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8|回复: 8

别冤枉二氧化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4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一一 于 2010-1-24 22:11 编辑

别冤枉二氧化碳

(2010-01-24)http://www.zaobao.com/zg/zg100124_008.shtml

● 陈迎竹






一个多月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开得火热。碳排放、减排多少,成了对抗焦点, “全球暖化”也变成平民百姓朗朗上口的新闻名词。   

其实近几年来,新闻里水灾、旱灾、风灾、雪灾都不再是一般的天灾,而是被赋予了潜在的另一层意义:末日在即!    

于是电影情节不再只是想象,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几年前全球演说的影片广为流传,鼓吹关注地球暖化所将导致的浩劫,成了当前最具道德正当性的行为。中国沿海地区尤其长江三角洲一带,都被视为未来海水升高的受害地区。    

但是,在媒体、政客、环保团体和各种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同声谈论“全球暖化”的时代,有一群气象专业人士,却感受到一股寒流把他们冷落一旁,无奈地对这一个科学议题保持噤声。        

“孤鸟”学者:全球暖化充满了误解   

“全球暖化”的说法是指地球近一两百年来逐渐升温,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能源和砍伐森林等活动,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改变大自然的气候运行,导致冰山融化,海水升高,如不制止,最终将引发“大洪水”的浩劫。    

对反对“全球暖化”理论的学者来说,这一概念充满了误读、曲解、混淆和夸大。而媒体一张又一张的冰山崩解、北极熊、企鹅的照片,配上“全球暖化”的字眼,都在强化读者包括其他领域专家的印象:末日确实一步步接近了。    

这些持不同观点的气象科学家在中西方都有,也都属于少数或者非主流,浙江大学气象物理研究所副教授谭季青就是其中一位。

自中山大学气象系开始,谭季青30年来一直走在气象物理研究的道路上,对“全球暖化”学说,他直言“那充满了误解。”他说:“其实在2002年之前我也是全球暖化学说的信徒,但在开展了几个方面的研究之后,我从证据上开始不能接受这一观点。”

他的研究包括:以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美国为研究对象,结果无法从美国上空对流层的气温找到气候平均值变暖的证据;气体排放最多的北半球如果要导致南极冰山溶化,必须飘到南半球去,但他研究了南半球对流层气温的气候平均值,发现没有变暖;他又在日本做了三年研究,利用日本气象厅的先进器材,针对全美国2604家化工厂的二氧化硫排放物,能否长距离扩散到南半球去的问题做研究,结果发现很难,即使少量扩散,浓度也很低,而据此结果估计,二氧化碳排放物要传到南半球造成温室效应,可能要几百万年;中国这些年来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多,他以全国743个大气观测站连续51年的地面气温与降水数据来研究中国气候变化与排放上升是否相关,结果发现平均温度几乎没变。    

曾任浙大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长达六年的谭季青,在中国学界和官方舆论中成了“孤鸟”,不过在太平洋彼岸,他其实不乏知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教授林德森(Richard S. Lindzen)也反对“全球暖化”说,他反复强调这一学说根本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共识,却已经在政治上被当做真理。    

根据这一派的观点,占地球表面七成的海洋,会让地球温度通过洋流的移动与大气达到平衡状态,例如厄尔尼诺(El Nin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重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等现象。

暖化的其实是城市    

许多暖化说支持者把过去一两百年的气温变化数据作为依据,但林德森以2000年来的数据变化指出,那根本证明不了任何特别的变化。    

谭季青同意这一观点,他说:“只要海水表面不发生变化,地面温度的轻微变化根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暖化派最早提出地球温度百年来升高6摄氏度的说法,但因为反对声浪太大,不断修正到现在认为百年来升高0.6摄氏度。    

谭季青表示,根据他的研究,所谓“全球暖化,应该加上两个字,叫做全球“城市”气候变暖。他说:“以城市为中心的‘小气候’变暖是事实,这在卫星图上看得很清楚。”

在谭季青的研究中,城市人口集中,能源使用量大,气温上升是正常现象,就算使用核能等清洁能源,“热岛现象”照样会出现,这在西方城市同样存在。此外,从气象学角度来看,即使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局部增温,自然界有许多负反馈降温过程,例如水汽蒸发、空气对流等,都会抑制温室效应的扩大。他在研究中发现,每一个暖化的热点旁边,都有一个变冷的点,就说明大自然的自我调节。

因此,这些年来,许多地方出现“冷还要更冷,热还要更热”的情况,事实上,对这一派气象学家来说,都只是大自然长时间里的调节过程。    

电视画面上的冰山融化,触目惊心,难道有假?    

谭季青解释:“冰山在夏天本来就会融化,摄影师大多在夏天才去到极地,拍出来的画面当然就是融化、崩塌的情况。”    

至于许多海岛国家确实面临的海水升高呢?   

他说:“这也是很专业的问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不过科学证据显示其实海水上升现象是在百多年前就出现,远早于现在所担心的气体排放,它是源于冰山溶解,但冰山为什么溶解则不清楚;有个说法是海底地质活动,也可能是向下一个冰期过渡的自然现象,但肯定不能归咎于人类气体的排放。”

不否定温度轻微升高   

最近,一些科学家开始强调地球气温可能将走向小冰河期,也就是变冷而不是变暖,谭季青表示应该还不至于。但这个转向至少是间接否定了全球变暖是大趋势的说法。    

对照暖化派和非暖化派所提呈的2000年来温度变化图表,暖化派的图表显示近百年来确实出现大幅的升高。    

谭季青表示,像这样的科学研究很多数据都靠模拟和假设,变暖派的数据往往不能涵盖地球上许多荒芜地区,而为证明全球暖化,就简单地在数据上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加倍,或在计算步骤上简化,或有意无意忽略一些因素,使模拟结果符合他们的诉求。

他说:“实际上他们的数据应该满足的条件很不充分,也违背了很多做实验的原则。许多科学问题还没有被证明,这一学说就使各国政府花费大笔纳税人的钱来响应。”

非暖化派并不否定温度轻微升高,但认为这是自然现象,放在地球的历史上,这点变化并不足虑。他们也不否定环境保护、生态保育、改善空气素质、减少能源消耗等的重要性,他们只是强调,就科学论科学,全球没有灾难性的暖化,暖化更和人类气体的排放无关。    

对自己在中国独排众议而受冷落,谭季青坚持说真话,因为那是他的导师、著名气象学家朱抱真一生的教诲。“真理从来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一想到这点,对自己的研究就更有自信。”   

林德森:“全球暖化”论述根本没有得到科学界的共识,却已经在政治上被当做真理。

麻省气象学家 :“全球暖化”变成“科学的政治” 林德森认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要将温室气体和人类排放气体联结起来,但温室气体包括各种水蒸气,人类气体只占地球温室气体的非常小部分,因此这种联结非常牵强。    

他批评IPCC的报告书使用不正确假设,却将无法归结给大自然的结论推给人类。   

全球暖化是很多因素造成,少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只是轻微的因素之一,太阳黑子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   

他直言,没有得到科学界共识的全球暖化理论和减排问题,能成功变成当代显学真正的原因,就是“科学的政治”,也就是科学家提出含混的理论,在媒体炒作下引发一定的恐慌,政府随即拨款给这些科学家做更多研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他举了些例子指出,在这些理论成为主流观点后,主流刊物甚至拒绝发表相反的科学见解,以致舆论和政治人物更加相信这一学说。

对这一派科学家来说,研究结果发表不易是一回事,他们还面对得不到经费甚至影响在学术界升迁的问题。










评:

      难道在地球上甚嚣尘上的过热的“排放二氧化碳能促使地球变暖”的国际舆论,和发达国家由此而起的所有政治与经济措施,是一个重大的国际阴谋?

      如果是一个国际阴谋,此阴谋何年何月才能降温?

      毕竟,现在的舆论太高温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4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只有未来事实来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此一说的,不过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确实有些历史时期,是很炎热的。
但是问题是,以前的土地上人少,气候不好了,咱们搬家就是了,现在地球上哪儿哪儿都是人,让人怎么迁徙到气候好滴地方去呢,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

天热不怪人类,但人类繁殖太多搞得没地方搬家,难道不该怪罪人类自己吗?
谁让你们不计划生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就想是星象,天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纪录片就叫气候变暖的阴谋。不过我没看完,里面有很多的证据。
看了以后我再看见全球变暖的东西就一阵恶心。。。。
毕竟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虽然看起来很多,目前还是只有地球总排放量的30%不到。(不大记得清了,错了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中国以前比现在更热,只要看看以前中土不是在广州而是在河南就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中国以前比现在更热,只要看看以前中土不是在广州而是在河南就知了。 ...
cofy 发表于 2010-1-25 21:53


恰恰证明也许古时广州更热,瘴疠横行,无法大规模移民,而河南气候宜人,适宜居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一一 于 2010-1-29 22:11 编辑

独家:中科院副院长权威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及对策


2010年01月29日 15:20:08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1/29/content_12898463_1.htm




   2010年1月29日上午10点,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做客新华网,解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策。图为丁仲礼做客新华网访谈直播间  新华网  杨刚 摄。



     前文略。

   气候变化是一个波动的过程

    [主持人]其实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直说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今年冬天特别冷。那就有对全球气候变暖更加探究的兴趣,那全球气候变化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丁仲礼]气候变化或者说全球气候变化,某种程度上这个命题不是一个真命题,为什么说不是真命题呢?因为全球的气候一直在变,没有不变的时候,正可谓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以现在讲全球气候变化,我的理解就是全球变暖,并且这个变暖是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包括亿年级、千万年级、万年级、千年级、百年级,开展了很多研究。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气候变化是一个波动的过程。

    你提到今年冬天变冷,是不是意味着气候就要变冷了?前几年,德国人就开始写文章说要变冷了,变冷的依据是可能存在一个由海洋控制的65年左右的周期。看过IPCC报告的人很清楚,从1910年到1940年是增暖的,从1940年到1975年是变冷的,从1975年又开始变暖,1999年以后,气候就没再增温。我谈这个的意思是气候有它自然波动的规律,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这一部分增暖威力还是比较小的,不足以改变气候自然变化的规律。所以你们才看到今天这个样子。

    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我不认为这个影响会很大。温室效应我也认为有很大程度的夸大。1850年,二氧化碳浓度是270ppm,2008年是387ppm。这160年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117ppm。甲烷、氧化亚氮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增加了。如果都转换成二氧化碳的当量,这样至少增加了160个ppm二氧化碳。那160年来,温度增加了多少?温度增加了0.66度。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60个ppm,温度提高0.66度,接下来从现在的浓度增加到450ppm,增温怎么可能到2度呢?这是简单的算术。并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的时候,单位分子的温室效应越小。所以气候变化里面的很多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不应人云亦云。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回归理性

    [主持人]现在有媒体报道,很多官员、专家学者都加入了气候变化质疑者的行列,您怎么看待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丁仲礼]首先要说明一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是任何做气候变化研究的人都承认的,包括IPCC报告的执笔人。因为这么一个复杂的气候系统要研究清楚是很难的。所以大家都承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你讲的质疑,我估计是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专业术语讲,叫全球气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这是一个真正的科学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敏感性被大大夸大了。150年来的观测,值得好好总结。大家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进行判断。

     对高敏感性的质疑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在学术界,一直在质疑,一直在写书,一直在写文章,只不过这些文章很难发表。为什么是这样?因为高敏感性的卫道者故意把这个事搅浑,就是要把这个事情说得很可怕,为什么要这样?大家都可以自己去分析。

     对气候变化问题,无论是研究也好,应对也好,现在看来,需要回归理性。你讲的这个质疑是回归理性的最主要的方面,最可贵的地方。只要你承认气候变化是科学问题,就需要质疑的精神,因为质疑是科学的第一要务,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以讹传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7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人类活动引起温度升高,这些温度也可以被地球散发,要知道,地球外层温度是极低的。这些温度的能量可以转发为其他形势,比如蒸发/暴风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9 01:45 , Processed in 0.04744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