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4|回复: 19

【09. 06 大脑和精神】变色龙效应──文化差异的脑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墨中国 于 2010-3-2 16:00 编辑

【原文标题】Der Chamäleon-Effekt
【中文标题】变色龙效应──文化差异的脑研究
【来源】http://www.gehirn-und-geist.de/artikel/987933
【翻译】水墨中国
【声明】本文翻译仅限Anti-CNN使用,谢绝转载。

【原文及译文】
Zeitschrift-Kultur-2.png
文章来自于该杂志

变色龙效应

感知与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在所有人那里都相同,研究者们不久前发现了很多由文化所决定的差异,神经精神病学家乔治.诺德霍夫如是说道。我们的思维感官究竟如何影响着社会组织,一直都是神经科学中最吸引人的谜。来自不同文化地区的人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将他们区分开来?──在大脑中寻找痕迹。

人,是一种文化生物。在历史中,他发展出不同的集体、语言、风俗习惯,信条,思想流派和艺术形式。我们将这些共同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价值或行为方式的总体──与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上的设置相区隔──称之为文化(cultere, 来源于拉丁语 colere = 扩建,教育,护理)。

尽管表现形式显然非常多样──语言学家们推测仅世界上存在的语言就超过6000种──但我们却很少感知到这种文化对于我们感觉、思维和行动的深刻影响。我们觉得自己是非常独立自主的个体。但是我们各自生活的集体,她的价值和习俗,像一张看不见的滤纸,透过它,我们观察着这个世界。但我们几乎很少觉察出,它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对她的印象。

即使是那些想要把精神现象归结为大脑活动的神经科学家们,很长时间以来对此也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一般认为,不同人的思维感官或多或少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在工作。人们估计可能心里障碍或脑损伤者偏离了正常情况。而社会环境或者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所属关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些“坚硬的”神经生物学的事实。

然而正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的那样,这个假设显然是错误的。来自于西方和远东受试者间的比较结果表明,从感知 、思维直至自我意识,都鲜有像(作为各种精神现象──译者注)基础的神经元过程那样普遍适用。现在的问题只是,各种文化背景究竟在何处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和我的中国同事、北京大学的韩世辉(音译)一起,我在不久前为专业杂志 《自然评论》整理了目前的研究情况。

“文化”这个概念,至少有2层含义:所谓的“社会文化”包括外部可见的角色、行为方式和一个社会的机构制度,比如像着装风格、用餐习惯,政治或社会惯例等等。与此相对, 我们将相同集体中所有人共有的思想、知识组成,观念和价值称为主体或主观的文化。新学科“跨文化的脑研究”正是照亮了这第二个角度。

想要将各个文化空间清楚的界定,当然是不可能的。西方工业国的居民、欧洲人和北美人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同理这也适用于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如果区分的准则足够精细,总是可以定义出更新更小的“亚文化”。然而在实验研究中都采纳将西方文化大致从远东文化圈区分开来,因为在这里呈现出非常清楚的差异,因而看起来是完全有根据的。

安阿伯市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从多年前开始比较东亚和美国人精神上的偏好。东亚人和美国人在一些根本的现象方面就已经相互区别,比如对特定刺激的注意力、逻辑类别的构成,或在判断和作决定时偏好的策略。在一个要求对不同动物、植物和物品进行有意义分类的实验中,尼斯贝特注意到,亚洲的被试者比如说更多的将猩猩和香蕉,将牛和草归在一起,相反西方人更倾向于把猩猩和牛与另外的动物归在一起,比如一只熊猫。研究者得出结论,亚洲人更多的思考(事物的)相互关系(猩猩吃香蕉,牛吃草),而相反美国人思考的是以某种标准为基础的分类(猩猩、牛和熊猫都是哺乳动物)。

另外一个例子,照片上是一只在不引人注意的背景前,比如橱柜前,拍摄的咖啡杯。被试者被要求在短暂的看过一张这样的照片后,说出所记住的所有细节,结果显示,欧洲或美国人记住的首先是这个物体本身,其他部分则被他们忽略,在随后展示的相近但图片中橱柜位置或颜色改变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察觉不到这个改变。相反亚洲人很容易记起这幅画的整体,即这里的橱柜,并且能说出图片中发生的改变。

部分和整体

尼斯贝特和他的日裔同事,埃德蒙顿市(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的益田孝彦(音译)在此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二分法:在西方占主导的是聚焦于单独而醒目的特征以及聚焦于固定标准的分析式的思考风格;相反亚洲人则以一种整体性的、全盘性的思维风格为特征,在此,感知时的上下文关系以及人和事物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到底是哪些文化上的特异性导致了这个结果呢?按照尼斯贝特的话来说,这是东方社会紧密的社会粘着性的结果──与定位于自治和个人主义的西方不同──这是受到传统上严格等级制度和社会比较所影响的。对例如中国人或日本人来说,集体是超越与每个个体的,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始终顾及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关系。“我们相信,在社会结构和实践以及注意力、感知和认知之间产生一个因果关系” 尼斯贝特和益田在一篇概述文章中如是写到。

益田孝彦2006年在他的情绪面容识别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对该论点的证据。研究者们展示给加拿大和日本的被试者有关孩子的滑稽图片,每张图片上分别有一个孩子作为主体,其他四个孩子位于背景中。被试者要去判断,是否位于中心的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出高兴的、生气的或悲伤的表情,惟一的干扰是,旁边其他人物形象的表情有时与主要人物的不一致。
结果显示,日本的被试者要比北美洲的被试者能更好的做出判断。这也体现在眼睛运动上。日本人的目光快速掠过所有孩子,相反,西方被试者几乎仅仅观察主要人物的脸。

这种纯粹群体比较的一个问题是:这并不能非常好的给出答案,所观察到的差异在何种程度上的确是由文化决定的。这些差异也有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仅仅是由视习惯引起的。有可能在人口密度极高的日本城市的居民能更好的学习到如何进行复杂的感知,以便比如在极大的交通混乱中还保持一个(对环境)总体的概览。这并不一定是一个深层文化特征的表现。用其他的话来说,不同的被试者群体不同的完成测试任务,并不能一下子就透露出,原因是什么。

在被称为引发实验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开始推动对原因的研究。在此,他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操作,短时间内激活特定的知识或观点。比如可以让受试者在一篇文章中寻找单数或复数第一人称的人称代词(“我”或“我们”)。如果在随后的测试中在认知的加工处理方式上产生差异,就可以比较确定的将这些差异归结为是由于各自的引发条件引起的。

韩士辉和他的工作小组在若干研究中正是应用了这个方法。在2008年发表的一个研究中,研究者们首先让北京大学的学生阅读不同的文章,文章描写的是一次郊游,分别用单数──含有人称代词“我”和“我的”,或者用复数──“我们”和“我们的”撰写。在阅读时候,被试者要将这些人称代词标记出来,以便引导他们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韩和他的同事们想要在一个组中产生以自治和自主性为目标的西方的思考模式,在另外一个组中强化远东的集体精神。
随后在电脑屏幕上会短暂的闪现出左右2个字母,每个字母又都是由许多更小的字母组成。通过尽可能迅速的按键给出,是否左右两边字母中的每个小字母相同(局部层面),或者是否左右2个大字母相同(整体层面)。

结果是:整体来说局部层面的差异对所有被试者来都比较容易发现──这表现在较短的反应时间上──在这里,引发条件(指单数或复数人称代词──译者注)并没有对辨认产生影响。同时研究者们也通过脑电图测量了脑电活动情况。一个被称作P1的典型脑电信号在电势曲线中会出现在感知一个预期事件之前(所以又叫事件相关电势)。之前阅读了含有“我”的文章的被试者,对局部层面的差异(小字母)比在整体层面的差异(大字母)显示出了一个明显更大的P1波动。
而被向“我们”的方向引导的被试者表现得正相反。P1曲线在聚焦于整体时比聚焦于局部时跳动得更强烈。研究者们的结论是:通过引发条件短时间内“西方化”的大脑更强烈的对细节差异(小字母)产生反应,而典型远东文化对集体的强调则使被试者对整体的形式(大字母)产生更大的印象。这显然是各自文化特征的表现。

借助于如功能性核磁共振这样的成像系统获得的数据支持了这一假设,即文化上的偏好改变了大脑的活动性。这尤其适用于负责感知、注意力、语言和感觉的神经元网络。

一个以波士顿哈佛大学特雷.海登为核心的团队应用了“框─线测试”的变体,用以将被试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与环境相关或不相关的刺激上。在他们2008年的这个研究中,被试者要看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内部从上框垂下一条短线。这个图像作为样品,用以去判断其他的图形:被试者应该指出,短线的绝对长度是否与样品中一样──不管周围的正方形(环境不相关);或者被问及方框和短线相对大小比例(环境相关)。
神经元兴奋模式的差异在这种测试时出现在大脑右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顶叶皮层。亚洲的被试者在被问及与环境不相关的感知时显示出一个更强烈的活动性,即纯粹的长度估计;西方被试者则相反在与环境相关的大小比例判断时显示出更强的活动性。海登和他的同事估计,后者(与环境相关的大小比例判断──译者注)在亚洲人那里可能要求动用较少的神经元资源,因为他们在文化上向此方向极化了。西方的大脑相反,如果涉及相互关系(不同于已经习惯了的),则必须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2006年朱静(音译)的一个同样在北京进行的研究借助于成像系统区分出了甚至更复杂的精神上的观念。她探究的问题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自我构想是否相区别。被试者分别在北京和纽约,他们需要躺在脑扫描仪中判断一系列形容词是否符合自己、一个其他人以及自己的母亲。为了能更好的判断这个“其他人”,这个问题或者是针对比尔.克林顿(对美国学生)或者是原中国总理朱镕基(对中国对被试者)。

母亲在我之中

当形容词涉及自己时,所有被试者在两处大脑皮层──中前额叶皮层(MPFC)以及前扣带皮层(ACC)──都有活动性的增强,但是这种活动性的增强并不出现在当被问及克林顿和朱时。而核磁共振测量显示了在自我判断和判断别人时显著的差异:文化背景渗透进了对自己母亲的判断。在对自己母亲作判断时,中国人的大脑激活部位和在判断自己时相同。而在回想自己的母亲时,那些对自我构想很重要的区域MPFC和ACC也会被激发。但是在西方人那里并不会:从神经元角度来看,对母亲的判断与自我评价明显的不同──前者甚至更接近对陌生人的评价。

研究者认为这证明了美国人具有一个独立的自我形象,而亚洲人的自我形象则紧密交织于与别人的关系之中,特别是和自己的母亲。母亲完全是构成了“我”的组成部分──因此与母亲相关的词引发了与涉及自己的词相类似的大脑活动。朱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的证明了,受文化所影响的看问题的方法在神经元层面上都能表现出来。

在镜子中去观察自己的面容,也可以引起典型的描绘自我的大脑活化反应。这也可以证明文化差异么?隋杰(音译)和韩世辉(音译)2007年对此进行了测试。他们的亚洲被试者同样要阅读郊游的故事,或者用“我”或者用“我们”。以“我”作为引发条件时,使随后在观察自己面容时右侧额叶皮层的活性增强。而如果之前是读了“我们”的故事,神经元的应答则并不是在注视自己面容时增加,而是在注视另一个被试者认识的人的面容时增加。
这个例子显示,对自我构想的人工操作改变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感知。看起来对高度复杂的精神活动的神经元加工取决于所处的文化环境。

但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各自的文化仅仅调整了神经元的标准加工处理方式,还是首先构建了一定的、在其他情况下不存在的精神活动?与自己的母亲相关的刺激在中国人这里引发在西方被试者那里完全没有的神经元活动。如果像在“我”或“我们”的例子中,对面容的感知发生改变,就反驳了这仅仅是一个调整性的影响。到底是这二者中的哪一个可能性是更正确的,还不能很清楚的回答。这更多的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和大脑区域。有可能前额页皮层的活动根本性的通过文化的影响打上烙印,而脑干或视皮层可能只是产生调节性的影响。但已经清楚的是,大脑在一定的界限内是可以改变的。即使它表面上看起来是隔离在头颅内,可它却镶嵌在一个威力巨大的文化环境内。
相反,这也意味着,神经元的活动并不是完全生物性预先决定的。没有基因和其他如“天生”的程序指挥大脑。研究者必须要更多的看到文化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力量。长期以来统治人类学的主观设想的自然与文化的对立,在今天越来越多的被证实是错误。我们不应该将大脑理解为普遍适用的“精神器官”,因为它受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影响。


img024副本.jpg
img025副本.jpg
img026副本.jpg
img027副本.jpg
img028副本.jpg
img029副本.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墨中国 于 2010-3-4 22:31 编辑

再补充一些其他重要的跨文化研究结果:

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方向的一个基本研究课题“归因理论”。所谓“归因”是指我们主观的为别人的行为寻找一个原因,并以此作为基础,去制定自己的对应策略,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归因理论方面的跨文化研究主要就集中在东西方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强调群体的自治,每个个体从所属的社会群体中确定自我意义)和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治,每个个体被视为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人和独立自主的)文化下的归因特点有何不同。

经实验证实的是,在强调个人自由与自治的西方文化下,人们更倾向于气质性(dispositional)的归因方法,也就是说,在人们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解释成为这是由这个人的性格决定的;相反,强调团体所属关系、成员间的相互依存及与团体规范保持一致的东方文化下人们更多的是情境性(situative)的归因,即,人们在解释别人行为时,倾向于把原因归结为是有当时某一具体环境情况导致的。

这个在归因风格上的差异可以说是有力的被证实了的,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或者说东西方人在归因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接收到的信息的,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3个不同的解释模型,2001年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其中一个模型最能够解释经验得到的实验结果,这个模型叫做“情景修正模型”,意思是说:无论是个人主义文化下,还是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成员,都是以气质性归因开始的,但是只有东亚人具有这种能力,通过考虑到情境的信息主动的去审核和修正这个归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墨中国 于 2010-3-2 12:45 编辑

我想说的是,我们常说,文化传承,传承的其实不仅仅是共有某一宏观的历史、习俗,更多的是隐藏在后面的思维方式,大脑的运作模式──传递以及处理信息的方式。最近也看到AC上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探讨,西方和亚洲文化圈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其实已经是显而易见的定论,当然,无论是崇尚个人主义还是崇尚集体主义,或者东西方人思考方式上的差异:“整体性和关系性”与“分析性或分类性”都不可避免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比如,亚洲人讲人情和人脉,西方人以实力说话,这是使西方避免了非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比如,汶川大地震后各省市对口支援绝不会在中国引起任何异议,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和其中的厉害关系中国人能够非常轻易的理解。但是看看东西德的关系,尽管统一了,但西德对于给东德很多经济支援其实诸多抱怨。也就是说,西方人在这种情况下天然的会首先想到自己,而一种更广阔和全局的思维很难被他们掌握。

我觉得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认可自己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因为这就是我们继承下来的、我们的方式──真正认识我们的思维方式的优缺点,去发展她优秀的、有建设性的特征,避免消耗性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人思维的优点和局限性。这样在我们认识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才能把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一味趋之若骛,把西方的一切,包括各个领域中来自西方的主导思想,都奉若绝对正确的信条,就连这种跨文化研究本身,都不可否认的是西方人的思维在主导着,到底如何去做实验,以及解释实验结果,这背后都有文化决定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如果想在意识形态方面打破西方人在世界的垄断,就是要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去反驳他们──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因为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比如上面提到的归因过程,东方人在思维上其实应该更占据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比他们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中医西医的分别很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的是,这东西看得我打瞌睡。不适合中午1点阅读。
瞌睡醒了再来看看。
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中医西医的分别很像
红色的血 发表于 2010-3-2 12:50


恩,其实中西医的差别不正是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对于观察时西方人和东方人对单独个体和整体的把握受到文化影响这个以前读到过,而且亲身验证过,是真的,不过这个文章跟大脑联系起来很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对于观察时西方人和东方人对单独个体和整体的把握受到文化影响这个以前读到过,而且亲身验证过, ...
采苓 发表于 2010-3-2 13:36


是啊,在大脑水平上的研究应该更能说明问题和接近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看了一眼原文,里边没有提高中国人?似乎里边只提到了儿童的自我意识来自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文化影响思维早就研究很多年了。已经有了很多的结果。这些结果都很粗浅。很多研究非常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看了一眼原文,里边没有提高中国人?似乎里边只提到了儿童的自我意识来自母亲? ...
watson 发表于 2010-3-3 09:33


请问您看的是原文什么地方?我翻译的原文主体部分没有您提到的关于“儿童自我意识”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文化影响思维早就研究很多年了。已经有了很多的结果。这些结果都很粗浅。很多研究非常深刻。 ...
敬荃 发表于 2010-3-3 14:20


这篇只是介绍性的科普类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您看的是原文什么地方?我翻译的原文主体部分没有您提到的关于“儿童自我意识”的问题。。。 ...
水墨中国 发表于 2010-3-3 14:25



    对不起,看错了文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说服力。把文化等抽象层面的东西放到具象的物理上来研究说明,这种跨学科的科学很有意思,比容易发生情绪化争论的文字层面的对话要合理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人和美国人在一些根本的现象方面就已经相互区别,比如对特定刺激的注意力、逻辑类别的构成,或在判断和作决定时偏好的策略。在一个要求对不同动物、植物和物品进行有意义分类的实验中,尼斯贝特注意到,亚洲的被试者比如说更多的将猩猩和香蕉,将牛和草归在一起,相反西方人更倾向于把猩猩和牛与另外的动物归在一起,比如一只熊猫。研究者得出结论,亚洲人更多的思考(事物的)相互关系(猩猩吃香蕉,牛吃草),而相反美国人思考的是以某种标准为基础的分类(猩猩、牛和熊猫都是哺乳动物)。


这么有趣呀, 我也去找一些美国人来测试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有趣呀, 我也去找一些美国人来测试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
hong_hai_er 发表于 2010-3-4 21:42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试试下面这个图形实验:

Test.png

问题是:被试者觉得下面这两个图形中的哪一个和上面这个图形更相近?:)
测试的内容也是要看被试者:是更注重整体关系呢──左下图,还是更注重细节──右下图

当然,结果都只是在统计学上才具有意义。。。就是说要有相当数量的被试者才能看得出明显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说服力。把文化等抽象层面的东西放到具象的物理上来研究说明,这种跨学科的科学很有意思,比容易发生情 ...
kyara 发表于 2010-3-4 16:47


谢谢你喜欢并且觉得有意义,这也是我想翻译它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一向觉得我们更容易理解西方人的思想,而他们不太容易理解我们的。
可这不就是我们吃亏的地方么?一直在对牛弹琴!
事实证明古圣先贤都不能解决跟牛交流的问题何况我们= =  特别当牛用蛮力踩着你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留爪,以后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研究...看了16楼的图这分明都相似,那是不是说我同时具备了东西方的思维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 03:47 , Processed in 0.04951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