潜射弹道导弹,同时拥有现役陆基洲际导弹550枚(其中“民兵”Ⅲ型500枚,MX“和平卫士”型50枚),
  
  战略轰炸机208架。这些核武器及运载工具无论在数量还是精度、突防能力上都是世界最强的,使得美国在战略平衡中一直处于优势。但美国仍于2002年退出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大力发展反导系统,努力建立一个“只准我随时可以打击全球,但又不让任何人拥有还手能力”的攻守一体战略体系。
  
  2008年,美国共进行了11次反导飞行试验,包括地基中段防御系统2次、海基中段2次、海基末段3次、末段高空区域防御2次、“爱国者3”系统2次。
  
  2008年2月21日,美军使用舰载反导系统的“标准3”导弹击毁一枚失控的“美国193”军事卫星,再次向世界炫耀武力,显示其拥有反导、反卫星超极实力。
  
  截至2008年底,美国已部署30枚地基拦截弹、24枚末段高空区域拦截弹、34枚“标准3”海基拦截弹和600余枚“爱国者3”拦截弹。同时,美国助推段反导系统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机载激光拦截系统与动能拦截弹系统试验都取得明显进展。
  
  在常规军备领域,美军不断开发下一代武器。拥有超音速巡航、隐形、视距外攻击等第四代作战能力的F-22“猛禽”战斗机已经服役,以确保美国在未来40年内继续占领世界的天空。迄今东亚地区没有任何战机具备F-22的第四代性能,2008年起F-22开始进驻关岛,对东亚地区实施威慑布防,对亚洲大陆上多个国家的领空形成潜在威胁。
  
  目前美军不仅拥有世界最庞大的航母舰队,而且实现了全部核动力。在主要国家正在为拥有和维持一两艘常规动力航母而努力之时,美国已经在准备比“尼米兹”级更先进一代的航母。美军计划在未来50年中陆续建造11艘“福特”级航母,从而使21世纪的百年海洋成为美国“福特”级航母舰队的天下。
  
  同时,美军各种在陆战场面向未来的单兵作战系统,以及太空战装备都在研发与更新中,表明美军始终在追求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的军力标准,形成对别国泰山压顶的威胁。
  
  军费、军贸:无人可及的“两座高峰”
  
  多年来,美国国防预算高居世界首位。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40%以上。
  
  虽然美国会将巨额军事开支通过国会听证等渠道公诸于众,但军工、军贸的变相支持却从未包括在内。多年来,美国保持着庞大的军工产业,在世界军工百强企业中,美国占据一半左右。美国多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武器出口额。这些军工军贸收入虽然不直接转入美军,但支撑着供美军使用的大量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研发。新武器研制,军工单位生产与实验设备运转,数以十万计的军工人员维系均来自于此。
  
  从某种程度上讲,军工企业为美军提供着“隐性经济支持”。企业与军方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对决策发生影响,导致美国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并在地区战争中过度使用军火弹药,展示先进武器性能。2008年美国决定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预警机升级服务、“阿帕奇”直升机、“标枪”型导弹、潜射“鱼叉”导弹和飞机零部件等6项武器装备,总价值64.63亿美元。这笔军售背后暗藏军方与军工企业共同利益的驱动。美国庞大军工企业与强大军队的紧密联系,给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反恐战争:伤及大量无辜者
  
  在同主权国家的常规军力对抗中,美国已经拥有极大优势。自“9·11”袭击以来形势的发展表明,最能威胁美国的是恐怖袭击,以及反美力量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新安全威胁。
  
  美国在应对复杂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时,不明智地采用了传统的战争手段。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两场战争是美军近年来最主要的工作。简单粗暴的战场行动无助于解决当地民众仇美的问题,既增大了美军伤亡,更造成当地平民大量死伤。
  
  截至目前,伊拉克战争共造成美军4261人死亡,平民死亡可能高达99,700多人。在阿富汗,美军目前已经死亡673人,而当地有统计的平民死亡至少有8000人。更加致命的是,美军在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后没有对这里进行充分的战后治理。导致阿富汗鸦片产量迅速升高。目前世界的鸦片与海洛因产量比战争前翻了一番,其中有90%左右来自阿富汗。中亚、中东、俄罗斯等临近地区和国家毒品消费量因而攀升,大量无辜青年深受其害。
  
  美军目前声称伊拉克形势好转,准备迅速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集中力量解决阿富汗的问题。但当年鲁莽开战,现在匆忙收兵,留给世界的很有可能是另一个地区乱源。
  
  全球夺占:国防“防”到了别国门口
  
  美国的所谓“国防”实际上是全球用兵。海外200个左右的基地和军事设施支撑着美军全球驻防和作战体系。其主要驻防作战单位是6个按地理划分“把全球管起来”的联合司令部,以及6个相应舰队。分别是第2舰队(大西洋)、第3舰队(东、南、北太平洋)、第4舰队(中南美洲海域)、第5舰队(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第6舰队(地中海、黑海)、第7舰队(西太平洋、印度洋)。
  
  全球驻军大量消耗美国纳税人的金钱,给一些国家带来巨大军事压力,迫使其不得不选择曲意结盟、增加军事开支等不情愿的措施。美军驻扎也给各基地所在国造成许多问题。去年以来,美军核潜艇、核动力航母在海外接连出现相撞、火灾等事故,给相关国家人民带来核泄露污染的巨大恐慌。然而美军仍在2008年组建了非洲司令部和重建分管拉美等海域的第4舰队。目前美军触角已经延伸到各国边境与领海之旁。
  
  控制全球主要战略通道,在各战略区域驻军的美军却对各国军力发展极为敏感,对于任何国家的军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行动、维护本国正当权益都心存狐疑,宣称这“可能导致地区军力失衡”。实际上美军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任意进出别国领土与领海的“行动自由”遭到阻挠。
  
  目前美军在阿富汗重点用兵,力图通过长期掌握欧亚大陆腹地监控中、俄、印、巴四个有核国家,向波斯湾、高加索、中亚等战略要地施加影响。在东亚,美国在日本和韩国常年保持着7.7万驻军,其航母可以随时向有事海域开进,最先进战机与潜艇可以随时对附近大国纵深目标实施打击。对欧亚大陆的前沿部署和遏制使美军在相关国家面前呈现临门持剑、虎视眈眈的态势。
  
  国际贡献:与军力极不相称
  
  美国拥有世界第二数量的军队,在全球各战略要地驻军。而且美军战略宣称维持自由与和平、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是美军职能之一。但美军在国际维和与人道主义行动中的作用发挥极少。
  
  2008年截至10月底,全球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46起,共发生恐怖袭击事件898起,此外还有大量的粮食危机、自然灾害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给予援助。拥有全球战略投送能力的强大美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理应发挥较大作用。然而事实却是,据2008年3月联合国维和部队公布的各国贡献情况,美国当时仅仅提供了268名警察,16名维和观察员和13人的部队。美军派出的29人占当时联合国维和力量88862人的比例是0·0326%。而2008年6月1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仅驻伊美军就达182060人,是整个联合国维和部队的2倍多。
  
  尽管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面临的军事形势严峻,但美国本土不像中国、俄罗斯等国那样面临复杂的陆上边界,与周边国家没有潜在的领土、领海冲突。客观上美军需要承担的本土驻扎与战备任务较小。2008年,美军除进行两场战争外,其航母与战略潜艇耗费大量资源进行了跨洋巡航,仅战略核潜艇就进行了31次巡航,其全球驻军也在所辖地区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演习和训练。这些都表明美军有充分的力量和能力执行保障本国安全以外的任务,遗憾的是,这些力量没有被用到美军自己尊崇的人道主义与维和行动中去。
  
  党同伐异:武力推行西方价值观
  
  美军强调职业化,不干预政治的色彩。但实际上美军在国防战略中明确指明要捍卫民主自由、打击独裁暴政和极端主义。美军的职责除了保卫本国,还有保卫盟友及与美国有相同看法的国家。
  
  在面对东亚国家间利益争端中,美国除依据“扶小抑大”的利益制衡准则行事外,还大量掺杂意识形态考虑。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之争,以及台湾问题上,美军的倾向无不体现利益之外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考量。
  
  美军长期近岸存在,军力不断更新提升,并对相关国家和地区事务插手,使得东亚国家间协商解决海洋、岛屿争端困难重重,也阻碍了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正常步伐。
  
  而在欧洲,美国的军事影响在北约东扩框架下不断东移,反导系统不断加强建设,加剧了部分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安全碰撞。2008年奥运会期间发生的俄格战争,与美国的地区军事政策关系极大。
  
  总之,美国军事力量是美国利益与价值观的捍卫者和推行者,是美国盟友的保护神,但并未给世界带来普遍的安全保障。美军要维持的军力平衡不是真平衡,而是要完全倒向美军;美军要保证的行动自由不是大家都自由,而是只有美军可以为所欲为;美军要达到的和平不是均等的自由繁荣,而是美军侦察与火力射程内的“秩序”。
  
  这,就是美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caa320100d9nj.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7 19:28 , Processed in 0.04715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